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成》~ 卷四 (13)
卷四 (13)
1. 諸癢
諸瘡痛癢。皆屬於火。又云。風盛則癢。蓋為風者。火之標也。凡風熱客於皮膚。作癢起粟者。治宜疏風。如換肌丸、苦參丸等。若風熱內淫。血虛作癢者。又當涼血潤燥。如逍遙散、柴胡湯之類也。
神仙換肌丸,治皮膚風熱。如蚤蝨叮咬。癢不可忍者。
白話文:
各種瘡痛瘙癢。都屬於火症。又說。風盛則癢。因為風是火的標誌。凡是風熱侵襲皮膚。引起瘙癢,起粟者。治療應當疏散風,例如換肌丸、苦參丸等。如果風熱內淫。血虛作癢者。又應當涼血潤燥。例如逍遙散、柴胡湯之類的藥方。
蟬蛻(焙),殭蠶(焙),防風,片芩(酒炒),何首烏(各一兩),梔子(酒炒八錢),白芷(八錢),荊穗(七錢),羌活(七錢),地膚子(五錢)
白話文:
蟬蛻(焙),殭蠶(焙),防風,片芩(酒炒),何首烏(各10公克),梔子(酒炒8公克),白芷(8公克),荊穗(7公克),羌活(7公克),地膚子(5公克)
上為末。酒糊為丸。綠豆大。每服三二十丸。茶清送下。
苦參丸,治風疹遍身。癢痛難忍。涎多不寐者。
白話文:
上方藥材研成細末,用酒調和製成丸劑,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丸,用淡茶水吞服。
苦參丸,用於治療全身風疹,瘙癢疼痛難忍,以及多涎無法安睡的情況。
苦參一兩為末。用皂角二兩。水一升。揉濾取汁。石器煎成膏。和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水送下。
白話文:
將一兩苦參研磨成細末。使用兩兩皁角。加入一升水。用手揉搓濾汁。將石器煮成膏狀。混合丸成梧桐籽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溫水送服。
四生丸,治渾身麻癢。或麻痹不仁。或生斑疹。或外臁血風頑瘡。骨節痛不能履。
白話文:
四生丸,治全身麻癢。或者麻痹不仁。或者生出斑疹。或者有外傷血風頑固瘡。骨節疼痛不能行走。
地龍(去土),殭蠶(炒),白附子,五靈脂,草烏(去皮尖炮等分)
白話文:
地龍(去除泥土),僵蠶(炒過),白附子,五靈脂,草烏(去皮尖和炮製好的分量相等)
為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茶清送下。
二味消毒散,治遍身起瘰作癢。用此乾擦之。自止。
明礬(一兩),雄黃(五分),共為末。
遍身癢如蟲行者。用鹽一斗。水一石。煎七斗。澄清洗之。三五次愈。
用茵陳湯煎汁洗之。
加味通聖散,治風餅風丹作癢。
白話文:
把藥磨成粉,米糊丸和桐子大,每次服用三十到四十丸,用清茶送服。二味消毒散,治全身起瘰癧發癢,用藥粉乾擦即可止癢。明礬一兩,雄黃五分,共研成粉末。全身奇癢如蟲爬一樣,用一斗鹽,一石水,煎煮成七斗,澄清後用藥液清洗,三五次即可痊癒。也可以用茵陳湯煎煮後洗患處。加味通聖散,治風餅風丹發癢。
防風,川芎,當歸,白芍,白朮,甘草,連翹,薄荷,梔子,桔梗,麻黃,石膏,滑石,荊芥,黃芩,朴硝,大黃,蟬蛻,枳殼
白話文:
防風:具有解表散寒、疏風通竅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瘀血阻絡引起的疼痛等症狀。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血虛引起的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血虛等症狀。
白芍:具有養血調經、柔肝止痛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血虛引起的月經不調、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疼痛等症狀。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尿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虛引起的食少、腹瀉、水腫等症狀。
