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腫瘍主治方

又能順氣搜風。通行經絡。所謂結者開之。況瘡毒又乃日積月累結聚所發。苟非甘溫辛熱發泄以汗疏通。安能得效。所謂發散不遠熱。正合此方之意。無謬也。服後。避風。當食稀粥。忌冷物房事。孕婦勿服。

雙解復生散,治癰疽發背。諸般腫毒。初起憎寒發熱。四肢拘急。內熱口乾。大小便秘。宜此藥發表攻裡。並效。

荊芥,防風,川芎,白芍,黃耆,麻黃,甘草(五分),薄荷,山梔,當歸,連翹,滑石,金銀花,羌活,人參,白朮(各八分),大黃,芒硝(各二錢)

水二碗。如表症甚者加姜三片。蔥頭二莖。里症甚者臨服加生蜜三匙和服。此發表攻裡。為雙解藥也。

內消散,治癰疽、發背。對口、疔瘡、乳花。百種無名腫毒一切歹瘡。此藥能令內消。化毒為黑水。從小便而出。勢大者雖未全愈。亦可轉重就輕。移深居淺。

金銀花,知母,貝母,天花粉,白芨,半夏,穿山甲,皂角刺,乳香(各一錢)

水、酒各一碗。煎八分。隨病上下。食前後服之。留藥渣搗爛。加秋芙蓉葉細末一兩。白蜜五匙。同渣調敷瘡上。一宿自消。重者再用一服。忌口效。

清熱消風散,治癰疽諸毒。瘡腫已成未成之間。外不惡寒。內無便秘。紅赤高腫。有頭焮痛。宜服此藥和解之。

防風,川芎,當歸,黃芩,白芍,天花粉,金銀花,連翹,紅花,柴胡,蒼朮,陳皮,黃耆,角刺(各一錢),甘草(五分)

水二茶鍾。煎八分。食遠服。婦人加香附童便炒。以上七方。癰疽七日以前。瘡勢未成。形體壯實。表裡之症相合者。宜服。病退即已。如過七日以後。形勢已成。便宜用後托裡等藥。催毒在外以速其膿。禁前表下之藥。損傷元氣。致生多變矣。

內固清心散,治癰疽發背。對口疔瘡。熱甚焮痛。煩躁飲冷。有此症者。可預防毒氣內攻。當服此藥。庶不變症。

茯苓,辰砂,人參,玄明粉,白豆蔻,甘草,乳香,明雄黃(各二錢),冰片(一錢),真豆粉(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五分。蜜湯調下。不拘時候。

護心散,治瘡毒內攻。口乾煩躁。噁心嘔吐者。宜用此藥。

真豆粉(一兩),乳香(淨末三錢),硃砂(一錢),甘草(末一錢)

上共研極細。每服二錢。白滾湯調服。早晚二次。

琥珀蠟礬丸,治癰疽發背。已成未膿之際。恐毒氣不能外出。必致內攻。預服此丸。護心護膜。散血解毒。未潰能消。已潰即合。並治粉瘤、瘰癧、痰核。及遍身瘡如蛇頭楊梅結毒。痔漏鼻痔。能祛毒化膿。生肌補漏。

白礬(一兩二錢),黃蠟(一兩),雄黃(一錢二分),硃砂(一錢二分),琥珀(一錢另研),蜂蜜(一錢臨入),或再加滴乳石(二錢),土貝母(六錢),麻油(二錢)

白話文:

這些藥方還能順暢氣機,驅散風邪,疏通經絡,達到所謂的「結者開之」的效果。況且瘡毒是日積月累形成的,如果不用甘溫辛熱的藥物來發汗疏通,就無法見效。所謂「發散不使熱邪深入」,正符合這個藥方的用意,沒有錯誤。服藥後,要避風,吃稀粥,忌食寒涼食物和房事。孕婦不可服用。

