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坤

《外科大成》~ 卷一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1)

1. 論膿

肥人膿多如少。是肉未腐。瘦人膿少如多。是肉敗壞也。膿出多。身大熱不休者。難治。蓋毒之得膿。如傷寒之得汗。汗已而反大熱者。為壞傷寒矣。膿成體弱者。必先補之。如出膿一碗。須服參三錢。元氣虛弱。更須大補。若損大補小。尚生變症。況無補乎。故云。若無補養之功。

白話文:

肥胖的人膿液多,看起來好像比較少。這是因為肉沒有腐敗的緣故。瘦弱的人膿液少,看起來好像比較多。這是因為肉已經腐敗的緣故。膿液排出很多,而且身體持續發高燒的人,很難治癒。因為毒素得到膿液,就像傷寒得到汗液一樣。汗出之後反而發高燒的,那傷寒就變壞了。膿液形成而身體虛弱的人,一定要先補養。比如排出膿液一碗,就應該服用三錢人參。元氣虛弱的,更需要大量補養。如果損耗大而補養小,還會產生新的症狀。何況完全沒有補養呢。所以說,如果沒有補養的功能,就會產生多種症狀。

其禍多在結痂之後。先出稠白膿。次流桃花膿。再次流淡紅水。方為膿盡生肌之兆。膿腐作臭者惟補氣血。腐盡則臭自止。忌用止臭藥。

白話文:

在瘡口結痂之後,很有可能出現問題。最開始出現濃稠的白色膿液,接著是粉紅色的膿液,最後是淡紅色的水樣液體。膿液排盡,新肉開始生長的跡象。膿液腐敗發臭時,只需要補氣血。如果膿液腐敗消失,臭味自然消失。忌用止臭藥。

2. 論血

瘡口出血。或漸大而不斂者。氣不守血也。故云潰而出血不作膿者死。

3. 論瘡口

肉赤而不斂。及膿多而帶赤者。為血虛有熱。宜八珍湯加丹皮。肉黯而不斂者。為陽氣虛寒。宜十全大補湯白蘞。瘡口皮白。綻而不收者。及久不合口。肉多膿少者。再、瘡無血色。四圍血暈不散者。皆由風寒外襲。或涼藥太過。致使氣血不潮。俱用參、耆補之。桂、附溫之。

白話文:

如果肉色發紅而不收斂,且膿液增多且帶有紅色,這是血虛有熱的症狀,可以使用八珍湯加丹皮治療。如果肉色暗淡而不收斂,這是陽氣虛寒的症狀,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加白蘞治療。如果瘡口皮色發白,呈現裂開而不收斂的狀態,或者長期無法癒合,肉多而膿少,或者瘡口沒有血色,周圍血暈不消散,這些都是由於風寒外襲,或使用過多涼藥,導致氣血不暢造成的。治療時可使用人參、黃耆補氣,肉桂、附子溫暖陽氣。

艾湯滌之。神燈照之。桑柴烘之。瘡口開大膿清不生肌者。裡虛也。峻補之。恐生變症。再瘡口開大由七情房勞穢氣所致者。用白鹽、皂角燒存性為末。發熱。茶清調敷。不發熱。薑、醋調敷四圍。立效。由砒、硇蝕藥所致者。用皮硝、靛花水敷。瘡口緊硬。貼膏無膿者。風毒也。

白話文:

  1. 艾草湯清洗傷口。神燈照射傷口。桑枝烘烤傷口。瘡口如果變大,膿水清澈,肉芽不生長的,是體內虧虛造成的。這種情況下不能用峻補之法,否則可能會發生變症。

  2. 瘡口再次變大是由於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房勞(過度房事)、穢氣(不潔之氣)等原因造成的,可以用白鹽、皁角燒成灰,研成末。如果傷口發熱,可以用茶水調敷。如果傷口不發熱,可以用薑汁、醋調敷傷口周圍。這種方法效果立竿見影。

  3. 瘡口是由砒霜、硇砂等腐蝕性藥物引起的,可以用皮硝、靛花水敷在傷口上。

  4. 瘡口緊硬,貼膏藥後沒有膿水產生的,是風毒引起的。

蠍蚣散摻之。(見去腐門)瘡口發癢。用細茶、食鹽湯洗之。或以細鹽摩口四圍自止。肉雖長。其色紫者遺毒也。地榆湯活血散敷之。瘡口已合。誤犯房勞。或暴怒復崩潰者。仍助氣血。瘡口易收。乃熱毒所致。必防流注之患。

白話文:

蠍蚣散拌起來擦抹於瘡口。(可參看「去腐門」這一章節)如果瘡口發癢。用濃茶、食鹽湯洗滌患處。或者用細鹽擦拭患處周圍。即使長出了肉。它的顏色發紫是遺留下的毒素。地榆湯、活血散敷於患處。瘡口已經癒合。如果誤犯房勞。或者暴怒導致再次潰爛。仍要調理氣血。瘡口才容易收斂。這是由熱毒引起的。一定要防備流注的禍患。

4. 生肌

肌肉者脾胃之所主。收斂遲速。由氣血之盛衰。惟補脾胃。此內治也。腐不盡。不可以言生肌。驟用生肌。反增潰爛。務令毒盡。則肌自生。加以生肌藥。此外治也。肌生如榴子紅豔。或有白膜為善。若肌白而平。且無紋理。或膿清穢氣。為毒連五臟。氣血枯竭也。危。

白話文:

肌肉是脾胃所主,它的收斂遲緩還是迅速,取決於氣血的盛衰。治療肌肉的方法,主要是補脾胃,這是內治法。如果腐肉沒有完全去除,就不能說已經生肌。如果急於使用生肌藥,反而會加重潰爛。必須先將毒素完全去除,肌肉才會自行生長。然後再輔以生肌藥,這是外治法。生出的肌肉像石榴籽一樣紅潤鮮豔,或者有白色薄膜生成,這是好的。如果肌肉蒼白平滑,沒有紋理,或者膿液清稀、穢氣瀰漫,說明毒素已經蔓延到五臟,氣血枯竭,情況危急。

5. 驗膜

潰瘍驗膜。用軟薄綿紙封瘡口。令患者用意呼吸之。紙不動者。未透膜也。忌用嚏法。恐鼓破膜不救。

6. 症變

陽症變而為陰者。草醫涼藥之過也。於十一日之前。未有膿時。投溫中健脾之藥。如不應。為純陰。不治。至十五日之後已出膿時。投托里溫中湯十二味異功散。輕者十全大補湯倍加參、耆、桂、附以救之。須得瘡熱作痛。膿出食進。身溫脈起為吉。所為原本於陽者。故生。

白話文:

陽症轉變成陰症,是醫生成年濫用寒涼藥物的過錯。在膿瘡形成的十一日之前,在膿瘡沒有形成以前,使用溫中健脾的藥物。如果效果不好,說明已經變成純陰證,無法治癒。到了膿瘡形成的十五天之後,膿瘡已經形成,使用托里溫中湯和十二味異功散。病情較輕的,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加倍加入參、耆、桂、附以挽救。患者的膿瘡應該會疼痛,膿液能夠排出,食慾增進,身體溫暖,脈搏有力,這些都是吉兆。因為該病原本屬於陽症,所以可以治療。

陰症變而為陽者。大方熱藥之驟也。雖得微腫、微紅、微痛、微膿。終不似真陽紅活。亦不得稠厚黃膿。其瘡不久復歸陰矣。所為原本於陰者。故死。

白話文:

陰症轉為陽症,多是猛用大熱藥物所致。即使出現少量腫脹、微紅、疼痛、膿液,終究不像真正的陽證那樣的紅活,也不會出現稠厚黃膿。這種瘡不久又會變回陰證。因為本質上還是屬於陰證,所以最終會死亡。

