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霜散

秋霜散

QIU SHUA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博濟》卷四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偏熱 (1.2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9%
肺經 11%
膀胱經 11%
腎經 11%
大腸經 11%
小腸經 11%
心經 7%
脾經 7%
肝經
肺經
膀胱經
腎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秋霜散中包含「粉霜」,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粉霜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針對秋燥引發的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起到降火消炎的作用。
  2. 滋陰潤燥: 秋季乾燥,易傷肺津,粉霜入肺經,能滋陰潤燥,緩解因乾燥引起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

因此,秋霜散中加入粉霜,可有效針對秋季常見的燥熱症狀,達到清熱潤燥、止咳化痰的功效。

秋霜散中包含輕粉,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輕粉性寒,善於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瘡瘍等,有良好的療效。秋霜散中以輕粉配伍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之功,達到治療目的。
  2. 燥濕止癢: 輕粉具有燥濕止癢之效,對於濕熱引起的瘙癢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秋霜散中以輕粉配伍其他燥濕止癢藥物,共同發揮燥濕止癢之功,達到止癢止痛之效。

秋霜散中加入麝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開竅醒神,化瘀止痛: 麝香性辛溫,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秋霜散以治療風寒濕邪侵襲、氣血凝滯所致的頭痛、頭暈、肢體麻木、口眼歪斜等症為主,而麝香的開竅醒神、化瘀止痛功效恰能緩解這些症狀。
  2. 引藥入經,增效作用: 麝香氣味濃烈,能引導藥力直達病竈,起到引藥入經的作用。秋霜散中其他藥材如川芎、白芷、僵蠶等也具有疏風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而麝香的引導作用可使這些藥材的功效更加顯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秋霜散」之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記載主治「小兒走馬疳」,此疾為古代兒科急症,多因熱毒內蘊、腐蝕口腔所致,病情進展迅猛如「走馬」。臨床特徵包括:

  1. 唇頰腐爛:口腔黏膜及周圍組織迅速潰爛流膿,甚至穿透皮肉。
  2. 牙齒浮動宣露:齒齦萎縮,牙根外露,牙齒鬆動脫落。
  3. 口臭穢濁:因組織壞死化膿,呼氣帶腐敗腥臭。

此類症狀符合現代醫學「壞疽性口炎」(Noma)或重度牙周病,古代以「疳蝕」概括其腐蝕性病變。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藥物組成

  1. 粉霜(輕粉):為汞化合物(氯化亞汞),性燥烈,外用能殺蟲攻毒、祛腐生肌。其毒性可抑制細菌,對抗組織壞死。
  2. 砒霜(三氧化二砷):劇毒礦物,少量外用具強效蝕瘡去腐作用,可破壞壞死組織,刺激局部血流。
  3. 白礬(明礬):收斂止血、燥濕解毒,能凝固蛋白質,減少滲出物並抑制微生物。

炮製與用法特點

  • 艾裹藥燒煅:以艾葉包裹藥末,外滲石灰後火燒,旨在利用艾葉緩和藥性,石灰吸濕助燃,使礦物藥在高溫下轉化為更細微粉末,利於局部附著。
  • 盞蓋防氣散:燒製時加蓋,避免砒霜等揮發性成分逸失,確保藥效集中。
  • 鹽湯漱口:鹽水性寒解毒,可輕微消炎並沖洗殘留藥渣,減輕刺激。

治療機理推論

  1. 腐蝕壞疽:砒霜、粉霜直接作用於腐肉,快速清除壞死組織,阻止感染擴散。
  2. 殺蟲解毒:汞、砷化合物對螺旋體、厭氧菌等病原體有抑制作用,符合「疳毒」的病原設想。
  3. 收斂止血:白礬協同減少潰瘍滲血,暫固牙齦。

潛在應用邏輯

此方設計反映古代「以毒攻毒」思想,針對急重症採取峻藥局部外治,避開內服風險。其強效去腐可能換取短暫疼痛,但意在阻斷病情惡化,符合「走馬疳」需速效救急的治療需求。然藥性猛烈,劑量與操作需極精準,屬古代「刀劍式」療法。

(完)

傳統服藥法


粉霜1錢,砒霜1錢,白礬1錢。
上為末。用北艾一大團裹定藥末,以石灰滲艾上,後用碗盛,發火燒盡,為細末。
以手捻少許揩齒上,用鹽湯漱口。燒時以盞子蓋定,恐走了藥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相關疾病


牙齦腫脹痛軟性下疳口臭牙齒浮動

相同名稱方劑


秋霜散,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五引茅先生方。 組成:好砒半兩,白礬4分。 主治:小兒崩沙。

秋霜散, 出處:《雞峰》卷二十四。 組成:膽礬2兩,白礬2兩,麝香、膩粉各少許。 主治:口舌疳瘡。

秋霜散,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五引《惠眼觀證》。 組成:粉霜1錢,砒霜1錢,白礬1錢。 主治:小兒崩沙,齒齦欲落。

秋霜散, 出處:《博濟》卷四。 組成:信砒1分,粉霜半錢,膩粉半錢,麝香少許。 主治:小兒走馬疳蝕唇頰,牙齒浮動宣需,口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