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卷四 (40)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0)

1. 主治方

升麻葛根湯,治丹毒面紅。發熱氣急。啼叫驚搐等症。

升麻,葛根,白芍,柴胡,黃芩,梔子(各一錢),木通,甘草(各五分)

用水二鍾。煎一鍾。母子同服。

百解散,治一切丹毒。

升麻,葛根,赤芍,黃芩,連翹,麻黃,薄荷,半夏,荊芥,金銀花,甘草

水煎。母子同服。

驅風散,治紫赤丹毒。及諸瘡咽喉腫痛。並傷風發熱煩躁。鼻塞氣喘。痰嗽驚風等症。

金銀花(三錢),牛蒡子(炒),防風,荊芥,當歸,川芎,白芍,黃芩,連翹(各八分),木通,甘草(各四分),甚。加大黃,丹毒。加麻仁(炒研)

水二鍾。煎八分。母子同服。

大連翹飲,丹毒發熱。痰涎壅盛一切諸瘡痧疹頸項生核。或傷風傷寒。時行發熱等症。

連翹,牛蒡子,防風,荊芥穗,黃芩,柴胡,梔子,蟬蛻,當歸,赤芍,石膏,滑石,木通,瞿麥,車前子,甘草(等分)

用燈草二十根。水煎。母子同服。

紫雪散,治小兒赤遊丹毒。甚者毒氣入里。肚腹膨脹。氣急不乳。宜此救之。又治傷寒熱燥發狂。及外科一切蓄毒在內。煩躁口乾。恍惚不寧等症。

升麻,寒水石,石膏,犀角,羚羊角(各一兩),玄參(二兩),沉香,木香(各五錢),甘草(八錢)

用水五碗。煎至一碗。濾清再煎。滾投提淨朴硝三兩六錢。微火慢煎。水氣將盡。欲凝結之時。傾入碗內。下硃砂、冰片各二錢。金箔百張。各預研細末和勻。將碗頓水內。候冷。凝成紫雪。收用。如大人每用一錢。小兒用二分。十歲者用五分。含口內。徐徐咽之。即效。甚者倍服之。或用淡竹葉、燈心煎湯化服。亦佳。

四聖散,治胎受熱毒。兩目不開。及丹毒眼胞紅暈。

黃連,秦皮,木賊,燈心,棗子(等分咀片)

每用二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澄清去渣。不時洗目。

淋洗丹毒等方

丹毒赤暈漸開。或暈有碎瘡者。用甘草兩許。水一大鐘。煎半鍾。待溫。令乳母滿口含漱。徐徐吐淋病處。以手掌並指揩洗之。勿犯指甲。仍與小兒些須飲之。只一次。則暈不開大矣。良久再淋。三淋必瘥。一用柳葉或桑白皮。每取一升。用水一斗。煎三升。於避風處淋洗之。日五七次。

敷丹毒類方

蕓薹菜子研末。酒調。澄清飲之。渣塗之。或輕粉末杵芫荽汁調稀。鵝翎蘸掃患處。須臾。赤色變白。或生癗。或自破。而愈。或景天草杵汁。加陳醋塗之。或紫檀香一塊。水磨汁塗之。

丹流入腹者。杵馬齒莧汁飲之。渣敷。

丹流入陰。赤腫出血者。用牛膝一兩。生甘草五錢。水一鍾。煎五分。加雞子清調伏龍肝末塗之。(伏龍肝即灶心燒紅之土也)

白話文:

