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成》~ 卷四 (22)
卷四 (22)
1. 疥瘡
疥者微疾也。亦從臟腑而生。然必先出於手。何則。疥云。吾不根而生。不母而成。稟陰陽氣育。濕熱化形。蓋手掌乃太陰濕土所主。手心屬太陽相火所司。此無情而化有情。如腐草為螢。朽麥為蝶之意也。其形有五。如多癢少痛為蟲疥。屬肝。宜蘆薈丸。火鬱者逍遙散。焮赤細粒為砂疥。
屬心。宜涼膈散、犀角飲子。久則酒蒸黃連丸。黃泡脹痛為濕疥。即膿疥。屬脾。宜蒼朮膏、升麻和氣飲。膿清色淡不腫為水疥。屬腎。宜六味地黃丸、加味逍遙散。碎粒抓之起皮為乾疥。屬肺。宜搜風順氣丸。久則天門冬膏蜜湯下。
諸疥宜灸曲池穴、間使穴各二七壯。疥生於頭面胸背者。氣血虛也。十全大補湯。加金銀花、何首烏、牛蒡子。則胸背之瘡先愈。便利熱湯。脾肺虛熱也。竹葉黃耆湯。飲冷作痛。脾熱也。清熱消毒飲。體倦食少。脾虛也。補中益氣湯。晡熱內熱及寒熱者。肝虛也。加味逍遙散。
六味地黃丸。盜汗少寐。脾郁也。加味歸脾湯、逍遙散、地黃丸。發熱盜汗。腎虛也。六味地黃丸。
犀角飲子,治心經細粒砂疥。
犀角屑,石菖蒲,木通,玄參,赤芍,甘菊花,甘草,赤小豆(炒)
用水二鍾。生薑三片。煎八分服。
酒蒸黃連丸,治砂疥。
黃連(十二兩用黃酒五鍾煮乾)
為末。米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二錢。滾白水下。
蒼朮膏,治膿濕疥。
南蒼朮十斤。切片。砂鍋內水煮。減半取汁。再加水煮如前。以術無味為度。並汁一處。用小鍋再煎。如干一寸。加汁一寸。煎成膏。加蜜四兩。空心滾白湯調服。
升麻和氣飲,治膿疥。及熱腫脹痛大便閉者。
升麻,葛根,蒼朮,桔梗(各一錢五分),陳皮,枳殼,茯苓,白芷,當歸,赤芍(各一錢),乾薑,甘草(各五分),大黃(量用),生薑(三片)
水煎。食遠熱服。
加味補中益氣湯,治膿疥而無完膚者。
黃耆(二錢),人參,白朮,當歸(各一錢五分),粉草(一錢炙),陳皮(七分),柴胡,升麻(各五分),蒼朮(一錢),防風,玄參(各八分),黃連,黃芩,黃柏(各五分)
水二鍾。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煎八分。食遠溫服。
涼血四物湯,治膿疥。寒熱腫脹作痛者。血虛也。
當歸,川芎,赤芍,生地,蘇木,連翹,黃連,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
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黃耆化毒湯,治乾疥瘙癢。見血無膿者。
黃耆(生五錢),連翹(二錢),防風,當歸,何首烏,白蒺藜(各一錢)
水煎服。能化毒生膿。如日久不幹。再加白朮二錢。茯苓一錢以燥之。
蒼朮湯,熏洗膿窠等疥。南蒼朮片一斤。水一鍋。煎至八分。去渣取汁。浸洗久之。次取渣。置炭火於鬥內。加朮於火上焚之。以手架鬥上熏之。上以綿帛蓋之。勿令泄氣立驗。
白話文:
[疥瘡]
疥瘡是一種輕微的疾病,但也是從臟腑內部產生的問題。然而,它總是首先在手上出現。爲什麼呢?疥瘡自己說:「我不依賴根本而生,無母而形成,我稟承陰陽之氣育成,溼熱化爲我的形態。」這是因爲手掌是由太陰溼土所主宰,而手心則屬於太陽相火所管。這就像無生命的物質轉化成有生命的東西,例如腐草變成螢火蟲,或朽麥變爲蝴蝶的意思一樣。疥瘡的形態有五種:
