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杲

《醫說》~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說文曰:瘧,寒熱並作也。痁熱,瘧也。疾,二日一發。

白話文:

《說文解字》說:「瘧疾,是發冷發熱同時出現的病。」痁熱,也是瘧疾的一種。這種病,是每隔兩天發作一次。

凡人患瘧疾,皆因傷暑,治之之法,當用暑藥。素問瘧論,有三陰三陽,辯其證候,各隨經而刺之。寒多者,用溫藥;熱多者,用涼藥。不易之法,也有積者,必腹疼,當用巴豆藥去其積。有熱者,當用小柴胡湯;有寒者,當用硃砂、硫黃、大蒜之類。然瘧疾住後,不得服補藥。補之必再作。

白話文:

一般人得到瘧疾,都是因為受到暑氣侵襲,治療的方法應該使用清暑的藥物。《黃帝內經·素問·瘧論》提到瘧疾有三陰三陽的分類,要仔細分辨它的症狀,根據所屬的經絡來進行針刺治療。如果寒冷的症狀比較明顯,就用溫熱的藥物;如果發熱的症狀比較明顯,就用寒涼的藥物。這是基本的治療原則。

但也有瘧疾是體內有積滯引起的,這種情況一定會有腹痛,應該使用巴豆等藥物來去除積滯。如果發熱的症狀明顯,就應該使用小柴胡湯;如果寒冷的症狀明顯,就應該使用硃砂、硫黃、大蒜之類的藥物。然而,瘧疾痊癒後,不可以服用補藥,如果服用補藥,瘧疾一定會再次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