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接髓丹

TIAN YUAN JIE SUI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3.1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7%
脾經 17%
肺經 16%
腎經 15%
肝經 15%
大腸經 6%
三焦經 4%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胃經 2%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三焦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天元接髓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益血: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養血之效。天元接髓丹旨在治療骨髓損傷、筋骨不健等症,而人參可補益氣血,促進氣血生化,有利於骨髓再生,改善筋骨營養。
  2. 扶正固本:人參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骨髓損傷患者往往體質虛弱,易受外邪侵襲。人參可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有利於傷口癒合,促進機體康復。

綜上,人參在天元接髓丹中具有補氣益血、扶正固本的作用,有助於治療骨髓損傷,促進康復。

天元接髓丹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其兩大功效:

一、補氣益血,強健筋骨: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託毒生肌、益氣養血之功效。對於骨折、骨傷所致的氣血虧虛、筋骨乏力,有明顯的補益作用,有助於促進骨折癒合,恢復筋骨功能。

二、抗炎消腫,促進修復:黃芪中含有皁苷、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消腫作用,可減輕骨折部位的炎症反應,緩解疼痛,促進組織修復,加速骨骼癒合。

因此,天元接髓丹中加入黃耆,可起到補氣益血、強健筋骨,抗炎消腫,促進修復等作用,有利於骨折癒合和康復。

天元接髓丹中加入橘紅,主要為其疏肝理氣、止咳化痰之效,以輔助整體方劑達到接續筋骨、活血化瘀之目的。

橘紅性味辛溫,入肺、肝經,能理氣化痰,疏肝解鬱。在接續筋骨的過程中,肝氣鬱結容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影響藥物效力。橘紅能疏解肝氣,使氣血流通,促進藥物有效吸收,達到更好的療效。同時,橘紅也能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和腫脹,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天元接髓丹中包含蟬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風通絡,活血止痛:蟬蛻性寒,味甘,入肝經,具有疏風通絡、散瘀止痛的功效。其能通達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有助於修復受損的筋骨組織。
  2. 促進骨骼生長:蟬蛻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能促進骨骼生長,修復骨骼損傷。此功效對於骨折、骨質疏鬆等症狀,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天元接髓丹中加入蟬蛻,有助於疏通經絡,活血止痛,促進骨骼生長,達到接續骨髓、修復損傷的效果。

天元接髓丹中加入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滋養筋骨: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骨折、跌打損傷等造成筋骨損傷,以及氣血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等症狀,當歸能起到補血活血、滋養筋骨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恢復功能。
  2. 促進骨髓生血,加速癒合: 當歸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阿魏酸、當歸多糖等,具有促進造血功能的作用。對於骨折等造成骨髓損傷的患者,當歸能促進骨髓生血,加速骨骼癒合,提高治療效果。

天元接髓丹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是因為其滋陰涼血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作用相輔相成。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能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此方多用於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咯血、尿血等。生地黃的涼血作用可以抑制血熱, 而滋陰作用則可滋養陰血, 使血熱得以消退,出血症狀得以控制。同時,生地黃的滋陰作用也能緩解熱傷津液所致的口渴、咽乾等症狀。

天元接髓丹中包含鹿茸,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1. 補腎壯陽: 鹿茸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腎陽、填精髓、強筋骨之效,對於腎虛陽痿、腰膝痠軟、筋骨痿弱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2. 生髓接骨: 鹿茸能促進骨骼生長,修復受損骨骼組織,對於骨折、骨質疏鬆等症狀有顯著效果,因此被列入天元接髓丹中,用於接骨療傷。

總而言之,鹿茸在補腎壯陽、生髓接骨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功效,因此成為天元接髓丹的重要組成部分。

天元接髓丹中包含附子,主要原因在於附子性溫熱,具有回陽救逆、溫腎壯陽、散寒止痛之效。

方中以附子配伍,意在溫補腎陽,促進氣血運行,以達至接骨續筋、活血化瘀之功。附子溫陽散寒,可驅除寒邪,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同時也能溫煦腎陽,促進骨骼生長修復。

此外,附子亦能配合其他藥材,如川芎、當歸等,共同發揮活血化瘀、通經活絡之效,進一步促進骨骼癒合,達到治癒的目的。

天元接髓丹中加入肉桂,主要原因有二:

