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成》~ 卷二 (57)
卷二 (57)
1. 足部
足跟疽,生於足跟骨下。一名兔齧。若兔之齧也。此處乃督脈發源之所。腎經所過之地。若瘡口不合。則蹺氣不能發生。腎氣由此而泄。惟宜大補。否為終身之疾。如漫腫寒熱。體倦食少者。脾虛下陷也。
補中益氣湯。晡熱作痛。頭目不清者。脾虛陰火也。補中並六味地黃丸。痰涎上升。口舌生瘡。腎水乾涸也。補中並加減地黃丸。皆以滋其化源也。外以鹽湯洗之。白朮為末摻之。二日一換。
厲癰,生於小指。延於足傍。其狀不大。
四淫,生於足上下。其狀大癰。
二症辨形如脫疽。用藥如敦疽。再足指縫腫癢出水者。腳心發熱作癢肌羸作渴吐痰者。俱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以滋化源。腫硬色白不潰者。由陰虛為外寒所襲也。大防風湯。若專攻其毒。未見其有生也。足指縫爛至足底。大塊厚皮脫去。外若淺而內深。痛難行步者。取東行桑樹根白皮四兩搗爛。同生白酒入瓶內。重湯煮數十滾取服。再飲以醉為度。
臭田螺,生足指丫。起白斑作爛。癢痛流水。甚則寒熱。足面俱腫。由胃經濕熱下注。用甘草湯洗之。嚼細茶塗之。或用鵝掌皮燒存性敷之。或生桐油調敷。甚者蟾酥餅搽之。三日後易珍珠散。腫處敷金黃散。
牛程蹇,足根腫脹。皮肉頑硬。由熱腳下水見風。致令氣滯血枯所致。初起用盆一個。內安磚。磚上安鴿糞。糞上合罩籬。以腳踏罩籬上。次以滾水從旁衝入。蒸之浸之。冷則易之。或用新磚燒紅。用韭菜汁和醋潑之。以腳踏之熏之。內膿攻注者針之。硬皮敲裂者剪之。破流膿水者牛角散。肉不生者絳珠膏。皮不生者珍珠散。
土慄,生足跟之旁。黃腫如琉璃。無膿。由行路崎嶇。肭傷筋骨所致。宜活命飲。膿熟針之。
冷疔,生於足跟。初起紫白泡。疼痛徹骨。漸至腐爛紫黑。深孔出血水。氣穢。經久不瘥。宜神燈照照之。鐵粉散敷之。
腳氣瘡,足膝間生瘡。由腎虛風濕相搏所致。久則漸增腫痛。出黃水。身熱。經久不瘥。宜服犀角散。洗漏蘆湯。敷龍骨散。
田螺泡,生於足間。忽如火燃。隨生紫白黃泡。脹痛。由脾經風熱所致。服解毒瀉脾湯。外則挑破貼膏。
肉刺,俗名雞眼。用針撥破。以蟾酥五分湯化。調鉛粉一錢。塗之裹之。一以刀修淨厚皮。取河豚魚膽塗紙上貼之。二三次。不發。或以膽。陰乾收用。
白話文:
足部
足跟疽,長在腳後跟骨頭下方,又叫做「兔齧」,意思是像被兔子咬過一樣。這個地方是督脈的起點,也是腎經經過的地方。如果瘡口癒合不了,身體的氣就無法正常上升,腎氣也會從這裡洩漏出去。這種情況應該要好好補養身體,不然就會變成終身的疾病。如果出現漫腫、發冷發熱、身體疲倦、食慾不佳等症狀,這是因為脾虛導致氣往下陷。
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如果到了下午發熱疼痛,頭昏眼花,這是脾虛導致陰火上升。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六味地黃丸來治療。如果出現痰多、口舌生瘡等症狀,這是因為腎水枯竭,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加減地黃丸來治療。這些都是為了滋養身體的能量來源。外用藥方面,可以用鹽水清洗,然後塗抹白朮粉,兩天換一次藥。
厲癰,長在小腳趾,會沿著腳邊蔓延,但腫塊不大。
四淫,長在腳的上下部位,腫塊很大。
這兩種症狀的形狀很像脫疽,用藥則和敦疽類似。如果腳趾縫腫脹發癢出水,腳心發熱發癢,肌肉消瘦,口渴,吐痰,可以用六味地黃丸和補中益氣湯來滋養身體的能量來源。如果腫塊堅硬、顏色蒼白而且沒有潰爛,這是因為陰虛被外寒侵襲,可以用大防風湯來治療。如果只用來攻毒,反而不會有效果。如果腳趾縫爛到腳底,大塊厚皮脫落,外表看起來淺,但裡面很深,疼痛難以行走,可以取向東生長的桑樹根白皮四兩搗爛,加入生白酒放進瓶子裡,隔水加熱煮沸幾十次後服用,並喝到微醉為止。
臭田螺,長在腳趾縫間,會出現白色斑點並潰爛,發癢疼痛流膿水,嚴重時會發冷發熱,腳面也跟著腫起來。這是因為胃經濕熱往下流注所導致。可以用甘草湯清洗,或嚼碎茶葉塗抹,或用燒過的鵝掌皮敷上,或用生桐油調敷,嚴重時可以用蟾酥餅塗抹,三天後換珍珠散。腫脹的地方可以敷金黃散。
牛程蹇,腳後跟腫脹,皮肉僵硬,這是因為腳熱時碰到水又吹到風,導致氣血凝滯所致。初期可以用盆子裝磚塊,磚塊上放鴿糞,糞上蓋上竹籬,然後將腳踩在竹籬上,再用滾燙的開水從旁邊沖進去,蒸腳浸泡,水冷了就換水。或者用燒紅的新磚,用韭菜汁和醋潑在上面,然後用腳踩著熏。如果裡面化膿,可以用針刺破,硬皮的地方可以敲裂剪開。膿水流出後可以用牛角散,如果肉長不出來可以用絳珠膏,如果皮長不出來可以用珍珠散。
土栗,長在腳後跟旁邊,黃腫像琉璃一樣,沒有膿。這是因為走路崎嶇,傷到筋骨所導致,應該用活命飲治療。膿熟後用針刺破。
冷疔,長在腳後跟,初期是紫白色的水泡,疼痛徹骨,慢慢腐爛變紫黑色,形成深孔並流出血水,氣味難聞,久久不好。可以用神燈照射,再塗抹鐵粉散。
腳氣瘡,長在腳和膝蓋之間,是因為腎虛又受到風濕侵襲所導致。時間久了會越來越腫痛,流出黃水,身體發熱,久久不好。應該服用犀角散,用漏蘆湯清洗,並敷上龍骨散。
田螺泡,長在腳上,突然像火燒一樣,隨即會長出紫、白、黃色的水泡,脹痛。這是因為脾經風熱所導致,應該服用解毒瀉脾湯,外用藥則挑破水泡並貼上藥膏。
肉刺,俗稱雞眼。可以用針撥破,然後用五分蟾酥化水調和一錢鉛粉,塗抹並包紮起來。另外也可以用刀修剪厚皮,然後取河豚魚膽塗在紙上貼住患處,貼二三次就會好。或者將魚膽陰乾收起來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