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跋
跋
1. 跋
醫自軒岐而始,原無內外科之分。蓋緣本於運氣之有司天,則有主客加臨之遷迭;臟腑之有虛實,則有淫勝郁復之乖變;用藥之有氣味,則有逆從反正之權衡。是醫者一也。至於唐宋之間,分立一十三科,意在學難盡述,使人各治一科,如水陸之殊途矣。第瘡瘍雖曰外科,而其本必根於內,且多針灸去腐完肌之技,似治外較難於治內耶?近之世,重內而輕外者,由近之醫棄內而治外,是捨本而從末也。予暇中殫精采掇,參素問靈樞之奧旨,搜古今名賢之確論,匯為一書,名曰外科大成,直陳本末,一目瞭然,猶星辰之有躔度,河漢之有源流,庶不致輕人命於草菅焉。
今大成梓完,尚有內科症治粗評相繼鐫發,因書予平昔之所見者著之云爾。
愧菴生陽子祁坤跋
白話文:
醫學從軒轅黃帝和岐伯開始。本來就沒有內科和外科的區分。因為天地運氣的司天之氣,會有主客加臨的變換;臟腑有虛實的差異,會有過盛、積鬱、復發等變化;藥物有氣味的不同,會有順應和逆反的權衡。所以醫理本是一體的。到了唐宋時期,才分立為十三科,用意是學問太廣泛難以全部精通,所以讓人們各自專精一科,就像水路和陸路分開一樣。但瘡瘍雖然說是外科,它的根本必然是源於內在的問題,而且多用針灸來去除腐肉、恢復肌肉的技術,好像治療外在比治療內在更難。近代社會,重視內科而輕視外科,是因為近代的醫生拋棄了內科而去治療外科,這是捨本逐末的做法。我空閒時竭盡心力收集資料,參考《素問》、《靈樞》的深奧意旨,搜集古代和現代名醫的確切論述,匯集成一本書,名為《外科大成》,直接闡述本源和末流,使人一看就明白,就像星辰有軌道、河流有源頭一樣,希望不會輕視人命如同草芥。
現在《外科大成》已經刻印完成,還有《內科症治粗評》也將接著刊印,因此把平常我所看到的寫在書後作為說明。
愧菴生陽子祁坤跋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