旱螺散

旱螺散

HAN LUO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7

熱/寒比例

(0.4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腎經 17%
大腸經 17%
小腸經 17%
心經 10%
脾經 10%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旱螺散方中使用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經,具有開竅醒神之效。旱螺散主治痰濁閉竅、神志昏迷等症,麝香能穿透血腦屏障,快速直達病竈,振奮心神,解除痰濁阻滯,使患者清醒。
  2. 活血化瘀: 麝香亦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旱螺散所治病症常伴有瘀血阻滯,麝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改善局部組織供血,加速恢復。

總之,麝香在旱螺散中發揮著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迅速改善患者的症狀,提高療效。

旱螺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輕粉,主要是因為輕粉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輕粉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鋁,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夠清除體內的濕熱和毒素,這對於治療相關病症非常有效。旱螺散通常用於治療由於濕熱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如腫痛、發熱及腹瀉等。

此外,輕粉還能促進氣血循環,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對於防止病邪入侵有一定的作用。其舒緩作用也能幫助減輕患者的不適感,提升整體療效。透過輕粉的添加,旱螺散的功效更加全面,能夠在多種病症中發揮其治療作用,因此在歷代中醫方劑中被廣泛應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旱螺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下疳瘡」,即古代對外生殖器潰瘍、糜爛性病變的統稱,多見於梅毒、淋病或其他濕熱毒邪蘊結所致的皮膚瘡瘍。其症狀表現為局部紅腫、潰爛、流膿或疼痛,屬於中醫「濕熱下注」或「毒火結聚」之證。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白田螺殼(煅過)

    • 煅製後性質收澀,具燥濕斂瘡之效,能吸附瘡面分泌物,促進潰瘍癒合。
    • 含鈣質,外用可形成保護層,減少刺激。
  2. 腦子(冰片)

    • 辛涼透散,清熱解毒,能透達皮膚深層,消腫止痛。
    • 其揮發性成分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瘡毒消散。
  3. 麝香

    • 辛溫走竄,活血通絡,散結消腫,能穿透瘡痂,引藥直達病所。
    • 兼有抗菌作用,抑制瘡面腐敗。
  4. 輕粉(氯化亞汞)

    • 有毒但外用有強效殺蟲攻毒之功,針對頑固性瘡瘍、梅毒潰爛。
    • 抑制病原微生物,減少瘡面感染。

三、治療原理

此方以「攻毒斂瘡」為核心,結合四藥特性:

  • 煅螺殼輕粉一斂一攻,既吸附濕毒又直接殺滅瘡毒;
  • 冰片麝香一涼一溫,協同開竅透皮,增強藥效滲透。
    全方通過局部外用,達到清熱解毒、祛腐生肌、收濕止癢之效,針對下疳瘡的濕熱腐潰病理環節。

四、配伍特點

  • 動靜結合:麝香走竄配螺殼固澀,防藥性過散;
  • 寒溫並用:冰片清涼制約輕粉燥烈,避免局部刺激。
    此設計體現中醫外治「標急治標」的思路,以快速控制瘡面惡化為首要目標。

傳統服藥法


白田螺殼(煅過)、腦子、麝香、輕粉各少許。
上為末。
香油調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軟性下疳

相同名稱方劑


旱螺散, 出處:《醫學入門》卷八。 組成:白田螺殼(煅過)、腦子、麝香、輕粉各少許。 主治:下疳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