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回本書目錄

1. 卷四

2. 不分部位大毒

不分部位為隨處可生也。以其不按穴次故另分之。

白話文:

不分部位的毒瘡,是說它可能在身體任何地方都長出來。因為它不是按照特定的穴位或經絡循行生長,所以才特別把它歸類出來。

3. 內癰總論

夫癰腫生於背外者。看俞穴。而內癰生於腹內者。則看募穴矣。宜各隨募穴以分其經。如其穴隱隱痛而不已。視其肉微起者癰也。肉不起者疽也。而本經之脈必滿而實。

但疑似之間。以點陰膠法試之。(陰膠即久用甑中氣垢也)用少許於口中。即知臟腑所起。直達至住處。知痛足可醫也。

雷公云。知瘡所在。口點陰膠。或以生豆漿飲之。不嫌生氣者。癰也。或將患人兩手扶起過頭。忽然脅下吊痛過心者。癰也。再吐痰於水中。沉者是膿。癰也。

脈數身無熱。內有癰也。浮緊在表。沉實在裡。不浮不沉。知為在經。緊則主痛。脈緊而數。其膿未成。緊去而數。其膿已成。又滑數實促者下之。芤遲虛弱者補之。長而緩者易治。為胃氣盛也。短散結代。補而不應者不治。

初起者。外兼灸法尤良。用獨蒜切片三錢。厚安穴上灸之。三壯一易。以灸至不痛為率。其毒自消。若內毒已潰者。及肝膽部位者。生於臍者。惟宜服藥攻之。禁用針灸。

總治法,穴在心膈之分者。屬上焦氣分。宜神效栝蔞散之類。穴在腹肋之分者。屬中下二焦氣血之分。宜薏苡仁湯之類。肚中腫起只一點。痛而不移者。肚癰也。會膿散。腹痛如錐手不可近。六脈洪數者。陽疱毒也。加味貴金湯。內癰已久。敗膿腥穢。臍腹冷痛者。懷忠丹。心胸有孔。久不愈者漏也。補漏丹。

白話文:

癰腫如果長在背部外面,就看背部的俞穴;如果長在腹部裡面,就看腹部的募穴。應該根據不同的募穴來判斷是哪條經絡的問題。如果那個穴位隱隱作痛,而且沒有停止,觀察那個部位的肌肉,稍微隆起的,就是癰;肌肉沒有隆起的,就是疽。而相對應經絡的脈象一定是飽滿而有力的。

但如果情況不明確,可以用點陰膠的方法來測試。(陰膠就是長時間蒸煮東西時,鍋內壁上的污垢。)取少量陰膠含在嘴裡,就能知道癰是哪個臟腑引起的,而且能直接感覺到疼痛的部位,這樣就確定可以治療了。

雷公說,要知道瘡長在哪裡,可以將陰膠點在嘴裡,或是喝生豆漿來判斷。如果身體不排斥生冷的,那就是癰。或者將病人的雙手抬起來超過頭頂,如果突然感覺肋下疼痛,而且牽連到心臟的,也是癰。再把痰吐在水裡,如果痰沉下去,就是膿,也是癰。

脈象快而身體不發熱,代表體內有癰。脈象浮而緊,代表病在體表;脈象沉而實,代表病在體內;脈象不浮不沉,代表病在經絡。脈象緊代表疼痛。脈象緊而快,代表膿還沒形成;如果緊的脈象消失而只剩下快的脈象,代表膿已經形成。脈象滑、快、實、急促的,就要用瀉下的方法;脈象微弱、遲緩、虛弱的,就要用補益的方法。脈象長而緩,代表容易治療,因為是胃氣充足的表現。脈象短、散、結代,如果補益沒有效果,就代表無法治癒。

剛開始發病的時候,可以配合艾灸,效果會更好。將獨頭蒜切成三片,厚厚的敷在穴位上進行艾灸,艾灸三次換一次,一直灸到不痛為止,毒素就會消除。但如果內部毒素已經潰爛,或是癰長在肝膽部位、或是長在肚臍的,只能服用藥物來攻毒,禁止使用針灸。

總體治療原則:如果癰的位置在心臟和膈膜之間,屬於上焦的氣分問題,適合服用神效栝蔞散之類的藥。如果癰的位置在腹部和脅肋之間,屬於中下二焦的氣血問題,適合服用薏苡仁湯之類的藥。如果肚子里腫起一點,疼痛而且不會移動的,就是肚癰。可以服用會膿散。如果腹痛像錐子刺一樣,不能讓人觸碰,而且六脈洪大急數,屬於陽毒引起的癰,可以用加味貴金湯。如果內癰已經很久,膿液腐敗腥臭,而且肚臍腹部冷痛,可以用懷忠丹。如果心胸有破洞,而且很久都無法癒合,那就是瘻管,可以使用補漏丹。

