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

鹿茸

LU RONG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鹿茸的傳統功效


1. 補陽

鹿茸,自古以來即被視為珍貴的中藥,其補陽功效在眾多古代醫籍中都有記載,主要體現在溫補腎陽、益精填髓等方面。

《神農本草經》最早記載鹿茸「主漏下惡血,寒熱驚癇,益氣強志」,已點明其功效涵蓋溫補與益氣兩方面。 《本經逢原》更進一步闡述:「鹿茸功用,專主傷中勞絕,腰痛羸瘦,取其補火助陽,生精益髓,強筋健骨,固精攝便」,指出鹿茸能治療因陽虛引起的諸多症狀,例如腰痛、羸瘦等,並強調其補陽、生精、強筋骨的功效。 這與《本草綱目》所述「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健筋骨」的觀點不謀而合。 此外,《藥性論》則著重其在治療男子腎陽虛弱、女子崩漏方面的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醫籍也提及鹿茸的服用需謹慎。《本草書名》中曹炳章便指出,鹿茸雖有補精填髓之效,但若服用不當,容易產生吐血、目赤等症狀,原因在於服用者本身陽氣過盛或陰虛火旺。 他建議,陽虛陰燥者應小劑量服用,遵循「大虛緩補」的原則,避免因過度服用而造成燥熱之弊。 此觀點提醒我們,鹿茸的補陽功效雖強,但仍需根據個人體質和病症,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才能發揮其最大療效,避免不良反應。 總之,鹿茸的補陽作用,源於其溫補腎陽、益精填髓的特性,但需謹慎使用,方能安全有效。

2. 益精

鹿茸,作為一味名貴的中藥,其「益精」功效歷來受到重視。多部古代醫籍都記載了鹿茸的補益作用,其原理主要在於補益腎陽,從而達到生精的效果。

《本經逢原》指出鹿茸「補火助陽,生精益髓」,並認為其適用於因腎陽不足導致的腰痛羸瘦、頭暈眼黑等症狀。 書中更提到鹿茸在「八味丸」中與五味子合用,形成「十補丸」,成為峻補腎陽的要藥,說明其補腎益精的功效強勁。 《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經典醫籍也記載鹿茸能「益氣強志」、「生精補髓、養血益陽」, 佐證其在提升精氣神方面的作用。

《藥性論》則更進一步指出鹿茸能治療男子「腰腎虛冷,腳膝無力,夢交,精溢自出」等因腎陽不足導致的陽痿早洩等症狀,也可用於治療婦女崩漏等症。 《名醫別錄》也提到鹿茸可治「洩精」等症,進一步說明鹿茸在治療男性生殖系統疾病方面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本草書名》中曹炳章的記載提醒我們,鹿茸雖有補精填髓之效,但需謹慎使用。 因其藥性溫燥,陽盛體質者或陰虛火旺者,服用需小心控制劑量,避免出現吐血、目赤等不良反應。 其強調「大虛緩補」的原則,也值得現代人借鑒,切勿盲目服用。 總而言之,鹿茸益精的功效,源於其補腎壯陽的特性,但需根據個人體質,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3. 強筋骨

鹿茸,自古以來便被視為強筋健骨之良藥,其功效在多部古代醫籍中皆有記載。

《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本草綱目》等經典醫書均提及鹿茸能益氣強志,補虛羸,壯筋骨。其中,《本草綱目》更明確指出鹿茸能「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健筋骨」,說明其功效並非單純作用於骨骼,而是涵蓋了生精、養血、益陽等多方面,從而達到強健筋骨的目的。其強筋健骨的機制,可能與補益腎精、充盈髓海有關,因為腎主骨,精血充盈才能更好地滋養骨骼,使筋骨強健。

《本經逢原》則更進一步闡述鹿茸的功效:「專主傷中勞絕,腰痛羸瘦,取其補火助陽,生精益髓,強筋健骨」。此處強調鹿茸能補益腎陽,從根本上解決因腎陽不足導致的腰痛、羸瘦等症狀,從而達到強筋健骨的效果。 《藥性論》也提到鹿茸能治療男子腰腎虛冷、腳膝無力等症,同樣說明鹿茸強筋健骨的功效與腎虛密切相關。

《日華子諸家本草》則簡潔地指出鹿茸「壯筋骨,破瘀血」,說明其不僅能強健筋骨,還能活血化瘀,改善因瘀血阻滯導致的筋骨疼痛等問題。曹炳章在《本草書名》中也提到鹿茸的服用需謹慎,說明其藥性較為峻烈,需根據個人體質調整用量,以達到最佳效果。

