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杲

《醫說》~ 卷十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 (5)

1. 搔髮際成竅出血

頃有一人指縫中因搔癢遂成瘡,有一小竅血濺出不止,用止血藥及血竭之類亦無效,數日遂不起。後有一人於耳後髮際搔癢,亦有一小竅出血與前相似,人亦無識者。適有一道人言此名發泉,但用多年糞桶箍曬乾燒灰敷之當愈。果如其言,使前指縫血出遇此亦必愈。

白話文:

不久前有個人,因為頭皮或手指間發癢,於是不斷抓搔,結果造成了傷口。傷口中出現了一個小孔,並且不斷地往外噴血,無論如何都止不住。即使使用了止血藥或是像血竭這類的藥物,也完全沒有作用,幾天後,這個人的情況越來越糟。

後來,又有一個人在耳朵後方的髮際處感到癢,抓搔後同樣出現了一個小孔,並且和前一個人一樣,不斷地往外流血。周圍的人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剛好有一個道士經過,他說這種情況叫做"發泉",只需要將用了多年的糞桶箍曬乾,然後燒成灰,再將這些灰敷在傷口上,傷口就會好了。果然,按照道士的方法去做,傷口真的就痊癒了。如果前面那個手指縫出血的人也能遇到這個方法,他的傷口肯定也會好。

2. 病肥脈

許慎云:人病肥脈癮疹,當取人姓曹氏帛布拭之,則愈也。

白話文:

翻譯內容如下:

許慎說:如果有人因為肥胖而導致脈絡出現問題,或是有皮膚癢疹的情況,應該用姓曹的人所使用的布帛來擦拭患部,病情就會好轉。

不過在現代醫學觀點中,這段描述比較像是民俗療法或迷信,未必有實際的醫學根據。

3. 敷瘡

燈花末敷金瘡,止血生肉,令瘡黑。令燭花落有喜事,不爾得錢之兆也。(本草)

白話文:

將燈芯燃燒後產生的灰燼敷在刀傷上,可以達到止血、促進新肉生長的效果,且能使傷口表面結痂變黑。另外,如果讓燭火燃燒至自然掉落的燈花落下,這象徵著即將有喜事發生,否則也會有得財的好預兆。(出自本草)

4. 病癩

趙瞿病癩,歷年醫不瘥,乃齎糧棄送于山穴中。瞿自怨不幸,吁嘆涕泣。經月,有仙人經穴見之,哀之,具問其詳。瞿知其非常人,叩頭自陳乞命。於是仙人取囊中藥賜之,教其服。百餘日,瘡愈,顏色悅,肌膚潤。仙人再過視之,瞿謝活命之恩,乞遺其方。仙人曰:「此是松脂,彼中極多。

汝可煉服之。長服身轉輕,力百倍,登危陟險,終日不困。年百歲,齒不墮,發不白,夜臥嘗見有光大如鏡。」(《抱朴子》)

白話文:

趙瞿患了痲瘋病,多年來就醫但病情始終沒有好轉,因此家人帶糧食把他送到山中的洞穴裡,讓他獨自生活。趙瞿自怨命苦,常常悲嘆哭泣。過了一個月左右,有一位仙人經過這個洞穴看見他,對他深感同情,詳細詢問他的情況。趙瞿知道這位不是普通人,便磕頭陳述自己的困境,請求救命。

於是,仙人從袋子中拿出藥物給趙瞿,並教導他如何服用。過了一百多天,趙瞿的傷口痊癒,臉色變得紅潤,皮膚也變得光滑。仙人再次來探望他,趙瞿感謝仙人救命之恩,請求仙人留下這藥方。仙人說:「這藥是松脂,山中非常多。

你可以煉製後服用。長期服用後身體會變得更輕盈,力氣會比以前大上數倍,攀登陡峭的山嶺,整天都不會感到疲憊。到了一百歲,牙齒不會掉,頭髮不會白,晚上睡覺時會看到像鏡子一樣大的光芒。」(《抱朴子》)

5. 腳瘡

有人患腳瘡,冬月頓然無事,夏月臭爛疼痛不可言。一道人視之曰:「爾因行草上惹著蛇交遺瀝,瘡中有蛇兒,冬伏夏出,故疼痛也。」以生蝦蟆搗碎敷之,日三四換。凡三日有一小蛇自瘡中出,以鐵鉗取之,其病遂愈。(摭青雜說)

白話文:

有個人得了腳部的瘡病,冬天時病情完全沒有發作,到了夏天卻變得又臭又爛,痛得他無法用語言形容。有個道士看了他的情況後說:「你這是因為在草地上行走時,不小心沾染了蛇交配後留下的分泌物,你的瘡裡頭有條小蛇,它冬天潛伏不出,一到夏天就會活躍,所以你會感到劇烈的疼痛。」道士建議他用活生生的蟾蜍搗碎後敷在瘡上,一天要換三到四次。就這樣過了三天,果然有一條小蛇從他的瘡中鑽了出來,他用鐵鉗夾住了它,自此,他的病情也就痊癒了。

