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小菟絲丸」中的「肉蓯蓉」具有補腎壯陽、固精的作用。肉蓯蓉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夠有效增強腎功能,改善腎虛引起的各類症狀。在「小菟絲丸」中,肉蓯蓉的加入可以加強方劑的補腎固精效果,改善遺精、早洩等問題。其強壯的作用能夠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使其對腎虛相關問題的改善更為顯著。
小菟絲丸中加入鹿茸,主要基於其 補腎壯陽 及 益精填髓 的功效。
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 溫腎陽、補精血、益髓、強筋骨 的作用。對於腎虛陽痿、腰膝酸軟、精血不足、頭昏耳鳴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小菟絲丸作為補腎壯陽的方劑,加入鹿茸可以 增強補腎之力,提高藥效,使藥效更顯著,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劑「小菟絲丸」中的「五味子」具有補腎固精、益氣養陰的作用。五味子含有五味子素、揮發油等成分,能夠有效增強腎功能,改善由腎虛引起的症狀。在「小菟絲丸」中,五味子的加入能夠提升方劑的補腎固精效果,幫助減少遺精、早洩等問題。其益氣養陰的特性有助於提高方劑的療效,改善整體健康。
小菟絲丸中加入附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散寒,助陽起痿: 菟絲子性寒,善於滋補腎陰,但對於腎陽不足、陽氣虛弱者,單用菟絲子恐會加重寒象,影響療效。附子性熱,能溫補腎陽,溫煦脾腎,與菟絲子配伍,可溫陽散寒,協同補腎,從而達到溫陽起痿、改善陽痿的功效。
- 引藥入腎,增強療效: 附子入腎經,能引導菟絲子等藥材更好地進入腎臟,促進藥效發揮,使藥力直達病竈,加強補腎固精、改善陽痿的作用。
「小菟絲丸」方劑中包含「菟絲子」,這與菟絲子的藥性及功效息息相關。
菟絲子味甘、性平,入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的功效。其富含植物蛋白、脂肪酸、胺基酸等營養成分,能滋補肝腎、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眼花、耳鳴等症狀,並能促進視力恢復。
因此,小菟絲丸中加入菟絲子,旨在藉由其補腎益精的功效,針對腎虛所致的各種症狀進行調理,達到藥效上的互補,使整體方劑更具療效。
小菟絲丸中添加牡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潛陽,降火安神:牡蠣性寒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清熱除煩、安神定志的功效。菟絲子性溫,善於補腎壯陽,但容易導致陰虛火旺,而牡蠣的滋陰作用可平衡菟絲子的燥熱之性,防止藥性偏燥,避免陰虛火旺的發生。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小菟絲丸中常配伍一些溫熱藥物,如補骨脂、仙茅等,以助於補腎壯陽,而牡蠣的寒性可以調和藥性,防止藥物過於溫燥,使藥效更加平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小菟絲丸中加入雞內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積化滯: 雞內金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消積、化食止瀉之效。菟絲子性味甘平,入腎經,善於補腎固精。二者合用,既能補腎固精,又能消積化滯,對於因脾胃虛弱、積食停滯所致的腎虛遺精、滑精等症,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 助藥力: 雞內金能幫助藥物更好地消化吸收,提高藥效。菟絲子性滑,難以消化吸收,加入雞內金可促進其有效成分的釋放,增強補腎固精的作用。
總之,雞內金在小菟絲丸中起著消積化滯、助藥力的作用,配合菟絲子,共同達到補腎固精之效。
小菟絲丸中加入桑螵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固腎澀精: 桑螵蛸性味甘鹹平,入腎經,具有固腎澀精、止遺滑脫的作用。菟絲子性味甘平,入腎經,亦能補腎固精。兩者合用,可增強固腎澀精之效,適用於腎虛遺精、滑精、尿頻等症。
- 補益精氣: 桑螵蛸富含蛋白質和磷脂,具有補益精氣的作用。菟絲子則能滋補腎精,二者相輔相成,能有效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神疲乏力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小菟絲丸】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腎氣虛損」所致諸症,包括:
- 目眩耳鳴:腎精虧虛,髓海不足,耳竅失養。
- 四肢倦怠:腎陽不振,難以溫煦四肢,氣血運行乏力。
- 夜夢洩精:腎失封藏,虛火擾動精室。
- 小便不禁:下元不固,膀胱失約。
其病機核心爲「腎陽虛衰,精關不固」,故以溫補腎陽、澀精止遺爲治則。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
- 菟絲子:補腎益精,固攝下元,兼養肝明目,針對腎虛精虧之本。
- 鹿茸:峻補元陽,益精填髓,強筋骨,直補命門之火。
臣藥:
- 蓯蓉:助鹿茸溫腎陽,兼潤腸通便,防溫燥傷陰。
- 川附子:大熱之品,助陽散寒,增強溫腎之力。
佐使藥:
- 五味子:酸收固澀,斂腎精,止遺泄。
- 牡蠣、桑螵蛸:收斂固澀,專治遺精滑泄、小便頻數。
- 雞內金:健脾消積,助運化以資腎精,兼能固精止遺。
配伍特點:
- 溫補與固澀並行:鹿茸、附子溫陽,配伍牡蠣、桑螵蛸收斂,標本兼顧。
- 補而不滯:蓯蓉潤腸,雞內金消導,避免溫補壅塞之弊。
- 肝腎同調:菟絲子兼養肝,五味子斂肺,符合「子病及母」之五行理論。
治療原理:
通過溫補腎陽以充實下元,固澀精關以止遺泄,使腎氣得復,精血充盈,則眩暈、遺精、小便不禁等症自除,體現「虛者補之」、「散者收之」的辨證思路。
傳統服藥法
蓯蓉2兩,鹿茸1兩,五味子1兩,川附子1兩,菟絲子1兩,牡蠣1兩,雞內金5錢,桑螵蛸5錢。酒糊為丸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小菟絲丸具有補腎益精、固精止遺的功效,但陰虛火旺、遺精帶下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小菟絲丸, 出處:《種福堂方》卷二。 組成:石蓮肉2兩(陳久者),白茯苓2兩(蒸),菟絲子5兩(酒浸,研)。 主治:女勞疸,及遺精白濁,崩中帶下諸症。
小菟絲丸, 出處:《飼鶴亭集方》。 組成:蓯蓉2兩,鹿茸1兩,五味子1兩,川附子1兩,菟絲子1兩,牡蠣1兩,雞內金5錢,桑螵蛸5錢。 主治:腎氣虛損,目眩耳鳴,四肢倦怠,夜夢泄精,小便不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