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成》~ 卷四 (3)
卷四 (3)
1. 流注應用方
立應紺珠丹(見首卷),歸脾湯(見瘰癧門),紺珠膏(見首卷),五香流氣飲(見結核)
白話文:
可以使用紺珠丹(方子在第一卷),歸脾湯(方子在瘰癧門),紺珠膏(方子在第一卷),以及五香流氣飲(方子在結核病相關章節)這些方劑來處理流注這種病症。
2. 癭瘤
夫癭瘤者。由五臟邪火濁氣。瘀血痰滯。各有所感而成。非正病也。且癭者陽也。色紅而高突。或蒂小而下垂。瘤者陰也。色白而漫腫。而無痛癢之苦。然症而各有五。筋瘤屬肝。色紫而堅。青筋盤曲如蚓。治宜養血舒筋。如清肝蘆薈丸。血瘤屬心。皮膚纏隱紅絲。軟硬間雜。
治宜涼血抑火。如芩連二母丸。肉瘤屬脾。色不變。軟如綿。不寬不緊。治宜行痰開鬱理中。如順氣歸脾丸。氣瘤屬肺。亦色不變。軟如綿。但其隨喜怒而消長。治宜清肺和榮。如通氣散堅丸。骨瘤屬腎。色黑皮緊。高堆如石。貼骨不移。治宜補腎行瘀。破堅利竅。如調元腎氣丸。
上五瘤。俱宜復元通氣散。兼以蠟礬丸。甚捷。
癭者。筋骨呈露。血癭者。赤脈交結。肉癭者。皮色不變。氣癭者。隨喜怒而消長。石癭者。堅硬不移。此五癭也。初起元氣實者。海藻玉壺湯、六軍丸。久而元氣虛者。琥珀黑龍丹、十全流氣飲。選而服之。自然縮小。漸漸消磨。若久而膿血崩潰。滲漏不已者。不治。
癭瘤總訣,如初起者。根腳浮淺而不堅實。已成者。膿潰而腫消。已潰者。膿稠且根縮而皮緊。潰後者。氣體平和。飲食如故。皆為順候。若初起時。則根散而陰痛。已成時。則堅強而痰嗽。已潰時。則流血水。腫仍不消。痛仍不止。皆為逆候。再潰後。腫硬更增。敗腐不脫。涴氣噁心者。死。再生於耳後。有頭痛症者。不治。
瘤者留也。毋論大小。不可妄取。不可輕去。不為無理故忌用刀針。多致危殆。然亦有可刺者。如粉瘤色如紅粉。多生於耳項前後及下體者。由痰氣凝結而成。宜鈹針破去脂粉。插三品一條槍數次。以內膜淨。自愈。黑砂瘤多生於臀腿。腫突大小不一。以手攝起。內有黑色是也。
刺出黑砂有聲。或黑粉。軟硬不一。插藥如前。再以膠瘤、蟲瘤、蛔瘤、發瘤。隨處而生者。悉難枚舉。惟在認之的確。刺插同前。如有四五枚者。先刺一二枚。覺有昏憒。由泄氣之過也。余瘤停止。服補中益氣湯數劑。外以膏藥蓋之。五七日患者健。則漸漸破之補之。若前云瘤者不可去之。
則又膠柱矣。
白話文:
所謂的癭瘤,是由於五臟的邪火、濁氣、瘀血、痰液停滯等各種因素相互影響而形成的,並非是正常的疾病。癭,屬於陽性,顏色偏紅且突出,有的會有細小的蒂往下垂;瘤,屬於陰性,顏色偏白且漫腫,沒有疼痛或搔癢的感覺。癭瘤根據病因和表現,又各有五種:
- 筋瘤:屬肝,顏色紫紅且堅硬,表面青筋彎曲像蚯蚓,治療宜滋養血液、舒緩筋絡,可服用清肝蘆薈丸等藥方。
- 血瘤:屬心,皮膚表面有紅色絲狀紋路纏繞,軟硬交雜,治療宜涼血、抑制火氣,可服用芩連二母丸等藥方。
- 肉瘤:屬脾,顏色不變,質地柔軟像棉絮,不會明顯變寬或縮緊,治療宜化痰、疏解鬱悶、調理脾胃,可服用順氣歸脾丸等藥方。
- 氣瘤:屬肺,顏色也不變,質地柔軟像棉絮,但會隨著情緒的變化而忽大忽小,治療宜清肺、調和氣血,可服用通氣散堅丸等藥方。
