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卷一 (8)

回本書目錄

卷一 (8)

1. 腫瘍主治方

加減八味丸,治癰疸已發未發。口乾作渴。舌乾黃硬者。宜服。

茯苓,山藥,丹皮(各四兩),山萸肉(五兩),澤瀉(蒸三兩),五味子(炒三兩),肉桂(六錢),熟地(搗膏酒煮八兩),

上共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錢。空心服。鹽湯送下。尋常酒服亦可。此又滲濕潤燥藥也。

紅鉛造化丹,治癰疽元氣不足。軟陷不起發。或已發覆被風寒內外所侵。以致瘡毒下陷變為陰塌不痛者。急宜服此。亦可轉陰為陽。返出毒氣。復腫為吉。

紅鉛(三錢),人參,茯苓,山藥(各一兩),甘草(炙),枯礬(各五錢),辰砂,寒食麵(各七錢五分),麝香(八分),冰片(六分),乳香(二錢用頭生男乳每盤內用一小鐘曬乾共收用之)

上各研精細。方為一處。共再細研。用白蜜二兩。再同頭生男乳一大杯。慢火重湯內用瓷碗燉。蜜滴水不散為度。候稍溫。和入前藥。軟硬得宜。丸龍眼核大。金箔為衣。瓷罐收用。或以蠟固亦妙。每用一丸。好熱酒一杯化藥。食遠服之。用厚綿帛覆暖。患上其熱如蒸。瘡必復起作痛。

乃此丹之效也。諸症嘔吐怔忡瀉痢。屢藥不瘥。異症並效。大率心經之病石菖蒲。肝經之病用遠志。脾經之病用生薑。肺經之病麥門冬。腎經之病五味子。各隨五經之症。用五引煎湯化服。其應如響。修合時務要端午天醫黃道日為佳。

以上二十四方。治癰疽已潰至於收斂。正病雜病。變症壞症。此四者俱在其中。選用毋得錯亂。以保終吉。若不遵此法。妄設他說。別以奇方秘法治之。終致多變。但潰後氣血根本無有不虧傷者。大抵補怯扶羸。理勞續損。皆不出於前方。此外無法也。

白話文:

加減八味丸,治療癰瘡、黃疸,不論是已經發作還是尚未發作的,如果出現口乾舌燥、想喝水,而且舌頭乾燥發黃變硬的,就適合服用此藥。

藥材包含:茯苓、山藥、牡丹皮(各15克),山茱萸(18.75克),澤瀉(蒸過,11.25克),五味子(炒過,11.25克),肉桂(2.25克),熟地黃(搗成膏狀,用酒煮過,30克)。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7.5克,空腹時用鹽水送服,平常也可以用酒送服。這款藥丸的功效是滲濕又滋潤乾燥。

紅鉛造化丹,治療癰疽,適用於元氣不足、瘡瘍軟陷無法發出,或是已經發作卻被風寒侵襲導致毒素內陷、變成陰性塌陷不痛的情況,要趕快服用此藥。此藥也可以將陰性轉為陽性,讓毒氣重新發出來,使瘡瘍恢復腫脹就是好轉的跡象。

藥材包含:紅鉛(11.25克),人參、茯苓、山藥(各37.5克),甘草(炙過)、枯礬(各18.75克),辰砂、寒食麵(各28.125克),麝香(3克),冰片(2.25克),乳香(7.5克,需用初生男嬰的乳汁,每盤用一小鐘曬乾後一同使用)。

將以上藥材分別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混合在一起後再次研磨。加入白蜜75克和初生男嬰的乳汁一大杯,用慢火隔水燉,直到蜜滴入水中不會散開為止。稍微冷卻後,將藥粉混合進去,使其軟硬適中,做成龍眼核大小的藥丸,外層包上金箔,放入瓷罐中保存,或用蠟封固也可以。每次服用一丸,用一杯熱酒化開服用,在飯後服用,並用厚棉被蓋住保暖,讓患處有發熱如蒸的感覺,瘡瘍必定會重新腫起並感到疼痛,這就是藥效發揮了。

如果出現嘔吐、心悸、腹瀉等症狀,用藥多次都無法痊癒,此藥對於這些異常的病症也有效。大體來說,心經的病症要搭配石菖蒲,肝經的病症要搭配遠志,脾經的病症要搭配生薑,肺經的病症要搭配麥門冬,腎經的病症要搭配五味子。依照不同經絡的病症,用這些藥材煎湯化開藥丸服用,效果會很明顯。煉製此藥時最好選在端午節,並挑選吉利的日子。

以上總共二十四個藥方,可以治療癰疽從潰爛到收斂的各個階段,以及各種正病、雜病、變症、壞症,這些情況都涵蓋在內。選用藥方時務必謹慎,不要弄錯,才能確保最終的痊癒。如果不遵照這些方法,隨意使用其他方法或奇特秘方,最終可能會產生更多變化。但總體來說,瘡瘍潰爛後,氣血根本不可能不虧損,所以補氣血、扶助虛弱、調理勞損,都脫離不了上面提到的藥方,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