7. 腫瘍主治方

神授衛生湯,治癰疽發背。腦疽對口。丹瘤瘰癧。惡毒疔瘡。濕痰流注。及外科一切瘡症。但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潰。能宣熱散風。行瘀活血。解毒消腫。疏通臟腑。且藥性平和。功效甚速。誠外科首用方也。

白話文:

「神授衛生湯」能治療癰疽、發背、腦疽、丹瘤、瘰癧、惡毒疔瘡、濕痰流注等外科一切瘡症。在瘡症尚未形成時,它就能消散;已形成的瘡症,則能使之潰破。它能宣散熱氣、祛除風邪、化瘀活血、解毒消腫,疏通臟腑。而且藥性平和,療效迅速。可說是外科的首選方劑。

羌活(八分),防風白芷穿山甲(土炒研),沉香紅花連翹石決明(煅各六分),金銀花,皂角刺,歸尾,甘草節,花粉(各一錢),乳香(五分),大黃(二錢酒拌炒脈虛便利者不用)

白話文:

羌活(切成八小塊),防風,白芷,穿山甲(以土炒熟並磨粉),沉香,紅花,連翹,石決明(各炒到微焦後研磨,每種各六分),金銀花,皁角刺,歸尾,甘草節,花粉(每種一錢),乳香(五分),大黃(二錢,用酒拌炒,脈虛或經常腹瀉的人不使用)。

水二碗。煎八分。病在上部。先服藥。隨後飲酒一杯。病在下部。先飲酒一杯。隨後服藥。以行藥勢。

內消活雪湯,治發背。並五臟內癰。尻臀諸腫。大小腸癰。肛門臟毒初起。但未出膿。堅硬疼痛不可忍者並服。

白話文:

內消活雪湯,用來治療發背症、並五內發生的瘭。尻部、屁股的各類浮出型態之症。大小腸的瘭。剛開始產生的直腸毒物症。只要病症未化為濃液,形成硬塊狀,皆可服用。

青皮陳皮,乳香,沒藥,連翹,黃耆當歸甘草節,白芷,射干天花粉,穿山甲,貝母,白芍,金銀花,皂角刺(各八分),木香(四分),大黃(二錢)

白話文:

青皮、陳皮、乳香、沒藥、連翹、黃耆、當歸、甘草節、白芷、射干、天花粉、穿山甲、貝母、白芍、金銀花、皁角刺(各八分),木香(四分),大黃(二錢)。

水、酒各一碗。煎至八分。量病上下。食前後服之。

內疏黃連湯,治癰疽腫硬。發熱作嘔。大便秘澀。煩躁飲冷。噦啘心煩。舌乾口苦。六脈沉實有力。此邪毒在臟也。急宜服此以內除之。使邪氣不得傳變經絡。

白話文:

內疏黃連湯,治癰疽腫硬,發熱作嘔,大便乾燥不通,煩躁愛喝冷飲,呃逆噁心煩躁,舌頭乾燥口腔苦澀,六脈沉實有力。這都是邪毒在臟腑裡面,應該趕快服用此藥以內部清除,讓邪氣不能蔓延轉變到經絡。

木香,黃連,山梔,當歸,黃芩,白芍,薄荷檳榔桔梗,連翹(各一錢),甘草(五分),大黃(二錢)

白話文:

  • 木香(1錢)

  • 黃連(1錢)

  • 山梔(1錢)

  • 當歸(1錢)

  • 黃芩(1錢)

  • 白芍(1錢)

  • 薄荷(1錢)

  • 檳榔(1錢)

  • 桔梗(1錢)

  • 連翹(1錢)

  • 甘草(0.5錢)

  • 大黃(2錢)

水二茶鍾。煎八分。食前服。加蜜二匙亦可。

立應紺珠丹,治癰疽疔毒。對口發頤。風濕風溫。濕痰流注。附骨陰疽。鶴膝風症。左癰右瘓。口眼喎斜。半身不遂。氣血凝滯。遍身走痛。步履艱辛。偏墜疝氣。偏正頭痛。破傷風牙關緊閉。截解風寒。無不應效。

白話文:

【立應紺珠丹】,用於治療癰疽疔瘡中毒,以及對口發頤、風濕風溫、濕痰流注、附骨陰疽、鶴膝風症、左癰右瘓、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氣血凝滯、遍身走痛、步履艱辛、偏墜疝氣、偏正頭痛、破傷風牙關緊閉等疾病。無論什麼疾病,使用此藥後,都能很快地見效。

茅朮(八兩),全蠍石斛,明天麻,當歸,甘草(炙),川芎,羌活,荊芥,防風,麻黃北細辛,川烏(湯泡去皮),草烏(湯泡去皮尖),何首烏(各一兩),明雄黃(六錢)

白話文:

茅朮(320公克),全蠍、石斛、明天麻、當歸、甘草(炒過)、川芎、羌活、荊芥、防風、麻黃、北細辛、川烏(用熱水泡過後剝皮)、草烏(用熱水泡過後剝皮尾端)、何首烏(各40公克)、明雄黃(24公克)

上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每藥一兩分作四丸。一兩作六丸。一兩作九丸三等。做下以備年歲老壯病勢緩急取用。預用硃砂六錢。研細為衣。瓷罐收貯。如惡瘡初起。二三日之間。或癰疽已成至十朝前後。但未出膿者。狀若傷寒。頭痛煩渴。拘急惡寒。肢體疼痛。噁心嘔吐。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煉製成蜜丸,大小如彈子。每種藥材一兩,分成四丸。一兩分成六丸。一兩分成九丸,共分三種規格。將這些藥丸存放起來備用,以備不時之需,應付各種病症。預先準備六錢的硃砂,將其研磨成細末作為外衣。將藥丸放入瓷罐中收藏。如果惡瘡在初起階段,或癰疽已經形成,但尚未出膿,在十天左右的時間內,會出現類似傷寒的症狀,如頭痛、煩渴、拘急、惡寒、肢體疼痛、噁心嘔吐等。

四肢沉重。恍惚悶亂。坐臥不寧。皮膚壯熱。又治傷寒四時感冒傳變疫症。但惡寒身熱表症未盡者。俱宜服之。用連須大蔥白九枝煎湯一茶鍾。將藥一丸乘熱化開。通口服盡。被蓋出汗為效。如服後汗遲。再用蔥白湯催之。後必汗如淋洗。漸漸退下。覆蓋衣物。其汗自收自斂。

白話文:

四肢沉重,精神惚恍煩悶,坐臥不安,皮膚緊熱。又治療傷寒四時感冒傳變為疫症,只要惡寒發燒的症狀還沒有完全消除的,都適合服用本方。用連須的大蔥白九枝煎湯一茶杯,趁熱將藥丸化開,一口喝盡,蓋上被子發汗即有效。如果服用後出汗緩慢,再用蔥白湯催促出汗。之後一定會汗如淋漓,病症漸漸退去。蓋好衣物,汗水自然收斂。

患者自然爽快。其病如失。但病未成者隨即消去。已成者隨即高腫潰膿。如諸疾無表症相兼。不必發散者。只用熱酒化服。此方原載於諸風癱瘓門。予每用之發散瘡毒。其功甚捷。故移錄於此。詳觀此方。治腫瘍甚效者何也。凡瘡皆起於榮衛不調。氣血凝滯。乃生癰腫。觀此藥性專發散。

白話文:

患者感到舒適痛快,他的疾病就像消失了一樣,但疾病還沒形成的,就立即被消除了,已經形成的,就隨即高腫潰膿。如果各種疾病沒有相關的表症,不需要發散,就只需要用熱酒送服即可。此方原本記載在諸風癱瘓的章節中,我每次都用它來發散瘡毒,它的效果非常迅速,所以把它移錄到這裡,詳細地看這個方子,治療腫瘤非常有效的原因是什麼呢?所有瘡瘍都是起因於榮衛不調,氣血凝滯,才會生出癰腫,看這個藥的藥性專門發散。

