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杲

《醫說》~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有宗室以恩添差通判常州郡守,不甚加禮,遂苦痁疾,久而弗愈。族人士蘧為鈐轄,素善醫,往問,正聚話痁作而顛撼掖不醒,盡室駭懼。蘧云:「無傷,也是中心抑鬱,陰陽交戰,至於隕厥,正四將軍飲子證也。

」先令灼艾灸至四百壯,了無蘇意,於是急製藥,以一大附炮去皮臍四分之訶子四個炮去核,陳皮四個全者洗淨不去,白甘草四兩炙,各自切碎為四服,用水二盞,薑棗各七煎,去五之三,藥成持飲,病者初一杯灌之不納,至再稍若吞嚥,三則倏起坐,四服盡頓愈,更不復作。一時救急如此。

凡病痁臨發,日逐杯並服,無不神效。(類編)

白話文:

有一個皇族因為皇恩被任命為常州通判,後來升為郡守,但是他不怎麼注重禮節,因此得了瘧疾,而且很久都沒好。族人中有一位名叫蘧的將領,他平時就懂得醫術,前去探望,剛好遇到病人瘧疾發作,身體顛簸震動,怎麼搖都叫不醒,全家人都非常害怕。蘧說:「沒事,這是因為心中鬱悶,導致陰陽之氣互相搏鬥,才會昏厥,這正是四將軍飲子的症狀。」

他先讓人用艾草灼燒穴位,灸了四百壯,病人仍然沒有醒來的跡象,於是趕緊配藥:用一大塊炮製過的附子,去掉皮和臍,取四分之四個的炮製過、去核的訶子,四個完整的洗淨但沒有去皮的陳皮,炙過的白甘草四兩,各自切碎分為四份,用水兩碗,加薑和棗各七個煎煮,煎到剩五分之二時,將藥湯端給病人喝。病人剛開始喝第一杯時拒絕吞嚥,到了第二杯時稍微能吞嚥一些,喝到第三杯時就突然坐了起來,喝完第四份藥後就完全康復了,之後也沒再復發。當時救急的情況就是這樣。

凡是瘧疾快發作時,每天都按上述方法服用一杯,沒有不靈驗的。(出自《類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