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成》~ 卷四 (14)
卷四 (14)
1. 無名腫毒
取薑蔥粉法,蔥姜各杵汁三二碗。薄鋪瓷器內。曬乾成粉。
滲雪膏,治一切風熱攻注頭面。四肢腫痛。
朴硝二升。於臘月中入新瓦罐內。沖熱水令滿。攪勻。掛簷下。俟硝滲出罐外。陸續收之。用人乳調敷。
瑞龍膏,敷一切腫毒。對口乳癰。便毒紅腫焮痛者。不問未成已成。悉驗。
鮮鯽魚(大者一尾),鮮山藥(如魚長一條去皮)
先將魚入石臼內杵爛。次入山藥。再杵如泥。量加冰片。和勻攤敷腫處。綿紙蓋之。黃酒潤之。凡腫毒已成者。如純陽症。則孔似峰窠。用貝葉膏貼之。日換七八次。善能止痛呼膿。生肌完口。更無黏連之苦。半陽半陰症者。則漫腫無頭。微紅微熱。用紺珠膏貼周圍腫處。中留頂。
塗玄珠膏。再以黑膏蓋之。則余腫自消。膿從孔出。內服托裹之劑。純陰症者。內服辛熱大補之劑。外用神妙拔根方。以疏其毒。(以上諸方俱見首卷)
白話文:
無名腫毒
**取薑蔥粉的方法:**將蔥和薑分別搗碎取汁,各取二到三碗。將汁液薄薄地鋪在瓷器內,曬乾後就變成粉末。
**滲雪膏:**可以治療所有因風熱引起的頭面部、四肢腫痛。做法是將二升的朴硝,在農曆十二月放入新的瓦罐內,沖入熱水直到滿罐,攪拌均勻後,掛在屋簷下。等朴硝從罐外滲出,陸續收集起來,用人乳調和後塗敷。
**瑞龍膏:**可以敷治各種腫毒,包括對口瘡、乳癰、以及因便毒引起的紅腫熱痛,無論腫毒是否已經成膿,都有效。做法是取新鮮的大鯽魚一尾,以及跟魚一樣長的一條去皮新鮮山藥。先將鯽魚放入石臼搗爛,再放入山藥,一起搗成泥狀。加入適量的冰片,攪拌均勻後塗敷在腫痛處,用棉紙覆蓋,再用黃酒潤濕。如果腫毒已經成膿,屬於純陽症,膿頭像蜂窩一樣,就用貝葉膏貼敷,每天換七八次,可以有效止痛、排膿、促進肌肉生長,並且不會有黏連的困擾。如果是半陰半陽症,腫塊範圍大而沒有膿頭,輕微發紅發熱,就用紺珠膏貼在腫塊周圍,中間留空,塗上玄珠膏,再用黑膏覆蓋,剩下的腫塊自然會消散,膿液從開口流出。同時內服托裹的藥劑。如果是純陰症,就內服辛熱大補的藥劑,外用神妙拔根方來疏通毒素。(以上提到的這些藥方,都可以在第一卷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