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說
中醫古代典籍:醫說
作者:張杲
朝代:南宋
基本介紹:
醫史著作。十卷。宋·張杲撰。刊於1224年。本書廣泛集錄南宋以前的各種文史著作中有關醫學典故、傳說等史料,分為歷代醫家、醫書、本草、針灸、診法以及多種病證、養生、修養調攝等共49類。各類史料註明出處,內容豐富,採摭頗廣,但也不無蕪雜之弊。現存一種宋刻本,十一種明刻本等。
內容補充:
《醫說》是一部醫史著作,由南宋醫家張杲所著。該書廣泛收錄了南宋以前的各種文史著作中有關醫學典故、傳說等史料,分為歷代醫家、醫書、本草、針灸、診法以及多種病證、養生、修養調攝等共49類。各類史料註明出處,內容豐富,採摭頗廣,但也不無蕪雜之弊。現存一種宋刻本,十一種明刻本等。
《醫說》是研究中國醫學史的重要文獻,也是了解南宋以前醫學發展的重要資料。該書對後世醫學史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
《醫說》的編撰體例,是將醫學史分為四個部分:醫家、醫書、本草、針灸。醫家部分,主要記載歷代醫家的生平、著作、學術思想等;醫書部分,主要記載歷代醫書的內容、體例、流派等;本草部分,主要記載歷代本草的內容、體例、流派等;針灸部分,主要記載歷代針灸的內容、體例、流派等。
《醫說》的內容,主要包括醫學典故、醫學傳說、醫學理論、醫學方術等。醫學典故,是指有關醫學的歷史故事、傳說等;醫學傳說,是指有關醫學的神話、傳說等;醫學理論,是指有關醫學的學術思想、理論等;醫學方術,是指有關醫學的治療方法、方術等。
《醫說》的編撰,對後世醫學史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該書對後世醫學史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首先,它為後世醫學史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史料。其次,它對後世醫學史研究的發展方向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再次,它對後世醫學史研究的方法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醫說》是一部重要的醫學史著作,也是了解南宋以前醫學發展的重要資料。該書對後世醫學史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
序
卷一 (1)
卷一 (2)
卷一 (3)
卷一 (4)
卷一 (5)
卷一 (6)
卷一 (7)
卷一 (8)
卷一 (9)
卷一 (10)
卷一 (11)
卷一 (12)
卷二 (1)
卷二 (2)
卷二 (3)
卷二 (4)
卷二 (5)
卷二 (6)
卷二 (7)
卷二 (8)
卷二 (9)
卷二 (10)
卷二 (11)
卷二 (12)
卷二 (13)
卷二 (14)
卷三 (1)
卷三 (2)
卷三 (3)
卷三 (4)
卷三 (5)
卷三 (6)
卷三 (7)
卷三 (8)
卷三 (9)
卷三 (10)
卷三 (11)
卷三 (12)
卷三 (13)
卷三 (14)
卷三 (15)
卷三 (16)
卷三 (17)
卷四 (1)
卷四 (2)
- 傳勞
- 遇道人治傳勞方
- 頭風
- 偏頭疼
- 頭眩
- 蹶頭熱
- 婦人偏頭痛
- 沐頭洗浴
- 婦人月水來不可沐頭
- 川芎不可久服
- 眼疾
- 目疾
- 讀書損目
- 觀音洗眼偈
- 眼疾不可洗浴
- 牙齒日長
- 舌脹出口
- 治齒痛
- 齲齒
- 飲酒漱口
- 漱口食冷
- 棗能黃齒
- 齒藥
- 齒間肉壅出
- 飲酒喉舌生瘡
- 苦參不可潔齒
- 治齁喘
- 喘病
- 肺氣
- 肺熱久嗽
- 喘有冷熱
- 水喘
- 翻胃
- 治翻胃
- 驢尿治翻胃
- 乾嘔不吐
- 霍亂
卷四 (3)
卷四 (4)
卷四 (5)
卷四 (6)
卷五 (1)
- 卷五
- 心疾健忘
- 抑情順理
- 心疾
- 驚氣入心
- 神志恍惚
- 神氣不寧
- 健忘詩
- 忽不識字
- 治人心昏塞多忘喜誤
- 治惡夢
- 麝枕
- 癲疾
- 狂
- 魘不寤
- 夢
- 臥而不寐
- 仲景治渴
- 浮石止渴
- 苦酒消渴
- 熱中消中富貴人
- 心腹痛(淋附)
- 心痛
- 腹痛有數種
- 大瀉腹痛
- 驢軸治瘧
- 痁疾
- 瘧疾
- 病有不可補者
- 癥瘕
- 遺積瘕
- 蟯瘕(音饒)
- 蛇瘕
- 蛔蟲
- 五臟之蟲
- 九蟲之狀
- 苦寸白蟲
- 誤吞蜈蚣
- 蜒蚰及百蟲入耳
- 六氣
卷五 (2)
卷五 (3)
卷五 (4)
卷五 (5)
卷五 (6)
卷六 (1)
卷六 (2)
卷六 (3)
卷六 (4)
卷六 (5)
卷六 (6)
卷六 (7)
卷六 (8)
卷六 (9)
卷六 (10)
卷六 (11)
卷六 (12)
卷六 (13)
卷六 (14)
卷六 (15)
卷六 (16)
卷六 (17)
卷七 (1)
- 卷七
- 積
- 傷滯用藥不同
- 物能去積
- 食藥
- 治積用藥
- 攧撲打傷
- 墮馬
- 熱蔥涕愈傷指
- 打撲損
- 墜馬折足
- 蹴鞦韆墜損
- 蠶咬
- 治諸獸傷
- 猘犬所傷
- 犬傷
- 虎犬咬
- 蠆螫
- 蠍螫
- 蠼螋妖蟲
- 湯火金瘡
- 大黃療湯火瘡
- 火氣入腳生瘡
- 漆澆成瘡
- 田舍試驗之法
- 治箭鏃不出
- 食忌
- 鼠盜食忌
- 淡食
- 飲食不可露天
- 雜忌
- 勿過食
卷七 (2)
- 治臂臼脫
- 搓袞舒筋
- 奇疾
- 檐溜盥手龍伏藏指爪中
- 婦人異疾
- 嘔物如舌
- 消食籠
- 孕婦腹內鐘鳴
- 髀瘡兒出
- 人面瘡
- 醋泥塗火燒瘡
- 湯火瘡
- 湯火瘡禁用冷
- 治湯火咒
- 斂金瘡口
- 治金瘡
- 食鱉不可食莧
- 食蟹反惡
- 銅器不可蓋食
- 炊湯不宜洗面體
- 食驢鱉漏肉之戒
- 食勿多飽勿臥
- 發暴
- 飲食忌
- 醉飲過度
- 黃帝雜忌法
- 飲食禁
- 食蜜不可食鮓
- 食河豚不可服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