甘草:具有益氣健脾、清熱解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虛引起的食少、腹瀉、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瘡等症狀。
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扁桃體炎、腮腺炎等症狀。
薄荷:具有疏風解表、清熱消暑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流涕、暑熱引起的發熱、口渴等症狀。
梔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扁桃體炎、腮腺炎、痢疾等症狀。
桔梗:具有宣肺止咳、祛痰散結的作用。常用於治療咳嗽、哮喘、痰多等症狀。
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流涕、喘息等症狀。
石膏: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扁桃體炎、腮腺炎、痢疾等症狀。
滑石:具有清熱利尿、解毒止瀉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扁桃體炎、腮腺炎、痢疾等症狀。
荊芥: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流涕、咽喉腫痛等症狀。
黃芩: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扁桃體炎、腮腺炎、痢疾等症狀。
朴硝:具有清熱瀉火、通便導滯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扁桃體炎、腮腺炎、痢疾等症狀。
大黃:具有清熱瀉火、通便導滯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扁桃體炎、腮腺炎、痢疾等症狀。
蟬蛻: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扁桃體炎、腮腺炎、痢疾等症狀。
枳殼:具有行氣消食、寬中理氣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食積引起的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用水二鍾。煎八分。熱服。
一用鹿角磨酒熱服。煎鳳仙花科洗之。
白話文:
使用兩杯水,煮至剩八分滿時服用,趁熱喝下。
或者使用鹿角磨成粉,混入熱酒中服用。另可煮鳳仙花科植物來洗患處。
蛇床子湯,狼毒膏俱見腎囊風)三因四生散見腎藏風瘡)羽液膏見癮疹)
白話文:
蛇牀子湯、狼毒膏都見於腎囊風這一類。三因四生散見於腎藏風瘡這一類。羽液膏見於癮疹這一類。
2. 諸痛
諸痛之為症也。有各門之所未備。其立方也。有各門之所未載。今匯之於一。以便採用。庶無遺失。
白話文:
各種疼痛的症狀,在不同的診療範疇中可能沒有詳細記載。在配製方劑時,也可能沒有被其他診療方法所記錄。現在將這些整理彙總在一起,方便採用,以免遺漏。
蒼朮復煎散,治寒濕相合。腦痛惡寒。心煩腹悶。脈沉而遲。項背腰脊髀骨脛膝等痛。
白話文:
蒼朮復煎散:治療寒濕相合引起的腦痛惡寒、心煩腹悶、脈沉而遲、項背腰脊髀骨脛膝等疼痛。
蒼朮(四兩水二碗煎二鍾去渣入),黃柏(三錢),羌活,柴胡,升麻,藁本,白朮,澤瀉(各五分),紅花(少許)
再煎至二鍾服。
白話文:
蒼朮(四兩,加水二碗,煎至二碗,去渣,入)
黃柏(三錢)
羌活、柴胡、升麻、藁本、白朮、澤瀉(各五分)
紅花(少許)
蠲痛無憂散,治一切腫毒痛。筋骨痛頭風痛。風寒濕痹。遍身疼痛。腳氣痛風。及大麻風等症。
白話文:
蠲痛無憂散,可以治療各種腫脹、疼痛、筋骨疼痛、頭痛、風寒濕痺、全身疼痛、腳氣痛風和大麻風等疾病。
蒼朮(米泔水浸焙),半夏(薑汁浸焙),穿山甲(陳土炒),川烏(黑豆酒煮去皮尖),草烏(生薑汁煮),苦食(麻油煠浮)當歸(酒洗),甘草(各二兩),麻黃(三兩),威靈仙(一兩),鬧羊花(醋浸炒黃色四兩)
白話文:
蒼朮(用米飯過濾水浸泡後烘烤),半夏(用薑汁浸泡後烘烤),穿山甲(用老的土壤炒熟),川烏(用黑豆酒煮熟後去除皮和尖端),草烏(用生薑汁煮熟),苦食(芝麻油爆炒後浮起),當歸(用酒清洗),甘草(各二兩),麻黃(三兩),威靈仙(一兩),鬧羊花(用醋浸泡後炒至黃色,四兩)