6. 黃連愈癬

指揮使姚歡年八十餘,鬚髮不白。自言年六十歲患癬疥,周匝頂踵,或教服黃連,遂愈。久服故發不白。其法以宣連去須,酒浸一宿,焙乾為末,蜜丸桐子大,日午臨臥酒吞二十粒。(東坡大全)

白話文:

內容翻譯為:有一位名叫姚歡的指揮使,他已經超過八十歲,但是他的鬍鬚和頭髮仍未變白。他自己說在他六十歲的時候,全身上下,從頭頂到腳跟都患有癬疥。有人建議他服用黃連,於是他的病就好了。而且因為長期服用黃連,所以他的頭髮沒有變白。具體的方法是將黃連去掉根鬚,用酒浸泡一夜,然後烘烤乾燥研磨成粉末,再用蜂蜜做成像桐子一樣大的丸子,每天中午睡前,用酒吞服二十粒。(出自東坡大全)

7. 五絕病

8. 五絕

五絕病者,一曰自縊死氣已絕,二曰牆壁屋崩壓死氣已絕,三曰溺水死氣已絕,四曰鬼魘死氣已絕,五曰產乳死氣已絕,並能救治之。問葛生授何人得此神術能活人命?生曰:我因入山採藥,遇白衣人問曰:汝非葛醫生否?我乃半夏之精,汝遇人有五絕之病,用我救治即活。但用我作末水丸,令乾入鼻中即生矣。(名醫錄)

白話文:

這段古代中醫文獻談的是五種極度危險、幾乎無可救藥的情況,但卻有方法可以救治。這五種情況包括:一、上吊自盡導致氣息全無;二、被倒塌的牆壁或房屋壓死導致氣息全無;三、溺水身亡導致氣息全無;四、被邪靈纏身致死導致氣息全無;五、產後或哺乳期間死亡導致氣息全無。

有人問葛生是從誰那裡學到這種神奇的救命技術?葛生回答說,他進入山中採藥時,遇到一個穿白衣的人問他:「你不是葛醫生嗎?」那人告訴他,自己是半夏草藥的精靈,如果遇到上述五種情況的病人,只要使用半夏草藥就能救活他們。具體做法是,把半夏研磨成粉,做成水丸,然後讓患者服用,使其乾燥後再塞入鼻中,這樣患者就會復甦。(名醫錄)

9. 治卒死

劉太丞,毗陵人。有鄰家朱三隻,有一子,年三十一歲,忽然卒死,脈全無。請太丞治之,取齊州半夏細末,一大豆許,納鼻中。良久,身微暖,氣更蘇,迤邐無事。人問卒死,太丞單方半夏,如何活得死人?答曰:「此南嶽魏夫人方出外臺秘要。」

白話文:

劉太丞是毗陵人,他的鄰居朱三家裡有一個兒子,三十一歲時突然去世,脈搏完全消失。朱三隻請劉太丞來救治他兒子,劉太丞取出齊州產的半夏磨成細粉,取量約如一粒大豆,放入死者鼻中。過了一陣子,那人的身體開始微微回暖,呼吸也漸漸恢復,最後平安無事。有人問劉太丞,面對猝死者,他單用半夏一方,怎麼可能救活死人?劉太丞回答說:「這是來自南嶽魏夫人的祕方,記載於《外臺祕要》一書中。」

10. 凍死

人路逢悽風苦雨、繁霜大雪,衣服沾濡,冷氣入臟,致令陰氣閉於內,陽氣絕於外,榮衛結澀,不復通,故致噤絕而死。若早得救療,血溫氣通,則生。又云凍死一日猶可活,過此則不可也。

白話文:

「當人們在路上遭遇寒風冷雨、厚霜大雪,衣物被濕透,寒冷之氣侵入體內,導致體內陰氣過盛無法排出,體外陽氣無法運行,使得血液與衛氣凝滯,無法流通,因此會導致口齒僵硬,最終死亡。但如果能及早得到救治,使血液回溫,氣脈通暢,還是有機會存活。另有一種說法是,如果在凍僵一天之內能得到救治,仍有生存的機會,但超過這個時間就難以挽回了。」

11. 溺死

人為水所沒,水從孔竅入灌注臟腑,其氣壅閉,故死。若早拯救得出,則泄瀝其水,令氣得通,便得活也。又云半日及一日猶可活。氣若已絕,心上暖,亦可治。

白話文:

當人被水淹沒時,水會從各個孔道進入並充滿臟腑,導致氣息受阻,因而死亡。但如果能及早將人救出,將體內的水排出,讓氣息得以暢通,人就能活下來。另外有說法提到,即使在溺水後的半天或一天內仍有可能救活。如果溺水者呼吸已經停止,但胸口仍有溫熱,也是可以進行救治的。