4. 內癰主治方

神效栝蔞散,治內癰腦髭背腋諸毒。瘰癧便毒。乳癰、乳疽、乳勞、乳岩等症。悉效。

大栝蔞(一個子多者佳子少者用二個),當歸(五錢),甘草(四錢),沒藥(三錢),乳香(一錢),

用黃酒二碗。煎八分服。或去當歸。加皂角刺一兩六錢半生半熟炒。名立效散。與原方兼服之。尤佳。服將愈。加參、耆、芎、術。以培其元。

薏苡仁湯,治內癰腸癰。腹痛脹滿不食。小便澀滯。婦人產後多有此症。但疑似之間便可服之。

薏苡仁(三錢),栝蔞仁(三錢),丹皮(二錢),桃仁泥(二錢),一加白芍一錢

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會膿散,治肚癰內癰。未潰自消。已潰者膿從便下。

黃耆,歸尾,穿山甲(炒),大黃(各一兩),白芷(六錢),蜂房(一個重六七錢者酒浸瓦焙六次),連翹(二錢),蜈蚣(大者七條酒浸瓦焙二次)

上為末。每服三五錢。無灰酒調服。再多飲以助藥力。如背疽加羌活。脅癰加柴胡。乳症加升麻。各隨經絡加引經藥五七分。酒煎服藥。尤佳。

加味貴金湯,治陽疱毒。腹痛如錐。手不可近。六脈洪數者。

大黃,白芷,殭蠶,穿山甲,貝母

用水二鍾。煎一鍾。食遠服。

懷忠丹,治內癰久潰。膿血腥穢。臍腹冷痛。兼治婦人白帶。腥穢不堪者。立驗。

單葉紅蜀葵花根(四兩),白芷(二兩),枯白礬(一兩),白芍(一兩)

為末。熔黃蠟四兩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清米湯送下。推下膿血令盡。次服大補之藥。以培其元。忌發物。

補漏丹,治心胸有孔久不愈者。及胃癰、井疽、肝癰、心瘻等症。

鹿茸(去毛酥炙),大附子(炮去皮臍),食鹽(等分)

為末。煮棗肉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黃酒送下。

白話文:

神效栝蔞散,主要治療體內癰腫,像是腦後、鬍鬚周圍、背部、腋下等部位的毒瘡,以及瘰癧(淋巴結核)、便毒(肛門周圍的癰腫)、乳房癰腫、乳房硬塊、乳房勞損、乳癌等疾病,都非常有效。

藥方組成:大栝蔞(果實飽滿多籽的最好,如果籽少的就用兩個)、當歸(五錢)、甘草(四錢)、沒藥(三錢)、乳香(一錢)。

用法:用黃酒兩碗,煎煮至剩八分服用。也可以去除當歸,加入皂角刺一兩六錢,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稱為立效散,與原方一起服用效果更好。快痊癒時,可以加入人參、黃耆、川芎、白朮等藥材,以補養元氣。

薏苡仁湯,主要治療體內癰腫,像是腸癰,症狀有腹痛、腹脹、食慾不振、小便不順暢,婦女產後也常見這種情況。如果懷疑有這種情況,就可以服用此藥。

藥方組成:薏苡仁(三錢)、栝蔞仁(三錢)、牡丹皮(二錢)、桃仁泥(二錢),另外可加白芍一錢。

用法: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一碗,溫服。

會膿散,主要治療肚癰和體內癰腫,還沒潰爛的可以使其消散,已經潰爛的可以讓膿液從大便排出。

藥方組成:黃耆、當歸尾、穿山甲(炒)、大黃(各一兩)、白芷(六錢)、蜂房(一個約重六七錢,用酒浸泡後在瓦片上烘焙六次)、連翹(二錢)、蜈蚣(大的七條,用酒浸泡後在瓦片上烘焙兩次)。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至五錢,用溫熱的無灰酒調服,再多喝點酒來幫助藥力發揮。如果是背部的癰瘡,可以加入羌活;如果是脅肋部位的癰瘡,可以加入柴胡;如果是乳房的疾病,可以加入升麻。可以根據病灶的部位加入一些引經藥五至七分。用酒煎服藥效果更好。

加味貴金湯,主要治療陽性疱疹,症狀是腹痛如針刺,不能觸碰,脈搏快而有力。

藥方組成:大黃、白芷、殭蠶、穿山甲、貝母。

用法: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一碗,飯後服用。

懷忠丹,主要治療體內癰腫潰爛很久,膿血腥臭,肚臍腹部冷痛,也治療婦女白帶,白帶腥臭難聞,效果迅速。

藥方組成:單葉紅蜀葵花根(四兩)、白芷(二兩)、枯白礬(一兩)、白芍(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黃蠟四兩熔化後做成藥丸,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清米湯送服。藥丸會幫助排出膿血,等膿血排乾淨後,再服用補氣血的藥,以增強元氣。服藥期間忌吃發物。

