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成》~ 卷二 (25)
卷二 (25)
1. 股部主治方
內托羌活湯,治尻臀堅硬腫痛。兩尺脈緊數。按之無力者。
白話文:
內托羌活湯:治療臀部堅硬腫痛,脈象緊數,按壓時無力者。
羌活(一錢),黃柏(酒浸二錢),防風,歸尾,藁本(各一錢),黃耆(一錢五分),肉桂(三分),連翹,蒼朮,陳皮,甘草(各六分),紅花(五分)
用酒、水各一鍾。煎八分。食遠服。
白話文:
羌活(六克),黃柏(以酒浸泡、十二克),防風、生地黃尾、藁本(各六克),黃耆(九克),肉桂(一點八克),連翹、蒼朮、陳皮、甘草(各三點六克),紅花(三克)
內托酒煎散,治寒濕發於腿外側少陽經分野。患癰或附骨癰。堅硬漫腫作膿。或流至足陽明經者。
白話文:
內託酒煎散,治療由寒氣與濕氣,外發於腿外側,即為少陽經所經過的分野。患有癰疽或附骨癰,腫塊堅硬腫大,形成膿。如果膿液流到足陽明經,也可以使用這個藥方。
黃耆,當歸(各二錢),柴胡(一錢五分),連翹,肉桂,大力子(各一錢),升麻,黃柏,甘草(各四分)
用酒、水各一鍾。煎一鍾。食前溫服。
白話文:
-
黃耆:2錢
-
當歸:2錢
-
柴胡:1錢5分
-
連翹:1錢
-
肉桂:1錢
-
大力子:1錢
-
升麻:4分
-
黃柏:4分
-
甘草:4分
大防風湯,治三陰不足。風邪乘於兩膝作痛。久則膝愈大而腿愈細。因名鶴膝風。乃敗症也。非此方不能治。又治附骨疽。皮色不變。大腿通腫。疼痛無奈。及痢後腳痛緩弱。不能行步。或腿膝腫痛。
白話文:
大防風湯,用於治療三陰不足症狀。風邪侵襲雙膝導致疼痛。時間一長,膝蓋越來越腫大,而小腿卻越來越細,因此被稱為鶴膝風。這是一種很難治癒的疾病。不是這個方子不能治好它。還可以用於治療附骨疽。皮膚顏色不變,大腿通腫,疼痛難忍。以及痢疾後腳部疼痛、虛弱,無法行走。或者腿、膝腫痛。
防風(三錢),人參(二錢),白朮,黃耆,杜仲,牛膝,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羌活,大附子,甘草(各一錢)
用生薑三片。水二鍾。煎一鍾。食前服。
白話文:
-
防風:三錢
-
人參:二錢
-
白朮:一錢
-
黃耆:一錢
-
杜仲:一錢
-
牛膝:一錢
-
當歸:一錢
-
川芎:一錢
-
白芍:一錢
-
熟地:一錢
-
羌活:一錢
-
大附子:一錢
-
甘草:一錢
神應養真丹,治足厥陰肝經。為四氣所襲。腳膝無力。及左癱右瘓。手足頑麻。語言謇澀。遍身疼痛。
白話文:
神應養真丹,治療足厥陰肝經。是由於四種氣候襲擊。腳和膝蓋沒有力氣。以及左側癱瘓右側癱瘓。手腳麻木。說話困難。全身疼痛。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酒蒸搗膏),羌活,天麻,木瓜,菟絲子
白話文: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萎黃、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血虛、便血、腸燥便祕等。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通經活絡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頭痛、眩暈、中風半身不遂、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後惡露不絕等。
-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解疼痛、斂陰止汗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肝鬱氣滯、月經不調、痛經、更年期綜合徵、盜汗、自汗等。
-
熟地(酒蒸搗膏):具有補血滋陰、養精益氣、強壯筋骨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陰虛、腎虛、腰膝酸軟、四肢乏力、頭暈目眩等。
-
羌活:具有祛風濕、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關節疼痛、中風偏癱、跌打損傷等。
-
天麻:具有息風止痙、祛風通絡、鎮靜安神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頭暈目眩、癲癇、抽搐、中風半身不遂、神經衰弱等。
-
木瓜:具有消食化積、潤肺止咳、斂肺補腎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食積腹脹、咳嗽痰多、肺虛腎虧等。
-
菟絲子: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固精止遺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腎虛陽痿、早洩、遺精、尿頻、尿急等。
等分為末。入前地黃膏。加蜜。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
黃犬下頦方,治肚癰。小腹癰。及腿內貼骨癰。神效。然而亦治發背。大抵此方治下部癰疽。更效。
白話文:
將藥等分磨成細末。加入前地黃膏。加入蜂蜜。丸成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時服用。用溫酒或鹽湯送服。