綜上所述,古籍記載充分說明鹿茸具有強筋健骨的功效,其作用機理可能與補腎益精,充盈髓海,以及活血化瘀等多方面因素相關。 但需注意的是,不同古籍對於鹿茸的功效和使用方法略有差異,需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4. 補腎

鹿茸,自古以來即被視為補腎要藥,其功效在眾多古代醫籍中都有記載。綜觀《神農本草經》、《本經逢原》、《本草綱目》、《藥性論》等經典,鹿茸補腎之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鹿茸具有溫補腎陽的功效。《本經逢原》明確指出鹿茸「專主傷中勞絕,腰痛羸瘦」,並強調其「補火助陽,生精益髓」。這說明鹿茸能治療因腎陽虛衰引起的諸多症狀,例如腰膝酸軟、乏力、畏寒等。 《神農本草經》更簡潔地記載其「益氣強志」,「氣」在中醫理論中與腎陽密切相關,說明鹿茸能提升整體元氣,而這也離不開腎陽的充足。 《藥性論》則進一步指出鹿茸能治療「男子腰腎虛冷,腳膝無力,夢交,精溢自出」,這些都是腎陽不足的典型表現。

其次,鹿茸能滋補腎陰。雖然鹿茸以溫補陽氣為主,但其並非單純燥熱之品。《本草綱目》提到鹿茸「生精補髓,養血益陽」,「髓」與腎精密切相關,說明鹿茸能滋養腎精,從而 indirectly 補益腎陰,達到陰陽平衡。 《本草經疏》更深入闡述,鹿茸「走命門、心包絡及肝、腎之陰分,補下元真陽」,說明鹿茸的補益作用並非單一方向,而是能兼顧陰陽。

此外,部分醫籍也記載鹿茸能治療因腎虛引起的相關婦科疾病。《藥性論》及《名醫別錄》提到鹿茸能治「女人崩中漏血」、「漏下惡血」,這與腎精不足導致的氣血虧虛相關。

總而言之,古代醫籍對鹿茸補腎功效的描述,體現了其溫補腎陽、滋養腎陰的雙重作用,並能有效改善因腎虛引起的諸多症狀,顯示其在中醫補腎領域的重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曹炳章在《本草書名》中也提醒,鹿茸服用需謹慎,需根據個人體質調整用量,避免因服用不當產生副作用。

5. 固崩止帶

鹿茸,作為一味名貴的中藥,其「固崩止帶」的功效,在眾多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得到歷代醫家肯定。其作用機理主要在於其溫補腎陽,調節衝任二脈的功效。

《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本經逢原》等多部典籍均記載鹿茸能治療「漏下惡血」,這與現代醫學中的崩漏、帶下症狀相符。《神農本草經》更簡潔地指出其「主漏下惡血,寒熱驚癇,益氣強志」,說明鹿茸具有補益氣血、溫補腎陽的功效,從而達到止血固崩的效果。而《藥性論》則更直接地指出鹿茸能治療「女人崩中漏血,赤白帶下」。

曹炳章在《本草書名》中提到鹿茸「補精填髓」之功,但同時也警示其使用需謹慎,需根據個人體質調整用量。陽虛體質者,適當使用鹿茸可以溫補腎陽,從而改善因腎陽不足引起的崩漏帶下;但若陽盛陰虛者,則需慎用,以免加重病情。 《本草經疏》則從理論層面闡述鹿茸的功效,認為其「走命門、心包絡及肝、腎之陰分,補下元真陽」,因此能治療因衝任脈虛、肝腎不足引起的各種婦科出血症狀。

綜上所述,鹿茸固崩止帶的功效,源於其溫補腎陽,調理衝任二脈的作用。 但其使用需根據個人體質,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才能發揮其最佳療效,避免不良反應。 古代醫家對於鹿茸的使用,多強調根據患者體質,採取循序漸進的補益方法,這也值得現代臨牀參考借鑒。

鹿茸的古代典籍


鹿茸的現代功效


1. 免疫調節

鹿茸的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其在免疫調節方面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強: 腹腔注射鹿茸精 (0.5~2.0mg/kg) 能顯著增強正常小鼠,以及因氫化可的松和環磷酰胺導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的巨噬細胞吞噬功能。這表示鹿茸可以提升免疫系統中清除異物和病原體的重要環節的效能。

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增強: 腹腔注射鹿茸多糖 (100mg/kg) 也能明顯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以灌胃方式給藥,鹿茸多糖的這種作用並不明顯,暗示其活性成分可能較難通過消化道吸收。