又能順氣搜風。通行經絡。所謂結者開之。況瘡毒又乃日積月累結聚所發。苟非甘溫辛熱發泄以汗疏通。安能得效。所謂發散不遠熱。正合此方之意。無謬也。服後。避風。當食稀粥。忌冷物房事。孕婦勿服。

白話文:

這款藥能順氣、搜風、疏通經絡,所謂阻塞的要打開它。特別是瘡毒,是日積月累、結聚而發的。如果不使用具有散發、溫暖、辛辣、熱度、疏通等藥性以發汗來疏通的話,怎麼能有療效呢?所謂的發散不是遠離熱氣,正好吻合這個藥方的用意,沒有錯誤。服用藥物後,多避風,宜吃稀粥,戒房事與讓孕婦不要服用。

雙解復生散,治癰疽發背。諸般腫毒。初起憎寒發熱。四肢拘急。內熱口乾。大小便秘。宜此藥發表攻裡。並效。

白話文:

「雙解復生散」這個方劑,用於治療癰疽發背、各種腫毒。症狀包括初期畏寒發熱、四肢拘急、內熱口乾、大小便祕結。這帖藥可以發散表邪、攻下裡邪,並有良好的療效。

荊芥,防風,川芎,白芍,黃耆,麻黃,甘草(五分),薄荷,山梔,當歸,連翹,滑石,金銀花,羌活,人參白朮(各八分),大黃,芒硝(各二錢)

白話文:

荊芥、防風、川芎、白芍、黃耆、麻黃、甘草(五分)、薄荷、山梔、當歸、連翹、滑石、金銀花、羌活、人參、白朮(各八分)、大黃、芒硝(各二錢)。

水二碗。如表症甚者加姜三片。蔥頭二莖。里症甚者臨服加生蜜三匙和服。此發表攻裡。為雙解藥也。

內消散,治癰疽、發背。對口、疔瘡、乳花。百種無名腫毒一切歹瘡。此藥能令內消。化毒為黑水。從小便而出。勢大者雖未全愈。亦可轉重就輕。移深居淺。

白話文:

內消散,用於治療癰疽、發背,可治癒對口、疔瘡、乳花,以及各種無名腫毒和一切惡瘡。此藥能夠使內部消腫、化毒為黑水,從小便排出。病情嚴重的雖然還沒有完全治癒,但也會轉危為安。病情深入的也會轉移到表淺的位置。

金銀花,知母,貝母,天花粉,白芨,半夏,穿山甲,皂角刺,乳香(各一錢)

白話文:

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

知母:具有清熱滋陰、生津潤燥的作用。

貝母: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天花粉:具有清熱涼血、止渴生津的作用。

白芨:具有止血、散瘀、生肌的作用。

半夏:具有燥濕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穿山甲:具有活血化瘀、通經下乳的作用。

皁角刺: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的作用。

乳香:具有行氣活血、止痛消腫的作用。

水、酒各一碗。煎八分。隨病上下。食前後服之。留藥渣搗爛。加秋芙蓉葉細末一兩。白蜜五匙。同渣調敷瘡上。一宿自消。重者再用一服。忌口效。

白話文:

水和酒各一碗,煮到八分滿後,依照病況服用。可以在飯前或飯後服用。把服用剩下的藥渣搗碎,加入一兩秋芙蓉葉末和五匙白蜜,和藥渣攪拌敷在瘡口上,一晚後瘡口自然消退。症狀較重的再服用一劑,注意飲食禁忌,效果更好。

清熱消風散,治癰疽諸毒。瘡腫已成未成之間。外不惡寒。內無便秘。紅赤高腫。有頭焮痛。宜服此藥和解之。

白話文:

清熱消風散,用於治療癰疽等各種毒瘡。瘡腫剛開始形成,或還沒有完全形成的階段。沒有畏寒、便祕的症狀。症狀為紅腫,高腫,頭痛。宜服用此藥以調和、緩解症狀。

防風,川芎,當歸,黃芩,白芍,天花粉,金銀花,連翹,紅花,柴胡蒼朮,陳皮,黃耆,角刺(各一錢),甘草(五分)

白話文:

防風、川芎、當歸、黃岑、白芍、天花粉、金銀花、連翹、紅花、柴胡、蒼朮、陳皮、黃耆、角刺(各一克),甘草(零點五克)

水二茶鍾。煎八分。食遠服。婦人加香附童便炒。以上七方。癰疽七日以前。瘡勢未成。形體壯實。表裡之症相合者。宜服。病退即已。如過七日以後。形勢已成。便宜用後托裡等藥。催毒在外以速其膿。禁前表下之藥。損傷元氣。致生多變矣。

白話文:

將水煎煮至二茶杯的量,煎成八分。趁熱服下。女性患者加炒香附用童便炒。以上七個藥方,適用於癰疽發作的七日之內。瘡勢尚未形成,患者體格健壯,表裡證狀都符合的,應該服用此方。病情好轉就停止服用。如果超過七天以後,瘡勢已經形成,應該改用託裡等藥,促使毒邪從體外排出,以加速膿液的生成。禁止服用前文所述的治療表證的藥物,以免損傷元氣,導致病情變化多端。

內固清心散,治癰疽發背。對口疔瘡。熱甚焮痛。煩躁飲冷。有此症者。可預防毒氣內攻。當服此藥。庶不變症。

白話文:

_內固清心散_可以治療背上長癰疽的症狀,也可以治療在嘴巴周圍長瘡,會感到灼熱刺痛。煩躁不安,愛喝冷飲的人如果有這種症狀。這種藥可以預防毒氣侵入體內,應該服用這種藥。這樣火就不會加重病情,進而演變成其他疾病。

茯苓,辰砂,人參,玄明粉白豆蔻,甘草,乳香,明雄黃(各二錢),冰片(一錢),真豆粉(二兩)

白話文:

茯苓、辰砂、人參、玄明粉、白豆蔻、甘草、乳香、明雄黃(各二錢),冰片(一錢),真豆粉(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五分。蜜湯調下。不拘時候。

護心散,治瘡毒內攻。口乾煩躁。噁心嘔吐者。宜用此藥。

真豆粉(一兩),乳香(淨末三錢),硃砂(一錢),甘草(末一錢)

上共研極細。每服二錢。白滾湯調服。早晚二次。

琥珀蠟礬丸,治癰疽發背。已成未膿之際。恐毒氣不能外出。必致內攻。預服此丸。護心護膜。散血解毒。未潰能消。已潰即合。並治粉瘤、瘰癧、痰核。及遍身瘡如蛇頭楊梅結毒。痔漏鼻痔。能祛毒化膿。生肌補漏。

白話文:

_琥珀蠟礬丸_用於治療癰疽發背。在已經形成但尚未化膿的時候服用,防止毒氣不能排出體外,導致內攻。提前服用此丸,可以保護心臟、保護膜、散血解毒。未潰爛的能夠消散,已經潰爛的能夠合攏。還能治療粉瘤、瘰癧、痰核。以及遍身瘡如蛇頭楊梅結毒。痔瘡、鼻痔。能夠祛毒化膿、生肌補漏。

白礬(一兩二錢),黃蠟(一兩),雄黃(一錢二分),硃砂(一錢二分),琥珀(一錢另研),蜂蜜(一錢臨入),或再加滴乳石(二錢),土貝母(六錢),麻油(二錢)

白話文:

白明膠(1.2兩)、黃色蜂膠(1兩)、雄性雀代(1.2分)、硃砂(1.2分)、天然松脂(1金錢)、蜂蜜(1.2分)、加入適量、或滴器皿(2金錢)、土山有珍珠(6金錢)、麻油(2金錢)。

上為末。將蠟溶化。離火。候四邊稍凝時。入藥攪勻。乘熱搓成粗條。懸火上烘軟丸之。安豆大罐收。或以硃砂為衣。每服三錢。白滾水、黃酒任下。甚者早晚各進一服。

白話文:

