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卷二 (1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2)

1. 肋部

經絡,腋直下髀骨。屬足少陽足厥陰二經相火之司也。二經之氣不平則風火內搏。榮逆血鬱。熱聚為腫。癰之所由而生也。(肋脅骨也。肋者助也。有骨曰肋。無骨曰脅。)

白話文:

腋下直達大腿骨的這條經絡,屬於足少陽和足厥陰這兩條經脈,是相火的運行場所。這兩條經脈的氣血如果運行不平和順,就會出現風火內攻,氣血運行不暢,熱量聚集而形成腫脹。這就是癰生長的原因。(肋骨和肋膜也稱為肋脅骨。肋骨的作用是輔助,有骨頭的地方稱為肋骨,沒有骨頭的地方稱為肋膜。)

肋疽,一名夾熒疽。兩肋發腫。甚則連及肩肘。其症在左。痛應於右。其患在右。痛應於左。急宜針砭。庶免內攻。膿多可治。無膿不治。腫赤痛甚。煩躁脈實而嘔者。為有餘。當下之。腫硬不潰。脈弱而嘔者。為胃虛。宜六君子湯砂仁藿香補之。亦有痛傷胃氣而嘔者。外感寒邪及穢氣而嘔者。雖腫時尤宜助胃壯氣。蓋腫時作嘔。因毒氣內侵者十有一二。濕氣內傷者十有八九。二十日不穴者死。

白話文:

肋間膿腫,別名為夾熒疽。在肋間發生腫脹,情況嚴重的還會連累到肩肘。如果症狀出現在左側,那麼疼痛會反映到右側;如果患病在右側,那麼疼痛也會反映在左側。應該及時採用針刺放血療法,才能避免膿液向內部擴散。膿液較多的情況可以治癒,沒有膿液的情況無法治癒。腫脹發紅疼痛厲害、煩躁,脈搏有力且嘔吐的,是屬於實證,應瀉下通便。腫塊堅硬不潰爛,脈搏虛弱而嘔吐的,是屬於胃虛,應服用六君子湯加砂仁、藿香來治療。有些患者還可能出現損傷胃氣而嘔吐的情況。外感寒邪和穢氣而嘔吐。即使腫脹的時候,也更應該健胃益氣。因為腫脹時嘔吐,因毒氣內侵的佔十分之一二,因濕氣內傷的佔十分之八九。如果腫脹超過二十天不穿刺排膿,就會死亡。

脅疽,初生如李。漸大如杯。靈樞云。發於脅者名曰敗疪。敗疪者女子之病也。灸之。由足厥陰肝經鬱怒所致。初宜柴胡清肝湯。解鬱瀉火。已成者托裡消毒散。加香附青皮。膿成者針之。勿傷內膜。已潰者八珍湯。加山萸丹皮、澤瀉。兼滋腎水。是症。肥胖內實者鮮有是症。惟虛勞者患之。如破流臭敗稀膿。補托不應者死。大抵膿血大瀉。氣血俱虛。法當峻補。雖有他症。當末治之。蓋元氣一復。諸症自退也。宜灸衝門穴二七壯。

白話文:

脅疽,剛開始生出來像李子般大小。逐漸長大如杯子般大小。 靈樞裡說:長在脅部的疽病,叫做敗疪。敗疪是女性的疾病。灸它。是由於足厥陰肝經的鬱怒引起的。剛開始的時候,適合用柴胡清肝湯。疏肝解鬱,瀉火去熱。已經形成的,用託裡消毒散。加入香附、青皮。膿已經形成的,用針灸來治療。不要傷到內膜。已經潰爛的,用八珍湯。加入山萸丹皮、澤瀉。兼而滋補腎水。這個症狀,肥胖的人很少得這個病。只有虛勞的人才會得。如果膿汁破流,有臭味,而且稀薄,補虛託毒的方法沒有效果的話,就會死亡。大體上來說,膿血大量流失,氣血都很虛弱。方法應當大力補虛。儘管還有其他症狀,都應該先治療這個症狀。蓋元氣一復原,其他症狀自然就會消退。應當灸衝門穴,灸二到七壯。

一誤作痰痞。治之罔效。數月大如盎。高如𨫼。堅如石。微紅漫腫。不甚疼痛者。即此症也。失治。則攻擊成膿。形如鼓脹。但其肚無青筋。而臍不突為異耳。

白話文:

一誤診為痰痞。治療沒有效果。幾個月後長得像大陶罐那麼大。像臉盆一樣高。堅硬如石頭。微紅腫脹。不太疼痛的。就是這種症狀。誤診失治的話。那麼就會惡化成膿瘡。形狀像鼓脹起來。但肚子上沒有青筋。而肚臍不突出是與眾不同之處。

淵疽,生脅下。初起不紅堅硬。久則破潰而有聲。如嬰兒啼狀。用膏蓋之。則聲止。去膏則聲作。宜灸陽陵泉穴二七壯。其聲即止。瘡即愈。

白話文:

淵疽,是在肋骨下方形成的膿瘍。初期不發紅也不堅硬,時間久了就會破裂潰爛,且會發出響聲。就像嬰兒啼哭的聲音一樣。用膏藥蓋住膿瘍,聲音就會停止,但取掉膏藥聲音又會響起。這時灸陽陵泉穴二七次,膿瘍的聲音就會停止,膿瘍也會逐漸癒合。

內發丹毒,生脅下。及腰胯間。腫痛。色赤如霞。急宜砭去血。內服貴金丸之類汗之。如無汗。及嘔噦腹脹。神昏便閉。遍身青紫者。不治。

白話文:

內發丹毒:生長在脅下及腰胯之間,腫脹疼痛,顏色赤紅如霞。緊急情況下應進行砭刺放血,內服貴金丸之類的藥物發汗。如果沒有汗出,或者出現嘔吐、腹脹、神志昏迷、大便不通、全身青紫等症狀,則無法治癒。

2. 腋肋主治方

柴胡清肝湯加味逍遙散(見瘰癧門),補中益氣湯八味湯六君子湯,托裡消毒散,貴金丸,灸法(俱見首卷)

白話文:

柴胡清肝湯,加上味逍遙散(請參閱瘰癧門),補中益氣湯,八味湯,六君子湯,託裡消毒散,貴金丸,灸法(所有內容請參閱第一卷)。

3. 下部後

鸛口疽,生於尻尾高骨尖處。一名銳疽。靈樞云。發於尻。初如魚肫。久若鸛嘴。由督脈經濕痰流結所致。朝寒暮熱。夜重日輕。潰出稀膿。或流鮮血。少壯尤可。老弱難醫。

白話文:

鸛口疽,長在尾骶骨尖端的地方,又叫做銳疽。《靈樞》中說,疾病起於尻部,初期像魚的肫,久而久之像鸛嘴。是由督脈經絡中的濕痰流結引起的。早上怕冷晚上發熱,夜裡症狀加重,白天症狀減輕。潰爛後流出稀膿,或者流出鮮血。少壯的人比較容易治癒,老弱的人難以治癒。

滋陰除濕湯,初起者宜此和之。

川芎當歸白芍熟地(各一錢),柴胡黃芩陳皮知母,貝母(各八分),澤瀉地骨皮甘草(各五分)

白話文:

川芎、當歸、白芍、熟地黃(皆各一錢),柴胡、黃芩、陳皮、知母、貝母(皆各八分),澤瀉、地骨皮、甘草(皆各五分)。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和氣養榮湯,已成不得內消者。宜此托之。

人參,陳皮,白朮黃耆茯苓,丹皮,當歸,熟地(各一錢),沉香,甘草(各五分)

白話文:

人參、陳皮、白朮、黃耆、茯苓、丹皮、當歸、熟地黃(各一錢),沉香、甘草(各五分)。

水二鍾。煎八分。食前服。

滋腎保元湯,氣血虛弱。潰而不斂者。宜此補之。

人參,黃耆,白朮,茯苓,歸身,杜仲,山萸肉,丹皮,熟地(各一錢),肉桂,大附子,甘草(各五分)

白話文:

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當歸、杜仲、山茱萸肉、丹皮、熟地黃(各一錢),肉桂、大附子、甘草(各五分)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蓮肉七個。食前煎服。

上症失治。久而成漏者。宜服先天大造丸。(見流注門)兼服琥珀蠟礬丸。(見腫瘍門)久之自能收斂。

白話文:

上列的病症有治不好拖成漏的,適宜服用「先天大造丸」。(請參閱「流注」症狀條目)另外加服「琥珀蠟礬丸」。(請參閱「腫瘤」症狀條目)這麼做過一段時間就會慢慢痊癒。

坐馬癰,生於尻尾略上些。初起。灸膝下外臁橫骨盡處。治同鸛口疽。

臀癰,生於臀之中。居小腹之後。為陰中之陰。其道遠。其位僻。雖屬足太陽膀胱經多血。奈氣運不到。血亦罕來。最難收斂。由濕痰凝結而成。

白話文:

臀癰(屁股上長的膿瘡),長在臀部的中間,位於小腹的後面,是陰中之陰。它的位置很遠,位置也很偏僻。雖然它屬於足太陽膀胱經,血脈很多,但氣血運轉不到,血也難以到達,所以最難收斂。由濕痰凝結而成的。

初起有頭。紅熱重墜。發熱口乾者。用貴金丸利之。紺珠膏貼之。初起無頭漫腫。皮色不變者。用紺珠丹托之。隔蒜灸之。如大勢已退。余腫未消者。頻煮熱蔥熨之。除濕二陳湯調之。已成欲作膿者。托裡羌活湯。痛甚者神授衛生散。大勢已退。托裡消毒散。不消及不潰不斂者。

白話文:

  1. 剛開始長出瘡,有膿頭。又紅又熱,墜脹感強烈,發燒、口乾的患者。使用貴金丸來瀉熱利濕,紺珠膏外貼。

  2. 剛開始長出瘡,沒有膿頭,腫脹瀰漫,皮膚顏色不變的患者。使用紺珠丹來敷貼,隔著大蒜灸。

  3. 如果病情已經趨緩,但腫脹還沒有消除的患者。頻繁使用煮熟的熱蔥頭熨燙,除濕二陳湯調理。

  4. 已經形成膿瘡,快要化膿的患者。使用託裡羌活湯。

  5. 疼痛劇烈的患者。使用神授衛生散。

  6. 病情已經趨緩,使用託裡消毒散。

  7. 化膿但不潰破,也不收斂的患者。

脾虛也。六君子湯加川芎、當歸、黃耆。脾虛下注者。只白朮一味。煎飲自消。毋以能潰膿為惑。不消作渴便淋者。陰虛也。六味地黃丸五味子。潰而不斂者。用生薑煎湯洗之。久者以豆豉餅灸之。

白話文:

脾虛引起的病症。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上川芎、當歸、黃耆來治療。如果是脾虛下注引起的病症,只需要服用白朮這味藥即可。用它煎水喝,自然就可以消散。不要以為白朮只能潰膿,就對它產生疑惑。如果服用了白朮後,不消腫反而口渴、小便頻繁,這是陰虛引起的病症。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加上五味子來治療。如果潰瘍不癒合,可以用生薑煎湯來清洗。如果病症已經很長時間了,可以用豆豉餅來灸患處。

此症。自里至表者十有八九。從六淫外感入里者百中一二。故治宜外發。庶免內攻。其有軟陷無膿。根腳平散而不痛者。甚則口乾。煩躁譫語。痰喘氣粗者。由誤服寒涼。失於滋補所致也。不治。書云。若無補養之功。其禍多在結痂之後。是知瘍科以培補元氣為首務也。

白話文:

這種病症,由內到外發生的佔十八九成。由外面六種邪氣引起的,佔百分之一二。所以治療應該從外發散,以避免向內攻入。如果有柔軟陷下去但沒有膿,根部平散而且不痛,嚴重的會有口乾,煩躁胡言亂語,痰喘氣粗的症狀,這是因為誤服寒涼,沒有滋補導致的,如果不治療,書上說,如果沒有滋養補益,結痂之後就會有更多的禍害。所以知道外科治療最主要的是培補元氣。

有因患痔。敷服寒涼。致令攻潰於臀者。其脈大而數。症則寒熱作渴。瘡則膿水清稀。些三陰經虧損之症也不治。

白話文:

有的人患有痔瘡,使用了寒涼的藥物治療,導致臀部潰爛,脈搏大而數,症狀是寒熱交替,口渴,瘡口膿水清稀。這是三陰經虧損的症狀,無法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