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卷三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2)

1. 牙痛

連翹湯,治一切牙痛。隨前症加減。

黃芩,黃連,當歸,赤芍(各一錢五分),連翹(一錢),天花粉,玄參(各七分),枳殼(五分)

用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加味涼膈散,治濕熱牙疼。腮顴浮腫。牽引太陽。口熱便秘者。依本方加

石膏,升麻,淡竹葉

水煎。加蜜調服。

治牙痛久不愈。諸藥罔效者。只用石膏一兩、升麻五錢。水煎服。效。

升麻四物湯,治血虛牙痛。

當歸,川芎,赤芍,生地,白芷(各一錢),黃芩(一錢),升麻(五錢),蒲公英(五錢)

用水碗半。煎八分。食遠服。

珠金丸

牙痛內外俱腫。狀類傷寒發頤者。為搜牙風。先以紺珠丹汗之。次以貴金丸下之。再次用清痰降火之藥調理。

羌活附子湯,治冬月大寒犯腦。令人腦牙俱疼。名曰腦風。

麻黃,附子(各三分),羌活,蒼朮(各五分),黃耆(一分),防風,甘草,升麻,殭蠶,黃柏,白芷(各二分),佛耳草

用水鍾半。煎八分。熱服。

定痛塞耳丹

細辛,盆硝(各一錢),雄黃(五分),牙皂(二個)

為末。用大蒜一枚。杵和為丸。梧子大。每用一丸。綿裹之。如左牙疼塞左耳。右牙痛塞右耳。良久即止。

一丸可治數人。

固齒白玉膏,治一切牙疼。及齒動搖而不堅固者。

龍骨(一兩),陽起石(五錢二味火煅通紅淬後藥汁內七次),鉛粉(一兩),珍珠(三錢),象牙(末五錢),麝香(二錢)

各末和勻。黃蠟三兩溶化。濾淨再化。俟溫方入前藥。和勻。乘熱攤紙上。如冷。燒熱熨斗仰放。紙鋪鬥上攤之。用時先漱口淨。剪小條貼齒根上。閉口勿語。過宿如失。

制龍骨陽起石藥汁方

殭蠶(四十九個),防風,當歸,川芎,牙皂,青鹽,升麻,白芷,骨皮(各五錢),細辛,藁本(各三錢)

為粗末。長流水於砂鍋內桑柴火熬汁。去渣再煎汁一碗。以淬前藥。七次。焙乾為末。

蟾酥丸(見疔瘡門),綿裹一粒。咬痛牙上。其痛立止。甚者用真蟾酥麥粒大咬之。更驗。然痛牙即爆落如手取。齒根腫痛出膿者。名曰風齲。及治蟲蝕疼痛。

干蝦蟆(一個燒灰),青黛(一分),蘆薈(半分)

共為末。用生地黃煎膏。和藥塗之。

補蛀丹,蟲牙痛者。研新巴豆和乳香。末為丸。塞蛀孔內。如蟲已去而孔內空痛者。只用乳香炙軟塞之。

落齒方

老鼠一枚。入硇砂一錢於肚內。碗盛密蓋。自爛生蛆。取蛆炙乾為末。用時以刀剔破牙根四圍而後塗之。半刻自落。

白話文:

牙痛

連翹湯,可以治療各種牙痛。藥方可根據不同症狀做調整。

藥材:黃芩、黃連、當歸、赤芍(各一錢五分)、連翹(一錢)、天花粉、玄參(各七分)、枳殼(五分)

用法:用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後服用。

加味涼膈散,可以治療因為濕熱引起的牙痛,症狀包括臉頰腫脹、牽連到太陽穴,以及口乾舌燥、便秘等。在原方的基礎上加入以下藥材:

藥材:石膏、升麻、淡竹葉

用法:水煎後加蜂蜜調服。

對於牙痛久治不癒,各種藥物都沒效果的情況,可以單用石膏一兩、升麻五錢,水煎服用,效果很好。

升麻四物湯,可以治療因為血虛引起的牙痛。

藥材:當歸、川芎、赤芍、生地、白芷(各一錢)、黃芩(一錢)、升麻(五錢)、蒲公英(五錢)

用法: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後服用。

珠金丸

如果牙痛導致內外都腫脹,症狀像傷寒引起的痄腮,這是因為風邪侵入牙齒。先用紺珠丹發汗,再用貴金丸攻下,最後再用清痰降火的藥物調理。

羌活附子湯,可以治療冬天寒冷侵犯到腦部,導致腦部和牙齒都疼痛,這種情況叫做腦風。

藥材:麻黃、附子(各三分)、羌活、蒼朮(各五分)、黃耆(一分)、防風、甘草、升麻、殭蠶、黃柏、白芷(各二分)、佛耳草

用法: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八分,趁熱服用。

定痛塞耳丹

藥材:細辛、盆硝(各一錢)、雄黃(五分)、牙皂(兩個)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一顆大蒜搗成泥,混合藥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用棉花包裹一粒,如果是左邊牙痛就塞左耳,右邊牙痛就塞右耳,過一會兒疼痛就會停止。一粒藥丸可以治療好幾個人。