- 如果癢多痛少,那是蟲疥,與肝臟有關。適合使用蘆薈丸,若火鬱則可用逍遙散。長期可服用酒蒸黃連丸。
- 若呈現紅色細粒,則是砂疥,與心有關。適合使用涼膈散、犀角飲子。長期則可用酒蒸黃連丸。
- 黃色泡泡且觸碰時疼痛,是溼疥,也就是膿疥,與脾臟有關。適合使用蒼朮膏、升麻和氣飲。
- 膿液清澈顏色淡而不腫脹,是水疥,與腎臟有關。適合使用六味地黃丸、加味逍遙散。
- 小顆粒狀,抓後會起皮的是乾疥,與肺有關。適合使用搜風順氣丸。長期可服用天門冬膏蜜湯。
對於各種類型的疥瘡,建議灸曲池穴和間使穴,各施灸二七壯。如果疥瘡發生在頭面胸背,那是因爲氣血虛,可以服用十全大補湯,加入金銀花、何首烏、牛蒡子,這樣胸背的瘡會先癒合。如果方便熱湯,那是因爲脾肺虛熱,可服用竹葉黃芪湯。如果飲用冷水後感到疼痛,那是因爲脾熱,可用清熱消毒飲。如果感到疲倦、食慾減退,那是因爲脾虛,適合使用補中益氣湯。如果午後發熱、內熱以及寒熱交替,那是因爲肝虛,可用加味逍遙散、六味地黃丸。如果出現盜汗、睡眠不足,那是因爲脾鬱,適合使用加味歸脾湯、逍遙散、地黃丸。如果發熱並伴有盜汗,那是因爲腎虛,可用六味地黃丸。
接下來是一些藥方的介紹:
- 犀角飲子:用於治療心經細粒砂疥。藥物包括犀角屑、石菖蒲、木通、玄參、赤芍、甘菊花、甘草、赤小豆(炒)。用水兩杯,加入三片生薑,煎至八分熟即可服用。
- 酒蒸黃連丸:用於治療砂疥。藥物是黃連(十二兩),用五杯黃酒煮幹。將黃連磨成粉末,加入米飯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兩錢,用滾水吞服。
- 蒼朮膏:用於治療膿溼疥。使用十斤南蒼朮,切成片,在砂鍋中用水煮,煮到一半時取汁,再加水繼續煮,直到蒼朮沒有味道爲止。將汁液放在小鍋中再煮,如果汁液幹了一寸,就再加一寸的汁液,直到熬成膏狀。加入四兩蜂蜜,空腹時用滾水調服。
- 升麻和氣飲:用於治療膿疥和熱腫脹痛,以及大便閉塞的情況。藥物包括升麻、葛根、蒼朮、桔梗(各一錢五分)、陳皮、枳殼、茯苓、白芷、當歸、赤芍(各一錢)、乾薑、甘草(各五分)、大黃(適量)、生薑(三片)。用水煎煮,飯後熱服。
- 加味補中益氣湯:用於治療膿疥,皮膚沒有完整的地方。藥物包括黃芪(二錢)、人參、白朮、當歸(各一錢五分)、粉草(一錢,炙)、陳皮(七分)、柴胡、升麻(各五分)、蒼朮(一錢)、防風、玄參(各八分)、黃連、黃芩、黃柏(各五分)。用水兩杯,加入三片生薑和兩枚紅棗,煎至八分熟,飯後溫服。
- 涼血四物湯:用於治療膿疥,伴有寒熱、腫脹和疼痛,血虛的情況。藥物包括當歸、川芎、赤芍、生地、蘇木、連翹、黃連、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用水兩杯,煎至八分熟,飯後服用。
- 黃芪化毒湯:用於治療乾疥瘙癢,見血無膿的情況。藥物包括生黃芪(五錢)、連翹(二錢)、防風、當歸、何首烏、白蒺藜(各一錢)。用水煎煮服用,能夠化解毒素併產生膿液。如果長時間不見好轉,可以再加入兩錢白朮和一錢茯苓來乾燥瘡口。
- 蒼朮湯:用於燻洗膿瘡等疥瘡。使用一斤南蒼朮片,放入鍋中用水煮至八分熟,去除渣滓取汁。將患處浸泡在藥汁中一段時間。然後取出渣滓,放在鬥內炭火上燒。用手架在鬥上進行燻蒸,上面用棉布蓋住,不要讓蒸汽泄露。這種方法立即見效。