補漏丹,主要治療心胸有孔洞久不癒合的疾病,以及胃癰、井癰(頸部癰)、肝癰、心瘻等疾病。

藥方組成:鹿茸(去除絨毛後用酥油烤過)、大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臍)、食鹽(等量)。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煮熟的棗肉做成藥丸,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黃酒送服。

5. 肺癰

肺癰之發。必先中府穴隱痛不已。穴在乳上三肋間。初則寒熱咳嗽。項強不能轉側。脈滑而數。久則肢腫。咳腥臭膿痰。甚則胸膈脹滿。呼吸不利。食少脈洪。自汗。視其身涼脈細。膿血交黏。痰色鮮明。飲食知味者順。手掌皮粗。脈洪氣急。顴紅鼻焮。嘔噦不食。汙膿白血如米粒者逆。

脈洪滑身熱者難瘥。脈細身涼者易治。若潰後短澀者生。洪大者死。孟冬兩尺浮洪。孟春兩寸洪數。惟夏月可慮。

肺癰由外感風寒。未經發瀉所致者多。故肺癰必先解表。宜參蘇飲。外受風寒。咳嗽喘急者。小青龍湯。胸脹氣喘。身腫面浮者。葶藶大棗湯。胸膈痛。脈芤者。瘀血也。四順散加丹皮、紅花。瘀血吐出。其痛自止。發熱。煩渴引飲。脈洪數而無力者。加減八味丸加麥冬。大劑服之。

再以人參五錢。麥冬二錢五分。五味子二錢。水煎。代茶飲之。因房勞丹石。消爍腎水者。腎氣丸、金液戊土丹。勞傷夜熱。脈微數者。日飲童便三五次。朝服人乳。間服金鯉湯。咳嗽喘急氣短。小便短澀者。參耆補肺湯。體倦食少者。參朮補脾湯。蓋諸氣本乎肺。肺氣治則病已。

再面白當補肺脾。面赤當補肺腎。若專攻其毒。脾腎愈虛。而有不誤者則鮮矣。

灸合谷穴七壯。再灸腎俞穴三七壯。

白話文:

肺癰的發生,一定先從中府穴感到隱隱作痛開始,這個穴位在乳房上方第三根肋骨間的位置。一開始會出現發冷發熱、咳嗽、脖子僵硬不能轉動的症狀,脈象呈現滑而快的狀態。時間久了,四肢會腫脹,咳嗽時會咳出帶有腥臭味的膿痰,嚴重時會感到胸悶、呼吸困難、食慾不佳、脈象洪大、容易出汗。觀察身體,如果身體發涼、脈象細微,但咳出的膿血和痰液混合黏稠,痰的顏色鮮明,而且飲食方面還能感受到味道,這表示病情是好的。如果手掌皮膚粗糙、脈象洪大而且呼吸急促、臉頰發紅、鼻頭發熱,甚至出現嘔吐、吃不下東西,咳出的膿痰像米粒一樣混雜著白色血液,這就表示病情惡化了。

脈象洪大且滑,身體發熱的情況很難痊癒;脈象細微,身體發涼的情況比較容易治療。如果膿瘍潰破後,脈象短而澀表示病情轉好;如果脈象洪大表示病情危險。在冬季的最後一個月(孟冬)時,兩尺脈浮而洪大,在春季的第一個月(孟春)時,兩寸脈洪大而快,這兩種情況都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在夏天更要小心。

肺癰大多是由於外感風寒,卻沒有適當發散所導致的。所以治療肺癰,一定要先解表,可以使用參蘇飲。如果外感風寒,出現咳嗽喘氣急促的症狀,可以使用小青龍湯。如果胸悶氣喘、身體腫脹、臉部浮腫,可以使用葶藶大棗湯。如果胸部疼痛,脈象呈現芤脈,這是因為有瘀血,可以使用四順散,並加入丹皮和紅花。等瘀血吐出來後,疼痛自然就會停止。如果發燒、口渴想喝水、脈象洪大而快卻無力,可以使用加減八味丸,並加入麥冬,大量服用。

另外,可以用人參五錢、麥冬二錢五分、五味子二錢,用水煎煮後當茶喝。如果因房事過度或濫用丹石而損耗腎水,可以使用腎氣丸或金液戊土丹。如果因勞累而導致夜晚發熱,脈象微弱而快,可以每天飲用三到五次童子小便,早上服用人乳,間隔服用金鯉湯。如果咳嗽喘急、呼吸短促、小便不暢,可以使用參耆補肺湯。如果身體疲倦、食慾不佳,可以使用參朮補脾湯。因為各種氣都源於肺,所以肺氣調治好了,病自然就會痊癒。

再者,臉色蒼白要補益肺脾,臉色發紅要補益肺腎。如果只專注於攻打毒邪,反而會使脾腎更加虛弱,能不發生錯誤的就很少了。

可以艾灸合谷穴七壯,再艾灸腎俞穴二十一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