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成》~ 卷四 (33)
卷四 (33)
1. 杖傷
杖傷形傷症也。凡夫杖之時。用受杖丹等服之。能令血不攻心。已杖後。不問已破未破。即服瓊液散。力能化瘀除疔。止痛消腫而不潰。且易於結痂。功勝他藥多矣。氣質弱者繼之大補。以培其元。使脾胃健。自能營達於下也。外則未破者砭之。已破者玄珠膏塗之。去瘀甚速。
次以瑩玉膏、七真膏等生肌。如肉滿而不生皮者。青黛珍珠散。如刑重肉糜。黯腫昏憒者。剝黑羊皮乘熱貼之。熱童便灌之。繼以獨參湯補之。
代杖散
野紅花(即小薊,半斤)
用燒酒四斤半。浸之曬之。以干為度。臨刑時。絹包三錢。含口內咽其汁。任刑不知痛。
代杖湯,臨刑時先服。
土鱉(五個焙),蘇木,乳香,沒藥(各二錢),木耳,穿山甲,丹皮,枳殼,蒲黃,歸尾,木通,甘草(各一錢),
酒水煎服。如不受杖。服靛花水二鍾解之。
代杖丹,治情不由己。事出不虞。受害一身。重刑難免。當預服之。受刑可忍。能保血不攻心。
乳香,沒藥,無名異,地龍(去土),木鱉子,丁香,丹皮,肉桂,自然銅(煅醋淬七次等分),一加蘇木
上為末煉蜜為丸。二錢重。臨刑時。預服一丸。黃酒化下。
椒鱉丸,初杖服之散血消腫。輕者不用。
胡椒(二兩),土鱉(三十個),歸尾(一兩五錢),木耳(灰一兩五錢),乳香,沒藥,杏仁,桃仁,發灰,血竭(各三錢八分),自然銅(醋淬七次五分)
上為末。另用胡椒兩半煮汁。打糊為丸。桐子大。每責十板。服藥二錢。熱酒送下。
七真膏
乳香(去油),沒藥(去油),三七(焙),輕粉,兒茶(各三錢),麝香(四分),冰片(三分)
上為末。罐收聽用。遇杖者。勿經湯水用白蜜調敷。疔自化。瘀自散。只此一敷。不須再換。
六真膏,治一切刑傷。各樣癰疽。
乳香,沒藥,血竭,三七,兒茶(各三錢),樟冰(三兩),豬脂(十二兩)
碗盛水煮化。入藥。和勻。攤敷。
瑩玉膏,治杖傷消瘀定痛。亦治臁瘡。
豬脂油(三兩入),白蠟(一兩溶化離火入),樟冰(一兩),輕粉(五錢),冰片(三分),麝香(二分)
瘡黑者。加銀硃五錢。
為末。加入和勻收用。
黃白散,洗杖瘡。
大黃,白芷(各兩許)
水煎濃汁。揉洗傷處。以癢至痛。痛至癢。瘀散見紅為度。拭乾貼藥。
一用蔥薑、各四兩。杵爛。揉去血水。次貼藥。
瓊液散(見夾傷),青黛珍散,玄珠膏(俱見首卷)
白話文:
杖傷指的是用棍棒造成的皮肉損傷。一般來說,遭受杖刑時,可以服用「受杖丹」等藥物,以防止血氣衝心。杖刑結束後,不論皮膚是否破裂,都應立即服用「瓊液散」,這能有效化解瘀血,消除疔瘡,止痛消腫,並使傷口不潰爛,且容易結痂,效果遠勝其他藥物。體質虛弱的人,應接著服用大補藥物,以增強元氣,使脾胃強健,自然能將氣血運送到下肢。外傷方面,若皮膚未破,可用砭石處理;若已破裂,則塗抹「玄珠膏」,能迅速去除瘀血。
接著使用「瑩玉膏」、「七真膏」等藥膏來促進肌肉生長。如果肌肉長滿但皮膚未癒合,可使用「青黛珍珠散」。若刑罰過重導致肌肉糜爛、黯黑腫脹、昏迷不醒,可將黑色羊皮趁熱貼在傷口上,並用熱童便灌洗,之後再用「獨參湯」來補充體力。
代杖散
野紅花(即小薊,半斤)
用四斤半燒酒浸泡,然後曬乾。行刑時,用絹布包三錢藥粉含在口中,咽下汁液,可以使人感覺不到疼痛。
代杖湯
臨刑時先服用。
土鱉(五個,焙乾),蘇木、乳香、沒藥(各二錢),木耳、穿山甲、丹皮、枳殼、蒲黃、歸尾、木通、甘草(各一錢)
用水酒煎服。如果沒有遭受杖刑,服用靛花水兩鍾來解藥。
代杖丹
用於無可奈何、事出意外,遭受重刑時,提前服用此藥可減輕痛苦,並能保護心臟,防止血氣攻心。
乳香、沒藥、無名異、地龍(去土)、木鱉子、丁香、丹皮、肉桂、自然銅(煅燒後用醋淬七次,等分),另加蘇木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蜂蜜調和製成丸子,每丸二錢重。臨刑時,提前服用一丸,用黃酒送服。
椒鱉丸
初次杖刑後服用,可以散血消腫,輕微傷勢者不需要服用。
胡椒(二兩)、土鱉(三十個)、歸尾(一兩五錢)、木耳灰(一兩五錢)、乳香、沒藥、杏仁、桃仁、髮灰、血竭(各三錢八分)、自然銅(醋淬七次,五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另用兩半胡椒煮汁,打糊製成丸子,如桐子大小。每責打十板,服用二錢,用熱酒送服。
七真膏
乳香(去油)、沒藥(去油)、三七(焙乾)、輕粉、兒茶(各三錢)、麝香(四分)、冰片(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裝罐收存。遇到杖刑傷者,不要沾水,用白蜜調和敷在傷口上。疔瘡會自行化解,瘀血也會自行消散,只需敷一次,不需要更換。
六真膏
治療一切刑傷及各種癰疽。
乳香、沒藥、血竭、三七、兒茶(各三錢)、樟腦(三兩)、豬油(十二兩)
將豬油加熱融化,加入藥材調勻,攤在布上敷用。
瑩玉膏
治療杖傷,消除瘀血,止痛,也可用於治療臁瘡。
豬油(三兩),白蠟(一兩,融化後離火加入),樟腦(一兩),輕粉(五錢),冰片(三分),麝香(二分)
若傷口發黑,可加入銀硃五錢。
將藥材研磨成粉,加入油中調勻收用。
黃白散
用於清洗杖傷。
大黃、白芷(各適量)
用水煎煮成濃汁,揉洗傷處,以從癢到痛,再從痛到癢,直到瘀血散開,皮膚發紅為度。擦乾後貼藥。
另一種用法是蔥和薑,各四兩,搗爛,揉去血水,再貼藥。
瓊液散、青黛珍散、玄珠膏 (均見於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