- 燻疥方:使用一個核桃(如果含油更好),將其分成兩半取出果仁,並加入一個膠棗肉和二分水銀。將這些材料研磨均勻,放入核桃殼內,將殼口密封。使用時,將紅炭放入爐內,將藥桃置於火上,不斷翻動,讓桃殼變得完全黑色。當火即將進入桃殼內部時,將爐子放入被子內,讓患者屈膝並將被子蓋在身上進行燻蒸。用絹布保護陰囊,堵住被子口,只露出頭面部。等到煙全部消散後取出。第二天,疥瘡症狀會更加嚴重,因爲體內的毒素全部發於外部。避免風吹兩天,按照上述方法再燻一次。瘡口結痂並逐漸脫落,直到痊癒。即使病情非常嚴重,也不過需要燻三次。
- 燻疥餅子:使用三錢銀硃、五錢桑木炭和二十一顆紅棗肉,搗成泥狀,分成六丸曬乾。每次使用一丸進行燻蒸。
- 另一種方法:使用一錢水銀、一兩芸香、十個紅棗肉和一錢細茶末。將這些材料研磨均勻,分成六塊餅。每天早上,在炭火爐中放入一塊藥餅進行燻蒸,晚上移除爐子睡覺。連續三天使用三塊餅,十天內病情全愈。如果沒有芸香,可以用二十枝好的安息香代替。
- 合掌丸:使用六錢大風子肉、六錢油核桃肉、四錢水銀、二十粒天麻子肉、一錢番打麻末、六錢樟腦、一錢枯礬、二錢細茶末、一分麝香和四個苦食(研成粉末)。將所有材料搗成丸狀,大小如同彈子,按照常規方法塗抹。如果疥瘡較多,可以將一兩丸放入滾水中融化,用絹布蘸取藥液清洗兩三次,效果非常好。
- 疥靈丹:用於治療五種類型的疥瘡和八種癬瘡,即使長期未癒合。藥物包括一兩五錢大風子肉、二十個油核桃仁、二兩大杏仁、五錢川椒末、一兩五錢木鱉子肉、五錢水銀、七錢樟腦、五錢枯礬和一小塊豬脂油。將所有材料搗碎一千次,製成泥狀備用。在塗抹之前,需要先將患處抓破。
- 臭靈丹:塗抹乾疥立刻見效。如果膿瘡被挑破後塗抹,會有輕微的疼痛感,但三次後就會痊癒。
- 烏頭黃爛瘡:使用二十一顆雷丸、五個大風子、五個杏仁、二錢蛇牀子、一錢硫黃、一錢蒲黃、一錢川椒和一錢枯礬。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用豬膽汁調勻塗抹。
- 硫黃錠子:用於治療各種疥癬和坐板瘡。將硫黃溶解在碎醋中九次,每次使用一兩配比。加入五分白礦、一錢樟腦、一錢黑鉛(熔化後倒入)、一錢水銀,將所有材料研磨均勻。如果希望呈現紅色,可以加入一錢硃砂;如果希望呈現黑色,可以加入一錢百草霜。再次研磨均勻,熔化後倒入銅盆內成片,用刀切成塊狀保存使用。使用時,取一塊藥塊,用香油磨濃後塗抹。
- 製衣法:用於治療小兒全身長瘡。將真柏油融化後塗在舊的絲綢衣物上,讓小兒穿上。第二天,蟲子會出來,需要用油衣替換。直到蟲子消失爲止。
- 煮衣法:使用二錢阿魏、三錢川椒、五錢苦參、五錢甘草節和五錢荊芥穗。將這些材料放入絹袋內,用水煮數十次。將小兒穿着的衣服放入藥液中浸泡,晾乾後再穿。每隔三天更換一次。
- 使用藁本煎湯給小兒洗澡並洗滌衣服。
- 解燻藥和砒藥等毒的方法:如果中毒,會導致陰囊腫脹破裂並劇烈疼痛。可以使用黃泥水清洗並塗抹患處。
- 使用一個雞蛋清,加入三分之一香油,攪拌數十次,直到混合均勻。用鵝毛蘸取藥液塗抹在患處。這種藥液感覺像冰一樣冷,能夠立即止痛。同時,它還可以治療燙傷和火藥傷。多次塗抹,效果神奇,遠超其他藥物。
- 蘆薈丸、加味歸脾湯、逍遙散、涼膈散、搜風順氣丸、六味地黃丸、十全大補湯、竹葉黃芪湯、清熱消毒散和補中益氣湯等藥方都可在相應的主治諸方門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