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杲

《醫說》~ 卷十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 (3)

1. 瘡疹黏衣用牛糞

小兒瘡疹出了變身潰膿,沾黏衣衾,睡臥不得者,用臘月黃牛糞日乾燒灰,鋪一寸許在床上,令臥之。其間瘡有大成片無皮,及有成豆癰者,皆用牛糞灰摻之即愈。

2. 剝瘡痂免成瘢

小兒面上瘡子才膿出,急以真酥潤之,頻潤為佳。才有瘡痂,急剝去,更潤之,痂硬不落,有礙肉生,遂成瘢子。此理昭然,人多不曉,反謂剝早成瘢,甚誤也。

3. 瘡疹不可洗面

小兒瘡疹不可洗面,生水入眼即損眼也。唯要忌口,止可食粥及鯽魚、青魚、鵪子之類,余魚及豬、羊肉皆不可食,恐損眼也。

4. 瘡疹用胭脂塗眼

小兒瘡疹未出,認得是此症,急以胭脂塗眼周回,令瘡不入眼,亦甚妙。

5. 瘡疹後服清涼飲子

小兒瘡疹皆出盡,身已涼,喜食物,亦稍能轉動,以清涼飲子濃煎,量兒大小與之,須利三二行,即安樂。後不發熱,不腫腮,不鼻衄,不患痢。世人不用此法者,於此數症恐不能免也。

6. 小兒丹毒

小兒丹者,風熱積毒所成。冬間火烘衣藉,不候冷以衣兒,或夜間蓋覆太暖,日間親火,或奶兒喜食燒灸物、飲酒之類,皆致兒病丹也。或發於手足,或發於頭面、胸背,其熱如火,輕輕著手則痛不可忍。急為砭出血為上策。千金有服食並榻湯皆可用。(以上皆李左司保生要方)

7. 小兒吐瀉後成慢驚

小兒吐瀉或成慢驚昏睡,手足似搐而不甚搐,金液丹半兩,白丸子三錢,同研極細,生薑米飲調下三錢,多服乃效。服至一二兩無害。候胃氣已生,手足漸暖漸減,金液丹增白丸子,以意詳之。

8. 小兒初生不飲乳

小兒初生不飲乳及不小便奶汁二合,蔥白一寸分四破,上以銀石器煎取一合,注子灌立愈。(集驗方)

9. 兒臍血出

小兒初生未滿月,多啼叫致臍中血出,以白石脂末貼之即愈。未愈,微微炒過,放冷再貼,仍不得剝揭。

10. 兒臍久不幹

當歸焙乾為末,右著臍中,頻用自瘥。予家小兒病臍濕出膿及清水者,五十餘日,一敷而干,後因尿入瘡復病,又得敷愈(良方)。

11. 薏苡浴兒

薏苡葉煎湯浴初生嬰兒,一生少病。暑月可作熟水暖胃益氣血(《瑣碎錄》)。

12. 臍風撮口

小兒初生一七內,忽患臍風撮口,百無一活,坐視其斃者,皆是良可憫。有一法極驗,世罕有知者。凡此兒齒齦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狀,以溫湯蘸熟帛裹手指輕輕擦破,即口開便安,不用服藥,神妙。(《保生方》)

13. 瘍生於頰

雄黃治瘡瘍尚矣。周禮瘍醫凡療瘍以五毒攻之。鄭康成注云:今醫方合五毒之藥,用黃蝥,置石膽、丹砂、雄黃、礬石、磁石其中,燒之三日三夜,其煙上著,以雞羽取之,以注創,惡肉破骨則盡出。楊大年嘗筆記其事:族人楊嵎,年少時有瘍生於頰,連齒輔車,外腫若覆甌,內潰出濃血不輟,吐之,痛楚難忍,療之百方,彌年不瘥。人語之依鄭法制藥成注之瘡中,少頃朽骨連兩牙潰出,遂愈,後更安寧。

信古方攻病之速也。黃蝥即瓦合也。(本事方)

14. 木癡成瘡

南方多兩有物,曰木癡。其大概類鼻涕積陰而生於古木之上,聞人氣則閃閃而動。人過其下,有墮於人體間者,即立成瘡,久則遍其肌體。時有客患其木癡之瘡,遇一道士,謂曰:以硃砂麝香塗之,當愈。客如其言,果愈。

15. 耳塞敷瘡

鄭師甫云:嘗患足上傷,手瘡水入,腫痛不可行步。有丐者令以耳塞敷之,一夕水盡出愈。(邵氏見聞錄)

16. 壁土治瘡爛

暑月肌膚瘡爛,或因搔成瘡者。林才中嘗暑中臥病,肌膚多瘡爛,汁出。有一乳姥曰:「此易瘥也。」取干壁土揉細末敷之,隨手即瘥。(良方)

17. 治瘡久不合

露蜂房蛇蛻皮、亂髮各燒灰存性,取一錢匕酒服,治瘡久不合。(東坡大全)

18. 治下疳瘡

有富家子唐靖年十八九未娶,忽於陰頭上生瘡,初只針眼來,大小畏疼,不敢洗刮,日久攻入皮肉,連莖爛一二寸許。醫者止用膏藥貼之,愈疼亦無人識此瘡。有貧道周守真曰:「此謂下疳瘡,亦名妒精瘡。緣為後生未娶,精氣溢盛,陽道興起,及當泄不泄,不泄強泄,脹斷嫩皮,怕疼痛,失洗刮,攻入皮內,日久遂爛,有害卻命者。」靖告先生為治之。

守真曰:「若欲治此疾,須是斷房事數日,先用荊芥黃皮馬鞭草甘草銼入蔥煎湯洗之,去膿䱐。以訶子燒灰入麝香乾摻患處,令睡睡醒服冷水兩三口,勿令陽道興起,脹斷瘡㑊㑊堅即較。(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