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卷四 (10)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0)

1. 倒發主治方

制胎元法,干胎元大者一具。用粉甘草、人參各五錢。水三鍾。煎鍾半。塗抹胎元。炙汁盡為度。次用砂鐔一個。入石膏末少半鐔。入胎元於中。再入石膏。以滿鐔為度。封口。用金粟火煨一宿。取出胎元。如烏金紙色為佳。白色者不用。

補鼻祖法,用油紙。以甘草水煮過。於好人鼻子上。印一塑子。合患者鼻上。外以膏藥蓋之。俟長完。去紙。用皮硝煎湯洗鼻三二次。則見風不痛。

通隘不二散,治結毒發於咽。腐爛疼痛。湯水難入者。

硫黃(一錢),靛花(一分)

為細末。用涼水一酒鍾。調服即止。外吹紫粉人中白散。或用紅粉塗之。

甚者內服前五寶丹。即以五寶丹吹之。

結毒入巔頂。致頭疼脹痛如破者。

鵝不食草,川芎(各一兩),青黛(一錢)

為末。令患者噙水一口。以蘆筒取藥。吹左右鼻內。取嚏為效。

內服天麻餅子。或用魚鰾苘麻炒為末。每服三錢。煎蔥酒調服。

瘡毒塞鼻不通者。

葫蘆殼(燒灰),鐘乳石,膽礬,冰片(等分)

為末。吹入鼻內。出黃水。日吹三二次。三二日即通。

結毒破爛不收口者。

硃砂,雄黃,銀硃(各三錢),水銀(一錢五分先取黑鉛一錢溶化入水銀於內如泥)

共研勻。用紅棗肉二十個。搗和為餅。分作十個。每日用一餅。安小口罐內。燒煙。對患處熏之。周圍遮蓋。勿令泄氣。三日三丸。即愈。

紫金膏,結毒潰爛頑硬。膿水淋漓。及頑臁等症。

礬紅,松香(等分)

為末。香油調敷。

先用蒼朮一兩。川椒三錢。水煎熏洗畢。敷藥蓋油紙。再以絹條紮緊。三日一換。

紫靈藥,治結毒。及咽喉唇鼻腐爛臭穢日甚者。

水銀(一兩),硃砂,雄黃,硫黃(各三錢)

共藥入罐內。升打如常火候。(見首卷生肌門)

腐爛諸症。靈藥五錢。輕粉五錢。和勻摻用。咽爛者。用靈藥一錢。人中白二分。研勻吹用。

小兒遺毒(見第四卷小兒門)

白話文:

倒發主治方

制胎元法:取一個較大的乾燥胎盤,用研磨成粉的甘草和人參各五錢,加入三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半。將藥汁塗抹在胎盤上,反覆塗抹直到藥汁完全吸收。接著準備一個砂鍋,放入半個砂鍋量的石膏粉,把胎盤放入砂鍋中,再加入石膏粉填滿砂鍋,封住鍋口,用小火煨一個晚上。取出胎盤,如果顏色呈現烏黑色像紙一般最好,呈現白色的就不能使用。

補鼻祖法:用油紙,以甘草水煮過後,在健康人的鼻子上印出一個鼻子的形狀,然後將這個形狀貼合在患者的鼻子上,外面用膏藥覆蓋。等鼻子長好後,取下油紙,用皮硝煎煮的湯清洗鼻子兩三次,這樣鼻子就不會怕風吹。

通隘不二散:治療咽喉部位長出毒瘡,導致潰爛疼痛,難以進食湯水的情況。

硫黃(一錢),靛花(一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涼水一小杯調和後服用即可止痛。外用紫粉和人中白散混合吹入患處,或者塗抹紅粉。

如果情況嚴重,可內服前五寶丹,並用五寶丹吹入患處。

如果毒瘡蔓延至頭頂,導致頭痛脹痛如要裂開一般:

鵝不食草,川芎(各一兩),青黛(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讓患者含一口水,用蘆葦管取藥吹入左右鼻孔,打噴嚏就有效。

內服天麻餅子,或用魚鰾和苘麻炒過後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蔥酒調服。

如果鼻腔被毒瘡堵塞不通:

葫蘆殼(燒成灰),鐘乳石,膽礬,冰片(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吹入鼻內,讓黃水流出。每天吹兩三次,兩三天即可疏通。

如果毒瘡潰爛後傷口不收口:

硃砂,雄黃,銀硃(各三錢),水銀(一錢五分,先用一錢黑鉛熔化後加入水銀,使其如泥狀)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均勻,用紅棗肉二十個搗成泥做成餅,分成十份,每天用一份,放在小口罐內燒煙,對著患處熏。周圍要遮蓋,不要讓煙漏出。三天用三次,即可痊癒。

紫金膏:治療毒瘡潰爛頑固,膿水不斷,以及老爛腿等症狀。

礬紅,松香(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香油調和後塗抹。

先用蒼朮一兩、川椒三錢用水煎煮後熏洗患處,接著敷上藥膏,用油紙蓋住,再用絹條紮緊。每三天換一次藥。

紫靈藥:治療毒瘡,以及咽喉、嘴唇、鼻子潰爛,發出惡臭的情況。

水銀(一兩),硃砂,雄黃,硫黃(各三錢)

將以上藥材放入罐中,用通常的火候煉製。(做法見本書首卷《生肌門》)

對於各種潰爛症狀,可用紫靈藥五錢、輕粉五錢混合均勻塗抹。如果是咽喉潰爛,可用紫靈藥一錢,加入人中白二分,研磨均勻後吹入患處。

小兒遺毒:(內容請參見本書第四卷《小兒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