12. 自縊

人有不得志意者,多生忿恨,往往自縊。若覺早,雖已死,徐徐捧下,其陰陽經絡雖暴壅閉,而臟腑真氣未盡,所以猶可救。若遽斷其繩,則氣不能還,不得生。又云:自旦及暮,雖冷猶可活。自暮至旦,則難活。此謂晝則陽盛,其氣易通。夜則陰盛,其氣難通。又云:夏熱易治,氣雖斷而心微溫,一日以上猶可活。

白話文:

有人因無法實現自己的願望,常產生憤怒和怨恨,有時會選擇上吊自盡。如果發現得早,即使人看似已經死亡,也應緩慢地將其放下。此時,雖然身體的陰陽經絡可能因突然的阻塞而關閉,但臟腑中的真正氣息尚未完全消失,因此還有救治的機會。如果立即割斷繩子,氣息便無法迴流,人也就無法存活。另有一種說法是:從早晨到傍晚,即使身體已冰冷,還是有可能救活。但從傍晚到早晨,救活的機會就比較小。這是指白天陽氣旺盛,氣息較易流通;夜晚陰氣旺盛,氣息流通困難。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夏季天氣熱,比較容易救治,即使脈搏停止,只要心臟還有微溫,超過一天以上還是有生存的希望。

13. 夏月熱倒人法

暑月熱倒人昏迷悶亂,急扶在陰涼處,切不可與冷飲。當以布巾、衣物等蘸熱湯覆臍下及氣海間,續續以湯淋布巾上,令徹臍腹,但暖則漸醒也。如倉卒無湯處,掬道上熱土於臍端,以多為佳。冷則頻換也。後與解暑毒藥。若才熱倒便與冷飲或用冷水淋之類,即死。舊有一法,或道塗無湯去處,即掬熱土於臍上,仍撥開作窩子,令眾人旋溺於其中,以代熱湯亦可取效。解暑用白虎湯、竹葉石膏湯之類。

凡覺中暑,急嚼生薑一大塊,冷水送下。如已迷悶,嚼大蒜一大瓣,冷水送下。如不能嚼,即用水研灌之,立醒。路中倉卒無水,渴甚急,嚼生蔥二寸許,和津同咽,可抵飲水二升。(集驗方)

白話文:

【夏季熱昏厥急救方法】

在炎熱的夏季,如果有人因高溫而昏厥,失去意識,且精神混亂,應立即將其扶至陰涼處休息,切記不可讓他喝冰冷的飲料。應該使用布巾或衣物等物,浸在熱水中,然後敷在肚臍下方及下腹部的位置,再持續地將熱水淋在布巾上,確保熱度能深入到腹部。只要保持溫暖,患者就會逐漸甦醒。如果在緊急情況下找不到熱水,可以從路上掬取熱土,放在肚臍上方,愈多愈好,若熱土變冷就需頻繁更換。待患者甦醒後,再給予解暑的藥物。如果一看到患者因熱昏倒,就馬上讓他喝冷飲,或是用冷水淋浴,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過去有個方法,如果在路上找不到熱水,可以用熱土覆蓋在肚臘上,並挖一個小洞,讓眾人排尿在洞裡,以此替代熱水,也能達到效果。解暑的藥物有白虎湯、竹葉石膏湯等。

一旦感到自己可能中暑了,應馬上嚼一大塊生薑,再配冷水吞服。如果已經感到頭暈,可以嚼一大瓣大蒜,再配冷水吞服。如果無法咀嚼,可以用水研磨後灌服,能立即清醒。在路途中,若突然口渴,卻又找不到水源,可以嚼約兩寸長的新鮮蔥,連同唾液一起吞下,可以抵擋兩升的水分。以上方法皆來自經驗累積的偏方。

14. 疝癉痹

15. 湧疝

齊郎中令循病,眾醫皆以為蹶入中而刺之。淳于意診之曰:「湧疝也。」令人不得前後溲。循曰:「不得前後溲三日矣。」意飲以火齊湯,一飲得前溲,再飲大溲,三飲而疾愈。病得之內。所以知循病者,切其脈時,右口氣急,脈無五臟氣。右口脈大而數數者,中下熱而湧。左為下,右為上,皆無五臟應,故曰湧疝。中熱故溺赤也。」

白話文:

郎中令循患上了一種疾病,許多醫生都診斷他是蹶入中,並進行針刺治療。但淳于意在診斷後表示,其實他患的是湧疝,這種病會讓人無法正常排尿和排便。循說,他已經有三天無法排尿和排便了。於是淳于意給他服用火齊湯,喝了一次後就能排尿,喝了兩次後能排便,三次後病情就完全康復了。他的病源於內部。

之所以能知道循的病情,是因為當淳于意把脈時,發現他的右側口氣很急,且脈搏沒有顯示出五臟的氣息。右側口的脈搏大且頻率高,顯示下腹部有熱量且有腫脹。左邊代表下方,右邊代表上方,兩邊的脈象都未反映出五臟的情況,因此判斷為湧疝。由於腹部有熱量,所以小便呈現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