  1. 溫陽補腎,促進骨髓生血: 肉桂性溫,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陽補腎、活血通絡之效。對於因腎陽虛寒、骨髓虧虛導致的骨折癒合遲緩、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肉桂可溫通腎陽,促進骨髓生血,加速骨折癒合。
  2. 溫通經絡,行氣止痛: 肉桂辛溫走竄,能溫通經絡,行氣止痛。對於骨折造成的局部瘀血腫痛,肉桂可溫通血脈,消散瘀血,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骨折的修復。

總之,肉桂在天元接髓丹中起到溫陽補腎、促進骨髓生血,以及溫通經絡、行氣止痛的作用,有助於骨折的治療。

主治功效


天元接髓丹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病症:

根據《証治準繩‧幼科》記載,天元接髓丹主要用於治療「男子十七八歲,或二三十歲,破陽虧元」之症。此症狀通常發生於男子青春期至青壯年時期,因「破陽虧元」導致正氣不足,而感染痘疹。若痘疹稀少則不需此方,但若痘疹「多密連布」,則表示病情嚴重,難以自行痊癒。此時,服用天元接髓丹可使痘疹「鼎峻充灌」,即促使痘疹順利發出、成熟。

治療原理分析:

天元接髓丹的治療原理在於其配伍藥物的協同作用,主要針對「破陽虧元」的病機進行調整,以扶正祛邪,加速痘疹的發出和轉歸。具體分析如下:

  1. 補氣養元,扶助正氣:
    • 人參、黃耆: 人參大補元氣,黃耆健脾益氣,兩藥合用能補益後天之本,增強體內正氣,使機體有能力抵禦外邪。此二藥為方中主要補益藥物,為正氣虧虛之根本問題提供治療支持。
  2. 溫陽散寒,溫通經脈:
    • 鹿茸、附子、肉桂: 此三藥皆為溫陽之品。鹿茸能壯陽補腎,填精益髓;附子能溫陽散寒,溫通經脈;肉桂則能暖胃祛寒,行氣活血。合用能溫補腎陽,散除體內陰寒之邪,促進陽氣生發,使氣血運行暢通。
  3. 活血滋陰,平衡陰陽:
    • 當歸、生地黃: 當歸能活血調經,並能滋陰潤燥;生地黃則能清熱涼血,滋陰降火。兩者一補一清,能平衡體內陰陽,防止溫陽藥物過於燥熱,又能滋養陰液,防止痘疹發展過程中津液耗損。
  4. 化痰透邪,促進痘疹發出:
    • 橘紅、蟲蛻: 橘紅能化痰止咳,解熱消炎;蟲蛻則能疏散風寒,透疹發汗。二藥合用能化解痰濁,祛除表邪,促進痘疹順利發出。

綜合作用:

天元接髓丹的配伍精妙之處在於,既能補益正氣,又能溫陽散寒;既能活血滋陰,又能化痰透邪。通過整體調理,使體內氣血充盈,陰陽平衡,正氣增強,從而促使痘疹順利發出,並加速轉歸。此方以扶正為本,祛邪為輔,體現了中醫「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治療思想。

總而言之,天元接髓丹針對男子青春期至青壯年時期因陽氣虧損、氣血不足而導致的痘疹多密連布之症,通過溫陽補氣、活血滋陰、化痰透邪等多重作用,使痘疹「鼎峻充灌」,達到治療目的。

傳統服藥法


人參(清河者)2兩,黃耆(綿白者)2兩,橘紅(連本蒂)半兩,全蟬蛻半兩,當歸(去頭尾)半兩,懷生地(揀粗軟者)半兩,鹿茸(乳制)1兩半,附子(連皮臍)半兩,官桂(削外皮,煨時度候,只以米熟驗之)半兩。
用澄清好酒漿十碗,放甕中,慢火煨熟後,去滓出火。
每鐘加鮮人乳3杯,薄生薑2片,煮沸,溫服。
《痘疹仁端錄》以本方去鹿茸,名「天元接髓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溫熱,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天元接髓丹, 出處:《準繩·幼科》卷五。 組成:人參(清河者)2兩,黃耆(綿白者)2兩,橘紅(連本蒂)半兩,全蟬蛻半兩,當歸(去頭尾)半兩,懷生地(揀粗軟者)半兩,鹿茸(乳制)1兩半,附子(連皮臍)半兩,官桂(削外皮,煨時度候,隻以米熟驗之)半兩。 主治:男子17-18歲,或20-30歲,破陽虧元,患痘多密連布,欲其鼎峻充灌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