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卷二 (2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2)

1. 腎臟風瘡

腎臟風瘡。即腎囊風也。以其久之則有耳鳴、目癢、鼻赤、齒浮、手叉白色等症。及上攻下注。遍體生瘡。宜三因四生散

白話文:

腎臟風瘡,也就是腎囊風。因為時間久了就會出現耳鳴、眼睛癢、鼻子紅、牙齒浮出白色等症狀。以及上攻下注,全身生瘡。適合服用三因四生散。

三因四生散,戴院使云。前症因精氣不調。襲風所致。

白附子白蒺藜(炒去刺),黃耆(蜜炙),羌活(等分)

白話文:

白附子、白蒺黎(炒後去除刺)、黃耆(以蜜炙過)、羌活(均等份)

為末。每服二錢。鹽、酒送下。或用豬腰子剖開。摻藥加鹽。煨熟食之。

婦人血風瘡。亦驗。

青莧膏,治前症。並婦人臍下連二陰生瘡。狀如馬刀。痛出黃汁。食減身浮。二便澀滯。由中下二焦風熱所致。若熱氣不出。當作內痔腸癰。

白話文:

青莧膏,用於治療前述症狀。另外,還用於治療婦女臍下與兩陰之間生瘡。瘡的形狀像馬刀,疼痛時會流出黃色的汁液。患者食量減少,身體浮腫,大小便不通暢。這是由中焦和下焦的風熱引起的。如果熱氣不出,就會形成內痔和腸癰。

馬齒莧四兩。研爛。入青黛一兩。再研勻。塗之。稍干再換。消腫止痛退熱。立驗。內再服八正散。尤佳。

白話文:

馬齒莧四兩,磨成細粉。加入青黛一兩,再次研磨均勻。塗抹患處。稍微乾燥後再換新藥。消腫止痛退熱,效果立竿見影。內服八正散,效果更佳。

2. 肩部

經絡,肩之上廉屬手足少陽經。前廉屬手陽明經。後廉屬手太陽經。

肩疽,生於肩。腫赤引背。靈樞為疪癰。甚連腦脅。治宜汗之。須汗。出至足無害。四五日內逆。𤋲之。一灸會宗穴三七壯。甚者灸肩真穴七壯。

白話文:

_肩疽_是指發生在肩部的疽腫。腫痛並向背部蔓延。靈樞中將它稱作疪癰。嚴重者會連累到頭部和胸脅。治療時應該發汗,直到汗液從腳部流出才沒有傷害。如果四五天內不能發汗,就要灸治療。在會宗穴灸三到七壯。病情嚴重的,在肩真穴灸七壯。

肩癰,生肩外垂骨兩接骨處。恐膿深徹骨。慮傷筋脈拘攣。宜緩筋之藥餌之。

過肩疽,腫發兩肩及兩膊連胛骨者。一名干疽。一名丁疽。令人寒戰口噤。身熱不赤。此手足三陽交會之所由。風襲熱鬱所致。十日可刺。無血者死。

白話文:

肩周炎,肩膀及上臂連接肩胛骨的部位腫脹發炎。又名幹疽,丁疽。令人感到寒冷,牙關緊閉。體溫升高但皮膚不紅。這是手足三陽經交會的地方,由風寒襲擊,熱氣鬱結所引起。十天後可針刺放血。沒有血者死亡。

太陰疽,生肩胛骨上。一名肩後疽。屬手太陰肺經積熱所致。即蓮子發也。若色黑喘嗽。大渴胸滿。脈微者不治。

白話文:

肩胛骨、肩後長出的毒瘡,也叫肩後疽,是肺經積熱所致,類似蓮子發瘡。如果毒瘡顏色發黑,伴有喘息咳嗽,口渴,胸中滿悶,脈象微弱的就不治。

蜂窠疽,生於肩前一二寸。先熱後寒。皮赤。潰有四十九竅。形如蜂窠。灸三間穴二七壯。

上按症與腫瘍潰瘍總治例同法。

3. 臑部(自肩至肘曰臑)