黃狗下頦(連舌連皮毛劈下。入罐內。鹽泥封固。鐵盞封口。煅一炷香。覺煙清即止。取出。色黑如炭為度。全要存性。若帶白色。其性已過。則無用矣。用時研極細末。宜於屠家取已殺者制用。若生取特殺。則反招不祥。慎之戒之。),豆粉(俗名水寒豆。又名小寒豆。生用為末。),白蘞
白話文:
將上三種中藥材研磨成粉末,等分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五錢,用黃酒在空腹時攪拌服用。另外用香油調和此藥敷在患處。療效的判斷標準是:服藥後,排出臭汗並能熟睡。
上三味。各為末。等分和勻。每服以五錢為率。黃酒空心調服。外以此藥用香油調敷患處。其驗。以服藥後。出臭汗及熟睡為準。
按此方世多用之為敷藥。散腫止痛。而不知可以內服。為下部癰疽內消之聖藥也。一轎伕環跳穴痛甚。如雞啄火灼。與此藥三錢。酒服之。未愈更進一服。則霍然如失。
白話文:
這個藥方,很多人把它做成外敷的藥物來消腫止痛,卻不知道也可以內服。它是治療下半身癰疽的聖藥。有一個轎伕,環跳穴疼痛得厲害。就好像被雞啄了,又被火灼燒。我給了他三錢的藥,讓他用酒送服。還沒好,我又給了他一服。他立刻就痊癒了。
穿山甲散,治癰疽漫腫不變色者。能托裡排膿。及附骨疽在裡能內消止痛。
白話文:
穿山甲散,用於治療癰疽腫脹,顏色不變。能夠托出膿液,排出體外。如果癰疽在骨頭上,也能從內部消散,止痛。
露蜂房(一兩),蛇蛻(二錢五分),頭髮(二錢五分一方等分燒存性加),穿山甲(二錢五分),
白話文:
露蜂房(30公克),蛇蛻皮(7.5公克),頭髮(7.5公克,分成等份焚燒後加入),穿山甲(7.5公克)。
為末。每服二三錢。加乳香末五分。溫酒調服。些三生散加穿山甲也。治附骨疽神效。
白話文:
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到三錢。加入五分的乳香粉。以溫酒調和服用。這個三生散再加入穿山甲,治療附骨疽有奇效。
栝蔞內托散,癰發於腿外側者。善能活血消毒。
栝蔞(一個半生半炒),人參,歸尾,沒藥(各五錢),甘草(一錢),
黃酒二碗。煎一碗。食前服。
還少丹,治鶴膝風等症。此藥補肝腎。進飲食。誠對症之良劑也。
白話文:
栝蔞內托散,適用於腿外側出現癰腫的病症。此方能活血化瘀、消毒消腫。方劑組成:栝蔞(半生半炒)人參、歸尾、沒藥各五錢,甘草一錢。以黃酒二碗煎至一碗,飯前服用。
還少丹則用於治療鶴膝風等病症。此藥補益肝腎,配合飲食服用,是治療此類疾病的良藥。
熟地,山藥(微炒),山茱萸,白茯苓,枸杞,巴戟天(酒浸),牛膝(酒浸),五味子,肉蓯蓉(酒浸去鱗焙乾酥炙),杜仲(酒薑拌炒),遠志(甘草水浸湯下),楮實子(酒浸),石菖蒲(去毛忌鐵),小茴香(鹽酒炒),續斷(酒浸),菟絲子(酒蒸等分)
白話文:
熟地、微炒山藥、山茱萸、白茯苓、枸杞、酒浸巴戟天、酒浸牛膝、五味子、酒浸去鱗焙乾酥炙肉蓯蓉、酒薑拌炒杜仲、甘草水浸湯遠志、酒浸楮實子、去毛忌鐵石菖蒲、鹽酒炒小茴香、酒浸續斷、酒蒸等分菟絲子。
上為末。煮紅棗肉。加蜜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及食前各進一服。黃酒鹽湯任下。
追風逐濕膏,治骨節疼痛。濕痹麻木筋攣等症。
白話文:
把上面的藥材研磨成粉末。煮熟紅棗肉。加入蜂蜜做成丸劑。每個丸劑的大小像桐子。每次服用五十到六十顆丸劑。空腹時和飯前各服一次。可以用黃酒或鹽水送服。
西聖膏(一斤見首卷),加木香,胡椒(各一兩),白芥子(二兩)
白話文:
-
西聖膏(一斤,請參閱第一卷)
-
木香(一兩)
-
胡椒(一兩)
-
白芥子(二兩)
為末。入膏內。攪勻。攤貼痛處。
外灸方,治風寒濕氣。腰腳疼痛。
良薑,防己
等分為末。搗大蒜和為餅。安痛處。鋪艾灸之。以痛至不痛。不痛至痛為度。
敷腫方,治膝痛。並寒濕腳氣。
文蛤(醋浸炒),吳茱萸(等分)
上為末。用米醋調敷痛處。
汞升膏,治附骨疽痛。
銀硃為末。燒酒調敷。如腫毒。用生桐油調敷。
金蟾膏,治骨疽。膿汁敗壞。骨從瘡口出者。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膏藥中,攪拌均勻,塗抹在疼痛處。
外灸方,用於治療風寒濕氣導致的腰腳疼痛。
良薑,防己
將這兩種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搗碎大蒜與藥粉混合成餅狀,敷在疼痛處,用艾灸熏烤,以疼痛減輕或消失為度。
敷腫方,用於治療膝蓋疼痛以及寒濕腳氣。
文蛤(用醋浸泡後炒製),吳茱萸(等量)
將這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醋調和後敷在疼痛處。
汞升膏,用於治療附骨疽的疼痛。
將銀硃研磨成粉末,用燒酒調和後敷用。如果出現腫毒,則用生桐油調和後敷用。
金蟾膏,用於治療骨疽,膿汁腐敗,骨頭從傷口露出的情況。
大蝦蟆(一個),亂頭髮(雞子大一團),豬脂油(四兩煠),
白話文:
大蟾蜍(一隻)、鳥巢(雞蛋般大小的一團)、豬油(四兩,煎化)。
二味煠枯。去渣收用。先以桑白皮、烏豆煎湯。淋洗瘡口。拭乾搽之。
一治多骨疽及瘰癧瘡。用密陀僧末。生桐油調敷。
白話文:
將桑白皮、烏豆兩味藥煎煮,去掉渣滓盛裝起來備用。先用桑白皮、烏豆煎煮的湯水淋洗患處傷口,擦乾後敷上藥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