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流注

流者行也。由氣血壯。自無停息之機。注者住也。乃氣血衰。是有凝滯之患。其形漫腫無頭。皮色不變。毋論穴次。隨處而生。此症所受之因不同。則先後之治亦異矣。如腠理不密外邪客之者。立應紺珠丹汗之。房勞為寒氣所襲者。桂附八珍湯加木香溫之。鬱結傷脾。榮氣不從者。

歸脾湯加香附、青皮散之。跌撲損傷。瘀血凝滯者。散血葛根湯逐之。產後惡露不盡。流注經絡者。通經導滯湯導之。暴怒傷肝。胸膈不利者。方脈流氣飲調之。傷寒汗後。餘邪未盡者。人參敗毒散解之。解後尚有潮熱。榮衛返魂湯加升麻、葛根、川芎、紫蘇、獨活。如無潮熱者。

只加獨活。水煎和之。

上乃治初起將成之法也。外俱紺珠膏貼之。服藥一服至三四服。其中有可消者十中五六。如服前藥不得內消者。法當大補氣血。培助脾胃。溫暖經絡。通行關節。如木香流氣飲、調中大成湯、十全大補湯。俱加熟附子、香附。培助根本。則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潰。已潰者自斂。

而終無殘敗破漏不斂之虞。且如腫處有膿。宜急開之。庶免內壞。務使余腫俱要出膿。內熱方退。慎用寒涼克伐內消等藥。及火針之法。

起自缺盆。流於天樞穴者。為氣毒流注。有九個者不治。生於肩背。堅硬如石者。為之痰注。生腦後形似蜂窠者。為蜂窠流注。流於兩肩者不治。通用榮衛返魂湯、千金指迷丸消之。

一切流注。宜灸梁丘穴七壯。

流注之症。俗稱曰馬𤷍。如走散流注。曰瓜藤馬𤷍。骨節內痛。曰嗍骨馬𤷍。脊骨髀骨間三五枚者。曰過脊馬𤷍。生於尾骶骨者。曰殺著馬𤷍。踝骨腫痛。曰鎖腳馬𤷍。骨交接處腫痛。曰接骨馬𤷍。入股者不治。

白話文:

「流」指的是運行,因為氣血旺盛,所以不會停歇。「注」指的是停住,是因為氣血衰弱,所以有凝滯的狀況。這種病症的特點是漫腫,沒有明顯的腫塊頭,皮膚顏色不改變,不論穴位,隨意在身體各處產生。這種病症產生的原因不同,治療的先後順序也不同。例如:如果是因為皮膚腠理不緊密,外邪入侵的,應該立即服用紺珠丹來發汗;如果是因為房事勞累,又受到寒氣侵襲的,應該用桂附八珍湯加上木香來溫補;如果是因為情緒鬱悶,傷及脾胃,導致營氣運行不順暢的,應該用歸脾湯加上香附、青皮來疏散;如果是跌打損傷,瘀血凝滯的,應該用散血葛根湯來活血化瘀;如果是產後惡露沒有排乾淨,導致流注經絡的,應該用通經導滯湯來疏通經絡、導引滯氣;如果是因為暴怒傷肝,導致胸膈不適的,應該用方脈流氣飲來調理氣機;如果是傷寒病後,還有餘邪未盡的,應該用人參敗毒散來解表;如果解表後還有潮熱,可以用榮衛返魂湯加上升麻、葛根、川芎、紫蘇、獨活來治療。如果沒有潮熱,就只需要加上獨活。將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以上是治療初期、即將形成病症的方法。外用可以貼敷紺珠膏。服用藥物一到三、四劑後,其中有五、六成的病症可以消散。如果服用上述藥物後病症無法消散,應該大補氣血,培養脾胃功能,溫暖經絡,疏通關節,可以使用木香流氣飲、調中大成湯、十全大補湯,都加上熟附子、香附來培補根本,那麼沒有形成的病症就會自行消散,已經形成的病症就會潰破,已經潰破的就會自行收口。這樣就能避免出現潰瘍破爛、久不收口的狀況。而且,如果腫脹處有膿,應該及時切開,避免內部組織壞死。務必讓其他腫脹處也都出膿,這樣身體的內熱才能消退。要謹慎使用寒涼的藥物來消散腫塊,以及火針等方法。

如果病症從缺盆穴開始,流注到天樞穴,這是屬於氣毒流注,有九個這種病灶的,無法治癒。如果病灶生在肩背部,堅硬如石,這是屬於痰注。如果病灶生在腦後,形狀像蜂窩,這是屬於蜂窩流注。如果病灶流注到兩個肩膀的,無法治癒。通常可以用榮衛返魂湯、千金指迷丸來消散。

