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成》~ 卷四 (28)
卷四 (28)
1. 火赤瘡
火赤瘡初起赤色燎漿膿泡。黃水浸淫。痛如火燎。宜清肌解毒湯服之。清涼汁塗之。
清肌解毒湯,治火赤瘡。
犀角,牛蒡子,荊芥,黃芩,甘草,葛根,梔子,黃連,黃柏,知母,花粉,赤芍
水二鍾。煎八分服。
清涼汁,塗火赤瘡。
黃連,黃芩,黃柏,梔子,薄荷,桔梗,枳殼,甘草(各五錢)
水煎數沸。濾去渣。入冰片三分。麝香二分。研末和入。以鵝翎蘸掃患處。
白話文:
火赤瘡剛開始發作時,會呈現紅色,像被火燒過的漿液般的膿皰,黃色的液體會滲出,疼痛像被火燒灼一樣。應該服用清肌解毒湯來清除體內熱毒,並塗抹清涼汁。
清肌解毒湯,用來治療火赤瘡。
藥材包含:犀角、牛蒡子、荊芥、黃芩、甘草、葛根、梔子、黃連、黃柏、知母、花粉、赤芍。
將兩碗水煎煮至剩八分,服用。
清涼汁,用來塗抹火赤瘡。
藥材包含:黃連、黃芩、黃柏、梔子、薄荷、桔梗、枳殼、甘草(各五錢)。
用水煎煮數次沸騰,過濾掉藥渣,加入冰片三分、麝香二分,將其研磨成粉末後混合,用鵝毛筆蘸取塗抹在患處。
2. 寒瘡
寒瘡形如貓眼。有光彩而無膿血。多生身面。冬則近脛。由脾經濕熱所致。先服金蟬解毒丸。次服清肌滲濕湯。多食雞、魚、蒜、韭。忌用鮎魚、蝦、蟹。
清肌滲濕湯
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白朮,白芷,升麻,柴胡,黃連,梔子,澤瀉,木通
用水二鍾。生薑三片。燈心二十根。煎八分服。
白話文:
寒瘡的形狀像貓的眼睛。表面有光澤但沒有膿血。大多長在身體和臉上。冬天的時候容易長在小腿附近。這種病是因為脾經濕熱引起的。先服用金蟬解毒丸,接著服用清肌滲濕湯。飲食上可以多吃雞肉、魚肉、蒜、韭菜。忌吃鮎魚、蝦、螃蟹。
清肌滲濕湯
藥材包含: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白朮、白芷、升麻、柴胡、黃連、梔子、澤瀉、木通。
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三片,燈心草二十根,一起煎煮至剩八分碗的量服用。
3. 魚脊瘡
魚脊瘡初生小泡如魚脊。久則潰流黃水。由臟冷督脈經虛。宜托裡消毒散。(見首卷)
白話文:
魚脊瘡剛開始長出來時,會像魚的背脊一樣,出現小小的水泡。時間久了,水泡會破裂流出黃色的液體。這種情況是因為體內臟腑虛寒,以及督脈經絡虛弱所導致的。應該使用托裡消毒散來治療。(具體藥方請參考本書第一卷)
4. 骨痿瘡
骨痿瘡初生如粟如豆。漸生如梅如李。血不出。膿不生。痛不止。久則延及遍身。治如疔法。
白話文:
骨痿瘡剛開始長出來時,像小米粒或豆子般大小。慢慢地,會長得像梅子或李子一樣大。這種瘡不會流血,也不會化膿,但會持續疼痛不止。時間久了,可能會蔓延到全身。治療方法跟治療疔瘡的方法相似。
5. 紅絲瘡
紅絲瘡。肌膚有紅絲貫串。癢痛不常。由心經積熱所致。治如紅絲疔法。
白話文:
紅絲瘡,是皮膚上出現紅色的細線貫穿,通常不會太癢也不太痛,是由於心經積熱所引起的。治療方法可以參考紅絲疔的治療方式。
6. 天蛇瘡
天蛇瘡。肌膚似癩非癩。由草中花蜘蛛螫傷。仍被露水所搭所致。宜秦艽湯。
秦艽湯,奏艽一味。煎湯飲之。
白話文:
天蛇瘡,皮膚看起來像癩病但又不是癩病。這種病是因為被草叢中的花蜘蛛咬傷,又被露水沾濕所引起的。應該服用秦艽湯來治療。
秦艽湯,只需要秦艽這一味藥材。用水煎煮後飲用即可。
7. 風疳血疳
風疳形如風癬。破流黃水。遍體浸淫。由風濕客於穀道也。搽如聖膏。
用麻油(半斤),當歸(五錢),巴豆仁(三錢)
