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卷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5)

1. 癰疽陽症歌

癰疽不論上中下。惟在陰陽二症推。發背雖有正與偏。要取高低兩樣看。純陽初起必焮腫。更兼身熱有微寒。頂如尖字高突起。腫似彎弓根有盤。七日之間多焮痛。二七之期膿漸漫。動息自寧食知味。二便調勻無瀉干。腫消膿潰精神爽。脫腐生新氣血完。五善自然臻並至。七惡全無半點干。

痛便隨膿減。腫退自肌寬。新肉已生紅豔豔。腐皮自斂白漫漫。一身多爽快。五臟盡和歡。此屬純陽俱易治。百人百可保全安。

白話文:

癰疽這種病,不論它長在身體的上、中、下哪個部位,主要還是要從陰陽兩種症狀來判斷。即使是背部的癰疽,雖然有正背和偏背的區別,但主要還是要看它長得高還是低來區分。

純陽性的癰疽初期一定會紅腫,而且會伴隨著身體發熱和輕微的怕冷。腫起的頂部像尖字一樣高高突起,腫塊則像彎弓一樣,根部有盤踞的感覺。在七天之內會持續紅腫疼痛,到了十四天左右,膿液會逐漸擴散。如果活動時感覺舒適,食慾也恢復正常,大小便也正常沒有腹瀉,那麼就表示病情好轉。

腫脹消退,膿液潰散之後,精神會變得清爽,壞死的組織脫落,新的組織會長出來,氣血也會恢復正常。如果出現這五種好的現象,並且完全沒有七種不好的狀況,那就表示是純陽性的癰疽。

疼痛會隨著膿液的排出而減輕,腫脹也會消退,皮膚會變得寬鬆。新生的肌肉會呈現鮮豔的紅色,腐爛的皮膚會逐漸收斂,變成白色。整個身體會感到非常舒適,五臟六腑也會恢復和諧。這種純陽性的癰疽很容易治療,幾乎每個人都能夠痊癒。

2. 癰疽陰症歌

純陰初起不知瘡。粟米之形疙瘩僵。不紅不腫不知痛。少熱少焮少提防。七朝之後身體倦。瘡根平大喜澆湯。頂不高兮根不活。色不光兮腐不瓤。陷軟無膿空結聚。脈浮散大細飛揚。飲食不餐身戰戰。嘗湯止許意忙忙。瘡上生衣如脫甲。孔中結子似含芳。膿多臭穢身難便。舉動愴惶韻不長。

瘡形成紫黑。面色變青黃。精神昏憒多鼾睡。言語無人自發揚。口乾多舌強。痰喘定身亡。此屬純陰俱不治。百人百可到泉鄉。

白話文:

一開始是純陰的病症,不容易察覺它是瘡。它看起來像小米粒一樣,是硬硬的疙瘩。不紅、不腫、不痛,所以不太會注意到,通常不太熱、不太腫脹,也較少防備。過了七天之後,身體會感到疲倦,瘡的根部變得平坦而擴大,這時反而會喜歡用熱水沖洗。如果頂部沒有隆起,代表瘡根沒有活性;如果顏色不光亮,代表沒有腐爛。內部凹陷柔軟,沒有膿液,只是空空的結塊。脈象浮散而且微弱,像飛散一樣。食慾不振,身體顫抖,只能勉強喝一點湯,而且心神不定。瘡上面會長出像脫落的指甲一樣的皮,瘡口會結出像含苞花朵一樣的東西。膿液很多而且有惡臭,身體難以舒適,動作顯得慌亂,呼吸也變得短促。

瘡的顏色變成紫黑色,臉色變成青黃色。精神昏亂,常常打鼾睡覺,說話時像自言自語一樣。口乾舌頭僵硬,痰多喘氣,通常就會死亡。這屬於純陰的病症,無法治療,一百個人遇到這種情況,一百個都會死亡。

