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卷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四 (6)

1. 疔瘡主治方

蟾酥丸,治疔瘡、發背、腦疽、乳癰、附骨、臀腿等疽。一切惡症。及瘡不痛。或麻木。或嘔吐。甚則昏憒。此藥服之。不起發者即起發。不痛者即痛。痛甚者即止。昏憒者即蘇。嘔吐者即解。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潰。真有回生之功。乃惡症中至寶丹也。

蟾酥(二錢酒化),輕粉(五分),枯白礬,寒水石(煅),銅綠,膽礬,乳香,沒藥,麝香(各一錢),雄黃(二錢),硃砂(三錢),蝸牛(二十一個)

上為末。秤准。於端午日午時。在淨室中。先將蝸牛研爛。再同蟾酥和研稠黏。方入各藥。共搗極勻。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用蔥白五寸。患者自嚼爛。吐於男左女右手心。包藥在內。用無灰熱酒一茶鍾送下。被蓋。如人行五六里。出汗為效。甚者再進一服。

內消散

栝蔞(一個),皂刺(一兩),金銀花,大黃,生薑,甘草(各五錢),白芷(二錢),

用黃酒二碗。煎八分。服。

解毒清火湯,治疔毒誤灸。逼毒內攻。煩躁譫語者。

玄參,桔梗,知母,石膏,升麻,梔子,麥冬,木通,大青葉,人中黃(各一錢),便秘。加大黃。悶亂。加燒人糞。

用淡竹葉、燈心各二十根。水煎服。

疔毒復生湯,治疔毒走黃。頭面發腫。毒氣內攻。煩悶欲死者。

牛蒡子,牡蠣,皂角刺,金銀花,梔子,天花粉,木通,地骨皮,乳香,沒藥,殭蠶,大黃(等分),脈實便秘者。加朴硝。

用磨刀針鐵漿水一鍾。黃酒一鍾。煎一鍾。服。行一二次即蘇。又出汗即生。無汗即死。

人參清神湯,治疔毒潰後。餘毒未盡。五心煩躁。精神恍惚。睡臥不寧者。

人參,黃耆,白朮,當歸,茯苓,遠志,陳皮,麥冬,骨皮(各一錢),柴胡,黃連(各五分),糯米(一撮)

用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內托安神湯,治針後出膿時。元氣虛弱。睡臥驚悸不寧。或毒未盡流入心竅。致生健忘者。

人參,黃耆,白朮,茯神,麥冬,玄參,陳皮(各一錢),棗仁(炒研),五味子,石菖蒲,遠志(各五分)

用水二鍾。煎八分。入硃砂三分。和勻。食遠服。

拔疔散,治疔毒甚者。挑後填此。真有回生之功。勿輕忽之。

硃砂,硇砂,白礬,食鹽(二味各用鐵鏽刀燒紅煅之等分)

上為細末。瓷罐收之。聽用。須擇丁日午時制之。

疔毒紅熱腫痛。杵鮮菊花葉敷之。其冷如冰。或坎宮錠子塗之。若漫腫不赤。及走黃結腫者。用離宮錠子塗之。(二錠見敷治門)

疔毒頭暈麻癢心煩者。用野菊花根。杵汁半碗。白酒沖服。或花葉根梗。取四兩。白酒煎。送琥珀蠟礬丸三錢。一用生藍葉酒煎服。

心煩作嘔者。取生黃豆水浸磨漿。每服碗許。令吐之。得吐則心涼。

霹靂火,助內疔出汗之法也。

鵝卵石燒紅。安鐵杓內。杓安桶內。以醋淬於石內。令患者將患處覆桶上。衣蓋勿令泄氣。氣微再添。紅石加醋淬之。以腫處汗出為度。

白話文:

疔瘡主要治療方

蟾酥丸:治療疔瘡、發背(背部毒瘡)、腦疽(頭部毒瘡)、乳癰(乳房膿腫)、附骨疽(骨頭上的毒瘡)、臀腿等部位的毒瘡,以及各種嚴重的惡性瘡瘍。也可用於治療瘡瘍不痛、麻木、嘔吐,甚至昏迷等症狀。服用此藥,能使原本不發作的瘡開始發作,不痛的轉為疼痛,劇痛的止痛,昏迷的清醒,嘔吐的止住,未形成的消散,已形成的潰爛。確實有起死回生的功效,是惡性瘡瘍中的至寶丹藥。

