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黃水瘡

黃水瘡。頭面耳項。忽生黃粟。破流脂水。頃刻沿開。多生痛癢。由外傷風熱內傷濕熱所致。宜升麻清毒散清之。鹽湯洗之。青蛤散搽之。

升麻消毒散,治面腫生瘡。

羌活,防風,升麻,白芷,桔梗,連翹,梔子,芍藥,金銀花,甘草,牛蒡子(如身有瘡。加歸尾、紅花。)

用水二鍾。煎八分。食遠熱服。外用杏仁去皮尖。杵如膏。敷之。

青蛤散,治黃水濕熱等瘡。

蛤粉(煅一兩),石膏(煅一兩),輕粉(五錢),黃柏(生五錢),青黛(三錢),

上為末。先用香油調成塊。次加涼水調稀。將瘡洗淨。薄塗患處。

二白散,治黃水瘡。頭𤼏眉𤼏。耳蝕羊鬍子。燕窠膿窠等瘡。

鉛粉(一兩水調攤碗內艾熏五七次以粉黃色為度),加輕粉(一兩)

為末。用麻油煠槐枝稍枯。去渣取油。調敷患處。

一黃散,治症同前。

黃連(一兩為末水調攤碗內艾內加穿山甲一分燒熏以純黑為度),加輕粉(五錢),冰片(二分),

用槐枝煎油調敷。或豬膽汁調敷。

二合散,治症同前。

鉛粉(炒),槐花(炒等分為末聽用),老松香(一兩),銀硃(四錢)

共為末。紙捲成條。麻油浸透。火燃著。一頭滴下油藥。以器接之。用調前藥。三次即愈。

白話文:

黃水瘡

黃水瘡這種病,會長在頭部、臉部、耳朵和脖子這些地方。突然間會冒出像黃色小米粒一樣的東西,破掉後會流出油狀的液體,而且很快就會擴散開來,常常會讓人感到疼痛和癢。這種病通常是由於外感風熱,或是體內濕熱引起的。應該用升麻清毒散來治療,也可以用鹽水清洗患處,再塗上青蛤散。

升麻消毒散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臉部腫脹和長瘡。

藥材包括:羌活、防風、升麻、白芷、桔梗、連翹、梔子、芍藥、金銀花、甘草、牛蒡子。(如果身上有瘡,可以加入當歸尾和紅花。)

用水兩碗,煎煮到剩八分,在飯前趁熱服用。外用藥的部分,取杏仁去皮尖,搗成膏狀,敷在患處。

青蛤散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黃水瘡等濕熱引起的瘡。

藥材包括:煅燒過的蛤粉(一兩)、煅燒過的石膏(一兩)、輕粉(五錢)、生黃柏(五錢)、青黛(三錢)。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先用香油調成塊狀,再加入涼水調稀。將患處清洗乾淨後,薄薄地塗上藥。

二白散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黃水瘡,包括長在頭皮、眉毛、耳朵(侵蝕耳朵像羊鬍子或燕子窩的膿瘡)等地方的瘡。

藥材包括:鉛粉(一兩,用水調開攤在碗內,用艾草熏五七次,直到鉛粉變成黃色),再加入輕粉(一兩)。

將這些磨成粉末,用麻油將槐樹枝炸到稍微枯黃,去渣取油,調和藥粉後塗在患處。

一黃散

這個藥方治療的病症和前面相同。

藥材包括:黃連(一兩,磨成粉末用水調開攤在碗內,用艾草熏,並加入一分燒過的穿山甲,熏到變成純黑色),再加入輕粉(五錢)和冰片(二分)。

用槐樹枝煎油調和藥粉後塗在患處,也可以用豬膽汁調和藥粉後塗在患處。

二合散

這個藥方治療的病症和前面相同。

藥材包括:炒過的鉛粉、炒過的槐花(等分磨成粉末備用)、老松香(一兩)和銀硃(四錢)。

將這些藥材一起磨成粉末,用紙捲成條狀,用麻油浸透,點火燃燒,從一頭滴下油藥,用容器接住。用這些油藥調和之前的藥粉,塗抹三次就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