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卷二 (58)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8)

1. 足部主治方

牛黃金虎丹,治足面生瘡。下連大指。上連臁骨。每歲數發。癢痛不常。血出如湧。服此丹。良久大痛。下硬物數十粒如鐵。則痛癢頓除。數日結痂而愈。此方原載風門。治中風痰涎壅塞。今以之治臟腑久積熱毒。如神。

牛黃(五分),冰片(一錢),膩粉(五錢),雄黃(飛三兩),白礬(枯五錢),金箔(為衣),天雄(炮去皮臍,二錢五分),膽南星(五錢或酒蒸,蒸七日夜),天竺黃(五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重錢半。金箔為衣。每服一丸。新汲水化下。孕婦勿服。

百草霜,腳面生瘡。浸淫不已。不問癢痛。新舊悉效。

羊糞置瓦上。四畔炭火燒。盞覆。存性為末。麻油調敷。癢加輕粉。痛入麝香。

烏倍散,治嵌甲。

草烏(五錢),白醜(一兩),龍骨(二錢五分),文蛤(全者四兩)

先將三味捶碎。入文蛤同炒。至焦黑色。只用五倍子為末。麻油敷。濕則乾摻。

牛角散,治牛程蹇。破流膿水。

牛角尖(燒灰),水龍骨,松香,輕粉(等分)

上為末。用牛骨髓調搽。

鐵粉散,治冷疔。

生鐵粉(即針砂如無用黑鉛四兩鐵杓化傾水中再化傾以鉛盡為度去水取末用三錢),加松脂,飛丹,輕粉(各一錢),麝香(一分)

上各為末。和勻。先用蔥湯洗淨。以麻油調搽。油紙蓋之扎之。

加味神燈照,治脫疽敦疽。

依原方加蜈蚣三條。番木鱉一個。

上為末。和勻作捻。熏照如常。(見首卷)

立應神燈照,治漏蹄風。足跟疽。及楊梅結毒。

依原方。(見首卷),加銀硃二錢。水銀一錢。黑鉛七分。和勻。熏照如法。

一方。硃砂、雄黃、銀硃各三錢。黑鉛一錢。化入。水銀一錢五分。

上為末。用紅棗肉二十個。杵如泥。分十丸。每日用一丸。放小口罐內。對患處燒熏。勿令泄氣。三日三丸。即愈。

犀角丸,治腳氣腫痛。風毒生瘡。心神煩躁。

犀角尖,天麻,羌活,枳殼(麩炒),白蒺藜,防風,黃耆,白蘚皮,黃芩(各七分),檳榔(一錢),甘草(炙五分),烏梢蛇(二錢酒浸)

用水鍾半。生薑五片。煎一鍾服。

漏蘆湯,洗風毒腫痛。濕瘡腳氣。

漏蘆,白蘞,槐白皮,五加皮,甘草(各一兩五錢),白蒺藜(四兩)

上㕮咀。每用五兩。水一斗。煮六升。去渣淋洗。

龍骨散,治腳疽。並久遠惡瘡。

白龍骨,輕粉(各二錢五分),豶豬糞(新瓦焙乾燒存性五錢)

共為末。先以口噙齏水或鹽湯洗瘡淨。見紅肉。次以香油調敷。

白話文:

足部主治方

牛黃金虎丹:治療腳面生瘡,從腳大拇指下方一直延伸到小腿骨的部位,每年都會發作,會癢痛但發作時間不一定,出血時如泉湧一般。服用此藥丸後,會劇烈疼痛一段時間,接著排出數十粒像鐵一樣的硬物,疼痛和搔癢就會立刻消除,幾天後結痂痊癒。這個方子原本記載在治療中風痰涎阻塞的書中,現在用來治療內臟長期累積的熱毒,效果非常神奇。

藥方組成:牛黃(五分)、冰片(一錢)、膩粉(五錢)、雄黃(經過炮製的三兩)、枯礬(五錢)、金箔(用來包覆藥丸)、炮製過的天雄(去掉皮和臍,二錢五分)、膽南星(五錢,或者用酒蒸七個晝夜)、天竺黃(五錢)。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每顆重一錢半,外層包金箔。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一丸,用剛打上來的水化開服用。孕婦不可服用。

