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卷四 (25)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5)

1. 小兒部

小兒天真未鑿。鮮五發之毒。亦無善惡之診。其輕小瘡瘍。自可淋滌敷貼之。所謂頻沐更衣外宣無病。不得已而藥之。乃下法也。然必兼調乳母為確。其有大症。載前專科無異。第以小兒所司者。莫如丹毒等類。今則獨加詳焉。

白話文:

小孩子的體質純淨,沒有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污染,也不會有善惡之分。若是遇到輕微的創傷或瘡瘍,只需沖洗乾淨後敷貼藥物即可,就如同經常洗澡更衣可以預防疾病一樣。如果不得已必須服藥,那也是下策。但是,一定要同時調理乳母的飲食起居,這樣才能保證小孩子的健康。如果小孩子得了嚴重的疾病,那就必須按照前面的專科治療方法來治。只是小孩子常患的疾病,莫過於丹毒之類。現在就單獨詳細地介紹一下。

2. 赤遊丹毒

丹者受毒於未形之先。發病於有生之後。由胎養失宜所致。預辨之法。小兒無故眼生厚眵。或眼胞紅暈。微有氣喘。夜則煩啼。此欲發丹之候也。急服藍根等藥。潛消其毒。已有赤腫者。即用蕓薹等類。外銼其鋒。然必兼吮砭洗貼等法治之。始獲全效。

白話文:

丹毒是受到毒素的侵害,在生命尚未成形之前就已經存在,發病在出生之後。是由於胎兒在懷孕期間養育不當所造成的。預先辨別丹毒的方法是,小兒無緣無故眼睛生長厚厚的胞衣,或是眼皮紅潤,甚至微微氣喘,晚上睡覺時則煩躁不安地啼哭,這些都是即將發作丹毒的徵兆。趕快服用藍根等藥物,以潛伏消除毒素。如果已經出現紅腫症狀,就要使用蕓薹等藥物,以減輕毒性。然而,一定要配合吮拔、砭刺、洗滌、敷貼等方法進行治療,才能收到完全的效果。

胎熱丹毒,初發赤腫光亮。遊走遍身者。由熱毒之氣極與血相搏而風乘之也。故又名之曰赤遊風也。初宜升麻葛根湯表之。次用百解散、驅風散清之。甚者大連翹飲。如腹脹不乳。毒氣入里也。紫雪散下之。外則吮之砭之。淋洗之。隨用精豬肉片貼之。一時許。換藥敷之。甚者日換二次。三日後身涼腹軟。聲清乳哺如常。砭處肉活者順。反此者逆。

丹起於腹背。流入於四肢者順。起於四肢。流入於腹背陰囊者逆。

白話文:

胎熱丹毒,病初發時紅腫光亮。遊走全身。是由於熱毒之氣過分與血相搏擊,而風乘虛而入引起的。因此又名之為赤遊風。病初應服用升麻葛根湯疏散外表。其次用百解散、驅風散清熱解毒。若病情嚴重,則服用大連翹飲。如果腹脹而不吐乳汁,是毒氣進入內部所致。用紫雪散下泄。外部則應吸吮、刺絡放血、淋洗。隨時用精豬肉片貼敷患處。約一小時後,換藥敷貼。病情嚴重者,每天換藥二次。三天之後,身體涼爽,腹軟,聲音清亮,能正常哺乳。砭刺處肌肉活潑的有順利,反之則不順利。

胎驚丹毒,初則面生水豆根腳微紅。出沒無定次至頸項丹赤如珠。再次延及胸乳間者。由孕母受驚傳襲於兒胎也。先用四聖散洗目。內服之藥照前胎熱。如微有痰喘作搐者。少加解驚藥。

白話文:

胎驚丹毒,一開始在臉上長出像水痘一樣的紅點,根部微微發紅。這些紅點時出現時消失,沒有規律,直到蔓延到頸部,變成像一顆顆紅寶石一樣的紅色斑點。如果繼續蔓延到胸部和乳房之間,這就與孕婦受驚嚇,這種驚嚇傳遞給了胎兒有關。先用四聖散來清洗眼睛。內服的藥物依照之前胎熱的治療方法。如果小孩出現一些痰喘、抽搐的症狀,則再添加一些安神的藥物。

