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成》~ 卷三 (15)
卷三 (15)
1. 喉痹
喉痹惡寒者。乃寒折熱也。治宜發散。服涼藥反甚。未破者生薑汁漱之。痰甚者桐油餞導之。微者用醋代之。惟醋能消積血也。喉症急者。刺少商穴、太谿穴、虎口動脈。或灸少衝穴。其功甚捷。喉痹腫達於外者有膿。腫脹不肯針刺者。用皂角末取嚏即破。離宮錠子塗之即消。
或皂角末醋調厚敷項外。須臾即破。血出立瘥。或韭菜根和伏龍肝搗敷。鄉村皆相似者時氣也。宜隨運氣以散之。喉痹聲鼾者肺氣將絕也。急以參膏或獨參湯漱之。卒然如啞。吞吐不利。寒氣客於會厭也。蜜炙附子片含之。勿咽。
古謂喉痹不刺血。喉風不倒痰。喉癰不放膿。乳蛾不針烙。皆非治也。如針刺無血。探吐無痰。聲如拽鋸。痰喘鼻焮。唇反舌卷。面青目直。自汗自利。干痛無痰者。皆為不治。已潰而腫不消者。難治。
冰莧散,治喉癬。
冰片,莧菜根(煅灰),薄荷,黃柏(各一錢),月石,兒茶(各一錢五分),人中白,山豆根,胡黃連(各二錢),枯礬,青黛,龍骨,烏梅肉(各五錢)
上各為末。和勻。吹用。
楊梅喉癬。加輕粉一錢。柿霜一錢。白砒五釐。(棗內去核煨熟用)
白話文:
喉嚨腫痛怕冷,是寒氣壓制熱氣的現象,治療應該用發散的方法。如果服用寒涼的藥物反而會更嚴重。如果還沒潰破,可以用生薑汁漱口。痰很多的,可以用桐油灌腸來排痰。症狀輕微的,可以用醋來代替(漱口),因為醋可以消除淤血。喉嚨急症,可以針刺少商穴、太谿穴、虎口動脈,或者艾灸少衝穴,效果很快。喉嚨腫脹到外部有膿的,如果腫脹得不方便針刺,可以用皂角末打噴嚏,就能使膿腫破開。然後塗抹離宮錠子,腫脹就會消退。
或者用皂角末加醋調成糊狀厚敷在脖子外面,一會兒膿腫就會破開,血流出來就會馬上好。或者用韭菜根和伏龍肝搗爛敷在患處。鄉村很多人都有相似症狀,是因為時氣造成的,應該根據當年的氣運來疏散。喉嚨腫痛發出鼾聲,是肺氣將要耗盡的表現,趕快用人參膏或者獨參湯漱口。突然像啞巴一樣,吞嚥困難,是寒氣侵犯到會厭部位了,可以含蜜炙附子片,不要吞下去。
古代說喉嚨腫痛不能刺血,喉風不能倒出痰,喉癰不能放膿,乳蛾不能針刺或烙,這些都是不對的治療方法。如果針刺不出血,探吐不出痰,聲音像拉鋸一樣,氣喘鼻翼煽動,嘴唇反捲,舌頭也捲起來,臉色發青,眼睛直瞪,自己出汗又拉肚子,乾痛卻沒痰,這些都是無法治好的。已經潰破但是腫脹不消退的,也是很難治好的。
冰莧散,治療喉癬。
冰片、莧菜根(燒成灰)、薄荷、黃柏(各一錢),月石、兒茶(各一錢五分),人中白、山豆根、胡黃連(各二錢),枯礬、青黛、龍骨、烏梅肉(各五錢)
以上藥材都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吹入喉嚨使用。
楊梅喉癬,可以加入輕粉一錢,柿霜一錢,白砒五釐(放在去核的紅棗裡蒸熟後使用)。
2. 啞瘴喉風
啞瘴喉風。其症牙關不開口不能言也。治同緊喉。再用甘草湯漱。以解桐油之氣。
白話文:
啞瘴喉風這種病,症狀是牙關緊閉、嘴巴張不開、說不出話。治療方法和緊喉症相同。另外,再用甘草湯漱口,來解除桐油造成的影響。
3. 弄舌喉風
弄舌喉風。亦啞不能言。但舌出。常以手拿是也。急刺少商穴。噙蟾酥丸。導桐油餞。吹金鎖匙。服金蟾酥毒丸。喉內如松子魚鱗者。用大附子片。噙之咽之。喉內生瘡如黃豆者。用烏藥醋磨。唅之漱之。
白話文:
弄舌喉風,這種病症會導致啞口無言,但舌頭會伸出來,而且常常要用手去抓住。遇到這種情況,要趕快刺少商穴,含著蟾酥丸,並用桐油潤滑腸道幫助排便,吹金鎖匙散,服用金蟾酥毒丸。如果喉嚨內部像松子或魚鱗的樣子,就用大塊的附子片,含在嘴裡慢慢吞下去。如果喉嚨裡長出像黃豆大小的瘡,就用烏藥加醋磨成汁,含在嘴裡漱口。
4. 喉癤
喉癤初生如梅核。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久之漸上喉節之間。宜唅金鎖匙。服金蟬解毒丸。及四七湯。
白話文:
喉嚨的癤子剛開始長得像梅子的核。想把它吐出來卻吐不出來,想把它吞下去也吞不下去。時間久了,它會慢慢往上長到喉嚨的關節處。應該含著金鎖匙(可能指某種形狀的含藥物品),服用金蟬解毒丸,以及四七湯。
5. 喉瘤
喉瘤形如元眼。血絲相裹。由肺經受熱所致。禁用針刀。宜益氣疏風湯。吹黃連冰麝散。
白話文:
喉嚨腫瘤的形狀像圓形的眼睛,被血絲纏繞著,這是因為肺經受到熱邪侵襲所導致。這種情況禁止使用針刀治療,應該服用益氣疏風湯,並吹入黃連冰麝散來治療。
6. 鎖喉
鎖喉毒生於聽會之端。注於懸膺之側。形如瘰癧。妨礙飲食。由心經熱積所致。宜清心牛黃丸。
白話文:
鎖喉毒,是從耳前聽會穴附近產生的,它會蔓延到頸部懸雍垂的旁邊,外觀看起來像淋巴結腫大。這種病會影響進食,主要是因為心經積熱所導致。應該服用清心牛黃丸來治療。
7. 嬰兒痘逼咽喉
嬰兒感冒。風熱攻逼咽喉。及痘瘡蘊熱上攻。咽喉腫痛。痰氣不順。咳嗽失音者。用
人參(五錢),桔梗(蜜炙一兩),甘草(半生半熟三錢)
水煎服。
清咽解毒湯,治嬰兒出痘咽喉痛者。首尾可服。
山豆根,麥冬(各一錢),牛蒡子,玄參,桔梗(各七分),防風(五分),甘草
水煎服。
白話文:
嬰兒因為感冒,風熱侵襲咽喉,或是因為出痘瘡體內蘊積的熱氣向上衝,導致咽喉腫痛、痰多呼吸不順、咳嗽甚至聲音沙啞,可以使用以下藥方:
人參(五錢)、蜜炙桔梗(一兩)、半生半熟甘草(三錢),加水煎煮後服用。
另有一個名為「清咽解毒湯」的藥方,專門治療嬰兒出痘時的咽喉疼痛,從出痘開始到結束都可以服用。藥方如下:
山豆根、麥冬(各一錢)、牛蒡子、玄參、桔梗(各七分)、防風(五分)、甘草,加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