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卷三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3)

1. 攢齒疳

攢齒疳者。為牙根肉內鑽出。骨尖如刺。而作痛也。小兒多有之。用鈹針刺開好肉。取出本牙。如出血不止。以濕紙換貼二次。自止。戒厚味。其牙復生如舊。

白話文:

「攢齒疳」這種病,是指牙根肉裡面長出像骨頭刺一樣的尖銳物,因而感到疼痛。這種情況在小孩身上很常見。治療方法是用鈹針刺開健康的肉,取出造成問題的牙齒。如果出血不止,用濕紙巾更換貼敷兩次,就能止血。治療期間要避免吃過於油膩或濃重的食物。之後,牙齒會像以前一樣重新長出來。

2. 牙疔

牙疔為牙縫中腫起一粒。痛連顋項。或兼麻癢。或破流血水。異於常症者。疔也。用竹籤挑破。以見鮮血為度。搽拔疔散。再以蟾酥丸噙之服之。或灸神授穴二七壯。

白話文:

牙疔是指牙縫裡腫起一顆東西,疼痛會牽連到臉頰和脖子,有時會感到麻或癢,有時會破掉流出帶血的水。這種情況和一般的疾病不同,屬於疔瘡。治療方法是用竹籤挑破,以看到鮮血流出為準,然後塗上拔疔散,再含服蟾酥丸。或者也可以灸神授穴十四壯(二七壯)。

3. 牙癰(附多骨)

牙癰為牙床上堅腫疼痛。身發寒熱。勢盛如常者。癰也。初宜貴金丸下之。蟾酥丸噙之。或灸外踝骨尖三壯。或刺破搽冰硼散。如初時堅腫。破流膿水。久不收口者。多骨也。必俟骨尖刺出。搖則內動。方可取出。其口自愈。

貴金丸(見首卷),蟾酥丸(見疔毒門)

白話文:

牙癰指的是牙齦上長出堅硬腫痛的東西。如果身體同時出現發冷發熱的症狀,而且腫痛的情況持續嚴重,那就是牙癰。剛開始的時候,應該服用貴金丸來治療,並含著蟾酥丸,或者在腳踝外側骨頭尖端的地方灸三炷艾草。也可以用針刺破膿腫,然後塗抹冰硼散。如果初期腫塊堅硬,刺破後流出膿水,而且很久傷口都無法癒合,那很可能是牙癰裡面長了多餘的骨頭。必須等到骨頭尖端自己刺出,用手搖動時感覺到骨頭鬆動,才能將其取出,之後傷口自然就會痊癒。

貴金丸和蟾酥丸的詳細資訊,請參考其他章節的說明。

4. 走馬牙疳

走馬牙疳。疳者迅速之為也。故有鼻疳、唇疳、舌疳、喉疳之稱。其症牙根作爛。隨變黑腐。臭穢難聞。由肝胃二經虛火。熱極上攻所致。宜蘆薈消疳散、三黃香黛散。以清府熱。人參茯苓粥以養胃氣。外用手法。取去腐肉。內見紅肉流鮮血者為吉。如頑肉不脫。腐黑復生。牙落無血。穿腮破唇。焮腫外發。身熱不退。臭穢不止。用藥罔效者。俱為不治。

蘆薈消疳散

蘆薈,銀柴胡,胡黃連,黑玄參,牛蒡子,羚羊角,桔梗,梔子,石膏(各五分),薄荷葉(四分),升麻(三分),甘草(三分)

用水二鍾。淡竹葉十片。煎六分。食遠服。

三黃香黛散

牛黃,黃連,大黃(酒蒸),木香,青黛(各等分)

上為末。用淡竹葉、薄荷煎湯。調服。

人參茯苓粥,必先服此。以養胃氣。

人參,茯苓

為末。每用一鍾。同米二鍾。煮粥食之。先用鹽湯漱口。

洗牙疳方

先用麻油通口噙漱。覺無油氣。吐之。如式六七次。次以百沸湯入鹽、醋。漱吐三四次。再次以綿胭脂拭乾。然後上藥。此秘法也。

再生散,治走馬牙疳。牙落鼻崩。久不愈者。

土鱉(四十九個煅存性),山豆根,人中白(煅),辰砂(飛各二錢),

上為細末。先割淨腐肉。用前法洗淨。拭乾摻之。七日內長肉如舊。

大牙散,治走馬牙疳爛極者。

象牙梳(油透者煅存性為末),加冰片摻之。

一用螻蛄、雄黃、黃柏等分。為末摻之。

一用煅烏鴉頭、龍骨、枯礬、赤石脂、焙黃鉛粉、麝香為末乾摻。或用油調。

牛黃生肌散,治牙疳。臭爛穿腮者。

牛黃(五分),珍珠,琥珀,人中白,胡黃連,乳香,沒藥(各一錢),兒茶(二錢),硼砂(五分),冰片(三分)