主治方

**升麻葛根湯:**治療丹毒引起的臉部紅腫、發燒氣喘、啼哭驚嚇抽搐等症狀。

藥材:升麻、葛根、白芍、柴胡、黃芩、梔子(各一錢),木通、甘草(各五分)。

用法:用水兩碗,煎成一碗。母親和孩子一起服用。

**百解散:**治療各種丹毒。

藥材:升麻、葛根、赤芍、黃芩、連翹、麻黃、薄荷、半夏、荊芥、金銀花、甘草。

用法:用水煎煮。母親和孩子一起服用。

**驅風散:**治療紫紅色丹毒,以及各種瘡瘍、咽喉腫痛,還有感冒發燒、煩躁不安、鼻塞氣喘、咳嗽驚風等症狀。

藥材:金銀花(三錢),牛蒡子(炒過)、防風、荊芥、當歸、川芎、白芍、黃芩、連翹(各八分),木通、甘草(各四分)。如果病情嚴重,可以加大黃;丹毒嚴重,可以加炒過的麻仁磨成粉。

用法:用水兩碗,煎成八分。母親和孩子一起服用。

**大連翹飲:**治療丹毒引起發燒、痰多阻塞,以及各種瘡瘍、麻疹、頸部腫塊,或是感冒、傷寒、流行性發燒等症狀。

藥材:連翹、牛蒡子、防風、荊芥穗、黃芩、柴胡、梔子、蟬蛻、當歸、赤芍、石膏、滑石、木通、瞿麥、車前子、甘草(等量)。

用法:用燈心草二十根,加水煎煮。母親和孩子一起服用。

**紫雪散:**治療嬰幼兒的紅色游走性丹毒,嚴重時毒氣進入體內,引起腹部脹滿、呼吸急促、不肯吃奶,可以用此方來救治。還可以治療傷寒引起的高熱煩躁、發狂,以及外科各種毒素積聚體內、煩躁口渴、精神恍惚等症狀。

藥材:升麻、寒水石、石膏、犀角、羚羊角(各一兩),玄參(二兩),沉香、木香(各五錢),甘草(八錢)。

用法:用水五碗,煎至一碗。濾去藥渣後再次煎煮,沸騰時加入提煉過的朴硝三兩六錢,用小火慢煎,直到水分快要蒸發,藥液將要凝固時,倒入碗中,加入預先研磨好的硃砂、冰片各二錢、金箔一百張,攪拌均勻。將碗放入水中冷卻,等藥液凝固成紫雪狀即可使用。成人每次服用一錢,兒童每次服用二分,十歲的兒童服用五分,含在口中慢慢吞服,效果很好。病情嚴重者可以加倍服用。也可以用淡竹葉、燈心草煎湯送服。

**四聖散:**治療胎兒時期受熱毒影響,導致眼睛睜不開,以及丹毒引起的眼瞼紅腫。

藥材:黃連、秦皮、木賊、燈心草、棗子(等量,切成小塊)。

用法:每次取二三錢,用水一碗,煎至七分。澄清後去除藥渣,隨時用藥液洗眼睛。

淋洗丹毒等方

丹毒引起的紅暈開始消散,或者紅暈處有小水泡時,用甘草二兩左右,加水一大碗,煎成半碗,等到藥液溫熱時,讓哺乳的母親含一口藥液,慢慢吐到患處,用手掌和手指輕輕擦洗,不要用指甲抓,然後讓孩子稍微喝一點藥液,只需一次,紅暈就不會繼續擴大。過一會兒再淋洗,淋洗三次一定會痊癒。另外,可以用柳葉或者桑白皮,每次取一升,加水一斗,煎成三升,在避風的地方淋洗患處,每天五到七次。

敷丹毒類方

把芸薹菜的種子磨成粉,用酒調和,澄清後喝下去,藥渣敷在患處。或者把輕粉磨成粉,用搗爛的芫荽汁調稀,用鵝毛蘸取塗抹患處,很快紅色就會變白,或者起膿包,或者自行破潰而痊癒。或者把景天草搗爛取汁,加入陳醋塗抹。或者用一塊紫檀香,用水磨取汁塗抹。

如果丹毒流到腹部,搗爛馬齒莧取汁喝下去,藥渣敷在患處。

如果丹毒流到陰部,引起紅腫出血,用牛膝一兩,生甘草五錢,加水一碗,煎成五分,加入雞蛋清調和伏龍肝末塗抹。(伏龍肝是指灶心燒紅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