雙解復生散,治療癰疽、發背等各種腫毒,初期出現怕冷發熱、四肢拘攣、內熱口乾、大小便不通暢等症狀,適合用此藥來發散表邪、攻瀉裡實,效果很好。

藥方組成:荊芥、防風、川芎、白芍、黃耆、麻黃、甘草(各五分),薄荷、山梔、當歸、連翹、滑石、金銀花、羌活、人參、白朮(各八分),大黃、芒硝(各二錢)。

用水兩碗煎煮。如果表證嚴重,可以加生薑三片、蔥頭二根;裡證嚴重,臨服藥時加生蜂蜜三匙一起服用。此方具有發散表邪、攻瀉裡實的雙重功效,所以稱為「雙解藥」。

內消散,治療癰疽、發背、對口瘡、疔瘡、乳房腫痛等各種不明原因的腫毒和惡性瘡瘍。此藥能使腫毒內消,化解毒素為黑水,從小便排出。病情嚴重者,即使不能完全治癒,也能減輕病情,使深層的病變轉為淺層。

藥方組成:金銀花、知母、貝母、天花粉、白芨、半夏、穿山甲、皂角刺、乳香(各一錢)。

用水和酒各一碗煎煮至八分。根據病變的部位,在飯前或飯後服用。將藥渣搗爛,加入秋芙蓉葉細末一兩、白蜜五匙,調勻後敷在瘡上,一晚就能消腫。病情嚴重者,可以再服一劑。服藥期間要注意忌口,效果會更好。

清熱消風散,治療癰疽等各種毒瘡,在瘡腫剛開始形成或還沒形成的時候,外不畏寒,內無便秘,出現紅腫高起、有頭且灼熱疼痛的症狀,適合服用此藥來調和。

藥方組成:防風、川芎、當歸、黃芩、白芍、天花粉、金銀花、連翹、紅花、柴胡、蒼朮、陳皮、黃耆、皂角刺(各一錢),甘草(五分)。

用水兩茶盅煎煮至八分。飯後服用。婦女可以加香附用童便炒過。以上七個藥方,適合用於癰疽發病七天內,瘡勢還沒完全形成,身體狀況良好,表證和裡證同時出現的情況。病情好轉就停止服藥。如果超過七天,瘡勢已經形成,就應該改用托裡等藥物,幫助膿液排出,不可再用發散或攻下的藥物,以免損傷元氣,導致病情產生變化。

內固清心散,治療癰疽、發背、對口瘡、疔瘡,出現發熱劇烈疼痛、煩躁口渴、喜歡喝冷飲等症狀。出現這種情況,可以預防毒氣攻入內臟,應服用此藥,避免病情惡化。

藥方組成:茯苓、辰砂、人參、玄明粉、白豆蔻、甘草、乳香、明雄黃(各二錢),冰片(一錢),真豆粉(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五分,用蜂蜜水調服,服用時間不限。

護心散,治療瘡毒攻入內臟,出現口乾煩躁、噁心嘔吐等症狀,適合服用此藥。

藥方組成:真豆粉(一兩),乳香(淨末三錢),硃砂(一錢),甘草(末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開水沖服。早晚各一次。

琥珀蠟礬丸,治療癰疽、發背,在已經成形但還沒化膿的時候,預防毒氣無法排出而攻入內臟,服用此藥能保護心臟和包膜,散血解毒。對於還沒潰爛的,可以幫助消腫;已經潰爛的,可以幫助癒合。還可以治療粉瘤、瘰癧、痰核,以及全身像蛇頭一樣的瘡瘍和楊梅瘡的結毒、痔瘡和鼻痔。此藥能祛除毒素,化解膿液,促進肌肉生長,修復破損的組織。

藥方組成:白礬(一兩二錢),黃蠟(一兩),雄黃(一錢二分),硃砂(一錢二分),琥珀(一錢,另外研磨),蜂蜜(一錢,臨服用時加入),或再加滴乳石(二錢),土貝母(六錢),麻油(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