經絡,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實則肢腫。陽虛則肢滿。又云。脾主四肢。脾實則四肢不舉。(濕盛也)脾虛則四肢不用。(懈惰也)又臑臂須別六經。究其痛在何經。加以本經之藥行其氣血。則症愈矣。別經之法。以兩手伸直。貼身垂下。大指居前。小指居後而定之。則其臂臑之前廉者屬陽明經。以升麻白芷、乾葛行之。後廉屬太陽經。以藁本羌活行之。外廉屬少陽經。以柴胡行之。內廉屬厥陰經。以柴胡、青皮行之。內前廉屬太陰經。以升麻、白芷、蔥白行之。內後廉屬少陰經。以細辛獨活行之。又薄桂味淡。能橫行手臂。引他藥直至痛處。白薑黃之性亦同。何則。為非辛不能以達四肢也。治肩膊風寒濕一切疼痛。服蠲痛無憂散。立止。(見諸痛門)

白話文:

經絡,指四肢。諸陽經脈的根源。陽氣實則四肢浮腫,陽虛則四肢沉重。又說,脾主四肢。脾實則四肢麻木痿軟(因濕邪盛),脾虛則四肢不能活動(因虛弱懈怠)。另外,臂膀須辨別屬於哪六條經脈。詳細瞭解疼痛在哪條經絡上,並且使用該經絡的藥物來行氣活血,則症狀就能夠痊癒。辨別經絡的方法,是以雙手伸直,貼身垂下,大拇指在前,小拇指在後,然後固定。則臂膀前面外側的部分屬於陽明經,可以使用升麻、白芷、乾葛來治療。後面外側的部分屬於太陽經,可以使用藁本、羌活來治療。外側的部分屬於少陽經,可以使用柴胡來治療。內側的部分屬於厥陰經,可以使用柴胡、青皮來治療。內前面外側的部分屬於太陰經,可以使用升麻、白芷、蔥白來治療。內後面外側的部分屬於少陰經,可以使用細辛、獨活來治療。薄桂味淡,能夠橫行在手臂上,引導其他藥物直達疼痛的地方。白薑黃的性質也相同。為什麼呢?因為不辛辣的藥物不能到達四肢。治療肩膊因風寒濕引起的疼痛,可以服用蠲痛無憂散,立竿見影。(請參考治療各種疼痛的章節)。

臑癰,臑臂表裡俱腫。色赤而堅。惟肘節處差小。故又名藕包毒。灸少海穴七壯。

髎疽,生肩下連腋。灸會宗穴七壯。

樂疽,生肩內。堅如鵝子。按之痛入骨。惡風。灸腋門穴三七壯。

肩風毒,生臂上節。腫連肩顒。

臂癰,生肩外垂骨兩接骨處。或從肘引至手接骨處。由榮衛不調所致。如膿深徹骨。慮傷筋脈拳縮。治宜緩筋之藥。

白話文:

_ arm 癰_,生長在肩膀骨的兩側連接處。或者從肘部到手部接骨處。由氣血失調引起。如果膿液深到骨頭裡。恐傷筋脈和筋縮。(治療)宜緩解筋骨的藥物。

魚肚發,生於臂內。

按上症。初宜衛生散。或蠲痛臑癰加羌活、獨活、桔梗桂枝。酒水煎服。若漫腫無頭。服敗毒藥不消者。十全大補湯加桔梗、桂枝托之。托之不應者。由濕痰流注經絡也。榮衛返魂湯加南星、酒芩調之。若臂痛不能舉。及左右轉痛者。由中脘伏痰也。宜千金指迷丸、九轉玉華丹導之。

白話文:

依照上面病症,首先宜服用衛生散。或服蠲痛臑癰湯,再加入羌活、獨活、桔梗、桂枝,用酒水煎服。如果腫脹沒有頭,服敗毒藥也不消者,服用十全大補湯,再加入桔梗、桂枝託之。託之不應者,是由濕痰流注經絡所致。服用榮衛返魂湯,再加入南星、酒芩調之。如果手臂疼痛不能舉,及左右轉動也疼痛者,是由中脘伏痰所致。宜服用千金指迷丸、九轉玉華丹引導之。

