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卷二 (8)

回本書目錄

卷二 (8)

1. 論背疽

夫疽之發於背也。在脊之正中者為真發背。在脊之兩旁者為搭手。其名雖多。惟辨其陰陽為訣耳。原委症治。已載首卷。而瘍科獨重於背疽者。蓋以背為足太陽膀胱經。乃六經之首領。乃督脈經之所主。乃十二經之統脈也。所以發於背者多陰。今則復加詳焉。

白話文:

當疽發作在背部時,位於脊柱正中的叫做真發背,位於脊柱兩側的叫做搭手。它的名稱雖然很多,但是隻要辨別其陰陽屬性就可以了。它的成因、症狀和治療方法已經在第一章中載明,而瘍科特別重視背疽,是因為背部是足太陽膀胱經所在,是六經之首領,也是督脈經所主宰的,是十二經的統脈。所以發作在背部的多屬陰證。現在再詳細地加以說明。

2. 腫潰脈症治法

初起腫赤痛甚。脈洪數而有力。熱毒之症也。易治。漫腫微痛。色黯作渴。脈洪數而無力。陰虛之症也。難治。不腫不痛。或漫腫色黯。脈微細。此陽氣虛甚也。尤為難治。

白話文:

剛開始時腫脹、發紅、疼痛非常厲害。脈搏洪數有力。這是熱毒引起的疾病。容易治療。腫脹、疼痛輕微。顏色晦暗感到口渴。脈搏洪數無力。這是陰虛引起的疾病。難以治療。不腫不痛。或者腫脹、顏色晦暗。脈搏微弱細小。這是陽氣虛得很厲害。更難以治療。

初起。未發出而寒熱痛疼。作渴飲冷。此邪氣內蘊也。宜衛生散。口乾飲熱。漫腫微痛。此元氣內虛也。宜托裡消毒散。飲食少思。肢體倦怠。此脾胃虛也。宜六君子湯。如未應。加以薑桂。其有死者。乃邪氣盛。真氣虛。而不能發出也。在於旬余之間見之。

白話文:

初期:在疾病尚未發展出來的時候,會有寒熱、疼痛和口渴想喝冷飲的症狀。這是由於邪氣在體內積累造成的。宜用衛生散治療。

口乾想喝熱飲,身體輕微腫脹和疼痛。這是由於元氣虛弱造成的。宜用託裡消毒散治療。

飲食減少,四肢疲倦。這是由於脾胃虛弱造成的。宜用六君子湯治療。

如果上述治療無效,可以加入薑桂。

如果患者死亡,那是邪氣旺盛,正氣虛弱,無法發出所致。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十幾天的時間內。

已發出。用托裡消毒散而不腐潰。急宜溫補脾胃。如不應有死者。乃真氣虛不能腐潰也。在二旬之間見之。

已潰。用托裡藥。脫腐生肌。如色不紅活。瘡口黑暈。大而不斂。用參、附、薑、桂。如不應有死者。乃脾氣虛極而不能收斂也。在月餘間見之。實則瀉。虛則癢。此陰症陽症之分也。惟宜大補陽氣。庶可挽回。不發者不治。潰而不斂者亦不治。不腫痛。不寒熱。脈沉微。乃脈病而形不病也。

白話文:

已經化膿潰爛。用補益脾胃的藥物。脫去腐肉,生長新肉。若色澤不紅潤,傷口發黑,範圍變大而且無法收斂。用人參、附子、生薑、肉桂。如果不見效的話必將死亡。是脾氣虛弱到極點而不能收斂的緣故。在一個月之內看得到。實症則瀉。虛症則癢。這是陰症陽症的分辨。只宜大補元陽,纔有挽救的希望。還沒有發作的不治療。已經潰爛而不收斂的也不治療。不腫痛,不寒熱,脈搏微弱而沉細。是脈病而形體不病。

忌之。色黯漫腫。作渴便數。尺脈洪數者。腎水涸也。當歿於火旺之際。疽發於髆髀。經絡交錯。皮薄骨高之處。難醫。

白話文:

忌諱它。顏色昏暗且浮腫。發渴且小便頻繁。尺脈洪數的人。腎水乾涸了。應該會死於火旺盛的時候。瘡毒發生在後腦和股骨。經絡交錯。皮膚薄骨頭高的地方。難以治癒。

初發頭痛寒熱拘急者。表症也。用紺珠丹蔥湯化服汗之。如焮痛。以金銀花散槐花散清之。

白話文:

剛發生的頭痛,伴有寒熱和拘急,是外感表症所導致的。需要使用紺珠丹蔥湯化解表邪,而發汗。如果症狀像火燒一樣疼痛,可以用金銀花散或槐花散來清熱。

腫焮作痛。寒熱作渴。飲食如常者。此形氣病氣。俱有餘也。先用神授衛生散清之。次用托裡消毒散解之。如腫焮硬痛。脈實者。貴金丸下之。腫硬悶痛。發熱煩躁。飲冷便閉。脈沉實者。用內疏黃連湯、貴金丸導之。欲作膿者。用托裡散礬蠟丸。外兼敷之。

