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成》~ 卷四 (37)
卷四 (37)
1. 骨哽咽喉及誤吞針鐵
哽喉者為誤吞針鐵諸刺諸骨。哽於咽喉也。微者用薤白煮半熟以線扎之。手執線頭。將薤白入口微嚼咽之。度薤過哽處。便牽薤出。而哽亦隨薤出矣。或用亂麻筋一團。搓龍眼大。以線穿系。留線頭在外。湯濕急吞下咽。頃刻扯出。其針頭必刺入麻中同出。如不中即再吞再扯。以出為度。
烏龍針,治骨哽於嚥下。難出者。
用鐵線。燒軟雙頭虛。用黃蠟作丸龍眼大。裹鐵線頭上。外用絲綿裹之。推入喉內哽骨處。其骨自下矣不下再推。
誤吞銅物者。多食荸薺。化堅為軟。誤吞鐵骨等物。腸中不能轉送覺墜者。多食青菜、豬脂。自然送入大腸。從糞同出。再諸骨哽喉。用玉簪花根八錢。各隨所犯之肉為引。煎湯服之。轉出乃愈。
白話文:
喉嚨被卡住,是因為誤吞了針、鐵器、魚刺或骨頭等異物。如果只是輕微的卡住,可以用半熟的薤白(一種蔥類的植物),用線綁住,手拿著線頭,把薤白放入口中稍微咀嚼後吞下,讓薤白經過卡住的地方,然後再拉出薤白,卡住的東西也會跟著一起出來。或者用一團亂麻,搓成龍眼大小,用線穿過綁好,線頭留在外面,沾濕後快速吞下去,過一會兒再拉出來,如果吞的是針,針頭就會刺入麻團中一起被拉出來,如果第一次沒成功,就再重複吞下、拉出的動作,直到異物取出為止。
「烏龍針」這個方法,是用來治療骨頭卡在吞嚥處難以取出的情況。
先將鐵線燒軟,兩端做成虛空的樣子,用黃蠟做成龍眼大小的丸子,包住鐵線的頭端,外面再用絲綿包住,推入喉嚨卡住骨頭的地方,骨頭自然就會被帶下來,如果沒下來就再推一次。
誤吞銅製物品,可以多吃荸薺,讓堅硬的銅器軟化。如果誤吞鐵或骨頭等異物,感覺卡在腸中無法移動,可以多吃青菜、豬油,自然就會被送到大腸,跟著糞便一起排出。如果是各種骨頭卡在喉嚨,可以用八錢的玉簪花根,搭配卡住的肉類(例如雞骨配雞肉),一起煎湯服用,就能把異物取出,痊癒。
2. 竹木刺入肉
諸刺入肉。外傷之症也。軟而淺者。以針頭撥出則愈。硬而深者。搗螻蛄塗之。少時即出。如刺已出而仍痛者。亦以螻蛄塗之愈。或以蓖麻子仁搗如糊。先以絹襯傷處。次罨之。覺刺出。即去之。一少加新羯羊糞和敷。
桂蠟丸,桂心為末。溶黃蠟為丸。置丸於傷處。搭濕紙三五層。火熁藥化。刺即出矣。
大牙散,生象牙末。水調敷之。立出。刺入喉者。水調。徐徐呷之。
白話文:
竹木刺入肉,這是一種外傷的症狀。如果刺是軟的而且扎得不深,用針頭挑出來就會好。如果刺是硬的而且扎得比較深,就把螻蛄搗爛塗在傷口上,過一會兒刺就會出來。如果刺已經拔出來了但還是疼痛,也用螻蛄塗在傷口上就會好。或者把蓖麻子的仁搗成糊狀,先用絹布墊在傷口上,再把藥糊敷上去,等到感覺刺出來了,就把藥糊拿掉。也可以稍微加一點新鮮的羯羊糞一起敷上去。
還有一個藥方叫「桂蠟丸」,把桂心磨成粉,用融化的黃蠟做成藥丸。把藥丸放在傷口上,蓋上三五層濕紙,用火烘烤讓藥丸融化,刺就會出來了。
還有一個藥方叫「大牙散」,用生的象牙磨成粉,用水調和後敷在傷口上,刺馬上就會出來。如果刺扎到喉嚨裡,用水調和後,慢慢地喝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