針對氨甲蝶呤(MTX)引起的免疫抑制: 鹿茸提取物能有效對抗氨甲蝶呤(MTX)引發的免疫功能低下。具體來說,鹿茸提取物可以增強遲發性超敏反應,這是一種重要的細胞免疫反應。同時,鹿茸能增加脾細胞的玫瑰花結細胞(RFC)數量,RFC是T淋巴細胞的一種,與細胞免疫功能密切相關。此外,鹿茸對紅細胞凝集素和紅細胞溶血素的影響也高於生理鹽水對照組,表明它能增強體液免疫功能。綜合來看,鹿茸能夠抑制MTX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並同時提升細胞和體液免疫反應。

2. 抗應激作用

鹿茸的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其具有顯著的抗應激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增強機體耐受性: 給予小鼠鹿茸精後,可顯著延長其游泳時間,提升耐低溫、抗疲勞及耐高溫的能力。這表明鹿茸能夠提高機體對物理性應激的抵抗能力。
  2. 可能與腎上腺皮質功能相關: 鹿茸精的抗應激作用可能與其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有關。實驗觀察到,給藥後可引起腎上腺重量增加,同時伴隨維生素C含量降低,這些現象提示鹿茸可能影響了腎上腺的代謝活動。
  3. 抑制應激性潰瘍: 鹿茸多糖對於應激性潰瘍以及結扎胃幽門引起的胃潰瘍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抑制胃酸分泌有關。
  4. 改善應激性腦損傷: 鹿茸對強力應激引起的家兔頭部損傷具有保護作用。肌注或腹腔注射鹿茸精,可以明顯改善損傷引起的行動不安、興奮狀態,以及腦電圖、肌電圖和眼球震顫電圖的變化。
  5. 改善應激性頸髓損傷: 鹿茸可以改善受損傷家兔頸髓部的己糖酸激酶、甘油磷酸激酶、GPT等酶活性降低的現象。這表明鹿茸可能對神經系統的損傷具有一定的修復或保護作用。

3. 抗炎鎮痛

  • 足腫脹抑制: 鹿茸提取物以100mg/kg的劑量透過腹腔注射給予小鼠,能顯著抑制由右旋糖酐和新鮮雞蛋清引起的足部腫脹。這表明鹿茸提取物可能作用於炎症早期階段,干擾炎症介質的釋放或作用,從而減輕組織水腫。
  • 抗炎強度: 鹿茸提取物在抑制足腫脹方面的效果,與強的松(30mg/kg)的作用強度相近。這暗示鹿茸可能透過與皮質類固醇類似的機制(雖然具體作用途徑可能不同)來抑制炎症反應,例如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途徑,減少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質的生成。
  • 多肽作用: 鹿茸多肽以10~50mg/kg的劑量靜脈注射時,對棉球肉芽腫等炎症有明顯抑制作用。肉芽腫的形成代表慢性炎症,鹿茸多肽的抑制作用表明其可能影響炎症的進程,例如抑制免疫細胞的活化、遷移,或是影響纖維母細胞的增殖和膠原蛋白的合成。

總體而言,鹿茸的抗炎作用可能與多種活性成分有關,包括鹿茸提取物及鹿茸多肽,它們可能透過不同的作用途徑共同發揮抗炎鎮痛的效果。腹腔注射及靜脈注射有效,也暗示了口服的吸收可能存在限制。

4. 升高血壓

鹿茸提升血壓作用,以現代藥理視角分析,可能歸因於其活性成分對心血管系統的直接影響。其藥理機制涉及增強心肌收縮力,即發揮正性肌力作用,增加心臟泵血功能。同時,亦可提升血管平滑肌張力,導致血管收縮,進而增加周邊血管阻力。這些作用協同促成了血壓升高。臨牀研究支持,鹿茸精對原發性低血壓患者具升高血壓效果,並顯著改善眩暈、疲勞等症狀。對直立性低血壓亦有療效。

5. 改善大腦功能

現代藥理分析指出,鹿茸能顯著改善大腦功能。其富含的磷脂類化合物,為神經細胞膜重要組成,能顯著增強學習與記憶力,並加速建立條件反射。研究證實,鹿茸對神經毒素(如乙醇及樟柳鹼)引起的小鼠學習記憶障礙具有顯著恢復作用。鹿茸提取物亦能直接提升動物模型的認知能力,提示其透過促進神經元間連結、優化信息傳遞或提供神經保護而發揮益智功效。