百草霜:治療腳面生瘡,不斷蔓延,無論癢痛與否,新舊病症都有效。

製作方法:將羊糞放在瓦片上,四周用炭火燒,用杯子覆蓋在上面,使其燒成灰,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和後塗抹。如果癢就加入少量輕粉,如果痛就加入少量麝香。

烏倍散:治療嵌甲。

藥方組成:草烏(五錢)、白醜(一兩)、龍骨(二錢五分)、蛤殼(完整的四兩)。

製作方法:先將草烏、白醜、龍骨三味藥搗碎,放入蛤殼中一起炒,炒至焦黑色。只用五倍子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和塗抹。如果濕就直接乾敷。

牛角散:治療腳部因勞累造成的跛行,導致傷口破裂流膿水。

藥方組成:牛角尖(燒成灰)、水龍骨、松香、輕粉(等量)。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牛骨髓調和後塗抹。

鐵粉散:治療冷疔(寒性瘡)。

藥方組成:生鐵粉(也就是針砂,如果沒有可以用四兩黑鉛熔化後倒入水中,再熔化再倒入水,直到鉛完全化盡,取出沉澱物磨成粉,取三錢),松脂(一錢),飛丹(一錢),輕粉(一錢),麝香(一分)。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各自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先用蔥湯清洗乾淨患處,然後用麻油調和藥粉塗抹,用油紙覆蓋並包紮。

加味神燈照:治療脫疽(壞疽)和敦疽(癰疽)。

製作方法:在原本的神燈照方子的基礎上,加入蜈蚣三條、番木鱉一個。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後製作成藥捻,點燃後熏烤患處,像平常使用神燈照的方法一樣。(參考第一卷的說明)。

立應神燈照:治療漏蹄風(足跟部的癰疽)、足跟疽,以及梅毒引起的毒瘡。

製作方法:在原本的神燈照方子的基礎上(參考第一卷),加入銀硃二錢、水銀一錢、黑鉛七分,混合均勻後熏烤患處,方法與平時相同。

另一個方子:硃砂、雄黃、銀硃各三錢,黑鉛一錢,將黑鉛熔化後加入水銀一錢五分。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紅棗肉二十顆搗成泥狀,分成十份,每日取一份放入小罐子裡,對著患處燒烤熏蒸,不要讓氣體洩漏,三天用三份,即可痊癒。

犀角丸:治療腳氣腫痛、風毒引起的瘡、以及心神煩躁。

藥方組成:犀角尖,天麻,羌活,麩炒枳殼,白蒺藜,防風,黃耆,白蘚皮,黃芩(各七分),檳榔(一錢),甘草(炙過的,五分),酒浸過的烏梢蛇(二錢)。

服用方法:用水半鍾,加入生薑五片煎煮成一鍾,服用。

漏蘆湯:清洗風毒引起的腫痛、濕瘡腳氣。

藥方組成:漏蘆、白蘞、槐白皮、五加皮、甘草(各一兩五錢)、白蒺藜(四兩)。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五兩,加水一斗煮成六升,去除藥渣後用藥液淋洗患處。

龍骨散:治療腳疽,以及長久難癒的惡瘡。

藥方組成:白龍骨、輕粉(各二錢五分)、豬糞(新鮮的,放在瓦片上烘乾後燒成灰,五錢)。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先用口中含的米漿水或鹽湯清洗乾淨瘡口,露出紅肉,然後用香油調和藥粉塗抹。

2. 足部應用方

衛生散,十全大補湯,托裡溫中湯,六味地黃丸,陽燧錠子,離宮錠子,加減八味丸,補中益氣湯(俱見首卷),大防風湯(見股部),蟾酥餅(見疔瘡門)

白話文:

足部應用藥方:衛生散、十全大補湯、托裡溫中湯、六味地黃丸、陽燧錠子、離宮錠子、加減八味丸、補中益氣湯(這些藥方都在第一卷有詳細說明),大防風湯(在股部篇有說明),蟾酥餅(在疔瘡篇有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