將蠟燭溶解,離火,等到四邊稍微凝固時,放入藥物攪拌均勻,趁熱搓成粗條,然後用火烘軟,做成丸劑,放在密封的罐子中保存。或者用硃砂做外衣。每次服用三錢,可以用白開水或黃酒送服。症狀嚴重的,早晚各服用一劑。

癰疽勢甚者。將白礬末入蜂房孔內令滿。紙包泥固。煅黃色為末。和蠟為丸。熱毒甚者。用嫩槐枝三十寸。分三次入蠟內。煠枯去枝。取蠟和礬等為丸。痛不可忍者。加乳香、沒藥各一錢。膿出不幹者。加苧麻灰五錢。

白話文:

  1. 癰疽情況嚴重的患者,將白礬粉末裝入蜂房孔洞內,直到裝滿為止。用紙包泥將蜂房孔洞封死,並燃燒至發黃為止。將燃燒後的蜂房磨成粉末,與蠟混合製成藥丸。

  2. 患有嚴重熱毒的患者,可以使用30寸長的嫩槐樹枝,分三次放入蠟燭內燃燒。燃燒至枯乾後,取出樹枝,將蠟燭與白礬混合製成藥丸。

  3. 疼痛難忍的患者,可以添加乳香和沒藥,各一錢。

  4. 膿液一直流出,無法乾涸的患者,可以添加五錢的薴麻灰。

諸毒。先吃蔥一口。隨用黃酒下。或蔥湯下。只瘡上出汗。消腫止痛。疔毒。用菊花一兩煎湯下。肺癰。蜜湯下。咳嗽。臥時淡薑湯下。虛者。人參五味子湯下。泄瀉。米湯下。

白話文:

各種毒瘡:先吃一口蔥。然後用黃酒送服。或者用蔥湯送服。只會在瘡上出汗。消腫止痛。疔毒:用一兩菊花煎湯送服。肺癰:用蜂蜜湯送服。咳嗽:睡覺前服用淡薑湯。虛證:用人參、五味子湯送服。腹瀉:用米湯送服。

托裡消毒散,治癰疽已成。不得內消者。服此以托之。未成者可消。已成者即潰。腐肉易去。新肉易生。此時不可用內消泄氣寒涼等藥。致傷脾胃為要。

白話文:

託裡消毒散,用於治療已經形成的癰疽。如果無法內部消散,可以使用此藥方托出膿液。尚未形成的癰疽可以使用此藥方消散。已經形成的膿腫可以使用此藥方潰爛。腐肉容易脫落,新肉容易生長。此時切忌使用內消、洩氣、寒涼等藥物,以免損傷脾胃,這是至關重要的。

人參,黃耆,白朮,茯苓,川芎,金銀花,當歸(各一錢),白芷,皂角刺,甘草,桔梗(各五分)

脾弱者去白芷。倍用人參。

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排膿內托散,治癰疽腦項諸發等瘡。已潰流膿時宜服。

人參,白朮,當歸(各二錢),川芎,白芍,黃耆,陳皮,茯苓(各一錢),香附,肉桂(各八分),甘草(五分),白芷(項之上加三分),桔梗(胃之上加五分),牛膝(下部加五分),

白話文:

人參、白朮、當歸(各 12 公克),川芎、白芍、黃耆、陳皮、茯苓(各 6 公克),香附、肉桂(各 4.8 公克),甘草(3 公克),白芷(面部加 1.8 公克),桔梗(胃部加 3 公克),牛膝(下半身加 3 公克)。

姜三片。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乳香定痛散,治癰疽發背諸毒。疔瘡疼痛不可忍者。或未成者速散。已成者速潰。敗腐膿毒。不假刀砭。其惡毒自然脫下。及治打撲傷損。筋骨疼痛。並宜服之。

白話文:

乳香定痛散,用於治療癰疽發背等各種毒瘡。疔瘡疼痛難忍的。或未成形的可以快速散開。已經成形的可以快速潰爛。敗腐膿毒。不用刀療刺。其毒自然脫下。以及治療打撲傷損。筋骨疼痛。都可以服用。

乳香,沒藥(各五分),黃耆,人參,甘草,歸身,川芎,白芍,陳皮,熟地,粟殼(去筋膜蜜炒各一錢)

白話文:

乳香、沒藥(各 1.5 公克):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黃耆、人參、甘草、歸身、川芎、白芍、陳皮、熟地(各 3 公克):補氣益血、健脾益氣、活血化瘀、養血活血。

粟殼(去除筋膜,用蜂蜜炒過,3 公克):補腎益精、澀精止遺。

水二鍾。煎八分。隨病上下服之。

神功內托散,治癰疽腦項諸發等瘡。至十四日後。當腐潰流膿時不作腐潰。更兼瘡不高腫脈細身涼者。用

白話文:

神功內託散,此藥方用於治療癰疽、腦項諸發等瘡。在患病十四天後。當瘡腐爛潰破,流出膿液時,膿液沒有腐爛潰破。再加上瘡不腫脹,脈搏細弱,身體清涼的人。服用此方。

當歸(二錢),人參,白朮,黃耆(各一錢五分),大附子,陳皮,茯苓,白芍,川芎(各一錢),穿山甲(八分),甘草(炙),木香(各五分),

白話文:

當歸(十二克),人參、白朮、黃耆(各七·五克),大附子、陳皮、茯苓、白芍、川芎(各六克),穿山甲(四·八克),甘草(炙)、木香(各三克)。

煨姜三片。大棗二枚。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透膿散,治癰疽諸毒。內膿已成不穿破者。服之即破。

黃耆(四錢),川芎(三錢),當歸(二錢),皂角刺(一錢五分),穿山甲(炒末一錢)

水二鍾。煎一鍾。隨病上下服之。或加酒一杯服。

竹葉黃耆湯,治癰疽發背諸般疔腫。表裡熱甚。口乾大渴者。

黃耆,甘草,黃芩,川芎,當歸,白芍,人參,半夏,石膏,麥冬(各八分),生地(一錢),淡竹葉(十片),燈心(二十根),生薑(三片)

白話文:

黃耆、甘草、黃芩、川芎、當歸、白芍、人參、半夏、石膏、麥冬(各4公克),生地(6公克),淡竹葉(10片),燈心(20根),生薑(3片)。

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溫服。

回陽三建湯,治陰疽發背。初起不疼不腫。不熱不紅。硬若牛皮。堅如頑石。十日外脈細身涼。肢體倦怠。皮如鱉甲。色似土朱。粟頂多孔。孔孔流血。根腳平散。軟陷無膿。又皮不作腐。手熱足涼者。俱急服之。

白話文:

回陽三建湯,用來治療陰疽發背。陰疽在發病的初期,不感到疼痛或腫脹,也不發熱或發紅。皮膚表面硬得像牛皮,堅硬得像頑石。十天後,脈搏細弱,身體發涼,四肢無力,皮膚像龜甲一樣粗糙,顏色像淺紅色。粟頂上有很多小孔,孔孔都流血。根部平散,很軟,沒有膿。皮膚也不會腐爛,手心裡發熱,腳底卻發涼的人。都需要及時服用此藥方。

大附子,人參,黃耆,當歸,川芎,茯苓,枸杞,陳皮,萸肉(各一錢),木香,甘草,紫草厚朴,蒼朮,紅花,獨活(各五分),皂角樹根上白皮(二錢),煨姜(三片)

白話文:

大附子、人參、黃耆、當歸、川芎、茯苓、枸杞、陳皮、萸肉(各一公克),木香、甘草、紫草、厚朴、蒼朮、紅花、獨活(各五分),皁角樹根上白皮(二公克),煨姜(三片)

水二碗。煎八分。入酒一杯。隨病上下。食前後服之。用綿帛蓋暖瘡上。預不得大開瘡孔。走泄元氣為要。

愚按。凡背疽屬陰者。皆由臟腑先壞。而內毒不得發越於外也。舊有用雞冠剪血滴於疽上者。有醋煮雄艾敷用者。豬腦熱藥敷圍者。神燈火氣灼照者。此數法皆陰疽之用。予雖常用。未見其實。但陰疽不起者。如樹木之根壞。強力培植枝葉而終無發生之理。予常據理用藥。固有得其生者十中三四。