上為末。摻用。

勒馬聽徽散,治牙疳臭爛者。神驗。

白砒(一分),麝香(三分),青黛(飛一兩),青綿(一根扯碎)

清油拌勻收之。用時。先以清米泔水漱口淨。次以針尖挑些須塞牙齒根縫內。

青蓮膏,治走馬牙疳。

白砒(一分),輕粉(一錢),青黛(二錢),乳香(一錢),麝香(五分)

上為細末。用香油調薄。攤紙上。用捶捶實。陰乾收之。每於臥時。漱淨口。拭乾。隨瘡大小剪藥封之。至曉去藥。漱淨吐之。三上。效。

白話文:

走馬牙疳,這種病症的「疳」指的是快速的意思,所以有鼻疳、唇疳、舌疳、喉疳等不同的名稱。它的症狀是牙根開始腐爛,接著變黑腐敗,散發出難聞的臭味。這是因為肝經和胃經的虛火,熱到極點向上侵襲所導致的。治療上,適合使用蘆薈消疳散、三黃香黛散來清除體內的熱氣,再用人參茯苓粥來滋養胃氣。外用方面,要用手法去除腐肉,如果能看到裡面的紅肉流出新鮮的血,表示情況好轉。如果腐肉難以脫落,腐黑又再次產生,牙齒脫落卻沒有出血,甚至侵蝕到臉頰或嘴唇,出現紅腫向外擴散,身體發熱不退,臭味不止,用藥也沒效果,這些都是無法治癒的徵兆。

蘆薈消疳散

蘆薈、銀柴胡、胡黃連、黑玄參、牛蒡子、羚羊角、桔梗、梔子、石膏(各五分)、薄荷葉(四分)、升麻(三分)、甘草(三分)

用水兩碗,加入淡竹葉十片,煎煮至六分,在飯後服用。

三黃香黛散

牛黃、黃連、大黃(用酒蒸過)、木香、青黛(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淡竹葉和薄荷煎煮的湯來調和服用。

人參茯苓粥,必須先服用這個,用來滋養胃氣。

人參、茯苓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一碗,和兩碗米一起煮成粥食用。先用鹽水漱口。

洗牙疳方

先用麻油含在口中漱口,覺得沒有油味後吐掉。像這樣重複六七次。接著用滾開的水加入鹽和醋漱口,再吐掉,重複三四次。之後用棉花胭脂擦乾患處,然後再上藥。這是秘傳的方法。

再生散,治療走馬牙疳,牙齒脫落,鼻子崩塌,很久都無法痊癒的情況。

土鱉(四十九個,燒至留下藥性)、山豆根、人中白(燒過)、辰砂(磨成粉,各二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先將腐肉清除乾淨,用之前的方法洗淨患處,擦乾後撒上藥粉。七天內就能長出新肉。

大牙散,治療走馬牙疳腐爛到極點的情況。

象牙梳(用油浸透後燒至留下藥性,研磨成粉),加入冰片後撒在患處。

另一種用法是,將螻蛄、雄黃、黃柏等份研磨成粉,撒在患處。

還有一種用法,將燒過的烏鴉頭、龍骨、枯礬、赤石脂、焙黃鉛粉、麝香研磨成粉,乾撒在患處,或者用油調和後使用。

牛黃生肌散,治療牙疳,腐爛到侵蝕臉頰的情況。

牛黃(五分)、珍珠、琥珀、人中白、胡黃連、乳香、沒藥(各一錢)、兒茶(二錢)、硼砂(五分)、冰片(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撒在患處。

勒馬聽徽散,治療牙疳腐爛,效果神奇。

白砒(一分)、麝香(三分)、青黛(磨成粉,一兩)、青綿(一根撕碎)

用清油拌勻保存。使用時,先用清米湯漱口乾淨,然後用針尖挑取少許塞入牙根縫隙。

青蓮膏,治療走馬牙疳。

白砒(一分)、輕粉(一錢)、青黛(二錢)、乳香(一錢)、麝香(五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香油調成薄糊狀,攤在紙上,用捶子捶實,陰乾後保存。每次睡覺前,先漱口乾淨,擦乾患處,依照瘡的大小剪下藥貼敷。到早上取下藥貼,漱口後吐掉。貼三次就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