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抑肝散

CHAI HU YI GA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9%
心經 14%
肺經 11%
脾經 11%
膽經 8%
心包經 8%
胃經 5%
三焦經 5%
腎經 2%
肝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膽經
心包經
胃經
三焦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抑肝散中包含柴胡,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升陽舉陷:柴胡為君藥,性微寒,能疏肝解鬱、升陽舉陷,針對肝氣鬱結、脾胃虛弱所致的胸脅脹痛、食慾不振、精神不振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柴胡與其他藥物如白芍、當歸、茯苓等,相互配合,能夠更好地發揮其疏肝解鬱、健脾和胃、養血柔肝的功效,達到治療肝鬱脾虛、氣機不暢的最佳效果。

柴胡抑肝散中加入青皮,主要原因如下: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能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脅肋脹痛、脘腹脹痛等症狀。
  2. 降逆止嘔: 青皮能降逆止嘔,對於肝氣上逆所致的嘔吐、呃逆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

柴胡抑肝散以柴胡疏肝解鬱為主,青皮則輔助柴胡疏肝理氣,並兼具降逆止嘔之效,使方劑整體療效更加完善。

柴胡抑肝散方中包含香附,主要是針對其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

香附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其藥性能行氣解鬱,舒緩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柴胡抑肝散旨在治療肝鬱氣滯、脾失健運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痞滿、食慾不振等症狀,香附的加入有助於疏理肝氣、促進脾胃運化,進一步達到治療目的。

柴胡抑肝散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解鬱散結:牡丹皮性寒,味苦酸,歸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解鬱散結之效。柴胡抑肝散以柴胡疏肝解鬱為主,但肝鬱化火則可導致熱象,牡丹皮可清熱涼血,緩解肝火上炎之症狀,並輔助柴胡疏肝解鬱。
  2. 抑制肝陽上亢:肝陽上亢可導致頭暈目眩、心煩易怒等症狀。牡丹皮能清熱涼血,並具有抑肝陽、平肝熄風之效,有助於抑制肝陽上亢,緩解相關症狀,使治療更加全面。

柴胡抑肝散中加入當歸,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補血柔肝: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養血滋陰等功效。柴胡抑肝散治療的是肝氣鬱結、脾失健運所致的症狀,而當歸可以補肝血,使肝氣得以疏泄,進一步達到抑肝和胃的效果。
  2. 和解肝脾:當歸與柴胡、黃芩、白芍等藥物配伍,能起到和解肝脾的作用。當歸補血養血,能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肝脾不和,使肝氣得以疏泄,脾胃功能得以恢復。

柴胡抑肝散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川芎具有行氣活血、疏肝解鬱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脇脹痛、頭暈目眩等症狀,與柴胡、香附等藥物共同發揮疏肝解鬱、調和氣血的作用。
  2. 活血化瘀,改善循環: 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肝臟的供血狀況,對於肝鬱氣滯所導致的氣血瘀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緩解肝臟的瘀血阻滯,進一步改善肝氣鬱結的症狀。

柴胡抑肝散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肝鬱氣滯,疏肝解鬱: 白芍性微寒,入肝經,具有養血柔肝、緩解肝鬱氣滯之功效。柴胡疏肝解鬱,白芍則柔肝養血,相輔相成,更能有效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精神抑鬱等症狀。
  2. 緩和柴胡之燥,防止肝陰受損: 柴胡性偏燥,長期使用易傷肝陰。白芍則滋陰養血,可緩和柴胡的燥性,避免肝陰受損,使藥性更趨平和,更安全有效。

柴胡抑肝散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柴胡抑肝散以柴胡疏肝解鬱爲主,而生地黃則能清泄肝火,併兼顧滋陰,防止肝火過盛傷陰。
  2. 和解肝脾: 肝屬木,脾屬土,木克土,肝火旺盛易損傷脾胃。生地黃入脾經,能養陰生津,健脾胃,與柴胡疏肝相輔相成,以達到和解肝脾、調理脾胃之功效。