白話文:

凡是背上長有化毒為患的疾病時,多是人體內部 organ被病害所侵。而體內的毒素也沒有途經體外被釋放出來。以前有方法,利用雞冠上的血滴,滴到患處。或者用雄艾用煮成汁液,塗抹在患處。還可以用豬的腦袋加溫,在患處周圍用藥敷蓋。或者使用神燈火來照射燃燒患處。以上這些方法都適合用於治療陰毒。且由於我經常使用這些方法,特別是在陰毒嚴重的狀況下。就像樹的根部出了狀況,死命的養分枝葉也沒有用。我通常會根據具體情況,用藥來治療。所以有十個病人中,大概能治癒三四個的樣子。

譬如先要疏其稼土。通其地脈。助其根本。回其陽氣。此四者缺一不可。用蒼朮、厚朴、茯苓、陳皮、疏其土。川芎、當歸、紫草、紅花、通其脈。人參、黃耆、枸杞、山萸助其本。附子、木香、甘草、獨活回其陽。如此用之。但根本內有一脈未絕之氣。服之俱可得其生。又驗其手足溫暖。

白話文:

就像農作物先要疏鬆土壤,疏通地脈,扶植根本,讓陽氣回升。這四項缺一不可。用蒼朮、厚朴、茯苓、陳皮來疏鬆土壤;川芎、當歸、紫草、紅花來疏通地脈;人參、黃耆、枸杞、山萸來扶植根本;附子、木香、甘草、獨活來讓陽氣回升。如此用藥,只要根本內還有一線氣息未絕,服用後都能夠重獲生機。再驗證手足溫暖,即可確定。

瘡便發熱。漸作焮腫。復生疼痛。色暗得活。堅硬得腐。胃氣得回。此是藥之效驗。必在三服中應之為吉。外兼照法。接助回陽。此通治陰疽之大法也。

白話文:

患處會發熱,並逐漸腫脹。接著疼痛再次出現,顏色暗沉並獲得生命力。堅硬處會腐爛分解,胃氣逐漸恢復。這是藥物的治療效果,必須在服藥三劑中應驗才吉利。另外,還要配合其他治療方法,幫助恢復陽氣。這是治療陰疽的通用大法。

黍米寸金丹,二名返魂丹。三名再生丸。四名追命丹。五名延壽丹。六名來蘇丸。七名知命丸。八名得道丸。此方昔出異人所傳。常有暴中急症。忽然卒倒者。斡開牙關。研灌三丸。其人即活。又能治發背腦疽。遍身壅腫。附骨癰疽等症。初起憎寒壯熱。四肢倦怠沉重者。毋分表裡老幼輕重。並宜服之。

白話文:

黍米寸金丹,又名返魂丹、再生丸、追命丹、延壽丹、來蘇丸、知命丸、得道丸。此方出自異人,專治暴症急症,如忽然中風或卒倒,用藥撬開牙關,研磨三丸藥粉灌服,就能起死回生。此藥更可治療發背腦疽,全身膿腫,附骨癰疽等病症。這些症狀患者在發病初期會感覺畏寒、發高燒、四肢倦怠無力。不論是表症還是裡症,不論老幼輕重,都適用此方。

麝香(五分),乳香,沒藥,雄黃,烏金石,狗實,輕粉(各一錢),蟾酥硇砂(各二錢),黃蠟(三錢),狗膽(一個乾用),白粉霜(三錢),鯉魚膽(陰乾三個),白丁香(四十九粒),金頭蜈蚣(七條全者酥炙黃色),頭胎男乳(一合)

白話文:

麝香(五分)、乳香、沒藥、雄黃、烏金石、狗實、輕粉(各一錢)、蟾酥、硇砂(各二錢)、黃蠟(三錢)、狗膽(一個乾用)、白粉霜(三錢)、鯉魚膽(陰乾三個)、白丁香(四十九粒)、金頭蜈蚣(七條全者酥炙黃色)、頭胎男乳(一合)

上為末。將黃蠟乳汁熬成膏。和藥為丸。綠豆大。大人三丸。小兒一丸。病重者五丸。冷病用蔥湯。熱病用新汲水送下。蓋臥避風出汗為度。諸病如失。後食粥調理。

白話文:

將藥物研末,將黃蠟和乳汁熬成膏狀,然後將藥物和膏狀物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大人服用三丸,小兒服用一丸,病情嚴重的服用五丸。如果患者是寒症,則用蔥湯送服藥丸;如果是熱症,則用新鮮的井水送服藥丸。服用藥丸後,應蓋好被子,避免風寒,直到出汗為止。各種疾病都會痊癒。之後,可以用粥調理身體。

潰瘍主治方

十全大補湯,治潰瘍發熱。或惡寒。或作痛。或膿多。或膿清。或自汗盜汗。及遍身流注瘰癧便毒諸瘡。久不作膿。或膿成不潰。潰而不斂。若氣血不足之人。結腫未成膿者。宜加陳皮、香附、半夏、連翹。服之自消。

白話文:

十全大補湯,治療潰瘍發熱,或畏寒,或疼痛,或膿液多,或膿清,或自汗盜汗,以及遍身流注瘰癧便毒等瘡。瘡口長時間不化膿,或膿液形成但瘡口不潰破,或潰破後不癒合。對於氣血不足的人,結腫還沒化膿的,應該加入陳皮、香附、半夏、連翹。服用後可以自行消腫。

人參,黃耆,白朮,當歸,白芍,川芎,熟地,茯苓,肉桂(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白話文:

人參、黃耆、白朮、當歸、白芍、川芎、熟地、茯苓、肉桂(各10公克),甘草(烤過5克)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八珍湯,治潰瘍諸症。調和榮衛。順理陰陽。滋養氣血。進美飲食。和表裡。退虛熱。為氣血俱虛之大藥也。

白話文:

八珍湯,治療潰瘍的各種症狀。調和體表的氣血和五臟六腑的氣血。使陰陽協調。滋養氣血。增進飲食的慾望。和解表裡症狀。退卻虛症引起的發熱。是氣血俱虛的大補藥。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白朮,人參,茯苓(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補中益氣湯,治瘡瘍元氣不足。四肢倦怠。口乾發熱。飲食無味。或飲食失節。或勞倦身熱。脈洪大而無力。或頭痛而惡寒。或聲高而喘。身熱而煩。俱宜服此。

白話文:

補中益氣湯,用於治療瘡瘍導致的元氣不足。表現為四肢倦怠、口乾發熱、飲食無味。或者飲食失節引起元氣不足,或者勞累過度引起的身體發熱。脈搏洪大有力。或者頭痛惡寒,或者聲音洪亮喘息,或者身體發熱煩躁。以上症狀都適合服用此方。

黃耆(一錢五分),甘草(炙),人參,當歸,白朮(各一錢),升麻,柴胡,陳皮(各三分),麥門冬(六分),五味子(五分炒)

白話文:

  • 黃耆:1.5錢

  • 甘草(經過炙烤):1錢

  • 人參:1錢

  • 當歸:1錢

  • 白朮:1錢

  • 升麻:0.3錢

  • 柴胡:0.3錢

  • 陳皮:0.3錢

  • 麥門冬:0.6錢

  • 五味子(炒過的):0.5錢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一鍾。空心熱服。

人參養榮湯,治潰瘍發熱惡寒。或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色痿黃。岌岌短氣。飲食無味。不能收斂。或氣血原不足。不能收斂。若大瘡愈後。多服之不變他症。

白話文:

人參養榮湯,治療潰瘍發熱惡寒。或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色萎黃。呼吸短促。飲食無味。不能收斂。或氣血原本不足。不能收斂。如果大瘡癒合後。多服用它不會改變症狀。