所有流注病症,都適合艾灸梁丘穴七壯。

流注這種病症,俗稱叫做「馬𤷍」。如果病灶到處遊走,稱為「瓜藤馬𤷍」。如果骨節內疼痛,稱為「嗍骨馬𤷍」。如果病灶在脊椎骨和髖骨之間有三、五個,稱為「過脊馬𤷍」。如果病灶生在尾骶骨,稱為「殺著馬𤷍」。如果腳踝腫痛,稱為「鎖腳馬𤷍」。如果骨頭交接處腫痛,稱為「接骨馬𤷍」。如果病灶侵入到大腿內側,無法治癒。

2. 流注主治方

榮衛返魂湯,治一切初起流注。

赤芍,木通,白芷,何首烏,枳殼,小茴香,烏藥,當歸,甘草

水一鍾。酒一鍾。煎八分。服。

初起堅硬如石者。加川芎、獨活、麻黃、蔥頭汗之。胃寒生痰。加半夏。鬱熱生痰。加桔梗。補。加附子。瀉。加大黃。食少。加白豆蔻。肺癰肚癰。加忍冬藤。

此乃內癰之神藥也。五香連翹等藥。只調陽而不和陰。則氣耗血凝。肌必不活。內托十宣等藥。只和陰而不調陽。則血旺氣衰。疾必再作。惟此方救壞症。活死肌。弭患於未萌之前。拔毒於既愈之後。扶胃本而不傷元氣。惟在隨時加減之耳。

桂附八珍湯,房欲後陰虛受寒。致令腫塊。或遍身腿腳疼痛。

肉桂(五分),大附子,人參,白朮,白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炒),熟地(各一錢),木香,甘草(各三分)

用生薑三片。紅棗二個。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散血葛根湯,跌撲損傷。瘀血凝滯。結成流注。身發寒熱者。

葛根,升麻,羌活,防風,川芎,半夏,桔梗(各一錢),白芷,蘇葉,細辛,香附,紅花,甘草(各八分),

蔥頭三個。生薑三片。水二鍾。煎八分。服。

通經導滯湯,產後敗血流注經絡。結成腫塊疼痛者。

香附,枳殼,陳皮,紫蘇,川芎,當歸,赤芍,熟地,丹皮,紅花,牛膝(各一錢),獨活(五分),甘草節(五分)

水二鍾。煎八分。加酒二分。食遠溫服。

木香流氣飲,流注瘰癧。及鬱結為腫。或氣血凝滯。通身走注作痛。或心胸痞悶。咽嗌不利。腹脅膨脹。嘔吐不食。上氣喘急。咳嗽痰盛。或四肢面目浮腫者。並效。

川芎,當歸,紫蘇,桔梗,青皮,陳皮,烏藥,黃耆,枳實,茯苓,防風,半夏,白芍(各一錢),甘草節,大腹皮,木香,檳榔,澤瀉,枳殼(各五分),下部。加牛膝。

生薑三片。紅棗二個。水煎服。

調中大成湯,潰後膿水清稀。飲食減少。不能生肌收斂者。

人參(二錢),黃耆,白朮,茯苓,歸身,白芍,丹皮,陳皮,山藥(各一錢),肉桂(八分),大附子(八分),遠志,霍香,砂仁(各五分),

煨姜三片。膠棗二個。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溫服。

先天大造丸,風寒濕毒。襲於經絡。初起皮色不變。漫腫無頭。或陰虛外寒侵入。初起筋骨疼痛。日久遂成腫痛。潰後膿水清稀。久而不愈。漸成漏症者。

紫河車(一具酒煮搗膏),熟地黃(四兩酒煮搗膏),人參,仙茅(浸去赤汁蒸熟去皮搗膏),何首烏(去皮用黑豆同煮搗膏),肉蓯蓉(去鱗並內膜酒浸搗膏),枸杞,白朮,茯苓,歸身,牛膝,菟絲子,黃精(各二兩),巴戟肉,骨碎補(去毛微炒),破故紙(炒),遠志(各一兩),廣木香,青鹽(各五錢),丁香(三錢),黑棗肉(二兩)

白話文:

榮衛返魂湯,治療各種初期發作的流注病症。

藥材:赤芍、木通、白芷、何首烏、枳殼、小茴香、烏藥、當歸、甘草。

用法:用水一碗,酒一碗,煎煮至八分,服用。

如果初期腫塊堅硬如石頭,則加入川芎、獨活、麻黃、蔥頭來發汗。如果是胃寒產生痰液,則加入半夏。如果是鬱熱產生痰液,則加入桔梗。如果是需要補益,則加入附子。如果是需要瀉下,則加大黃。如果食慾不振,則加入白豆蔻。如果是肺癰或肚癰,則加入忍冬藤。