各製為末。和勻。每服五七分至一錢。無灰酒調服。再飲以醉為度。蓋臥出汗。立驗。避風。
尋痛丸,治遍身走注疼痛。並一切腫毒疼痛。
白話文:
各做成粉末,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五七分到一錢。用無灰酒調服。再飲酒至微醉。蓋被臥床發汗。立即見效。注意避風。
尋痛丸,治療全身游走性疼痛。以及各種腫毒疼痛。
五靈脂,草烏(炮),杏仁(各一兩),沉香,木香(各五錢),麝香(一錢)
白話文:
五靈脂、草烏(炮製)、杏仁(各一兩),沉香、木香(各五錢),麝香(一錢)
上為末。酒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黃酒送下。如治腫毒。杏仁易桃仁。沉、木易乳、沒。各等分。燒酒下。
桑皮飲,治皮膚痛不可以手按者。
白話文:
將藥材一起搗成粉末。用酒和成丸劑,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溫黃酒送服。如果要治療腫毒,可以用杏仁代替桃仁,沉香、木香和乳香、沒藥各等分,用燒酒送服。
桑白皮(二錢),乾葛,柴胡,黃芩,玄參(各一錢),地骨皮,天門冬,麥門冬(各一錢五分),木通,甘草(各五分)
白話文:
桑白皮(8克),乾葛、柴胡、黃芩、玄參(各4克),地骨皮、天門冬、麥門冬(各6克),木通、甘草(各2克)。
用水二鍾。生薑三片。蔥頭一個。煎一鍾。熱服。出微汗。
槐花散,治皮膚痛。雖蒼蠅飛上即痛者。
槐花(炒)
為末。每服三錢。溫黃酒調服。
魚鰾散,治遍身痠軟作痛者。腰痛。
魚鰾(四兩香油煠黃)
為末。每服五錢。溫黃酒送下。
威靈仙桂湯,治產後經風。痛不可忍。並痢後風。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可以用來治療皮膚疼痛,即使是蒼蠅飛上去就痛的患者也能有效。使用兩杯水,加入三片生薑和一個蔥頭,煎煮至一杯,熱服,微微出汗即可。
另一個方子則是用來治療全身痠軟疼痛和腰痛。將四兩魚鰾用香油煮至黃色,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溫黃酒送服。
最後一個方子用來治療產後風寒引起的疼痛,以及痢疾後的風寒。
威靈仙,肉桂,木香,乳香,沒藥(各二錢)
水二鍾。煎八分服。
六合散,治一切腰疼。
白話文:
威靈仙、肉桂、木香、乳香、沒藥,各一錢
羌活,獨活,大茴香,小茴香,杜仲,當歸(各二錢)
白話文:
羌活、獨活、大茴香、小茴香、杜仲、當歸(各 12 公克)
用黃酒一碗浸。露一宿。次早空心去渣溫服。立愈。
一用紅姑娘一個。炙乾令焦為末。黃酒下。
鵝實散,治脅痛疝氣痛。
鵝眼枳實(焙),小茴香(炒)
白話文:
用一碗黃酒浸泡藥材,露一夜。第二天早上空腹喝下溫热的藥汁,去掉藥渣,病就好了。
具体做法是用一个红姑娘,烤干至焦黑,研磨成粉末,用黄酒送服。
鹅实散治疗胁痛、疝气痛。
药物组成:鹅眼枳實(烘干)、小茴香(炒)。
各為末。等分和勻。每服二錢。用小黑豆同艾葉炒熱。沖黃酒於內。去渣。調前末藥。食前服之。立止。
不龜手膏,治冬月手背裂痛。
白話文:
將所有的藥材磨成粉末,均勻混合。每次服用二錢,與小黑豆和艾葉一起炒熱。用黃酒沖泡,去除渣滓,加入之前磨好的藥粉。在飯前服用,立即可見效。
豬脂油(四兩入),白蠟(二兩溶化離火加),白芷,升麻(一錢),豬牙皂(一錢),丁香(五分),麝香(二分)
白話文:
豬油(四兩入),白蠟(二兩,溶化後離火加入),白芷、升麻(一錢),豬牙皁(一錢),丁香(五分),麝香(二分)
為細末。入前油蠟內和勻。先用蔥湯洗手淨。拭乾。烘手熱。取前膏一塊。於手心內搓之。令手掌油潤去藥。則隻手於火上烘之搓之。以油干為度。則裂痛立愈。更且滋潤肌膚。勝裂口藥多矣。
白話文:
將「上好的熟油或牛油」與膏藥磨成粉末,並倒入事前準備好油脂和蠟的混合物中攪拌均勻。先用蔥湯把手洗乾淨,之後擦乾,再用熱毛巾溫熱雙手。取出一小塊藥膏放在掌心,搓揉之間令到手掌滿是油脂,直到藥膏完全消失只有油脂的時候,放在火上烘一烘後再搓揉雙手,重複以上動作直至油脂完全乾透為止。裂口疼痛會立刻痊癒,更重要的是能滋潤肌膚,比其他裂口藥膏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