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杲

《醫說》~ 卷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 (2)

1. 小兒初生通大小便

小兒初生大小便不通,腹脹欲絕者,急令婦人以溫水先嗽口了,吸咂兒前後心並臍下、手足心共七處,每一處凡三五次。漱口吸咂,取紅赤為度,須臾自通。不爾無生意。有此症遇此法,可謂再生。

2. 小兒夜啼有四症

小兒夜啼有四症:一曰寒,二曰熱,三曰重舌口瘡,四曰客忤。寒則腹痛而啼,面青白,口有冷氣,腹亦冷,曲腰而啼,此冷症也。熱則心躁而啼,面赤,小便赤,口中熱,腹暖,啼時或有汗,仰身而啼,此熱症也。若重舌口瘡,則要乳吃,口到乳上便啼,身額皆微熱,急取燈照口,若無瘡,舌必腫也。客忤者,見生人氣忤犯而啼也。

3. 小兒傷乳食發熱

小兒傷乳及食者,或時發熱,熱有退時,熱退後但肚熱,或夜間熱者,此傷乳食也。其糞有酸臭氣異常。千金紫丸主之。

4. 小兒發熱治法

小兒積熱者,表裡俱熱,則遍身皆熱,頰赤,口乾,小便赤,大便焦黃。先以清涼四順飲子,利動臟腑,熱則去。既去復熱者,裡熱已解而表熱未解也。當用惺惺散紅綿散,內加麻黃,微發汗,表熱乃去。表熱去後,又發熱者,何也?世醫到此盡不能曉,或再用涼藥,或再解表,或以謂不可醫,誤致夭傷者甚多。此表裡俱虛,氣不歸元而陽浮於外,所以再發熱,非熱症也。

只用六神散入粳米煎,和其胃氣則收陽氣歸內,身體便涼。熱重者,用銀白散

5. 小兒血熱

小兒血熱者,每早食後發熱,夜則涼。世醫多謂虛勞或謂疳熱,此血熱也,宜用豬膽丸

6. 急慢驚風

小兒發癇,俗云驚風,有陰陽症。因身熱面赤而發搐搦,上視,牙關緊硬者,陽症也。因吐瀉,或只吐不瀉,日漸面色白,脾虛成冷而發驚,不甚搐搦,微微目上視,手足微動者,陰症也。陽症用涼藥,陰症用溫藥,不可一概作驚風治也。又有一症,欲發瘡疹,先身熱驚跳或發搐搦,此非驚風,當服發散藥。

7. 小兒吐瀉用藥

小兒暑月多吐瀉,其症不一,宜詳審,用藥不可差謬。有伏暑吐瀉,小水必不利,宜服五苓散香薷散。有傷食吐瀉者,其吐及糞皆有酸臭氣,宜服感應丸。三方易知,今不復載。瀉多日,口唇白及糞色亦白,及瀉糞頗多者,因而成冷也,宜以前方六神散每二錢匕,加附子末一錢匕,煎作三四服,以防變癇也。

8. 小兒瀉痢

小兒暑月多瀉者,一則伏暑,心藏熱,小水不利,清濁不分,因成泄瀉。可服五苓散大順散。二藥皆用沸湯調。若小水快而瀉者,冷瀉也。宜於六神散內加附子煎服。若肚大瀉,色白者,疳瀉也。宜服官局六神丸。瀉者,不可急以熱藥止之。若以熱藥止之,便變成痢。凡病痢者,皆因有積。

赤痢熱積也。白痢冷積也。赤白痢冷熱不調之積也。赤多白少者,熱多而冷少也。白多赤少者,冷多而熱少也。

9. 小兒解顱

小兒解顱,曾有人作頭巾與裹遮護之久而自合,亦良法也。

10. 瘡疹

小兒生未有不發瘡疹,自一歲至十歲,至十二三歲鬚髮一次。家有數小兒,一兒病此余即次第皆及之,便當防慎。其症有身熱頭痛,如傷寒狀,但不惡風,唯惡熱,所以異於傷風者,唇紅,尻骨及耳尖皆冷,或腹痛,眼澀及口舌皆痛。腹痛者腹中先出,眼澀者眼中先出,咽喉及口舌痛者,皆先有瘡也。

或如沙,如粟米狀,或為隱疹,如風泛狀,皆其症也。熱輕者瘡亦輕,熱重者瘡亦重。方其身熱時,瘡未出,直待身涼方出,亦不可不知其未出亦須服藥,唯是認得症候分明,以投湯劑,庶不誤人性命也。未出時,只可服升麻湯紅綿散地龍散消毒飲,此皆平平藥。或見兒身不甚熱,即飲少酒。

熱甚者,不可飲酒。

11. 瘡疹有表裡症

小兒瘡疹有表裡症,其瘡皮不薄如赤根白頭,漸漸赤腫而有膿,瘥遲者謂之木豆,此里症發於臟也;其瘡皮薄如水泡,破即易乾者謂之水豆,此表症發於腑也。發於臟者重,發於腑者輕。熱重者,至有見鬼神,目上視,發搐搦,如驚癇之狀。世人誤認驚癇,投以冷藥,無不害者,不可不慎也。

如覺熱太盛,涎壅,平平藥不可攻者,宜以雄黃解毒丸利之,以減其毒。須遍身以燈照,仔細看覷,如未有紅點子出者,可下之。既出則不可利,恐蓄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