- 骨瘤:屬腎,顏色發黑,皮膚緊繃,隆起如石頭,緊貼骨頭且不會移動,治療宜補腎、活血化瘀、破除堅硬、疏通阻塞,可服用調元腎氣丸等藥方。
以上五種瘤,都適合服用復元通氣散,再搭配蠟礬丸,效果會更好。
癭,筋骨紋路會顯露出來;血癭,會有紅色的血管交錯;肉癭,皮膚顏色不變;氣癭,會隨著情緒變化而大小改變;石癭,則堅硬不會移動。這就是五種癭的區別。剛開始發病時,如果體內元氣充足,可以服用海藻玉壺湯或六軍丸;如果病久元氣虛弱,可以服用琥珀黑龍丹或十全流氣飲,選適合的服用,腫塊自然會縮小,慢慢消散。如果久病導致膿血潰爛,滲漏不止的,就難以治癒了。
癭瘤的總體判斷原則:初期發病,根基浮淺不牢固;如果已經形成腫塊,則腫脹消退是因為膿液潰出;如果已經潰爛,膿液濃稠且根基收縮、皮膚緊繃;潰爛後,如果氣色平和、飲食正常,都屬於好轉的跡象。反之,如果初期發病,腫塊根基分散且有隱痛;如果已經形成腫塊,則腫塊堅硬且有痰咳;如果已經潰爛,則流出膿血水,腫脹仍然不消退、疼痛不止,都屬於不好的跡象。再如果潰爛後,腫塊反而更加堅硬,組織腐爛無法脫落,而且感到噁心想吐,就是危險的徵兆。如果癭瘤長在耳朵後面,而且伴隨頭痛的,就難以治癒了。
瘤,有「停留」的意思。無論大小,都不可隨意處理,不可輕易去除。不應該因為沒有合理的理由就用刀針等工具處理,這樣容易導致危險。但也有可以刺破的情況,例如粉瘤,顏色像紅粉,多長在耳朵、脖子前後以及下體部位,是因為痰液和氣滯凝結而成的,應該用鈹針刺破,擠出裡面的油脂粉狀物,然後用藥線插入多次,清理乾淨內膜,自然就會痊癒。黑砂瘤,多長在臀部和大腿,腫塊大小不一,用手提起時,內部會有黑色物質,刺破後會發出聲音或出現黑色粉末,軟硬程度不一。處理方法和粉瘤一樣,刺破後上藥。至於膠瘤、蟲瘤、蛔瘤、發瘤等,會長在身體各個部位,難以一一列舉。關鍵是要準確辨別,處理方法和之前一樣,刺破後上藥。如果身體同時出現四五個瘤,應該先處理一兩個,如果感到頭昏不適,是因爲氣洩過多,應該停止處理剩下的瘤,服用幾劑補中益氣湯,外敷膏藥。五七天后如果身體康復,再慢慢刺破和補養。如果像前面說的,瘤不可去除,那就是死板的觀念了。
3. 癭瘤主治方
清肝蘆薈丸,治肝氣鬱結為瘤。遇怒則痛。
川芎,當歸,白芍,生地(各二兩),青皮,蘆薈,昆布,海粉,黃連,甘草節,牙皂(各五錢)
上為末。打神麯糊為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隨病上下。白滾湯送。
芩連二母丸,治心火妄動。逼血沸騰。外受寒涼所致。
黃芩,黃連,知母,貝母,川芎,當歸,白芍,生地,熟地,地骨皮,羚羊角,蒲黃(各等分),甘草(減半)
上為末。用側柏葉煎湯。打寒食麵為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燈心湯送下。或作煎劑用。亦佳。
順氣歸脾丸,治思郁傷脾。結為肉瘤。
陳皮,貝母,香附,烏藥,當歸,白朮,茯神,黃耆,棗仁,遠志,人參(各一兩),甘草(炙),木香(各三錢)
上為末。用合歡樹根皮四兩煎湯。煮老米糊為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食遠。白滾水送下。
通氣散堅丸,治憂鬱傷肺。氣濁為瘤。