白芍(一錢五分),人參,陳皮,黃耆,桂心,當歸,白朮,甘草(各一錢),熟地,五味子,茯苓(各八分),遠志(五分)

白話文:

白芍(1.5錢),人參、陳皮、黃耆、桂心、當歸、白朮、甘草(各1錢),熟地、五味子、茯苓(各0.8錢),遠志(0.5錢)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遠服。

人參黃耆湯,治潰瘍虛熱。不睡食少。或穢氣所觸作痛者。

黃耆,人參,白朮,麥冬,歸身,蒼朮,甘草,陳皮,升麻,神麯(各五分),五味子(五分炒),黃柏(酒拌炒三分)

白話文:

  • 黃耆:五分

  • 人參:五分

  • 白朮:五分

  • 麥冬:五分

  • 歸身:五分

  • 蒼朮:五分

  • 甘草:五分

  • 陳皮:五分

  • 升麻:五分

  • 神麯:五分

  • 五味子:五分(炒製)

  • 黃柏:三分(以酒拌炒)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遠服。

內補黃耆湯,治癰疽發背諸瘡已破後。虛弱無力。體倦懶言。精神短少。飲食無味。自汗口乾。脈澀不睡並效。

白話文:

內補黃耆湯,用於治療已經破裂的癰疽發背諸瘡。表現為虛弱無力,身體疲倦懶得說話,精神萎靡,飲食無味,自汗口乾,脈搏澀滯,失眠。

黃耆,人參,茯苓,川芎,歸身,白芍,熟地,肉桂,麥門冬,遠志(各一錢),甘草(五分),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一鍾。食遠服。

托裡清中湯,治癰疽脾胃虛弱咳嗽。痰氣不清。飲食少思者。

人參,白朮,桔梗,陳皮,半夏,茯苓(各一錢),麥門冬,五味子,甘草(各五分)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遠服。

托裡和中湯,治癰疽中氣虛弱。飲食少思。腫不消。潰不斂者。

半夏,白朮,人參,茯苓,陳皮,煨姜(各一錢),木香,甘草(各五分)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遠服。

托裡建中湯,治癰疽元氣素虛。或因寒涼傷脾損胃。飲食少思。凡餐無味。或作嘔泄瀉等症。急服以健中氣。

白話文:

託裡建中湯,用來治療癰疽(一種皮膚感染)的元氣虛弱。或因寒涼之氣損傷脾胃。飲食不思、食量減少。所有的食物都覺得沒有味道。或導致嘔吐腹瀉等症狀。需要緊急服用的藥方用於增強中氣。

人參,白朮,茯苓(各二錢),半夏,炮姜(各一錢),甘草(五分),熟附子(八分)

水二鍾。煨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托裡溫中湯,治癰疽陽弱陰寒。脈虛身冷。或瘡為寒變。反致不疼。或膿水清稀。心下痞滿。腸鳴腹痛。大便微溏。食則氣短嘔逆。不得安臥。時發昏憒者。服之。

白話文:

託裡溫中湯,用於治療癰疽陽虛陰寒。脈象虛弱、身體寒冷。或者瘡瘍因寒症轉變,反而不疼。或者膿水清淡稀薄。心下痞滿,腸鳴腹痛,大便稍稍稀溏。吃飯後氣短並且嘔逆,不能安穩睡覺。時常昏迷不清醒的人服用。

白朮,茯苓,木香,丁香(各五分),半夏,陳皮,羌活,益智仁乾薑(炮),人參,白豆蔻,甘草(各一錢),大附子(二錢)

白話文:

白朮、茯苓、木香、丁香(各五公分),半夏、陳皮、羌活、益智仁、乾薑(炮製過的)、人參、白豆蔻、甘草(各一錢),大附子(二錢)。

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服。方與舊不同。予制此嘗治癰疽陰症。及雜症陽氣脫陷與寒氣逼陽於外者。發熱煩躁。口乾作渴。投以薑、附之類。其津液頓生。煩熱頓退。其應如響。

白話文:

水二碗。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至八分。不拘時服用。這個方子與舊方不同。我創制這個方子曾用來治療癰疽陰症。以及雜症中陽氣衰竭與寒氣在體外逼迫陽氣的症狀。發高燒煩躁。口乾舌燥。服用生薑、附子之類的藥物。津液立生。煩熱頓消。效果立竿見影。

聖愈湯,治潰瘍膿水出多。氣血虛極。脈細空而無力。以致心煩不安。眠睡不寧。或五心煩躁等症。並服。

白話文:

聖愈湯,治療化膿性潰瘍,膿液流淌不止。氣血極度虛弱,脈搏細弱無力。導致心煩意亂,難以入睡。或手掌、足掌、心臟煩躁等症狀。同時服用。

熟地,生地,川芎,人參(各五分),歸身,黃耆(鹽水炒各一錢)

作一劑。水二茶鍾。煎八分。食遠服。

保安大成湯,治潰瘍元氣素虛。精神怯弱。或膿水出多。神無所主。以致睡臥昏倦。六脈虛細。足冷身涼。便溏或秘。胸膈或寬不寬。舌雖潤而少津。口雖食而無味。瘡弦不緊。肉雖微紅。總由不足。大補堪題。

白話文:

保安大成湯:用於治療潰瘍導致元氣素虛症,症狀為精神萎靡、膿水外滲多、神志不清、嗜睡昏沉、六脈細弱、手腳冰冷、大便溏稀或便祕、胸膈時而寬時而緊、舌苔潤滑但少津液、口雖吃東西但沒有味道、瘡口癒合緩慢、肉色雖然微紅但整體上都是虛症。此方以大補元氣為主。

人參,白朮,黃耆(蜜水拌炒各二錢),茯苓,白芍,陳皮,歸身,甘草,大附子,山萸肉,五味子(各一錢),木香,砂仁(各五分)

白話文:

人參、白朮、黃耆(各 2 錢,用蜂蜜水拌炒)

茯苓、白芍、陳皮、歸身、甘草(各 1 錢)

大附子、山萸肉、五味子(各 1 錢)

木香、砂仁(各 0.5 錢)

水二鍾。煨姜三片。去皮大棗三枚。煎八分。食遠服。服至精神回。手足暖。脾胃醒。肉色紅為度。上數症。乃元氣虛脫。已欲變壞之病。非此不回也。

白話文:

水二碗。烤過的生薑三片。去皮的大棗三枚。熬煮至八分熟。飯後服用。服用至精神恢復。手腳溫暖。脾胃甦醒。膚色紅潤即可。上述症狀。都是元氣虛脫。已經瀕於死亡的疾病。如果不服用此方,就無法康復。

獨參湯,治潰瘍膿水出多。氣血虛極。或惡寒。或發熱。或自汗冷汗。或手足指甲青冷。或身冷脈細。並宜。

白話文:

獨參湯,用於治療膿水大量流出的潰瘍。氣血極度虛弱。可能畏寒。或發熱。出冷汗。手足指甲青冷。全身發冷脈搏細弱。所有這些情況都適合使用獨參湯。

人參(二兩切片),

作一劑。水二鍾。棗十枚。煎一鍾。徐徐服之。若煎至稠厚。即為膏矣。作三次。用好溫酒化服。亦可。

香砂六君子湯,治潰瘍脾胃虛弱。噁心嘔吐。或飲食不思等症。

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半夏(各一錢),甘草,藿香,砂仁(各五分)

姜三片。棗二枚。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清震湯,治潰瘍脾胃虛弱。或誤傷生冷。或氣惱勞役。或入房夢遺。致火邪乘入中脘。乃生呃逆。急服之。

白話文:

益智仁、陳皮、半夏、茯苓、人參、甘草、香附(各1錢),柿蒂(24個),澤瀉(3分),熟附(手足冰冷的人使用1錢)

益智仁,陳皮,半夏,茯苓,人參,甘草,香附(各一錢),柿蒂(二十四個),澤瀉(三分),熟附(手足冷者用一錢)