脈細皮寒。瀉利不食者。為五虛。雖盛暑之時。托裡溫中湯之類溫之。甚者臍膜冷痛昏憒。灸左乳下黑肉盡處二七壯。脈緊細而筋攣者。肝虛而有風寒也。四物湯加丹皮、澤蘭白朮。潰深不痛。胃氣虛也。膿水清稀。瘡口不合。氣血虛也。俱大補之。

白話文:

  1. 脈搏細弱,皮膚寒冷,腹瀉不止,不思飲食,這是五臟虛弱的症狀。即使在盛夏,也要用溫中補氣的藥湯來溫暖身體。如果病情嚴重,臍膜冷痛,昏迷不清,可以用艾灸左乳下黑肉盡處,每次灸2-7壯。

  2. 脈搏緊細而筋攣,這是肝虛而有風寒的症狀。可以用四物湯加丹皮、澤蘭、白朮來調理。

  3. 瘡口潰爛很深但沒有疼痛感,這是胃氣虛弱的症狀。膿水清稀,瘡口不能癒合,這是氣血虛弱的症狀。這兩種情況都需要大補元氣。

石榴疽,生肘上寸余。亦生於各經及臂。初起黃粟小泡。根便開大。色紅堅硬。腫如覆碗。破翻如榴。寒如瘧。由少陽相火與外濕相搏所致。初起宜蟾酥丸汗之。外以艾灸九壯。貼蟾酥餅。蓋膏。焮腫處敷金黃散。次服消毒無憂散加菊花清之。煩躁熱甚者。護心散金液戊土丹。九日後作稠膿。痛減進食。表裡俱退者。可保無虞。反此者逆。潰後同潰瘍調理。一法。破後惟菊花蕊煎湯洗之。最佳。次以菊花燒灰存性。加輕粉兌勻敷之。諸藥不及此。或灸天井穴。

白話文:

石榴疽,在手肘上長一寸多。也會長在各經絡和手臂上。一開始是黃色的小水泡,很快就變大。顏色紅而堅硬。腫得像扣翻的碗。破裂後翻出的肉像石榴。發冷像瘧疾。是由於少陽相火與外濕搏擊所致。一開始應該服用蟾酥丸發汗。外敷艾灸九壯,並貼上蟾酥餅。蓋上膏藥。在腫處敷金黃散。再服用消毒無憂散,加入菊花,清熱解毒。煩躁發熱嚴重者,服用護心散、金液戊土丹。九天後,膿液變稠,疼痛減輕,飲食增加。表裡症狀都消退的,可以保全無虞。反之則不吉。潰爛後像潰瘍一樣調理。有一種方法,破裂後只用菊花蕊煎湯洗滌,效果最好。其次是用菊花燒成灰,保留藥性,加入鉛粉混合均勻敷上。其他藥物都比不上這個。或灸天井穴。

肘癰,生於肘尖。經云。心肺有邪。其氣留於兩肘。治同臂癰。

白芷升麻湯,治臂腫痛。乃陽明經分野。由八風之變者。然身半以上風受之。治宜卻風邪。和經脈。使無壅滯。亦發表之意也。

白話文:

《白芷升麻湯》,用於治療胳膊腫痛。這是陽明經的劃分,由外來的八種風引起。但身體一半以上的地方受到風寒的侵襲。治療應當驅除風寒,調和經脈,使經脈沒有壅塞。同時也具有發表的意義。

黃耆(二錢),酒芩(二錢),生芩(一錢),白芷(八分),連翹(二錢),升麻(五分),桔梗(五分),酒紅花(三分),炙甘草(三分)

白話文:

  • 黃耆:二錢

  • 酒芩:二錢

  • 生芩:一錢

  • 白芷:八分

  • 連翹:二錢

  • 升麻:五分

  • 桔梗:五分

  • 酒紅花:三分

  • 炙甘草:三分

酒水各一鍾。煎八分。食遠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