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卷四 (35)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5)

1. 類破傷風

類破傷風者。由潰瘍膿血大瀉。陽隨陰散。或筋脈拘攣。惡寒惕慉。甚者舌強口噤。項背反張。痰壅便閉。汗出發熱。此因虛而傳變所致。形類破傷風也。法當大補氣血。諸症自退。如果系風症。亦宜大補兼以治風可也。余每見潰瘍貼膏剪孔。而患破傷風者。及用斂藥生肌。反助餘毒致成敗症者。多矣。

白話文:

所謂的「類破傷風」,是因為潰瘍化膿出血太多,導致陽氣隨著陰液散失,或者出現筋脈抽搐、畏寒發抖的症狀。嚴重時會舌頭僵硬、嘴巴緊閉、脖子和背部向後彎曲、痰多阻塞、便秘、出汗發燒等。這種情況是因為身體虛弱而引起的病變,外觀看起來像破傷風。治療方法應該大補氣血,各種症狀自然就會消退。如果屬於風邪引起的,也應該大補氣血,同時兼顧治療風邪。我常常看到,潰瘍貼膏藥時剪開孔洞,結果導致患上破傷風,以及使用收斂藥促進肌肉生長,反而幫助殘餘的毒素導致病情惡化的情況,實在是太多了。

2. 發痙

發痙者形類破傷風。是以牙緊體強。肢搐背反。有汗曰柔痙。風能散氣也。無汗曰剛痙。寒能澀血也。由潰傷亡血過多所致。仲景曰。瘡家不可發汗。汗之則痙。乃敗症也。若大補氣血則生。誤作風治則殆。治如四君、六味、八珍、十全、補中、逍遙、聖愈等湯。俱加鉤藤、丹皮、梔子、天麻等藥。如未應獨參湯。手足冷者。加以桂、附。

四君子湯六味地黃丸八珍湯十全大補湯聖愈湯補中益氣湯(俱見首卷),逍遙散(見瘰癧門)

白話文:

抽搐痙攣的症狀,看起來像是破傷風。所以會有牙關緊閉、身體僵硬、四肢抽搐、背部反張的情形。如果伴隨出汗,稱為柔痙,是因為風邪能夠疏散氣;如果沒有出汗,稱為剛痙,是因為寒邪能夠阻礙血液運行。這種情況多半是因為外傷造成出血過多所導致。張仲景說過,有瘡瘍的人不可以使用發汗的藥,如果發汗就會引起痙攣,這是病情惡化的徵兆。如果大量補充氣血,就能夠好轉;如果誤認為是風邪引起的而用治療風邪的方法來治療,那就危險了。治療可以使用像四君子湯、六味地黃丸、八珍湯、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逍遙散、聖愈湯等方劑,都加入鉤藤、牡丹皮、梔子、天麻等藥材。如果沒有效果,就使用獨參湯。如果手腳冰冷,可以加入肉桂、附子。

(文中提到的四君子湯、六味地黃丸、八珍湯、十全大補湯、聖愈湯、補中益氣湯的詳細內容在本書的第一卷,逍遙散的詳細內容在瘰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