陳皮,半夏,茯苓,膽南星,貝母,人參,枳實,香附,石菖蒲,天花粉,川芎,當歸,桔梗,海藻,黃芩(炒等分)
上為末。用荷葉煎湯跌丸。菀豆大。每服一錢。食遠。燈心、生薑泡湯送下。
調元腎氣丸,治房勞憂恐。腎氣虛衰。骨無榮養所致。
生地(酒煮搗膏四兩),茯苓,山藥,山茱萸,丹皮(各二兩),麥冬,人參,當歸身,地骨皮,澤瀉,龍骨(各一兩),木香,砂仁(各三錢),黃柏(鹽炒),知母(童便炒各五錢)
上為末。用鹿角膠四兩老酒浸化。加蜂蜜四兩同煎。滴水成珠。和藥為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溫酒下。忌白蘿蔔、燒酒、房勞。
海藻玉壺湯,治癭瘤初起。腫硬未破者。先斷厚味大葷。次宜清心絕欲。
海藻,昆布,陳皮,青皮,半夏,貝母,川芎,當歸,連翹,甘草節,獨活(各一錢),海帶(五分)
水二鍾。煎八分。分上下服。
活血散癭湯,癭瘤日久。無痛癢者。氣血弱也。
川芎,白芍,當歸,熟地,陳皮,半夏,茯苓,人參,丹皮(各一錢),紅花,昆布,甘草節,木香(各五分),青皮,肉桂(各三分)
用水二鍾。煎八分分上下服。服後飲酒一小杯。
六軍丸,治癭瘤已成未潰。不論新久。並效。
蜈蚣(去頭足),蟬蛻,全蠍,殭蠶(炒去絲),夜明砂,穿山甲(等分)
上為末。神麯糊為丸。粟米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分。食遠酒下。忌大葷煎炒。日漸可消。
琥珀黑龍丹,治癭瘤不問新久。但未穿破者。宜服。
琥珀(一兩),血竭(二兩),京墨,五靈脂(炒),海帶,海藻,南星(姜炒各五錢),木香(三錢),麝香(一錢)
各為細末。研勻。煉蜜為丸。每丸重一錢。金箔為衣。曬乾密收。每用一丸。熱酒一杯。隨病上下化服。
白話文:
[治療頸部腫瘤的主要處方]
清肝蘆薈丸:用於治療因肝氣鬱結形成的腫瘤,情緒激動時會感到疼痛。 成分有川芎、當歸、白芍、生地、青皮、蘆薈、昆布、海粉、黃連、甘草節、牙皁等。將這些藥材研磨成末,用神麯糊做成梧桐籽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八十粒,根據病情位置,用熱開水吞服。
芩連二母丸:適用於心火旺盛,導致血液沸騰,外受寒涼引發的疾病。 成分有黃芩、黃連、知母、貝母、川芎、當歸、白芍、生地、熟地、地骨皮、羚羊角、蒲黃、甘草。將所有藥材研磨成末,用側柏葉煎湯,寒食麵做丸,梧桐籽大小,每次服用七十粒,用燈心湯送下,也可以煎服。
順氣歸脾丸:針對因思慮過度傷害脾胃,形成肉瘤的狀況。 成分有陳皮、貝母、香附、烏藥、當歸、白朮、茯神、黃耆、棗仁、遠志、人參等。研磨成末,用合歡樹根皮煎湯,煮老米糊做成丸子,梧桐籽大小,每次服用六十粒,飯後服用,用熱開水送下。
通氣散堅丸:用於治療因心情鬱悶傷害肺臟,氣滯形成的腫瘤。 成分有陳皮、半夏、茯苓、膽南星、貝母、人參、枳實、香附、石菖蒲、天花粉、川芎、當歸、桔梗、海藻、黃芩。將藥材研磨成末,用荷葉煎湯,做成丸子,薏仁大小,每次服用一錢,飯後服用,用燈心、生薑泡湯送下。