煠枯去渣。入黃蠟三兩溶化。離火。將凝。入輕粉二錢。和勻搽之。
血疳形如紫疥。癢痛多血。由風熱閉塞腠理也。宜清肌滲濕湯。(見前寒瘡)
白話文:
風疳的樣子像風癬一樣,皮膚破損會流出黃色的水,而且會遍佈全身蔓延開來,這是因為風濕侵入肛門所導致的。可以使用如聖膏來塗抹。
製作方法: 用麻油(半斤),當歸(五錢),巴豆仁(三錢),先將這些藥材用油炸到枯乾,然後把藥渣撈掉,接著加入黃蠟三兩溶化。等到稍微冷卻、快要凝固時,再加入輕粉二錢,攪拌均勻後就可以塗抹在患處。
血疳的樣子像紫色的疥瘡,會癢痛且容易出血,這是因為風熱阻塞皮膚的毛孔所導致的。應該使用清肌滲濕湯來治療(配方參見之前的寒瘡部分)。
8. 白疕
白疕膚如疹疥。色白而癢。搔起白疕。俗呼蛇風。由風邪客於皮膚。血燥不能榮養所致。宜搜風順氣丸、神應養真丹加白蛇之類。
搜風順氣丸(見癩瘋門),神應養真丹(見股部)
白話文:
白疕這種皮膚病,看起來像疹子或疥瘡,顏色呈現白色,並且會發癢。搔抓之後會出現白色的皮屑,俗稱蛇風。這種病是因為風邪侵入皮膚,導致血液乾燥,無法滋養皮膚所引起的。應該服用搜風順氣丸、神應養真丹,可以再加一些白蛇之類的藥材來治療。
(搜風順氣丸的說明請參考癩瘋門,神應養真丹的說明請參考股部)
9. 漆瘡
漆瘡初時發癢。形如癮疹。次則頭面虛腫。遍體破爛。流水。作痛似癩。甚則寒熱交作。由新漆辛熱有毒。入之秉質有偏。腠理不密。感其氣而生也。宜服化斑解毒湯。再杵生蟹沖酒。濾去渣飲之。已潰成瘡。流水處用生柳葉三斤水煎洗之。或乾荷葉一斤煎湯洗之。或白礬四五兩水化浸洗之。其未破處發紅斑作癢者。用二味消毒散揩之。
化斑解毒湯(見丹毒門),二味消毒散(見首卷敷貼門)
白話文:
漆瘡剛開始發作時會感到搔癢,看起來像皮膚上的癮疹(蕁麻疹)。接著頭部和臉部會虛腫,全身皮膚會潰爛、流出液體,疼痛的感覺像癩病一樣。嚴重時還會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這是因為新漆的辛辣溫熱之毒進入體內,加上個人體質偏頗,皮膚腠理(毛孔)不夠緊密,感受了漆的毒氣而引起的。應該服用化斑解毒湯。另外,將新鮮的螃蟹搗爛後用酒沖泡,過濾掉渣滓後飲用。如果已經潰爛成瘡,流出液體的地方,用三斤新鮮柳葉加水煎煮後清洗。或者用一斤乾燥荷葉煎湯清洗。也可以用四五兩白礬溶於水中浸泡清洗。對於那些還沒破皮,只是出現紅斑、感到搔癢的地方,可以用二味消毒散擦拭。
化斑解毒湯(配方見丹毒篇),二味消毒散(配方見首卷敷貼篇)
10. 血箭
血箭由心火熾盛。逼血從毛孔中射出也。急用龍眼殼半個。烙平。盛京墨汁覆於患處。紮緊。過三五日方可去之。內用麻迪三二兩。好酒和服。或用生薑汁飲之。立愈。次服清心涼血等藥。如失血過多者。宜黃耆補血湯。
黃耆補血湯,治失血過多筋無榮養。四肢拘攣。口噤如痙者。
黃耆(一兩),當歸(五錢如挾風兼破傷風者歸耆等分加),羌活,防風(各一錢),荊芥穗(二錢五分),俱水煎服。
白話文:
血箭這種病是因為心火過於旺盛,導致血液被逼迫從毛孔中噴射出來。緊急處理方法是:取半個龍眼殼,將它烙平,然後在患處塗上濃墨汁,用布紮緊。經過三五天後才可以移除。內服藥方面,可以使用麻迪二到三兩,用好酒調和服用,或者喝生薑汁,都能立即見效。之後再服用清心涼血等藥物。如果失血過多,應該服用黃耆補血湯。
黃耆補血湯可以治療因為失血過多導致筋脈失去滋養,出現四肢拘攣、嘴巴緊閉像癲癇發作的情況。
藥方組成是:黃耆(一兩)、當歸(五錢,如果同時有風邪或破傷風,則黃耆和當歸用量相同並增加)、羌活、防風(各一錢)、荊芥穗(二錢五分)。將以上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