白話文:

腫脹、灼熱並伴隨疼痛。忽冷忽熱而口渴。飲食如常的,這是形氣與病氣都過盛的緣故。先用神授衛生散清泄它,然後用託裡消毒散來化解它。如果腫脹、灼熱而疼痛,脈搏充實的,應該用貴金丸瀉它。腫脹、堅硬而疼痛,發熱煩躁,喜歡喝冷的東西,大便不通,脈搏沉實的,用內疏黃連湯、貴金丸引導它。要化膿的,用託裡散、礬蠟丸,外敷兼用。

背疽因開遲。迨二日重若負石。熱如𤋲火。痛楚倍常。脈沉數而有力者。此膏粱積熱之變也。時雖嚴寒。急用清涼飲子。加黃連兩許作一服。利二三行。痛減。翌日再一服。痛止。次則隨症調理。數日而愈。此經為有假者。反之雖違其時。必從其症也。

白話文:

背上的瘡瘍因為沒有及時切開。到了第二天,感覺像背了一個大石頭一樣重。熱得像火在燒。疼痛加倍。脈搏沉數有力。這是膏粱厚味積聚的熱毒所變化的。雖然當時正是嚴寒季節,但也要趕緊服用清熱解毒的藥物。在藥方中加入黃連兩錢,頓服一劑。大便通暢兩三次,疼痛減輕。第二天再服一劑,疼痛停止。然後依據病症調理。數日即可痊癒。這條經方雖然在適用季節上有所限制,但只要病症符合,即使違背季節,也一定要根據病症用藥。

漫腫。微紅微痛。食少。此形氣病氣。俱不足也。用托裡散調補之。不作膿。或膿成不潰。為陽氣虛也。用托裡散。倍加肉桂、參、耆。膿出而反痛。或膿清稀者。此氣血俱虛也。用八珍湯。惡寒形寒。或不收斂者。陽氣虛也。十全大補湯。晡熱內熱。或不收斂者。陰血虛也。

白話文:

腫脹、稍微紅腫疼痛、食慾不振。這是形氣和病氣都虛弱的症狀。用託裡散來調補,不長膿。或者膿已經形成但不潰破,這是陽氣虛弱。使用託裡散,並增加肉桂、黨參和黃耆。膿液排出而反而疼痛,或是膿液清稀。這是氣血都虛弱。使用八珍湯。怕冷、身體虛寒,或者不收斂。這是陽氣虛弱。使用十全大補湯。傍晚發熱、內熱,或者不收斂。這是陰血虛弱。

參朮四物湯。欲呃作嘔。或不收斂者。胃氣虛也。六君子湯加炮薑、芎、歸。食少體倦。或不收斂者。脾氣虛也。補中益氣湯茯苓半夏。肉赤而不收斂者。血熱也。四物湯加梔子連翹。肉白而不收斂者。脾虛也。四君子湯木香、酒炒芍藥。小便頻數者。腎陰虛損也。

白話文:

參朮四物湯:適用於嘔吐、腹瀉,或無法收斂的情況。這是胃氣虛引起的。六君子湯:適用於食慾不振、身體疲倦,或無法收斂的情況。這是脾氣虛引起的。

補中益氣湯:適用於臉色紅潤,但無法收斂的情況。這是血熱引起的。四物湯:適用於臉色蒼白,但無法收斂的情況。這是脾虛引起的。

四君子湯:適用於小便頻繁的情況。這是腎陰虛損引起的。

加減八味丸。遍身作痛者。榮衛虛也。十全大補湯

白話文:

加減八味丸:遍身疼痛的人使用。因為氣血虛弱造成的。

十全大補湯:適用全身無力,怕冷、倦怠、氣短、頭暈、面色蒼白或萎黃的人。

癰瘍嘔逆。寒傷於胃也。溫補之。使榮衛充而氣血周貫。則毒隨膿出。嘔自止矣。且易生肌。癰痛甚。咳逆。十餘日水穀不下。脈伏如絕者。用四君子湯加薑、桂。三進而瘥。

白話文:

長了疔毒繼而嘔吐不止。這是寒邪傷胃引起的。應當溫補讓他榮衛充實,氣血運行順暢。那麼毒素就會隨著膿液一起排出來了。嘔吐自然也就會停止了。並且容易長出新的肌肉。癰疽疼痛得很厲害。還咳嗽不止。十幾天以來都不能進食。脈搏微弱得像要斷了一樣。用四君子湯加薑、桂。喝了三次就痊癒了。