食滯丹毒,初發赤暈。行而緩慢。非若胎熱之暴速者。此由食滯所致。治宜先消其食。食滯消而丹仍作者。用藥與胎熱藥同。

白話文:

中醫所稱的「食滯丹毒」在初期時,通常會出現紅暈的症狀。這種紅暈的發展較為緩慢,不像胎熱丹毒那樣快速和猛烈。食滯丹毒的產生,主要原因是飲食不節制所造成的。在治療方面,首先需要先消化積滯的食物。當積滯的食物消除之後,丹毒仍然存在的情況下,所使用的藥物可以與胎熱丹毒使用的藥物相同。

吮法砭法,丹毒之法。急令人用甘草煎濃汁漱口淨。隨患處遍吮之。使毒各聚一處。淋洗之。敷貼之。自效。甚者吮畢。隨行砭法。如赤暈走徹遍身。難以悉砭者。令人吮胸背四肢等數處而砭之。令微出血以瀉其毒。血紅者輕。紫者重。黑者死。或出白汁如珠亮。如水晶手黏起絲者重。砭畢。隨以藥水淋洗之。用精豬肉薄片貼之。一時許換藥敷之。甚者日換敷二次。次日如腫未全消。再量行砭法。洗敷照前。第砭時不可刮盡其血。血盡則出黃水矣。若身弱者有不測之變。蓋為血去而氣不能獨居也。

白話文:

吮法砭法,是治療丹毒的方法。丹毒發作時,要趕緊請人用甘草煎濃汁漱口漱乾淨。然後把患處整個吮吸過。使毒素都聚集到一個地方。接著洗淨患處,敷上藥膏。就能很快見效。病情嚴重的,先用吮法後,再進行砭法。如果丹毒的紅暈遍佈全身,很難全部用砭法治療的,就請人吮吸胸背四肢等多處,然後再用砭法治療。使之微微出血來排出毒素。血呈紅色的病情較輕。呈紫色的病情較重。呈黑色的病情會死亡。或者如果出血的是白色汁液,晶亮的像珍珠,像水晶,手一碰即黏起絲來的,病情較重。砭法完成後,立刻用藥水清洗患處。用精豬肉薄片貼敷。貼敷一陣子後,再換藥敷。病情嚴重的,每天換敷兩次。第二天如果腫脹還沒完全消退,再量的情況使用砭法。清洗敷藥照前一次的方法。但砭法時不可把血刮盡。血刮盡了就會排出黃水。要是身體虛弱的人,可能會發生危險。因為血被排出,但氣無法獨自存在。

又兒生百日之內。不可砭之。以其肌肉不能任也。如患在頭。令兒倒臥。頭要低些。用鈹針自下而上。偏針挑之出血。令毒從頂出。不行砭法。敷藥同前。

丹名雖多。其源則一。總以右法施之。自驗。(砭法見首卷針砭門)

白話文:

嬰兒出生後的一百天內,不可用針灸治療,因為他們的肌肉還很脆弱,不能承受。如果嬰兒患有頭上的疾病,讓嬰兒倒臥,頭部要低一些。用鈹針從下往上,偏向一側刺入,挑出血,讓毒從頭頂排出。如果不行針灸的方法,敷藥的方法和前面相同。

凡治風丹。宜解毒托裡。令微通利。使元氣內護而排外邪。慎用硝黃等大下之劑。若夫發散太過。則表虛熱。赤不退者。補中益氣湯。加防風、白芷。寒涼太過。則胃虛熱。赤不退者。異功散加升麻、柴胡。或兼發搐者四君子湯加升麻、當歸、鉤藤。如丹毒已解。發熱作渴不食者。七味白朮散。

白話文:

