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杲

《醫說》~ 卷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五 (3)

1. 人臥血歸於肝

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白話文:

人躺臥休息時,血液會回流到肝臟,肝臟得到血液的滋養,就能發揮視覺功能;腳得到血液的滋養,就能行走;手掌得到血液的滋養,就能握持東西;手指得到血液的滋養,就能抓取東西。

2. 血脈

脈者血之腑,脈實血實,脈虛血虛。

白話文:

脈搏是血液的府宅,脈搏強盛有力,代表血液充足;脈搏虛弱無力,代表血液虛少。

3. 笑歌狂疾

開元中,有名醫紀朋者,觀人顏色談笑,知病深淺,不待診脈。帝聞之,召於掖庭中,看一宮人,每日昊則笑歌啼號,若狂疾而足不能履地。朋視之曰:「此必因食飽而大促力,頓僕於地,而然。」乃飲以雲母湯,令熟寐,覺而失所苦。問之,乃言因大華公主載誕,宮中大陳歌吹,某乃主謳,懼其聲不能清,且長吃㹠蹄羹,飽而當歌筵大麴曲罷,覺胸中甚熱,戲於砌臺上高而墜下,久而方蘇,病狂足不能步也。(《明皇雜錄》)

白話文:

唐玄宗開元年間,有個名醫叫做紀朋,他觀察人們的氣色談笑,就能知道疾病的深淺,不需要把脈。皇帝聽說了他的本事,就召他到後宮,看一位宮女。這位宮女每天早上就會又笑又唱又哭又叫,好像瘋了一樣,而且腳沒辦法著地走路。紀朋看了看,說:「這一定是她吃太飽又太用力,突然跌倒在地造成的。」於是給她喝了雲母湯,讓她好好睡一覺。醒來之後,病痛就消失了。問她原因,她才說是因為大華公主生產,宮中大肆慶祝,唱歌奏樂,而她是主要負責唱歌的人,擔心自己的聲音不夠清亮,就多吃了很多豬蹄羹。吃飽之後,當歌舞宴席結束時,她覺得胸口很熱,就在台階上玩耍,結果從高處摔下來,很久才醒來,就發病瘋癲,腳也沒辦法走路了。

4. 鬲噎諸氣

5. 氣鬲

齊王中子諸嬰兒小子病,召臣意診,切其脈,告曰:「氣鬲病,病使人煩懣,食不下,時嘔沫,病得之少憂,數忔食飲。」意即為之作下氣湯,以飲之,一日氣下,二日能食,三日即病愈。所以知小子之病者,診其脈,心氣也,濁躁而經也,此絡陽病也。脈法曰:「脈來數疾,去難而不一者,病主在心,周身熱,脈盛者為重陽。

重陽也,逖(音唐)心主,故煩懣,食不下,則絡脈有過。絡脈有過,則血上出,血上出死。此悲心所生也,病得之憂也。」(史記)

白話文:

齊王的其中一個兒子,幾個小嬰兒都生病了,於是召來我淳于意為他們診治。我為他們把脈後,告訴齊王說:「這是氣滯在胸膈之間的病,這種病會使人煩躁鬱悶,吃不下東西,時常嘔吐泡沫。這個病是因為稍微有些憂愁,又常常吃太多東西造成的。」我隨即為他們配製了降氣湯給他們服用,一天後氣就順暢了,兩天後就能夠進食,三天後病就好了。我之所以知道這些小孩子的病因,是因為診斷他們的脈象,發現是心氣的問題,脈象混濁躁動且不規律,這是絡脈陽氣過盛的病症。脈法上說:「脈搏來得急促,退去卻不流暢又不規律的,這種病主要在心,會使全身發熱。脈象強盛的屬於重陽症。

重陽症是心主之氣的失常,所以才會煩躁鬱悶。吃不下東西,就是因為絡脈有問題。絡脈有問題,就會導致血氣上湧,血氣上湧就會導致死亡。這是因為悲傷的心情所引起的,是因為憂慮而生病的。」(出自《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