姜三片。棗二枚。燈心二十根。水二鍾。煎八分。不拘時服。如身熱口乾。便燥火呃者。加黃連五分。

醒脾益胃湯,治潰瘍脾胃虛弱。過傷飲食生冷。以致胸膈不寬。四肢面目浮腫。及小水不利等症。並宜服之。

白話文:

醒脾益胃湯:治療因過度食用、傷及脾胃,導致胸膈不寬、四肢面目浮腫及小便不利等症狀的藥方。

【組成】

白朮、茯苓、黨參、甘草、陳皮、半夏、生薑、大棗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

【功效】

健脾益胃,利尿消腫。

【主治】

脾胃虛弱,胸膈不寬,四肢面目浮腫,小便不利。

人參,陳皮,茯苓,半夏,山藥,白朮(各一錢),蒼朮,厚朴,澤瀉,麥芽,木香,山楂蘇子豬苓(各五分),老黃米(炒黃一錢)

白話文:

人蔘、陳皮、茯苓、半夏、山藥、白朮(各一錢),蒼朮、厚朴、澤瀉、麥芽、木香、山楂、蘇子、豬苓(各五分),炒熟的老黃米(一錢)

水二鍾。姜三片。燈心二十根。煎八分。食前服。

托裡定痛散,治癰疽潰後。血虛疼痛不可忍者。宜服之甚效。

歸身,熟地,乳香,沒藥,川芎,白芍,肉桂(各一錢),粟殼(泡去筋膜蜜炒二錢)

水二鍾。煎八分。隨病上下。食前後服之。

神應異功散,治潰瘍陰盛陽虛。發熱作渴。手足並冷。脈虛無力。大便自利。至飲沸湯而不知其熱者必服。

白話文:

《神應異功散》,治療潰瘍陰盛陽虛。發燒並口渴。手腳同時冰冷。脈搏虛弱無力。大便自然順暢。即使喝沸騰的湯也不知道是熱的,都必須服用。

木香,官桂,當歸,人參,茯苓,陳皮,白朮(各一錢),半夏,丁香,肉豆蔻,大附子,厚朴(各五分)

水二鍾。姜五片。棗三枚。煎八分。不拘時服。此方癰疽陰症。凡雜症陽氣脫陷與寒氣逼陽於外者。發熱煩躁。口乾作渴。投以薑、桂、附子之類。津液頓生。煩熱頓退。其應如響。人但不習而察之。

白話文:

水兩杯,生長有節的生長於乾燥的土壤中的生長姜五片,無核的紅動作物三枚,以八分的水煎煮,不限制何時飲用。這個配方治療的是單獨生長,或複數生長在一起的、有疼痛感覺、從而可以區別的是陰性的疾病。凡是各種疾病,陽氣缺失不充以及寒氣侵襲陽氣在體外者,出現發熱、焦慮不安、口乾、產生口臭等,應用生長姜、桂皮、附子類的藥物,則津液會立即產生,焦慮和熱即刻消失,藥物對症狀顯現的快,就像聲音一傳出來就聽得到。但是人們不學習而對症下藥。

參朮膏,治癰疽發背等症大膿後。氣血大虛。急宜用此。

上好人參半斤(切片。用水五大碗。砂鍋內慢火熬至三碗。將渣再煎汁一碗。共用密絹濾清。復熬稠厚。瓷碗內收貯聽用。)云片白朮六兩,淮慶熟地六兩(俱熬同上法)

白話文:

上等好人參半斤(切片。加水五大碗。在砂鍋內用小火熬煮到只剩下三碗。將渣滓再煮出一碗汁。用細密的絹布過濾清澈。再熬煮到濃稠。用瓷碗盛裝起來備用。)白朮片六兩,淮慶熟地六兩(都按照上述方法熬煮)

以上三膏各熬完畢。各用瓷碗盛之。頓入水中。待冷取起。蓋勿泄氣。如患者精神短少。懶於言動。短氣自汗者。以人參膏三匙、白朮膏二匙、地黃膏一匙。俱用無灰好酒一杯。燉熱化服。如脾氣虛弱。飲食減少。或食不知味。或已食不化者。用白朮膏三匙、人參膏二匙、地黃膏一匙。好熱酒化服。如患者

白話文:

以上三種藥膏熬製完畢後。分別用瓷碗盛放。立刻放入水中。等涼了之後取出。注意不要洩露藥氣。如果患者精神萎靡。懶得說話做事。經常喘短氣、自汗。可以用人參膏三匙、白朮膏二匙、地黃膏一匙。一起用一杯無灰好酒。燉熱後化開服用。如果脾氣虛弱。食慾減少。或者吃東西沒有味道。或者吃了東西不消化。可以用白朮膏三匙、人參膏二匙、地黃膏一匙。用熱酒化開服用。如果患者

腰膝痠軟。腿腳無力。皮膚手足粗澀枯槁者。用地黃膏三匙。人參、白朮膏各二匙。化服。如氣血脾胃相等無偏勝負者。三膏每次各二匙。熱酒化服。此膏用於清晨並臨睡時各進一次。自然強健精神。

白話文:

  • 腰部和膝蓋酸軟無力,腿腳無力,皮膚、手足粗糙枯槁的人,可以使用地黃膏三匙、人參膏、白朮膏各二匙,化服。

  • 如果氣血脾胃都正常,沒有偏勝負的情況,每次服用三種膏劑各二匙,用熱酒化服。

  • 這種膏劑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可以增強體力和精神。

頓生氣血。新肉易生。瘡口易合。任瘡危險勢大膿多者。可保終無變症。夏炎天熱。恐膏易變。分作二次熬用亦好。愈後能服。鬚髮變黑。返老還童。以上諸方。功難及此。

白話文:

立刻生出氣血。新的肉容易生長。傷口容易癒合。即使傷口危險、勢頭大、膿多的人。也可以保證最後沒有併發症。夏天炎熱。怕膏藥容易變質。分兩次熬製使用也好。治癒後可以服用。鬍鬚、頭髮變黑。返老還童。以上各方。功效難以達到這個程度。

八仙糕,治癰疽脾胃虛弱。精神短少。飲食無味。食不作飢。及平常無病久病。但脾虛食少嘔泄者。並妙。

白話文:

八仙糕,用於治療因脾胃虛弱而引起的癰疽、精神萎靡、飲食無味、食量減少、飢餓感消失,以及體質虛弱、疾病纏身、食慾不振、嘔吐腹瀉等情況。

人參,山藥,茯苓,芡實,蓮肉(各六兩),糯米(三升),粳米(七升),白糖霜(二斤半),白蜜(一斤)

白話文:

人參、山藥、茯苓、芡實、蓮肉(各 360 公克),糯米(1.8 公升),粳米(4.2 公升),白糖霜(1.5 公斤),白蜜(600 公克)

上將人參等五味各為細末。又將糯粳米亦為粉。與上藥末和勻。將白糖和蜜湯中烊化。隨將粉藥乘熱和勻。攤鋪籠內。切成條糕。蒸熟。火上烘乾。瓷器密貯。每日清晨。用白湯泡用數條。或乾用亦可。但遇知覺飢時。隨用數條甚便。服至百日。輕身耐老。壯助元陽。培養脾胃。妙難盡述。

白話文:

將人參等五種藥材,各研磨成細末。再將糯米和粳米也磨成粉。將上述藥末和米粉混合均勻。將白糖和蜂蜜,在熱水中溶化。立即將藥粉趁熱拌勻。攤平在蒸籠裡。切成條狀。蒸熟。放在火上烘乾。用瓷器密封儲存。每天早上,用熱水沖泡幾條服用。也可以直接乾吃。只要一感覺到飢餓,隨時服用幾條,非常方便。服用到一百天,身體會更輕盈並且延緩衰老。增強元陽,滋養脾胃,妙處難以盡述。

