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成》~ 卷二 (36)
卷二 (36)
1. 痔漏類方
制砒法,如砒一兩。用黃連、黃柏、黃芩各五錢。甘草、綠豆各半合。水五碗。煎湯煮砒。以汁干為度。次再升打。若用生砒。則毒氣入腹。反生奄忽。
做條有法。一用山茲菇粉。打糊和條。一做條時。以豬鬃為心。搓成條。略曬。抽出鬃。則藥條成筒。用之以通氣。
灸漏法,久漏膿水根深者。用硫黃、麥面、和大蒜搗為餅。三分厚。隨瘡大小貼之。炷艾一灸一。易二十一壯。隔三五日。方用退管藥。
一用螻蛄搗為餅。乾者為末。水調作餅。貼瘡上灸之。熱則易之。五七壯止。經七日。管退而愈。
一用大附子末。水和為餅。灸之。次上生肌藥。
一用騎竹馬法。取穴灸之亦佳。
漏藥製法
蟬蛻(葉竹簡內。泥固。灰火煨過用。),蛇蛻(入胡桃殼內。鐵線扎之。泥固。煅存性。),蜣螂(貯瓶內。火煨。去頭足。),地龍(敲去腹內泥。黃酒洗。文火頓干。新瓦炙。),蝸牛(用肉。如干者入水內泡一宿。其肉自生。),豬懸蹄,牛角腮(俱酥炙十二次。),鵝翅翎,牛膠,魚鰾(俱蛤粉炒。
),刺蝟皮(用酒醋童便浸炙。),蛤粉(紫口者。糠火煨。),露蜂房(乳浸。炙黑。),象牙(酥油炙。)
家傳痔漏方
喇叭花科。(即二地黃苗也)三月內未開花時。連根採來。陰乾。每用五錢。水三碗。煎二碗。滾兩三次。另用韭葉五錢。用酒水各一鍾。煎八分。空心服。渣午後服。隔二日再一服。內外如式治之。一切新久痔漏。一月除根。
白話文:
製砒霜的方法:
如果使用砒霜一兩,配上黃連、黃柏、黃芩各五錢,甘草、綠豆各半合,加入五碗水。將這些藥材煎湯煮砒霜,直到湯汁收乾為止。接著再用升打的方式處理(此處升打可能指一種處理方式,具體細節不明)。如果直接使用生砒霜,毒氣會進入腹部,反而會導致突然死亡。
製作藥條的方法:
一種方法是用山慈菇粉,加水打成糊狀,搓成條狀。另一種方法是在搓條時,以豬鬃作為中心,搓成條狀後稍微曬乾,然後抽出豬鬃,藥條就變成空心的管狀,可以用來通氣。
灸療瘺管的方法:
對於膿水長流、根部很深的瘺管,可以用硫黃、麥粉和大蒜搗成餅狀,約三分厚,根據瘡的大小貼在患處。接著用艾炷進行艾灸,每灸一炷換一次,共灸二十一壯。間隔三到五天後,再使用退管藥。
另一種方法是將螻蛄搗成餅狀,如果是乾的螻蛄則磨成粉,加水調成餅狀,貼在瘡上灸之。感到熱時就換,灸五到七壯即可停止。大約七天後,瘺管會自行脫落痊癒。
還有一種方法是用大附子粉,加水調成餅狀,貼在患處灸之,之後再用生肌藥。
也可以用騎竹馬法,在特定的穴位進行艾灸,效果也很好。
製作瘺管藥的方法:
蟬蛻(將蟬蛻放入竹簡中,用泥土封固,用灰火煨過後使用),蛇蛻(放入胡桃殼內,用鐵線紮好,用泥土封固,煅燒存性),蜣螂(貯存在瓶中,用火煨過,去除頭足),地龍(敲去腹內泥土,用黃酒清洗,用小火慢慢烘乾,再用新瓦片烤乾),蝸牛(取肉使用,如果是乾的蝸牛則放入水中浸泡一晚,肉就會恢復),豬懸蹄、牛角腮(都用酥油烤十二次),鵝翅膀上的羽毛,牛膠,魚鰾(都用蛤粉炒過),刺蝟皮(用酒、醋和童便浸泡後烤過),蛤粉(用紫口蛤,用糠火煨過),露蜂房(用乳汁浸泡後烤黑),象牙(用酥油烤過)。
家傳痔瘺方:
喇叭花科的植物(也就是二地黃的苗),在三月份還沒有開花的時候,連根採來陰乾。每次使用五錢,加三碗水煎成兩碗,燒滾兩三次。另外用韭菜葉五錢,用酒和水各一鍾煎成八分。空腹服用,藥渣在下午服用。隔兩天再服一次。內外痔瘺都用相同的方法治療。一切新舊痔瘺,一個月即可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