這個方劑是治療內癰的神藥。像五香連翹等藥物,只能調和陽氣而不能調和陰氣,這樣會導致氣耗血凝,肌肉失去活力。而內托十宣等藥物,只能調和陰氣而不能調和陽氣,這樣會導致血旺氣衰,疾病再次發作。只有這個方劑才能夠挽救壞症,使壞死的肌肉恢復生機,在疾病尚未萌發之前就消除隱患,在疾病痊癒之後拔除餘毒,扶助胃氣而不會損傷元氣。最重要的是要根據情況隨時加減藥物。

桂附八珍湯,適用於房事後因陰虛受寒導致腫塊,或全身腿腳疼痛的情況。

藥材:肉桂(五分)、大附子、人參、白朮、白茯苓、當歸、川芎、炒白芍、熟地(各一錢)、木香、甘草(各三分)。

用法:用生薑三片、紅棗二個,加水兩碗煎煮至八分,在飯後服用。

散血葛根湯,適用於跌打損傷導致瘀血凝滯,形成流注,並伴隨身體發冷發熱的情況。

藥材:葛根、升麻、羌活、防風、川芎、半夏、桔梗(各一錢)、白芷、蘇葉、細辛、香附、紅花、甘草(各八分)。

用法:加入蔥頭三個、生薑三片,加水兩碗煎煮至八分,服用。

通經導滯湯,適用於產後惡露不盡,流注經絡,形成腫塊疼痛的情況。

藥材:香附、枳殼、陳皮、紫蘇、川芎、當歸、赤芍、熟地、丹皮、紅花、牛膝(各一錢)、獨活(五分)、甘草節(五分)。

用法:加水兩碗煎煮至八分,加入少許酒,飯後溫服。

木香流氣飲,適用於流注、瘰癧,以及因氣鬱結形成的腫塊,或氣血凝滯導致全身走痛,或心胸悶脹、咽喉不利、腹脅脹滿、嘔吐不食、氣喘急促、咳嗽多痰、或四肢面目浮腫等情況,都有效果。

藥材:川芎、當歸、紫蘇、桔梗、青皮、陳皮、烏藥、黃耆、枳實、茯苓、防風、半夏、白芍(各一錢)、甘草節、大腹皮、木香、檳榔、澤瀉、枳殼(各五分),下半身問題,加牛膝。

用法: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二個,加水煎服。

調中大成湯,適用於潰瘍後膿水清稀、食慾減少、不能生肌收口的情況。

藥材:人參(二錢)、黃耆、白朮、茯苓、歸身、白芍、丹皮、陳皮、山藥(各一錢)、肉桂(八分)、大附子(八分)、遠志、藿香、砂仁(各五分)。

用法:加入煨過的生薑三片、膠棗二個,加水兩碗煎煮至八分,在飯後溫服。

先天大造丸,適用於風寒濕毒侵襲經絡,初期皮膚顏色不變,但有漫腫無頭的腫塊,或陰虛外寒侵入,初期筋骨疼痛,時間長了變成腫痛,潰瘍後膿水清稀,久治不愈,逐漸變成漏症的情況。

藥材:紫河車(一副,酒煮搗成膏)、熟地黃(四兩,酒煮搗成膏)、人參、仙茅(浸泡去除紅色汁液,蒸熟去皮搗成膏)、何首烏(去皮,用黑豆同煮搗成膏)、肉蓯蓉(去鱗和內膜,酒浸泡搗成膏)、枸杞、白朮、茯苓、歸身、牛膝、菟絲子、黃精(各二兩)、巴戟肉、骨碎補(去毛微炒)、破故紙(炒)、遠志(各一兩)、廣木香、青鹽(各五錢)、丁香(三錢)、黑棗肉(二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十丸,用溫酒空腹送服。

這個藥丸能夠補益一切氣血虛弱、勞累損傷、以及男女久婚不孕的情況,都有奇效。

千金指迷丸,治療各種痰結。

藥材:半夏(四兩,薑製)、白茯苓(二兩)、枳殼(二兩,麥麩炒)、風化硝(三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河水煮糊做成丸子。(詳細情況可參考《症治粗評》痰門)

流注串毒初起單方

用楊樹或桑樹內部蟲子的汁液,大人用無灰酒,小孩用米湯沖服。

琥珀膏,敷在流注、瘀血頑痰形成的腫塊上,一次就能消退。

藥材:錦紋大黃磨成粉末,用搗碎的大蒜調和後敷在患處,會疼痛一到兩個小時,無妨。第二天去除藥膏,可能會出現斑點或水泡,挑破水泡讓水流出,用月白珍珠散敷在傷口即可乾燥,或者用西聖膏貼敷,以消除剩餘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