胃愛丸,治潰瘍脾胃虛弱。飲食諸味不喜。用過開胃進食之藥不效者。此脾崩之象。宜服之。食進為吉。

白話文:

胃愛丸,用於治療潰瘍、脾胃虛弱、飲食諸味不喜,服用過開胃進食的藥物無效的情況。這是脾臟崩潰的徵兆,應該服用此藥。食慾進步是吉兆。

云片白朮一兩(鮮白者。米泔浸。去澀水。切片曬乾。同麥芽拌炒。),淮慶山藥一兩(肥大上白者。切片。用男乳拌濕。候潤透。曬微焙。),上白茯苓(一兩,切一分厚咀片。用砂仁二錢。同茯苓合碗內。飯上蒸熟。只用茯苓。),清河人參(一兩,制畢曬乾。共為細末),白豆蔻(三錢),陳皮(用陳老米。

白話文:

白朮:一兩(要選用鮮白者,用米泔浸泡、去除澀水,切片曬乾。與麥芽一起拌炒。)

淮慶山藥:一兩(要選擇肥大、上白者,切片。用男乳拌濕,等浸潤透徹後,曬乾並微微焙烤。)

茯苓:一兩,切成一分厚的小片,用二錢砂仁和茯苓一起放入碗中,放在飯上蒸熟,只用茯苓。)

清河人參:一兩,經過炮製後曬乾,打成細末。)

白豆蔻:三錢。)

陳皮:用陳老米。)

先炒黃色。方入同炒。微燥勿焦。六錢),蓮肉(去皮心。切片。五錢),小紫蘇(蜜拌透。曬乾微蒸片時。連梗葉切片。五錢),甘草(炙三錢)

白話文:

  1. 先將黃芩炒至微黃。

  2. 將黃芩和其餘藥材一起炒。

  3. 炒至藥材微燥,但不要炒焦。

  4. 黃芩(六錢),蓮肉(去皮去芯,切成片。五錢),小紫蘇(用蜂蜜拌透,曬乾後微蒸切片。連同梗葉一起切片。五錢),甘草(炙甘草,三錢)

上共為細末。用老米二合。微焙碾粉。泡荷葉湯打糊。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清米湯下。不拘時服。

白話文:

所有的藥物研磨成細末,用陳米二合,稍微焙烤過後磨成粉,以荷葉湯融化後攪成糊狀,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八十丸,以清米湯送服,不限服用時間。

二神丸,治癰疽脾胃虛弱。飲食不消。大便溏泄。必服之。

破故紙(四兩微炒香色),肉果(肥大者二兩生用)

用大棗四十九枚。老生薑四兩切片。水浸棗、姜。煮至水乾為度。取棗肉為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清米湯空心送下。及治尋常腎虛脾泄俱效。

白話文:

取大棗四十九顆,四兩老薑切片,將大棗和老薑浸泡在水中,煮至水乾。將大棗取出,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 70 粒,用清米湯送服。治療腎虛和脾泄。

加減八味丸,治癰疸已發未發。口乾作渴。舌乾黃硬者。宜服。

茯苓,山藥,丹皮(各四兩),山萸肉(五兩),澤瀉(蒸三兩),五味子(炒三兩),肉桂(六錢),熟地(搗膏酒煮八兩),

白話文:

茯苓、山藥、丹皮(各四兩),山萸肉(五兩),澤瀉(蒸過的,三兩),五味子(炒過的,三兩),肉桂(六錢),熟地(搗成膏後,用酒煮八兩)。

上共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錢。空心服。鹽湯送下。尋常酒服亦可。此又滲濕潤燥藥也。

紅鉛造化丹,治癰疽元氣不足。軟陷不起發。或已發覆被風寒內外所侵。以致瘡毒下陷變為陰塌不痛者。急宜服此。亦可轉陰為陽。返出毒氣。復腫為吉。

白話文:

紅鉛造化丹,用於治療由於元氣不足而導致的瘡癰。瘡癰軟弱陷落,沒有發作的跡象。或者已經發作,但被風寒侵襲,導致瘡毒下陷,形成陰塌不痛的症狀。在這種情況下,應立即服用此藥。它可以將陰轉為陽,將毒氣排出體外,使瘡癰再次腫脹,這是吉兆。

紅鉛(三錢),人參,茯苓,山藥(各一兩),甘草(炙),枯礬(各五錢),辰砂,寒食麵(各七錢五分),麝香(八分),冰片(六分),乳香(二錢用頭生男乳每盤內用一小鐘曬乾共收用之)

白話文:

紅鉛(三錢),人參,茯苓,山藥(各一兩),甘草(炙),枯礬(各五錢),辰砂,寒食麵(各七錢五分),麝香(八分),冰片(六分),乳香(二錢用頭生男乳每盤內用一小鐘曬乾共收用之)

翻譯:

紅鉛(三錢),人參,茯苓,山藥(各一兩),甘草(炙烤過的),枯礬(各五錢),辰砂,寒食麵(各七錢五分),麝香(八分),冰片(六分),乳香(二錢,取初生男嬰的乳汁,每盤用一小杯乳汁曬乾,共收集用之)。

上各研精細。方為一處。共再細研。用白蜜二兩。再同頭生男乳一大杯。慢火重湯內用瓷碗燉。蜜滴水不散為度。候稍溫。和入前藥。軟硬得宜。丸龍眼核大。金箔為衣。瓷罐收用。或以蠟固亦妙。每用一丸。好熱酒一杯化藥。食遠服之。用厚綿帛覆暖。患上其熱如蒸。瘡必復起作痛。

白話文:

將上列藥物分別研磨成細末,混合在一起,再次研磨成更細的粉末。加入二兩白蜜,再加入一大杯剛從男性嬰兒身上擠出的母乳,用慢火隔水燉煮,直到蜂蜜滴入水中不散開爲止。待藥液稍涼後,加入之前研磨好的藥粉,攪拌至軟硬適中,然後丸成龍眼核大小的丸劑,用金箔包住,放入瓷罐中收好。也可以用蠟密封,效果也很好。每次服用一丸,用一杯熱酒送服,飯後服用。服藥後用厚厚的棉布蓋住患處,使其溫暖。患處會感到像蒸汽一樣發熱,瘡口會重新發作疼痛。

乃此丹之效也。諸症嘔吐怔忡瀉痢。屢藥不瘥。異症並效。大率心經之病石菖蒲。肝經之病用遠志。脾經之病用生薑。肺經之病麥門冬。腎經之病五味子。各隨五經之症。用五引煎湯化服。其應如響。修合時務要端午天醫黃道日為佳。

白話文:

這就是此丹藥的功效。各種嘔吐、怔忡、腹瀉、痢疾等症狀。服用過多次藥物,但沒有治癒。各種奇難雜症也都有效。大體上是心經方面的疾病用石菖蒲。針對肝經方面的病用遠志。針對脾經方面的病用生薑。針對肺經方面的病用麥門冬。針對腎經方面的病用五味子。分別根據五經的病情使用五引煎湯服用。其應驗效果如響應一樣迅速。修合丹藥的時候,一定要在端午天醫黃道吉日為佳。

以上二十四方。治癰疽已潰至於收斂。正病雜病。變症壞症。此四者俱在其中。選用毋得錯亂。以保終吉。若不遵此法。妄設他說。別以奇方秘法治之。終致多變。但潰後氣血根本無有不虧傷者。大抵補怯扶羸。理勞續損。皆不出於前方。此外無法也。

白話文:

以上二十四方藥方,是用於治療癰瘡已經潰破到收斂的階段。正病、雜病、變症、壞症這四種情況都包含在其中。選用藥方不要搞錯,才能保全最終的吉利。如果不遵守這個方法,妄自設立其他的說法,另外用一些奇方祕法來治療,最終會導致很多變化的情況。但是疾病潰破後,氣血根本沒有一處不虧損的。大致上補虛扶弱、調理勞傷、延續損傷,都不超出前面的藥方。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