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卷二 (2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4)

1. 手部主治方

羌活散,治手發背。及手掌毒。

白話文:

羌活散,用來治療手部發背和手掌部位的毒素問題。

羌活,獨活,前胡,桔梗,烏藥,荊芥,當歸,升麻,薄桂,威靈仙,甘草

白話文:

羌活、獨活、前胡、桔梗、烏藥、荊芥、當歸、升麻、薄桂、威靈仙、甘草。

用水、酒各一鍾。煎一鍾。食遠服。

代指膏,治代指。

雄黃,朴硝(等分)

用豬膽汁。少加香油調塗。

藜蘆膏,治瘑瘡癢痛。黃水浸淫。

藜蘆,苦參(各一兩),豬脂(半斤)

白話文:

用水和酒各一碗,煎煮成一碗的量。飯後服用。

用雄黃和朴硝等量,再加入豬膽汁,少量香油調和後塗抹患處。

用藜蘆和苦參各一兩,豬脂半斤,製成藥膏,治療頑固性瘡瘍瘙癢疼痛,以及黃水浸漬引起的皮膚病。

浸七日。煎十數沸。去渣。入松香一兩化。離火。入雄黃末、枯礬末各一兩。攪勻塗之。以瘥為度。

二礬散,鵝掌風皮膚枯厚。破裂作痛。越重越妙。

白話文:

浸泡七天。煎煮十幾次。把渣滓去除掉。加入松香一兩,化開。離開火後,加入雄黃末、枯礬末各一兩。攪拌均勻,塗抹患處。以治癒為止。

白礬(四兩),皂礬(四兩),兒茶(五錢),側柏葉(半斤)

白話文:

  • 白礬(200克)

  • 皁礬(200克)

  • 兒茶(25克)

  • 側柏葉(250克)

水十碗。煎數滾聽用。先以桐油搽患處。次以紙捻蘸桐油。點著向患處熏之。片時。次用前湯乘熱貯淨桶內。手架上用布蓋。以湯氣熏之。勿令泄氣。特微熱傾入盆內。蘸洗良久。一次可愈。七日不可見水。

白話文:

用十碗水煎熬,煎滾多次,然後使用。先用桐油塗抹在患處,然後用紙捻蘸取桐油,點燃後對著患處燻蒸,燻蒸一段時間。然後將煎好的熱湯倒入乾淨的木桶內,手放在木桶上,用布蓋住,讓蒸氣燻蒸患處,不要讓蒸氣泄漏。等湯溫微微發熱時,將湯倒入盆中,浸泡患處很長時間。一次即可治癒。七天內不能碰水。

一用婦人經布。滾水洗下。炸患處。效。

二油膏,鵝掌風及血風等瘡。

白話文:

使用婦女的月經布,以滾水清洗後,敷在患處,有效。

對於鵝掌風和血風等瘡症,可以使用油膏。

桕油,牛油,香油(各一兩),黃蠟(一兩),銀硃(一兩),鉛粉(二錢),麝香(二錢)

成膏。搽患處。火烘之。以油干為度。

白話文:

將桕油、牛油、香油各一兩,黃蠟一兩,銀硃一兩,鉛粉二錢,麝香二錢混合成膏,塗抹患處,用火烘烤,以油乾為止。

2. 手部應用方

紺珠丹,內疏黃連湯,陽燧錠子,離宮錠子(俱見首卷),蟾酥丸,拔疔散(俱見疔門),股部(足三陽之脈在外曰髀足三陰之脈在內曰股)

白話文:

  • 紺珠丹:可內服黃連湯,外服陽燧錠子、離宮錠子(均見第一卷),蟾酥丸、拔疔散(均見疔門)。

  • 股部:足三陽之脈在外稱為髀,足三陰之脈在內稱為股。

3. 股部

(足三陽之脈在外曰髀足三陰之脈在內曰股)

經絡,前廉足陽明胃經。後廉足太陽膀胱經。外廉足少陽膽經。內廉足厥陰肝經。內前廉足太陰脾經。內後廉足少陰腎經。

白話文:

經絡:前廉是足陽明胃經的部位。後廉是足太陽膀胱經的部位。外廉是足少陽膽經的部位。內廉是足厥陰肝經的部位。內前廉是足太陰脾經的部位。內後廉是足少陰腎經的部位。

股陰疽,生股內陰囊之側。形長微赤痛甚。膝曲難伸。上發下。易治。下發上。難醫。灸商丘穴七壯。或灸膝下外廉橫骨盡處。

白話文:

股陰疽,長在兩大腿根股骨內側陰囊旁。腫塊呈長形微紅,疼痛劇烈。膝蓋彎曲難以伸直。由上而下發作,容易治療。由下而上發作,則難以治療。灸商丘穴七壯。或者灸膝蓋下外側橫骨的盡頭處。

陰疽,生夾縫之下三寸。在左。漫腫。痛連陰子。上及小腹。下及大腿。灸中都穴二七壯。

玄疽,生夾縫之下。在右。灸蠡溝穴三七壯。

伏兔,生胯下五六寸寒熱。焮腫無頭。疼痛徹心。

肚門癰,生於大腿肚。

箕門癰,生股內近膝。

股陽疽,生股外側。靈樞云。腫不變色。內薄於骨。

環跳疽,生環跳穴。漫腫隱痛。尺脈沉緊。腿不能伸。

白話文:

陰疽,生長在大腿內側靠近會陰處下方三寸的位置,在左邊。症狀是腫脹沒有明確界限,疼痛可以連到睪丸,向上延伸至小腹,向下延伸到大腿。治療方法是灸中都穴十四次。

玄疽,生長在大腿內側靠近會陰處下方,在右邊。治療方法是灸蠡溝穴二十一次。

伏兔,生長在胯下五六寸的地方,伴有寒熱的症狀。腫脹但沒有頭,疼痛非常劇烈,痛感可以穿透到心臟。

肚門癰,生長在大腿後部。

箕門癰,生長在靠近膝蓋的大腿內側。

股陽疽,生長在外側的大腿上。《靈樞》記載說,這種病變腫脹但皮膚顏色不變,內部接近骨骼。

環跳疽,生長在環跳穴的位置,症狀為腫脹並有隱隱作痛。脈象顯示尺脈沈緊,患者無法伸直腿部。

按上症。初起紅腫焮痛者。神授衛生散。漫腫大痛者。內托黃耆湯。痛而筋攣。脈弦而緊者。紺珠丹汗之。痛止。易以神應養真丹。遍身走痛。兩日後腳面結腫。腿股結塊。脈浮輕重緩者。由寒邪外襲也。紺珠丹汗之。痛止。則宜托裡。倍加參、朮、歸、耆。焮腫便閉。煩躁飲冷。

白話文:

針對上述症狀,初起時出現紅腫、發燒、疼痛的,可以使用神授衛生散。如果腫脹擴散、疼痛劇烈,併有內熱的,可以使用內託黃耆湯。如果有疼痛伴有肌肉痙攣,脈搏弦緊,可以使用紺珠丹汗來治療。疼痛停止後,改用神應養真丹來調理。如果疼痛遍佈全身,兩天后腳面腫脹,腿部和大腿出現硬塊,脈搏浮動、輕重緩慢,這是由於寒邪外侵引起的。可以使用紺珠丹汗來治療。疼痛停止後,應該溫補身體,加倍服用參、朮、歸、耆。如果有發燒、腫脹、便祕、煩躁、喝冷飲等症狀的。

脈數者。熱淫於內也。內疏黃連湯、貴金丸下之。腫痛寒熱。發渴。脈洪數而有力。飲食如常者。由足三陽之濕熱壅滯也。檳蘇敗毒散。腫痛寒熱止。易以逍遙散。腫痛色不變。寒熱。食少體倦者。由脾虛濕痰下注也。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芍藥。患此入房。腫硬二便不通者。

白話文:

脈搏跳動急促:是體內有熱邪侵犯。宜用內疏黃連湯、貴金丸下泄。腫痛伴有寒熱,口渴,脈搏洪數有力,飲食如常的:是由於足三陽經濕熱壅滯所致。可以用檳蘇敗毒散治療。腫痛寒熱止後,改用逍遙散治療。腫痛,色澤不變,有寒熱,食慾不振,身體疲倦的:是由於脾虛濕痰下注所致。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芍藥治療。患此病而房事過度,腫硬,二便不通的:

六味丸料加牛膝、車前。二便利仍用補中湯。

白話文:

六味丸加上牛膝、車前,兩種湯仍用補中湯。

潰而膿清者。十全大補湯加牛膝。外以豆豉餅灸之。再瘡口紫陷者。再加大附子。外以附子餅灸之。食少者胃弱也。諸虛皆稟於胃。宜六君子湯加藿香、當歸。俟食進。更以十全大補。膿出。惡寒不食。脈細如絲者。用人參一兩。附子三錢。薑、棗煎服。潰而反痛。氣血虛也。峻補之。補之則氣化。氣化則痛自除。

再環跳疽者。由脾移寒於肝也。惟黃狗下頦方神驗。兼助以胃氣。更宜外刺委中穴。出黑血自瘥。

白話文:

患處破潰,膿水稀薄清澈者,用十全大補湯加入牛膝。並在患處外敷豆豉餅灸烤。若瘡口紫黑乾癟者,再加大附子,並在外敷附子餅灸烤。食慾不振是胃虛的原因。諸虛皆由胃氣虛弱引起的,宜用六君子湯加入藿香、當歸。等到食慾進步,再用十全大補湯。膿液稀薄溢出,惡寒不思飲食,脈象細微如絲者,使用人參一兩,附子三錢,加薑、棗煎煮後服用。患處破潰反而疼痛加劇,是氣血虛弱所致。應使用峻補之法,補益氣血,使氣血充盛,則氣血流通,疼痛自然消除。

附骨疽(生大腿外側),咬骨疽(生大腿內側),腫下而堅者發於筋骨。乃陰寒入骨之病也。初起則寒熱交作。稍似風邪。隨後筋骨作痛。不紅不熱。疼至徹骨。甚者不能曲伸。或皮肉微急。洪洪如肥狀。是症皆宜灸之熨之。以散毒氣。補陽氣。溫脾氣為主。

白話文:

附骨疽(長在大腿外側),咬骨疽(長在大腿內側),腫脹向下並且堅硬的發源於筋骨。這是陰寒之氣侵入骨頭的疾病。初期則寒熱交作,有點像風邪。之後筋骨疼痛,不紅不熱。疼痛到徹骨,嚴重的不能彎曲伸展。有的皮肉稍微緊繃,鬆鬆軟軟的像肥肉的樣子。這些症狀都應該用艾灸和溫敷,以驅散毒氣,補益陽氣,溫暖脾氣為主。

灸法。於痛處周圍。灸之百壯。起泡可治。無泡難治。或以箸頭點痛處。墨記之。艾灸百壯。以爆為度。又以患者覺骨中疼為效。又附骨疽灸懸鐘穴七壯。咬骨疽灸陰包穴三七壯。環跳穴痛灸崑崙穴二七壯。

白話文:

  • 灸法:在疼痛部位的周圍施灸。

  • 一百次艾灸後,如果起泡了,就可以治癒。如果沒有起泡,就難以治癒。

  • 或者用筷子尖點在疼痛的部位,用墨記號筆做上記號。

  • 然後施灸一百次,直到起泡為止。

  • 另外,患者如果感覺到骨頭裡疼痛,則表示針灸有效。

  • 另外,如果是附骨疽(附著在骨骼上的癰疽),則灸懸鐘穴七次。

  • 如果是咬骨疽(侵蝕骨骼的癰疽),則灸陰包穴三十七次。

  • 如果是環跳穴(位於膝蓋外側凹陷處)疼痛,則灸崑崙穴(位於腳踝外側凹陷處)二十七次。

初起寒熱作痛者。以紺珠丹汗之。次以大防風湯。行經絡活血補虛。生於尻臀。漫腫作痛者。內托羌活湯。生內股近膝。漫腫不痛者。內托耆柴湯。生腿外側。漫腫作痛者。內托酒煎湯。

白話文:

  1. 病情初期表現為寒冷發熱疼痛的,可以用紺珠丹治療。然後再用大防風湯調理,以順暢經絡、活血補虛的方式來治療。

  2. 病症出現在尻臀部位,腫脹且疼痛的,內服羌活湯。

  3. 病症出現在內股靠近膝蓋部位,腫脹但不疼痛的,內服耆柴湯。

  4. 病症出現在腿外側,腫脹且疼痛的,內服酒煎湯。

然必外兼灸之。熨之。淋洗之。以助其陽。蓋腎主骨。腎虛則骨冷。寒邪乘之。則氣血凝滯。但能為腫。不能為膿。故流注者。乃傷寒之餘毒。由表之未盡也。附骨疽者。乃流注之壞症。由涼藥之誤也。久之陰極生陽。寒化為熱。熱甚則肉腐。化而為膿也。

白話文:

並且一定要配合針灸治療,熨燙患處並淋洗,以輔助陽氣。腎臟主宰骨骼,腎虛就會導致骨骼冰冷。寒邪乘虛而入,就會導致氣血凝滯,只能形成腫脹,而不能化膿。所以流注是傷寒的餘毒,是表證沒有完全治癒的緣故。附骨疽是流注的惡化,是誤用涼藥造成的。時間久了,陰極生陽,寒冷轉化為燥熱。燥熱嚴重了,肉就會腐爛,化膿。

欲作膿者。附子八珍湯。膿成脹痛者針之。實者膿稠。十全大補湯。虛者膿清。保元大成湯。若氣敗者死。食少體倦者。香砂六君子湯。脾虛寒熱者。補中益氣湯。久潰不已者。必出朽骨。視其膿。膿白清稀者。朽骨初脫。肉深難取。膿白而稠者。朽骨將出。肉淺可取。

白話文:

想要形成膿的。可以用附子八珍湯。膿已經形成,腫脹疼痛的,可以用針刺。膿稠的是實證。可以用十全大補湯。膿清的是虛證。可以用保元大成湯。如果氣敗的話,就會死亡。飲食減少,體力疲倦的。可以用香砂六君子湯。脾虛寒熱的。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如果潰爛很長時間,並且一直沒有好轉。那麼一定會露出腐朽的骨頭。看膿的形狀,膿白清稀是腐朽的骨頭剛剛脫落。膿深在肉裡,難以取出。膿白而稠,腐朽的骨頭就要脫落了,膿淺,腐朽的骨頭容易取出。

大抵瘡疽。旬日不退。則宜托裡。有膿針之。有腐取之。虛則補之。方能收十全之功。有因復犯房欲勞傷。致令寒熱互變。氣血乖違。經脈橫解。受病日深。以成斯疾者。則大腿漸漸腫如冬瓜。上過胯腹。下連足底。牽連漫腫。日久潰膿。色白腥穢。腫痛不減。元氣日衰者。終為不治。

白話文:

總而言之,瘡疽病如果在十天之內沒有消退,那麼就應該內服調理藥物。如果有膿應該用針灸來治療,如果有腐爛應該用藥物來消除。如果是虛弱的體質,則應該用藥物來補虛。這樣纔能夠完全治癒瘡疽病。有些人因為房事過度或者勞累過度,導致寒熱互變,氣血乖違,經脈橫解,受病日深,以至於形成這種疾病。那麼,大腿會逐漸腫脹得像冬瓜一樣,上面超過胯部和腹部,下面連接到腳底,牽連漫腫。時間長了就會潰爛流膿,膿液是白色的,而且腥臭難聞。腫痛不減,元氣一天天衰弱的人,最終是無法治癒的。

腿遊風,外腿忽然赤腫熱痛。按之如泥不復起者。由風熱相搏所致。宜砭去惡血。服當歸拈痛湯。及紺珠丹和之。

白話文:

腿遊風,是指大腿外側突然出現紅腫、發熱、疼痛的症狀。按壓患處感覺柔軟,像是泥巴一樣,按下去後回彈緩慢。這種情況是由風熱相合引起的。應當用針灸剔除淤積的壞血。服用當歸拈痛湯和紺珠丹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