綜上所述,生地黃的加入,既能清熱涼血,又能滋陰健脾,與柴胡抑肝散的整體方義相得益彰。

柴胡抑肝散中加入蒲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 蒲黃味甘性平,入肝、脾經,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功效。柴胡抑肝散用於肝鬱氣滯、濕熱內蘊所致的脅肋脹痛、心煩易怒等症,蒲黃的清熱利濕之性可輔助柴胡、黃芩等藥物疏肝理氣,清熱解毒,使肝氣通暢,濕熱消散。

2. 止血化瘀: 蒲黃還具有止血化瘀的作用,可有效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瘀血阻滯,改善血液循環,配合柴胡、白芍等藥物起到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柴胡抑肝散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清熱解表: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透疹止癢的功效。柴胡抑肝散主要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痞滿、煩躁易怒等症,而荊芥可疏解因肝鬱氣滯而導致的風熱,從而達到清熱解表、緩解不適的效果。
  2. 配合柴胡,疏肝解鬱:柴胡為君藥,具有疏肝解鬱、和解少陽之功。荊芥則可以輔助柴胡,增強疏肝解鬱的效果,使藥效更加顯著。同時,荊芥的辛溫之性也能助柴胡行氣活血,促進氣血運行,進一步緩解肝鬱氣滯的症狀。

主治功效


柴胡抑肝散

組成:

  • 柴胡:30g
  • 青皮:15g
  • 香附:15g
  • 牡丹皮:10g
  • 當歸:10g
  • 川芎:10g
  • 白芍:10g
  • 生地黃:10g
  • 蒲黃:10g
  • 荊芥:10g

功效:

  • 主治婦女因為遇到某事而突然生氣,月經期間氣血逆流,而突然暈厥。
  • 生氣傷害肝臟,肝臟儲藏血液,因此導致崩漏。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柴胡:

    • 散風熱、發汗解表
    • 止咳化痰
    • 平肝息風
    • 補陽
    • 清熱瀉火
    • 疏肝解鬱
  2. 青皮:

    • 理氣行氣
    • 活血化瘀
    • 疏肝解鬱
    • 消食化積
    • 降氣
  3. 香附:

    • 理氣解鬱
    • 疏肝理氣
    • 調經止痛
    • 散結消痞
  4. 牡丹皮:

    • 清熱瀉火
    • 活血化瘀
    • 清熱涼血
    • 破血消癥
    • 排膿
    • 滋陰
  5. 當歸:

    • 補血活血
    • 調經止痛
    • 止血
    • 活血化瘀
    • 止咳平喘
  6. 川芎:

    • 活血化瘀
    • 祛風除濕
    • 理氣行氣
    • 活絡止痛
    • 燥溼
    • 補血
    • 強筋骨
  7. 白芍:

    • 平肝息風
    • 補血養肝
    • 健脾胃
  8. 生地黃:

    • 清熱涼血
    • 清熱瀉火
    • 滋陰
    • 補血
  9. 蒲黃:

    • 止瀉
    • 活血化瘀
    • 止血
    • 清熱涼血
    • 清熱利尿
    • 排膿
  10. 荊芥:

    • 散風寒
    • 發汗解表
    • 祛風除濕
    • 止癢
    • 止血
    • 活絡止痛
    • 透疹
    • 消食化積
    • 斂瘡

總結:

柴胡抑肝散是一個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婦女因生氣而導致的崩漏。該方劑由十味中藥組成,具有疏肝解鬱、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的作用。

傳統服藥法


柴胡、青皮、香附、丹皮、焦梔、當歸、川芎、白芍、生地、蒲黃(炒)、荊芥(炒)、棕櫚灰。
和肝氣,清肝火,養肝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月經來潮前服用,以達到疏肝理氣、止血止痛的目的。

相關疾病


容易生氣慢性肝炎

相同名稱方劑


柴胡抑肝散,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一。 組成:柴胡、青皮、香附、丹皮、焦梔、當歸、川芎、白芍、生地、蒲黃(炒)、荊芥(炒)、棕櫚灰。 主治:和肝氣,清肝火,養肝血。主治:婦人因事暴怒,經行氣逆而厥;怒傷肝,肝藏血,因而崩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