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單火牛湯
TIAN DAN HUO NI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痘疹仁端錄》卷十四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7.25)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田單火牛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一、 補氣益血,增強體力:戰爭消耗巨大,士兵體力下降,而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可有效增強士兵體力和戰鬥力。
二、 提升士氣,鼓舞鬥志: 人參作為傳統名貴藥材,具有提升士氣,鼓舞鬥志的作用。古人認為,服用人參能使士兵精神振奮,信心滿滿,有利於戰勝敵人。
田單火牛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益血,增強體力: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益氣生津之功效。火牛湯的主要作用是補益氣血,增強體質,而黃耆可以有效地提升人體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更能增強士兵的體力,為長期戰鬥做好準備。
- 滋補脾胃,促進消化:黃耆能補脾胃,促進食慾,對於士兵長時間徵戰,體力消耗大,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的情況,黃耆能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保障士兵的營養攝入和消化吸收。
田單火牛湯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驅寒回陽: 附子性溫熱,具有回陽救逆、溫經散寒之效。火牛湯主要用於治療寒邪侵襲所致的陽氣不足,如四肢厥冷、面色蒼白、呼吸微弱等症狀。附子可溫補陽氣,驅散寒邪,促進血液循環,恢復人體的正常機能。
2. 助藥力: 附子入心、腎、脾經,可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火牛湯中其他藥材如肉桂、乾薑等也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附子與之搭配使用,可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好地發揮治療效果。
田單火牛湯中加入穿山甲,主要基於其通經活絡、散瘀消腫的功效。
穿山甲性味辛、微寒,入肝、胃經。其藥性可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有助於緩解火牛湯所致的經絡阻滯和瘀血腫痛。
此外,穿山甲還有散結消腫的作用,可消除火牛湯藥性所致的局部腫脹,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田單火牛湯中加入穿山甲,可以協調藥性,增強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田單火牛湯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益氣: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火牛湯中加入當歸,可以補益因戰事勞累而損傷的氣血,增強士兵的體力,提高抵抗力。
- 緩解疲勞: 當歸還具有安神寧心、改善睡眠的作用。在戰爭中,士兵們長期處於高壓狀態,身心俱疲,當歸可以幫助他們緩解疲勞,提高精神狀態,更好地應對戰事。
因此,田單火牛湯中加入當歸,不僅可以補血益氣,增強士兵體力,還能緩解疲勞,提高精神狀態,為士兵提供全面的支持。
田單火牛湯中包含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助陽氣恢復: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補火助陽之效。火牛湯多用於寒邪入侵、陽氣不足所致的疾病,如脾胃虛寒、腎陽不足、四肢冰冷等。肉桂有助於溫補陽氣,驅散寒邪,改善患者的症狀。
- 溫通血脈,助氣血運行: 肉桂能溫通血脈,改善血液循環。火牛湯中往往包含一些寒涼藥材,肉桂的溫性可緩解寒涼之氣對人體的影響,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藥效。
田單火牛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是為了調和藥性和緩解毒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火牛湯中包含許多具有較強藥性的藥材,例如附子、乾薑等,這些藥材容易造成藥性過於猛烈,而甘草的加入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於峻猛的作用。
同時,甘草也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以減輕藥材的毒副作用,確保藥物的安全性。
田單火牛湯中包含橘紅,主要原因如下:
- 疏散風寒,止咳化痰:橘紅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止咳化痰之效。火牛湯多用於治療風寒咳嗽、痰多粘稠等症,橘紅可有效緩解患者咳嗽、氣喘、痰多等不適,促進痰液排出。
- 行氣消積,寬胸利膈:橘紅還具有行氣消積、寬胸利膈的功效。火牛湯中多含有肉類等較難消化的食材,橘紅可以幫助消化,避免食積停滯,促進營養吸收。
總而言之,橘紅在田單火牛湯中起到疏散風寒、止咳化痰、行氣消積等多重作用,對於改善患者咳嗽、氣喘、痰多、消化不良等症狀具有重要意義。
主治功效
田單火牛湯主治功效分析
古文出處: 《証治準繩‧幼科》|王肯堂
古文內容: 治痘白色帶寒戰方,痘標六七朝,正要翕會膿漿,遽乃色白洋洋,無紅活鼎峻之美,有土鐵塌陷之凶,火熱不退,而有寒戰之狀宜服。田單火牛湯
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証治準繩‧幼科》描述「田單火牛湯」主要用於治療「痘標六七朝」時,出現的一種特殊病症。此時,痘疹本應呈現紅活、腫脹之勢,預示膿漿將成,然而患者卻出現「色白洋洋」的狀況,即痘疹顏色蒼白,缺乏生機,並且「無紅活鼎峻之美」,意指痘疹未呈現應有的紅潤飽滿狀態。更甚者,痘疹出現「土鐵塌陷之凶」,形容痘疹如泥土般塌陷,甚至呈現鐵鏽般的顏色,預示病情危重。同時,患者雖有「火熱不退」之象,卻伴有「寒戰」之狀,呈現虛寒假熱之象。
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古文描述和藥方組成,可以分析其治療原理如下:
- 扶正補虛、溫陽散寒: 此證為正氣虛弱、寒邪內侵所致。人參、黃耆補氣扶正,益氣固表,以提升機體抗病能力。附子、肉桂大辛大熱,溫經散寒,回陽救逆,以祛除體內寒邪,並溫暖體內陽氣。
- 活血通絡、化瘀解毒: 痘疹之所以蒼白塌陷,與氣血運行不暢、瘀滯有關。穿山甲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功,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痘疹的正常發育,並幫助排出體內毒素。
- 宣肺開竅、利咽解毒: 桔梗宣肺利咽,可助肺氣宣降,使邪毒從肺而解,並可通利咽喉,緩解可能出現的咽喉不適症狀。
- 寒熱並用、陰陽兼顧: 此症雖有發熱之象,但實則為虛陽外越,故以大辛大熱之藥為主,輔以補氣之品,既能溫散寒邪,又可扶助正氣,從而達到陰陽平衡之目的。
總結:
田單火牛湯主要針對痘疹發作中期,因體虛寒邪內侵,導致痘疹發育不良、顏色蒼白塌陷、伴有寒戰之虛寒之證。其治療核心在於溫陽散寒、扶正補虛、活血通絡,使氣血運行正常,正氣充盛,從而使痘疹得以順利透發。此方運用辛溫大熱之藥,配合補氣活血之品,體現了寒熱並用、攻補兼施的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人參2錢,黃耆2錢,附子2錢,蓼子(同穿山甲炒)5分,當歸2錢,官桂2分,甘草3分,橘紅8分。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風寒外襲、營衛不和所致的麻疹初起,症見發疹遲緩,疹色發白,疹面平坦,伴有寒戰、無汗等。若發疹過早,疹色鮮紅,疹面隆起,伴有高熱、煩躁等,則不宜使用本方。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田單火牛湯, 出處:《痘疹仁端錄》卷十四。 組成:人參2錢,黃耆2錢,附子2錢,蓼子(同穿山甲炒)5分,當歸2錢,官桂2分,甘草3分,橘紅8分。 主治:痘發6-7朝,色白平塌,狀似吐鐵殼,更兼寒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