腫而不潰。脈大而浮。此陽氣虛也。宜托裡散倍加參、耆。內熱作渴。脈洪大而鼓指。此虛火也。前方更加肉桂。脈症頓退。仍用托裡藥而瘥。

白話文:

(病患)腫脹卻沒有潰爛,脈搏又大又浮。這是因為陽氣虛弱引起的。所以適合用託裡散配上人參、黃耆的藥方(來治療)。(病患)內部發熱口渴,脈搏洪大,手指敲起來像鼓聲一樣。這是虛火引起的。在前一個處方中再加大肉桂的份量。病情頓時消退,最終用託裡藥而痊癒。

中央肉死。此毒氣盛而脾氣虛也。用玄珠膏塗之。大便不通。此胃氣虛而腸不能傳送也。小便赤濁。此脾土虛而火下陷也。雖曰難治。惟大補之。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加減地黃丸料。

白話文:

中央肉死:中醫裡稱小便疼痛為「肉死」。

白話文解釋 :小便疼痛,這是由於體內的毒氣盛行,而人體內的肝氣不足所引起的。可以用玄珠膏來塗抹,以緩解疼痛。

大便沒有辦法通順 白話文解釋 :出現了大便沒有辦法正常通順的「便祕」症狀,這個是胃裡也有氣不足,所以腸道也無法正常運載的原因。

小便赤紅混有其他顏色的液體 白話文解釋 :小便的顏色為赤紅色,同時混有其他顏色的液體的症狀,這是由於人的體內的肝血不足,人體內的火氣一直 往下的原因。

雖然說這病很難治,但是人體還是需要大量的補品來維持生前的體能 白話文解釋 :早上可以食用「補中益氣湯」,晚上則使用「減多地黃丸」,這兩味藥是具有補氣和血的,自然就可以抵制病菌來治療這個病症的。

瘡口出鮮血。由脾虛不能攝血也。宜十全大補湯陳皮、半夏、炮姜。

白話文:

傷口流出鮮血。這是由於脾虛,不能收攝血液所致。應採用「十全大補湯」,再增添陳皮、半夏、炮姜等藥材來治療。

瘡口不斂。用托裡藥罔效者。藥力未及也。須用人參五七錢。外加附子服之。精神頓爽。手足自溫。不旬日而口合。瘡口不斂。脾虛也。咳嗽不止。肺虛也。法當補之。書云。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令每日食之不徹。旬余而瘡斂嗽止。瘡口不斂。焮腫發熱。口乾體倦。小便赤澀。

白話文:

  1. 瘡口不收斂:使用內服藥來治療無效的。是藥力還沒有到達病處。必須使用人參五至七錢,另外加入附子一起服用。精神很快清爽了,手腳自然溫暖。不到十天瘡口就合起來了。

  2. 瘡口不收斂:是脾虛造成的。咳嗽不止:是肺虛造成的。方法應用補虛藥來治療。書上說:可藉由補虛來消除虛弱。人參、羊肉,每天都吃,一直吃到瘡口收斂、咳嗽停止。

  3. 瘡口不收斂:腫脹發熱,口乾、身體疲倦,小便赤黃灼熱。

脈洪數而無力。用十全大補湯加麥冬、五味子。補元氣引火歸原。而脈症更甚。此藥力未能及也。再劑頓退。卻去肉桂。數劑而瘥。

白話文:

脈搏洪大急速但無力。使用十全大補湯加減麥冬、五味子。藉由補元氣以使邪火歸原。然而脈象和症狀更加嚴重。這表示藥力尚無法達到。第二劑藥之後病情立即消退。去除肉桂,服用了幾劑藥之後痊癒。

背疽不起。泄瀉作嘔。食少肢厥。脈息如無。此陽氣虛寒也。宜大補藥加桂、附。而不應者。再加附子二劑而瀉愈甚。即用大附子一枚。薑、桂各三錢。參、耆歸、術各五錢。作一劑服之。腹內始熱。諸症悉退。背疽服十宣散之類。更加喘渴內熱。脈大而無力。用補中益氣湯。

白話文:

背部發炎沒有好轉。肚子拉肚子想吐。食量減少手腳冰冷。脈搏微弱似無。這是陽氣虛冷的症狀。應該服用大補藥加上肉桂、附子。如果沒有效果。再加兩劑附子,但腹瀉更嚴重了。立即服用一顆大附子。薑、肉桂各三錢。人參、黃耆、當歸、白術各五錢。製成一劑服用。腹中開始有熱氣。各種症狀都消失了。背部發炎服用十宣散之類的藥物。症狀反而加重,出現喘息口渴內熱。脈搏大而無力。服用補中益氣湯。

加酒芩、麥冬、五味子而愈。背疽。服五香、十宣等不應。更加嘔逆不睡。且其素有淋症。予以參耆歸術膏用牛膝煎湯。入竹瀝飲之。則淋止而思食。藥盡四斤。膿自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