調元腎氣丸:適用於因房事過度憂慮恐懼,腎氣虛弱,骨骼無法得到充足養分的患者。 成分有生地、茯苓、山藥、山茱萸、丹皮、麥冬、人參、當歸身、地骨皮、澤瀉、龍骨、木香、砂仁、黃柏、知母。將藥材研磨成末,用鹿角膠、蜂蜜煎製,和藥做成丸子,梧桐籽大小,每次服用八十粒,空腹溫酒下。
海藻玉壺湯:適用於頸部腫瘤初期,腫脹堅硬未破裂的患者。首先需避免食用濃厚的食物,接著應清心寡慾。 成分有海藻、昆布、陳皮、青皮、半夏、貝母、川芎、當歸、連翹、甘草節、獨活、海帶。將藥材加入二杯水中,煎至剩八分,分早晚服用。
活血散癭湯:針對頸部腫瘤久而不癒,無痛癢的患者,這是氣血虛弱的表現。 成分有川芎、白芍、當歸、熟地、陳皮、半夏、茯苓、人參、丹皮、紅花、昆布、甘草節、木香、青皮、肉桂。將藥材加入二杯水中,煎至剩八分,分早晚服用,服後飲一小杯酒。
六軍丸:適用於頸部腫瘤已形成但未潰爛,無論新舊都有效。 成分有蜈蚣、蟬蛻、全蠍、殭蠶、夜明砂、穿山甲。將藥材研磨成末,神麯糊做成丸子,粟米大小,硃砂做外層,每次服用三分,飯後酒下,避免食用濃厚食物及煎炒食品,逐漸可以消除。
琥珀黑龍丹:適用於頸部腫瘤,無論新舊,但未破裂者適合服用。 成分有琥珀、血竭、京墨、五靈脂、海帶、海藻、南星、木香、麝香。將藥材研磨成細末,蜂蜜煎製,做成一錢重的丸子,金箔包裝,曬乾密存,每次使用一丸,熱酒一杯,根據病情位置服下。
十全流氣飲:適用於心情鬱悶傷肝,思慮過度傷脾,導致脾氣運行不暢,形成頸部腫瘤,皮膚顏色不變,時間久了逐漸增大。 成分有陳皮、赤茯苓、烏藥、川芎、當歸、白芍、香附、青皮、甘草、木香、生薑、紅棗。將藥材煎煮,根據病情位置服用。
消瘤神應散 成分有山茲菇、海石、昆布、貝母。將藥材研磨成末,每次服用五錢,用熱開水調服,十天可以消除。
灸癭瘤法 在肘尖進行灸療,每次灸二七壯。 在間使穴進行灸療,每次灸二七壯。 對於各種頸部腫瘤,男性灸左十八壯,右十七壯;女性灸左十七壯,右十八壯。 對於面部長出的腫瘤,先用艾灸十壯,然後用硫磺醋磨塗紙上,剪成灸瘡大小貼上,再用膏蓋住,等待癢感出現,捏出膿汁,如綠豆粉即愈。
消瘤二反膏:適用於頸部腫瘤、淋巴結結核,通用。 先用甘草煎濃膏,筆蘸塗瘤四周,待乾後再塗,共三次。再將大戟、芫花、甘遂等分研磨成末,用醋調和,另用筆蘸藥塗在中間,不能靠近甘草處。第二天就會縮小,再用甘草膏塗四周,比先前小些,中塗照前,自然漸漸縮小而消失。
縛瘤法:適用於頸部腫瘤根蒂小的患者,也可用於痔瘡。 成分有桑白皮、芫花。將藥材放入罐內,醋煮一炷香,取出搓線,扎一夜即落。次日用龍骨、訶子、細茶等分研磨成末,敷斂瘡口。
枯瘤方:適用於頸部腫瘤初期未破裂,根蒂小的患者。 成分有白砒、硇砂、硼砂、輕粉、雄黃、黃丹、乳香、沒藥、田螺、斑蝥。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糯米粥調和,捏成小棋子狀,曬乾備用。先在瘤頂灸三壯,然後用藥餅貼上,再用水調黃柏末覆蓋,等待十天,腫瘤自然枯萎脫落,再用斂口藥。
斂瘤方:適用於頸部腫瘤枯萎脫落後,用此搽貼,自然生肌收口。 成分有血竭、輕粉、龍骨、象皮、海螵蛸、乳香、雞蛋。將藥材研磨成末,用雞蛋黃熬油一小鐘調和,用雞翎蘸藥塗抹,膏藥蓋上,每日早晚各敷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