3. 癰疽半陰半陽症歌

陰陽之症兩相交。生死同兼事可招。微熱微寒微赤腫。半昏半爽半平高。脈來雖數多無力。飲食雖餐便不消。腫而不潰因脾弱。潰而不腫為膿饒。大便多沸小便數。上身有汗下身焦。五善雖兼有。七惡未全逃。口渴喜茶腸腹痛。面浮饜飲足心高。心煩不穩睡。神亂怕音焦。投方應病方為妙。

陰轉為陽漸可調。心真造化。爾命堅牢。逢之任是神仙手。半死餘生定莫逃。

白話文:

癰疽這種病症,有時偏陰、有時偏陽,兩者交錯出現,可能會同時面臨生死關頭,病情徵兆也可能同時出現。患者會感到稍微發熱、稍微怕冷,腫脹處會稍微泛紅,意識時而清醒、時而昏沉,腫脹處也時而稍微隆起、時而趨於平緩。脈搏跳動雖然快,但通常虛弱無力,飲食雖然有吃,但卻難以消化。腫脹不破潰的原因是脾胃虛弱,而破潰卻不腫脹的原因是膿液太多。大便容易腹瀉、小便次數頻繁,上半身容易出汗,下半身卻感到燥熱。雖然符合一些好轉的徵兆,但卻也隱藏著許多惡化的可能性。患者會口渴想喝茶,腸胃腹部疼痛,臉部浮腫,吃不下東西,腳底也會發熱。患者會感到心煩意亂、坐立不安、難以入睡,精神恍惚,對聲音也感到焦躁。這種情況下,只要用藥對症,就能夠見效。

如果病情從偏陰轉為偏陽,那病情就能逐漸好轉,這真是大自然的造化,你的生命力很強韌。即使是神仙來治療,這種病也難以避免半死餘生的結果。

4. 癰疽五善歌

心善精神爽。言清舌潤鮮。瘡疼兼不渴。睡醒得安然。肝善身輕便。因煩自不煩。指頭紅活色。坐起覺平康。脾善唇滋潤。衾幃蘭麝香。凡餐俱有味。膿厚更肥黃。肺善聲音響。無痰韻更長。肌膚多滑潤。大便自尋常。腎善誠為要。水深火自降。口和兼不渴。小水得稀長。

白話文:

癰疽五善歌

心臟功能好的時候,精神就會清爽。說話清晰,舌頭濕潤有光澤。長瘡疼痛的時候,也不會覺得口渴。睡醒之後,會感到很安穩。

肝臟功能好的時候,身體會感到輕便。即使遇到煩惱的事情,也不會覺得煩躁。手指頭的顏色紅潤有活力。坐著或站起來,都會感覺很舒適。

脾臟功能好的時候,嘴唇會滋潤有光澤。身上會散發出像蘭花、麝香一樣的香氣。吃飯的時候,都覺得很有味道。膿液會比較濃稠、肥厚,顏色呈現黃色。

肺臟功能好的時候,聲音會洪亮。沒有痰,發音也會更清晰持久。皮膚會比較光滑潤澤。大便也會規律正常。

腎臟功能好的話,這點最重要。腎水充足,虛火自然會下降。口氣平和,也不會覺得口渴。小便會比較清澈稀疏且量足。

5. 癰疽七惡歌

一惡神昏憒。心煩舌上干。瘡形多紫黑。言語自呢喃。二惡腰身強。目睛邪視人。瘡頭流血水。驚悸是肝迍。三惡形消瘦。膿清臭穢生。瘡形多軟陷。脾敗不知疼。四惡皮膚槁。聲嘶韻不長。痰多兼喘急。鼻動肺將亡。五惡成消渴。隨飲即隨干。形容多慘黑。囊縮腎家端。六惡身浮重。