藥物組成: 蟾酥(二錢,用酒化開),輕粉(五分),枯白礬,煅寒水石,銅綠,膽礬,乳香,沒藥,麝香(各一錢),雄黃(二錢),硃砂(三錢),蝸牛(二十一個)。

製法和用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稱量準確。在端午節中午時分,於乾淨的房間內,先將蝸牛搗爛,再與蟾酥混合研磨至黏稠,然後加入其他藥材,共同搗勻。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丸,用五寸長的蔥白,讓病人自己嚼爛,吐在男性左手心,女性右手心,然後將藥丸包在其中,用一小杯溫熱的無灰酒送服。然後蓋上被子,像走五六里路一樣,出汗即為見效。情況嚴重的,可以再服用一次。

內消散

藥物組成: 栝蔞(一個),皂刺(一兩),金銀花,大黃,生薑,甘草(各五錢),白芷(二錢)。

製法和用法: 用黃酒二碗,煎煮至剩八分,服用。

解毒清火湯:治療因疔毒被誤用艾灸,導致毒氣向內攻,出現煩躁、說胡話的症狀。

藥物組成: 玄參,桔梗,知母,石膏,升麻,梔子,麥冬,木通,大青葉,人中黃(各一錢)。便秘者,加大黃;煩悶不安者,加入燒過的人糞。

製法和用法: 用淡竹葉、燈心草各二十根,用水煎服。

疔毒復生湯:治療疔毒導致全身發黃,頭面腫脹,毒氣向內攻,煩悶得快要死掉的症狀。

藥物組成: 牛蒡子,牡蠣,皂角刺,金銀花,梔子,天花粉,木通,地骨皮,乳香,沒藥,殭蠶,大黃(等分)。脈搏有力且便秘者,加朴硝。

製法和用法: 用磨刀時的鐵屑水一碗,黃酒一碗,煎煮至剩下一碗,服用。服藥後可能會瀉一兩次,如果出汗了,就代表病情好轉,不出汗則可能危險。

人參清神湯:治療疔毒潰爛後,餘毒未清,出現五心煩熱、精神恍惚、睡臥不安的症狀。

藥物組成: 人參,黃耆,白朮,當歸,茯苓,遠志,陳皮,麥冬,地骨皮(各一錢),柴胡,黃連(各五分),糯米(一小撮)。

製法和用法: 用水二碗,煎煮至剩八分,在吃飯前服用。

內托安神湯:治療針灸排膿後,元氣虛弱,出現睡臥驚悸不安,或者毒氣未清流向心竅,導致健忘的症狀。

藥物組成: 人參,黃耆,白朮,茯神,麥冬,玄參,陳皮(各一錢),炒棗仁(研碎),五味子,石菖蒲,遠志(各五分)。

製法和用法: 用水二碗,煎煮至剩八分,加入硃砂三分,攪拌均勻,在吃飯前服用。

拔疔散:治療疔毒嚴重者,挑破膿瘡後填入此藥,確實有起死回生的功效,切勿輕視。

藥物組成: 硃砂,硇砂,白礬,食鹽(兩味均用燒紅的鐵鏽刀燒紅煅燒,等量使用)。

製法和用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放入瓷罐中保存,以備使用。必須選擇丁日午時製作。

疔毒出現紅腫熱痛時,可用新鮮菊花葉搗爛敷在患處,感覺像冰一樣涼爽;或者用坎宮錠子塗抹。如果腫脹不紅,或者毒氣蔓延形成硬塊,則用離宮錠子塗抹。(關於坎宮錠子、離宮錠子的用法,參見敷治門)。

疔毒導致頭暈、麻癢、心煩時,可用野菊花根搗汁半碗,用白酒沖服,或者用野菊花的葉子、根莖,取四兩,用白酒煎煮,送服琥珀蠟礬丸三錢;也有人直接用生藍葉煎酒服用。

心煩噁心者,可用生黃豆用水浸泡磨成豆漿,每次服用一碗左右,使其嘔吐,吐後心煩即可緩解。

霹靂火:是一種幫助內生疔毒發汗的方法。

方法: 將鵝卵石燒紅,放入鐵勺中,將鐵勺放在桶內,然後將醋澆在燒紅的鵝卵石上,讓病人將患處覆蓋在桶上,用衣服蓋好,防止漏氣。當醋的氣味減弱時,再加入燒紅的石頭和醋。以腫脹處出汗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