治療風丹,宜解毒排毒,使氣血微通暢達,使正氣內守而排解外邪。慎用大黃、硝石等峻瀉之劑。

如果發散過多,就會表虛發熱,發紅不消退,可服用補中益氣湯,加入防風、白芷。

如果過於寒涼,就會胃虛發熱,發紅不消退,可服用異功散,加入升麻、柴胡。

或兼有抽搐的症狀,可服用四君子湯,加入升麻、當歸、鉤藤。

如果丹毒已經消退,但是仍然發熱、口渴、不思飲食,可服用七味白朮散。

3. 主治方

升麻葛根湯,治丹毒面紅。發熱氣急。啼叫驚搐等症。

白話文:

升麻葛根湯,用於治療丹毒臉部發紅,發燒氣促,以及哭鬧驚厥等症狀。

升麻,葛根,白芍,柴胡,黃芩,梔子(各一錢),木通,甘草(各五分)

用水二鍾。煎一鍾。母子同服。

百解散,治一切丹毒。

白話文:

柴胡、升麻、葛根、白芍、黃芩、梔子(各六克),木通、甘草(各三克)

升麻,葛根,赤芍,黃芩,連翹,麻黃,薄荷,半夏,荊芥,金銀花,甘草

水煎。母子同服。

白話文:

將升麻、葛根、赤芍、黃芩、連翹、麻黃、薄荷、半夏、荊芥、金銀花和甘草一起煮水。母親和孩子可以一起服用。

驅風散,治紫赤丹毒。及諸瘡咽喉腫痛。並傷風發熱煩躁。鼻塞氣喘。痰嗽驚風等症。

白話文:

「驅風散」,主治紫赤色丹毒、以及各種瘡、咽喉腫痛等症狀,也可用於治療傷風發熱、煩躁、鼻塞、氣喘、痰咳、驚風等症狀。

金銀花(三錢),牛蒡子(炒),防風,荊芥,當歸,川芎,白芍,黃芩,連翹(各八分),木通,甘草(各四分),甚。加大黃,丹毒。加麻仁(炒研)

水二鍾。煎八分。母子同服。

白話文:

金銀花(3錢),牛蒡子(炒過),防風,荊芥,當歸,川芎,白芍,黃芩,連翹(各8分),木通,甘草(各4分),即可。如果症狀嚴重,可以加大黃、丹毒。如果症狀較輕,可以加麻仁(炒過研磨)。

大連翹飲,丹毒發熱。痰涎壅盛一切諸瘡痧疹頸項生核。或傷風傷寒。時行發熱等症。

白話文:

大連翹飲:可用於丹毒發熱、痰涎壅盛、各種瘡癤痧疹、頸項生核,或傷風傷寒、時行發熱等症狀。

連翹,牛蒡子,防風,荊芥穗,黃芩,柴胡,梔子,蟬蛻,當歸,赤芍,石膏,滑石,木通,瞿麥,車前子,甘草(等分)

用燈草二十根。水煎。母子同服。

白話文:

連翹、牛蒡子、防風、荊芥穗、黃芩、柴胡、梔子、蟬蛻、當歸、赤芍、石膏、滑石、木通、瞿麥、車前子、甘草(比例相同)

紫雪散,治小兒赤遊丹毒。甚者毒氣入里。肚腹膨脹。氣急不乳。宜此救之。又治傷寒熱燥發狂。及外科一切蓄毒在內。煩躁口乾。恍惚不寧等症。

白話文:

紫雪散,用於治療小兒患的赤遊丹毒。要是病情嚴重,毒氣侵入了體內,導致肚子腹脹,呼吸困難,不願吃奶的情況時,可以適用。這紫雪散的用法,還可以治療傷寒引起發熱煩躁、神智不清的症狀。適用於外科一切蓄積毒素在體內,而產生的煩躁、口乾、恍惚不安等症狀。

升麻,寒水石,石膏,犀角,羚羊角(各一兩),玄參(二兩),沉香,木香(各五錢),甘草(八錢)

白話文:

升麻、寒水石、石膏、犀角、羚羊角(各一兩),玄參(二兩),沉香、木香(各五錢),甘草(八錢)。

用水五碗。煎至一碗。濾清再煎。滾投提淨朴硝三兩六錢。微火慢煎。水氣將盡。欲凝結之時。傾入碗內。下硃砂、冰片各二錢。金箔百張。各預研細末和勻。將碗頓水內。候冷。凝成紫雪。收用。如大人每用一錢。小兒用二分。十歲者用五分。含口內。徐徐咽之。即效。甚者倍服之。或用淡竹葉、燈心煎湯化服。亦佳。

四聖散,治胎受熱毒。兩目不開。及丹毒眼胞紅暈。

白話文:

取五碗水。將朴硝煎煮至剩下一碗的量。過濾後再次煎煮。滾沸後,投入提淨的朴硝三兩六錢。用小火慢慢煎煮。當水氣將要乾盡,藥液即將凝結時,將藥液倒入碗中。加入研磨成細末的硃砂、冰片各二錢,金箔一百張。將藥材混合均勻。將碗放在水中,等藥液冷卻。凝結成紫色的粉末後即可收納使用。大人每次使用一錢,兒童使用二分,十歲兒童使用五分。將藥含在嘴裡,慢慢嚥下去。藥效立竿見影。症狀嚴重的可加倍服用。或使用淡竹葉、燈心煎煮湯藥化開服用,也效果不錯。

黃連,秦皮,木賊,燈心,棗子(等分咀片)

每用二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澄清去渣。不時洗目。

淋洗丹毒等方

白話文:

黃連、秦皮、木賊、燈心、紅棗(等份,切成碎末),放入藥袋中。

丹毒赤暈漸開。或暈有碎瘡者。用甘草兩許。水一大鐘。煎半鍾。待溫。令乳母滿口含漱。徐徐吐淋病處。以手掌並指揩洗之。勿犯指甲。仍與小兒些須飲之。只一次。則暈不開大矣。良久再淋。三淋必瘥。一用柳葉或赤丹。每取一升。用水一斗。煎三升。於避風處淋洗之。日五七次。

敷丹毒類方

白話文:

丹毒症狀正在擴散。或是有碎瘡的人,用甘草兩錢,水一大碗,煎成半碗。等藥水溫熱後,餵乳母一口讓她在嘴裡含漱,慢慢噴灑在患處。用手掌併攏手指把患處擦洗乾淨,不要弄傷指甲。給小孩喝一點剩餘的藥水,只需一次。這樣做的話,丹毒的症狀不會擴大很多了。過一會兒再噴灑藥水,噴灑三次以後,丹毒就可以治癒。另外一種方法是用柳葉或赤丹,每次取一升,水一斗,煎成三升,在避風的地方淋洗患處。每天五到七次。

蕓薹菜子研末。酒調。澄清飲之。渣塗之。或輕粉末杵芫荽汁調稀。鵝翎蘸掃患處。須臾。赤色變白。或生癗。或自破。而愈。或景天草杵汁。加陳醋塗之。或紫檀香一塊。水磨汁塗之。

丹流入腹者。杵馬齒莧汁飲之。渣敷。

白話文:

油菜籽研成細末,用酒調和,澄清後飲用,渣滓塗抹患處。或者用輕粉末(滑石粉)搗碎,加入香菜汁調稀,用鵝毛蘸取塗抹患處。須臾,赤色會變成白色。或者用景天草搗碎取汁,加入陳醋塗抹患處。或者用紫檀香一塊,用水磨成汁塗抹患處。

丹流入陰。赤腫出血者。用牛膝一兩。生甘草五錢。水一鍾。煎五分。加雞子清調伏龍肝末塗之。(伏龍肝即灶心燒紅之土也)

白話文:

丹毒侵入陰部,導致發紅腫脹、出血時,可用牛膝一兩、生甘草五錢,加入一鍾水,煎煮至五分之一,加入雞蛋清攪拌均勻,再加入伏龍肝末塗抹患處。(伏龍肝即竈心燒紅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