腸鳴嘔呃頻。大腸多滑泄。臟腑並將傾。七惡瘡倒陷。形如剝鱔同。四肢多冷逆。汙水自流通。

善屬腑症。病微邪淺。更能慎起居。節飲食。則勿藥亦愈。惡屬臟症。多因元氣虛弱。或汗下失宜。胃氣受傷。或寒涼克伐。以致邪氣愈實也。法當純補胃氣。多有可生者。宜於潰瘍主治諸方內對症施治。此外更有潰後發熱惡寒作渴。或怔忡驚悸。寤寐不寧。牙關緊急。或頭目赤痛。

自汗盜汗。寒戰咬牙。手撒身熱。脈洪大按之如無。或身熱惡衣。欲投水中。其脈浮大。按之微細。衣厚仍寒。此氣虛極。傳變之惡症也。手足逆冷。肚腹疼痛。泄瀉腸鳴。飲食不入。吃逆嘔吐。此陽氣虛。寒氣所乘之惡症也。有汗而不惡寒。或無汗而惡寒。口噤足冷。腰背反張。

頸項勁強。此氣血虛極。變痙之惡症也。俱急用參、耆、歸、朮、附子以救之。間有得生者。不可因其症惡。遂棄而不治。

白話文:

癰疽七惡歌

第一種惡劣情況是神智不清、意識模糊,心煩意亂、舌頭乾燥,瘡瘍的形狀多為紫黑色,而且會自言自語。

第二種惡劣情況是腰部僵硬、身體強直,眼睛斜視,瘡口流出像血水一樣的液體,並伴隨驚恐不安,這是肝功能衰退的徵兆。

第三種惡劣情況是身體消瘦,瘡口流出清稀且有惡臭的膿液,瘡形大多軟陷,這是脾氣衰敗導致感覺不到疼痛。

第四種惡劣情況是皮膚乾燥枯槁,聲音嘶啞而且說話斷斷續續,痰多且伴隨喘息急促,鼻翼扇動,這是肺功能衰竭的徵兆。

第五種惡劣情況是發展成消渴症(糖尿病),喝水後很快又感到口渴,臉色多半呈現慘黑色,陰囊萎縮,這是腎功能衰竭的徵兆。

第六種惡劣情況是全身浮腫,腹部腸鳴、頻繁嘔吐和打嗝,大腸功能失調導致腹瀉不止,這是臟腑功能都快要衰敗的徵兆。

第七種惡劣情況是瘡瘍突然凹陷下去,外形像剝了皮的鱔魚一樣,四肢冰冷,污濁的液體不斷流出。

良性病症屬於腑的疾病,病情輕微而且病邪較淺,如果能謹慎作息、注意飲食,即使不吃藥也能痊癒。惡性病症屬於臟的疾病,大多是因為元氣虛弱,或發汗、瀉下治療不當,損傷了胃氣,或者使用了寒涼藥物剋伐,導致邪氣更加嚴重。治療方法應該以單純補益胃氣為主,這樣多半還有救治的機會,可以根據潰瘍的主治方劑對症下藥。

此外,還有潰瘍後發燒、怕冷、口渴,或心悸、驚恐不安、睡不安穩,牙關緊閉,或者頭痛、眼睛發紅疼痛,自汗、盜汗,寒戰、咬牙,手腳鬆軟、身體發熱,脈象洪大但按下去卻感覺空虛,或者身體發熱怕穿衣服、想要跳進水裡,脈象浮大但按下去卻感覺微弱,即使穿上厚衣服仍然感到寒冷。這些都是氣虛到了極點,屬於病情惡化的徵兆。

手腳冰冷、肚子疼痛、腹瀉腸鳴、吃不下東西、打嗝嘔吐,這些都是陽氣虛衰、寒邪入侵的惡性症狀。

有汗但不怕冷,或者沒有汗卻怕冷,口噤、腳冷、腰背僵硬反張、頸項強直,這些都是氣血虛到了極點,轉變為痙攣的惡性病症。這些情況都要趕緊使用人參、黃耆、當歸、白朮、附子等藥來救治。雖然病情險惡,但仍然有活下來的希望,千萬不能因為病情嚴重就放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