6. 抗潰瘍作用

鹿茸的抗潰瘍作用,現代藥理研究主要歸因於其所含的鹿茸多糖。據研究顯示,鹿茸多糖能顯著抑制胃酸分泌,這可能是其發揮抗潰瘍功效的核心機制。胃酸過度分泌是導致胃黏膜損傷及潰瘍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透過降低胃內酸度,鹿茸多糖有助於減輕胃酸對胃壁的侵蝕,促進潰瘍癒合。其作用可能涉及調節壁細胞功能或相關分泌途徑,從而達到保護胃黏膜的效果。此作用對於由胃酸過多引起的消化性潰瘍提供治療潛力。

7. 提升免疫力

鹿茸於現代藥理研究中,展現其顯著的免疫調節作用。實驗證實,鹿茸提取物(鹿茸精)能有效增強小鼠的巨噬細胞吞噬功能。此免疫活化效果不僅見於正常小鼠,對於氫化可的松及環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抑制模型小鼠,亦能逆轉其免疫功能低下,提升宿主防禦能力。

進一步分析發現,鹿茸中的活性成分如鹿茸多糖,被證實可顯著促進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活性,這是體內清除病原體及異物的重要防線。此外,鹿茸精亦具備抗應激屬性,可能透過調節腎上腺皮質功能而間接有益於免疫系統平衡,因長期壓力已知會抑制免疫反應。這些作用機制共同支持鹿茸在提升整體免疫力方面的潛在應用。

8. 抗氧化

鹿茸的抗氧化功效,在現代藥理研究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降低丙二醛含量:鹿茸乙醇提取物能夠顯著降低老化小鼠腦和肝組織中的丙二醛含量,表明其具有清除自由基,減輕脂質過氧化的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鹿茸提取物對於由四氯化碳和乙醇中毒引起的小鼠和大鼠肝臟和血漿中丙二醛含量的升高,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此外,離體實驗也證實,鹿茸乙醇提取物能夠抑制四氯化碳誘導的離體小鼠肝微粒體中丙二醛的生成。
  2. 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鹿茸乙醇提取物能夠明顯提升衰老加速小鼠(SAM-P)肝組織線粒體中總SOD、Cu/Zn-SOD及Mn-SOD的活性,且呈現量效關係。SOD是體內重要的抗氧化酶,能夠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鹿茸提取物對SOD活性的提升,說明其能夠增強機體的內源性抗氧化能力。
  3. 抑制單胺氧化酶(MAO)活性:鹿茸提取物,尤其是正丁醇和乙醚提取物,對MAO具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之一是次黃嘌呤,尿嘧啶的抑制作用較弱。次黃嘌呤對MAO活性的抑制作用呈現濃度依賴性,且對MAO-B的抑制作用比對MAO-A更為顯著。酶動力學研究顯示,次黃嘌呤對MAO-B活性呈競爭性抑制,而對MAO-A活性則呈混合型抑制。口服次黃嘌呤可以明顯抑制老年小鼠腦中MAO-B的活性,並提升腦組織中單胺類物質(如5-HT,NA及Adr)的含量。研究亦表明,鹿茸中的磷脂酰乙醇也對MAO活性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他磷脂化合物也可能具有相似的效果。MAO是代謝單胺類神經遞質的酶,抑制其活性有助於維持腦內單胺類物質的平衡,從而起到抗氧化和延緩衰老的作用。

9. 其他功效

對生殖系統的影響:

  • 鹿茸具有性激素樣作用,能促進未成年雄性大鼠的相關生殖器官(如前列腺、貯精囊和包皮腺)的生長,以及未成年雌性小鼠子宮的發育。鹿茸精的作用強度介於丙酸睪丸酮和對照組之間(雄性),以及對照組和雌二醇之間(雌性)。
  • 鹿茸乙醇提取物可以增加老化小鼠的血漿睪丸酮含量,顯示其可能具有改善老年雄性激素水平的作用。

益精補氣的機制:

  • 鹿茸具有益精補氣的作用,被認為是強壯劑,常用於治療虛損勞傷。
  • 其益精補氣功效可能與其對免疫系統和應激系統的作用有關。

促進生長和蛋白質合成:

  • 鹿茸制劑可以增加大鼠的體重。鹿茸水提物對蝌蚪和小鼠也有促生長作用。
  • 鹿茸水提物能明顯增加加速老化小鼠肝臟蛋白質的含量。
  • 鹿茸乙醇提取物能明顯促進C-亮氨酸和“C-尿嘧啶核苷摻人加速老化小鼠肝和腎組織的蛋白質和RNA的合成,但對H-胸腺嘧啶核苷摻人肝和腎組織的 DNA無明顯影響。對腦、心和睪丸組織的蛋白質、RNA和DNA合成的影響不顯著。
  • 鹿茸提取物促進 RNA 和蛋白質合成主要由於其刺激 RNA-聚合酶Ⅱ活性的緣故,而鹿茸中促進核酸和蛋白質合成的有效成分是多胺類物質。

