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外科大成

外科著作。四卷。清·祁坤撰於1665年。卷一為總論部,闡述癰疽等病的診治要點、各種治法及常用方劑;卷二-三為分治部,按照頭面、頸項、背、腰、胸腹等身體部位分列各種外科疾病的證治、驗案;卷四為不分部位的大毒與小疵(包括各種內癰、疔瘡、流註、癭瘤、金瘡等全身性疾病)及小兒瘡毒的證治。本書在外科辨證和治法方面均較詳細,章法嚴謹而又比較規範,清代官修的《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即以此書為藍本。現存十多種清刻本和石印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外科大成是清代醫家祁坤所著的一部外科專著。全書共四卷,第一卷為總論,主要論述癰疽等病的診治要點、各種治法及常用方劑;第二卷至第三卷為分治,按照頭面、頸項、背、腰、胸腹等身體部位分列各種外科疾病的證治、驗案;第四卷為不分部位的大毒與小疵(包括各種內癰、疔瘡、流註、癭瘤、金瘡等全身性疾病)及小兒瘡毒的證治。

本書在外科辨證和治法方面均較詳細,章法嚴謹而又比較規範,清代官修的《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即以此書為藍本。現存十多種清刻本和石印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外科大成是一部重要的外科專著,對後世外科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以下是本書中的一些內容:

  • 癰疽的診治要點:癰疽是外科常見的疾病,其發病原因多為外感風邪,內傷七情,或飲食不節,勞倦過度等,導致臟腑功能失調,經絡不通,氣血凝滯,而形成癰疽。癰疽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局部紅腫熱痛,有膿液形成,破潰後流出膿血。治療癰疽,應根據其發病原因、臨床表現及病情發展階段,辨證施治。

  • 癰疽的各種治法:癰疽的治療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內服中藥、外用藥物、針灸、拔罐、放血等。內服中藥主要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化瘀等為主。外用藥物主要以膏藥、散劑、洗劑等為主。針灸、拔罐、放血等療法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 癰疽的驗案:以下是本書中收錄的一個癰疽的驗案:患者,男性,25歲,患左側面頰部癰腫,紅腫熱痛,局部有膿液形成,破潰後流出膿血。患者經服用中藥、外用膏藥等治療,癰腫逐漸消退,最終痊癒。

外科大成是一部重要的外科專著,對後世外科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書內容豐富,論述詳盡,臨床實用價值高。值得廣大讀者閱讀學習。


自敘

卷一 (1)

卷一 (2)

卷一 (3)

卷一 (4)

卷一 (5)

卷一 (6)

卷一 (7)

卷一 (8)

卷一 (9)

卷一 (10)

卷一 (11)

卷一 (12)

卷一 (13)

卷一 (14)

卷一 (15)

卷一 (16)

卷一 (17)

卷二 (1)

卷二 (2)

卷二 (3)

卷二 (4)

卷二 (5)

卷二 (6)

卷二 (7)

卷二 (8)

卷二 (9)

卷二 (10)

卷二 (11)

卷二 (12)

卷二 (13)

卷二 (14)

卷二 (15)

卷二 (16)

卷二 (17)

卷二 (18)

卷二 (19)

卷二 (20)

卷二 (21)

卷二 (22)

卷二 (23)

卷二 (24)

卷二 (25)

卷二 (26)

卷二 (27)

卷二 (28)

卷二 (29)

卷二 (30)

卷三 (1)

卷三 (2)

卷三 (3)

卷三 (4)

卷三 (5)

卷三 (6)

卷三 (7)

卷三 (8)

卷三 (9)

卷三 (10)

卷三 (11)

卷三 (12)

卷三 (13)

卷三 (14)

卷四 (1)

卷四 (2)

卷四 (3)

卷四 (4)

卷四 (5)

卷四 (6)

卷四 (7)

卷四 (8)

卷四 (9)

卷四 (10)

卷四 (11)

卷四 (12)

卷四 (13)

卷四 (14)

卷四 (15)

卷四 (16)

卷四 (17)

卷四 (18)

卷四 (19)

卷四 (20)

卷四 (21)

卷四 (22)

卷四 (23)

卷四 (24)

卷四 (25)

卷四 (26)

卷四 (27)

卷四 (28)

卷四 (29)

卷四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