固齒白玉膏,可以治療各種牙痛,以及牙齒鬆動不穩固的情況。

藥材:龍骨(一兩)、陽起石(五錢,這兩種藥材要先用火煅燒至通紅,然後放入藥汁中淬煉七次)、鉛粉(一兩)、珍珠(三錢)、象牙末(五錢)、麝香(二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與融化的黃蠟三兩混合均勻,過濾雜質後再次加熱,待溫度合適時加入藥粉攪拌均勻,趁熱攤在紙上。冷卻後,將熨斗加熱,把紙鋪在熨斗上將藥膏攤平。使用時先漱口清潔,剪下小條貼在牙根處,閉上嘴不要說話,過一夜疼痛就會消失。

製作龍骨陽起石藥汁的方法

藥材:殭蠶(四十九個)、防風、當歸、川芎、牙皂、青鹽、升麻、白芷、骨皮(各五錢)、細辛、藁本(各三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用長流水在砂鍋中以桑柴火熬煮成汁,去除藥渣後再次煎煮至剩一碗,用此藥汁淬煉龍骨和陽起石七次,然後焙乾研磨成粉末。

蟾酥丸(詳見疔瘡門),用棉花包裹一粒,咬在疼痛的牙齒上,疼痛會立刻停止。嚴重的可以咬麥粒大小的真蟾酥,效果更好。但是疼痛的牙齒會像用手拔一樣脫落。牙齦腫痛出膿的,叫做風齲,也可以治療蟲蝕引起的疼痛。

藥材:乾蝦蟆(燒成灰)、青黛(一分)、蘆薈(半分)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生地黃煎成膏,混合藥粉塗抹在患處。

補蛀丹,對於蟲牙引起的疼痛,可以研磨新巴豆和乳香成粉末,做成丸子塞入蛀洞中。如果蟲子已經被除去,蛀洞空痛,就只用乳香烤軟後塞入即可。

落齒方

用法:將一隻老鼠肚子裡塞入一錢硇砂,用碗蓋好,讓其自然腐爛生蛆。取出蛆炙乾研磨成粉末,用刀刮破牙根四周,然後塗抹藥粉。過一小會兒牙齒就會自動脫落。

2. 牙衄

牙衄牙宣。為牙縫中出血也。若胃經實熱者。則血出如湧。口必臭而齒不動。宜清胃湯。甚者調胃承氣湯下之。孰若用酒製大黃末三錢。以枳殼五錢煎湯。少加童便調服。下黑糞而愈。是治脈洪有力。陽明之熱盛也。若胃經虛火者。宜二參湯。及補中益氣湯加黃連、丹皮。腎經虛者。

血則點滴而出。齒亦悠悠然而痛。口不臭而齒動或齒落。治宜安腎。有火者六味地黃丸。無火者八味地黃丸。俱加猴姜。隨手而應。肝氣盛者兼服蘆薈丸。俱外兼蒺藜湯、玄胡散、荔枝鹽等。擦之漱之。

二參湯,治牙衄屬虛火者。

人參,玄參(各二錢或五七錢)

水煎服。

蒺藜湯,治牙衄。及牙痛根腫動搖者。

白蒺藜(一兩為粗末)

水二鍾。煎一鍾。入食鹽一撮漱之。

玄胡散,治牙宣。

玄胡索生為末。用前湯漱過。以此敷之。

荔枝鹽,治牙痛牙宣。更堅齒明目。

荔枝一個。攢一孔。入食鹽七分。花椒三分。以滿為度。紙包泥固。炭火煅存性。為末。早晚擦之。

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八味地黃丸(俱見潰瘍),蘆薈丸(見疳瘡門)

白話文:

牙齦出血,指的是牙縫間出血。如果是因為胃經實熱引起的,出血量會像湧泉一樣多,而且口氣一定很臭,但牙齒不會鬆動。這種情況適合服用清胃湯,嚴重的甚至可以用調胃承氣湯來瀉熱。或者,也可以用酒製過的大黃末三錢,搭配枳殼五錢煎成的湯,再加少許童子尿一起調服。如果排出黑色大便就表示有效,這代表脈象洪大有力,是陽明經的熱盛引起的。如果是胃經虛火引起的,則適合服用二參湯,或是在補中益氣湯中加入黃連、丹皮。如果是腎經虛弱引起的,出血量會是點滴狀,牙齒也會隱隱作痛,口氣不臭但牙齒會鬆動甚至脫落。這種情況適合調理腎臟,有火氣的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沒有火氣的可以服用八味地黃丸,兩種藥方都要加入猴姜,效果會很好。如果是肝氣旺盛,可以同時服用蘆薈丸。以上這些情況都可以搭配使用蒺藜湯、玄胡散、荔枝鹽等來擦拭或漱口。

二參湯,是治療牙齦出血屬於虛火的藥方,使用人參和玄參,各二錢或五到七錢,用水煎服。

蒺藜湯,可以治療牙齦出血,以及牙痛、牙根腫脹、牙齒鬆動等問題,使用白蒺藜一兩磨成粗末,用水兩碗煎成一碗,加入一小撮食鹽漱口。

玄胡散,可以治療牙宣,將玄胡索生磨成粉末,用前面提到的蒺藜湯漱口後,再將藥粉敷在患處。

荔枝鹽,可以治療牙痛、牙宣,還能堅固牙齒、明亮眼睛。將荔枝開一個小孔,塞入七分食鹽和三分花椒,塞滿後用紙包住再用泥封好,用炭火煅燒到保留藥性,磨成粉末早晚擦拭。

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八味地黃丸的用法,請參閱潰瘍章節;蘆薈丸的用法,請參閱疳瘡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