對神經系統的作用:

  • 鹿茸精可以增大鼠脊神經組的氧消耗,使呼吸商值增加,促進糖酵解。其機制可能與增加與酵解過程有關的酶的活性有關,如己糖激酶、醛縮酶、甘油激酶等。
  • 鹿茸對創傷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有良好的恢復作用。

強身延年的機制:

  • 鹿茸具有強身延年的功效,可能與其抗氧化作用有關。

鹿茸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研粉沖服,1-3g;或入丸劑,亦可浸酒服。

鹿茸的炮製


鹿茸處理方法

  1. 鹿茸片

    • 用酒精燈火燎焦茸毛,刮淨。
    • 以布帶扎纏,用熱酒從底部徐徐滲人,以灌滿潤透為度。
    • 然後切片、壓平、曬乾。
  2. 鹿茸粉

    • 取乾燥的鹿茸片,碾成細未。
  3. 《本草衍義》記載

    • 茸上毛,先薄以酥塗勻,於烈焰中急的之,若不先以酥塗,恐火焰傷茸。
    • 俟毛淨,微炙入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鹿茸服用注意事項

  1. 陰虛陽亢、血熱、胃火盛、肺熱、外感熱病患者禁服。
  2. 服用應 從小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驟用大量易致陽盛風頭暈目赤,助火動血鼻衄。
  3.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鹿茸活血化瘀,易致子宮收縮,應避免使用。
  4. 月經期間:鹿茸刺激子宮收縮,加重經血量,應避免使用。
  5. 血糖過高:鹿茸滋補,增血糖,宜避免使用。
  6. 高血壓:鹿茸升血壓,不宜長期使用。
  7. 精神病:鹿茸興奮,易加重病情,應避免使用。

鹿茸相關的方劑


鹿茸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耳聾子宮崩漏心內膜炎原發性高血壓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腎衰竭骨及軟骨之惡性腫瘤(骨癌)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男性勃起障礙梅尼爾氏病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腎絲球腎炎血尿子宮頸炎腰痛暈眩身體消瘦怕冷赤白帶白帶耳鳴女性不孕症膝蓋痛失眠胃潰瘍頭痛頭重直立性低血壓

鹿茸含有的化學成分


甘氨酸(Glycine), 賴氨酸(Lysine), 精氨酸(Arginine), 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 穀氨酸(glutamic acid), 脯氨酸(Proline), 丙氨酸(Alanine), 亮氨酸(Leucine), 色氨酸(Tryptophan), 組氨酸(Histidine), 蘇氨酸(Threonine), 膽甾醇肉豆蔻酸酯(Cholesteryl myristate), 膽甾醇油酸酯(Cholesteryl oleate), 膽甾醇棕櫚酸酯(Cholesteryl palmitate), 膽甾醇硬脂酸酯(Cholesteryl stearate), 對羥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 膽甾醇(Cholesterol), 膽甾-5-烯-3β-醇-7酮(Cholest-5-en-3β-ol-7-one), 尿嘧啶(Uracil), 次黃嘌呤(Hypoxanthine), 尿素(Urea), 尿苷(Uridine), 煙酸(Nicotinic acid), 肌酸酐(Creatinine), 脂肪酸(Fatty acids),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甘油單酯(Monoglyceride), 月桂酸(Lauric acid), 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 棕櫚酸(Palmitic acid), 棕櫚油酸(Palmitoleic acid), 油酸(Oleic acid), 亞油酸(Linoleic acid), 精胺(Spermine), 精脢(Spermidine), 腐胺(Putrescine), 硫酸軟骨素A(Chondroitin sulfate A), 雌酮(Estrone), 神經鞘磷脂(Sphingomyelin), 神經節苷脂(Ganglioside), 雌二醇(Estradiol), 前列腺素PGE1(Prostaglandin PGE1), 前列腺素PGE2(Prostaglandin PGE2), 前列腺素PGF1α(Prostaglandin PGF1α), 前列腺素PGF2α(Prostaglandin PGF2α), 神經酰胺(Ceramide), 鈣(Calcium), 磷(Phosphorus), 鎂(Magnesium), 對羥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 溶血磷脂酰膽鹼(Lysolecithin), 十五烷酸(Pentadecanoic acid), 十七烷酸(Heptadecanoic acid), 硬脂酸(Stearic acid), 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 (RNA)), 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維生素A(Vitamin A), 銅(Copper), 鐵(Iron), 錳(Manganese), 鋅(Zinc), 硅(Silicon), 癸酸(capric acid)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