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杲

《醫說》~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灸鼻衄

徐德佔教衄者,急灸項後髮際兩筋間宛宛中三壯立止。蓋血自此入腦注鼻中。常人以線勒頸後尚可止衄。此灸決效無疑。(同上)

2. 灸牙疼法

隨左右所患肩尖微近後骨縫中小舉臂取之,當骨解陷中灸五壯,予目睹灸數人皆愈矣。灸畢項大痛良久乃定,永不發。予親病齒痛,百方治之皆不驗,用此法遂瘥(同上)。

3. 腳氣灸風市

蔡元長知開封,正據案治事,忽覺如有蟲自足心行至腰間,即墜筆暈絕。久之,方蘇掾屬云此病非俞山人不能療,趣使呼之。俞曰是真腳氣也,法當灸風市,為灸一壯,蔡晏然復常。明日疾如初,再呼俞曰,欲除病根,非千艾不可。從其言,灸五百壯,自此遂愈。仲兄文安公守姑蘇,以鑾輿巡幸虛府舍,暫徙吳縣,縣治卑濕,旋感足痹痛掣,不堪忍,服藥弗效,乃用所聞灼風市、肩隅、曲池三穴,終身不復作。僧普清苦此二十年,每發率兩月,用此灸二十一壯,即時痛止。

其他蒙此力者,不一而足。(《夷堅志》)

4. 灸腳轉筋

岐伯灸法療腳轉筋時發不可忍者,灸腳踝上一壯;內筋急,灸內;外筋急,灸外。

5. 三里頻灸

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患風疾。人宜灸三里者,五臟六臟之溝渠也,常欲宣通,即無風疾。

6. 灸頭臂腳不宜多

如灸頭上穴,灸多令人失精神;臂腳穴灸多令人血脈枯竭,四肢細而無力;既復失精神,又加於細,即令人短壽。

7. 灸痔疾

唐峽州王及郎中,充西路安撫司判官,乘騾入駱谷,及宿有痔疾,因此大作,其狀如胡爪貫於腸頭,熱如溏灰火,至驛僵仆。主驛吏言:此病某曾患來,須灸即瘥。用柳枝濃煎湯,先洗痔,便以艾灸其上,連灸三五壯。忽覺一道熱氣入腸中,因大轉瀉,先血後穢,一時至痛楚。瀉後遂失胡爪,登騾而馳。(本事方)

8. 灸蛇毒

朝野僉記載:毒蛇所傷,用艾灸當齧處,灸之引去毒氣即瘥。其餘惡蟲所螫,馬汗入瘡用之亦效。

9. 灸難產

張文仲灸婦人橫產先手出,諸般符藥不捷。灸婦人右腳小指頭尖頭三壯炷如小麥大,下火立產。

10. 灸臍風

樞密孫公抃生數日,患臍風已不救,家人乃盛以盤合,將送諸江道。遇老媼曰:「兒可活。」即與俱歸,以艾炷臍下,遂活。(《青箱記》)

11. 不宜灸

凡婦人懷孕,不論月數及生產後未滿百日,不宜灸之。若絕子,灸臍下二寸三分間動脈中三壯。女子石門不灸。(出《千金方》)

12. 因灸滿面黑氣

有人因灸三里而滿面黑氣,醫皆以謂腎氣浮面,危候。也有人云腎經有濕氣,上蒸於心,心火得濕,成煙氣,形於面。面屬心,故心腎之氣常相通。如坎之外體即離,離之外體即坎,心腎未常相離也耳。屬水其中虛則有離之象,目屬火其中滿則有坎之象,抑可見矣。以去濕藥治之,如五苓散、防己、黃耆之類皆可用。(醫余)

13. 神醫

14. 太醫集業

15. 趙簡子

扁鵲傳趙簡子病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於是召扁鵲入視之,曰:「血脈滯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常七日如此而寤。寤而告公孫子輿曰:「我夢之帝所甚樂。帝告我晉國將亂五世不安,其後將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國男女無別。」後獻公之亂,文公之霸,而襄公敗秦師於淆而歸縱淫。

今主君之病與之同,不出三日疾必間間,必有言矣。」居二日半,簡子寤。(史記)

16. 神醫

陳昭遇者,嶺南人,善醫。隨劉𩞄歸朝,後為翰林醫官。所治疾多愈,世以為神醫。絕不讀書,詰其所習,不能答。嘗語所親曰:「我初來都下,持藥囊抵軍壘中,日閱數百人,其風勞冷氣之候,皆默識之。然後視其長幼虛實,按古方用湯劑,鮮不愈者。實未嘗尋脈訣也。」莊周所謂「懸解」,董遇以為「讀書百遍,義自見」,豈是之謂歟?(《皇朝類苑》)

17. 屍蹶

虢太子死,扁鵲曰:「太子病,所謂屍蹶者也。夫以陽入陰中,動胃纏緣,中經維絡,別下於三焦、膀胱。是以陽脈下,遂陰脈上,爭會氣閉而不通,陰上而陽內行,下內鼓而不起,上外絕而不為使。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細。破陰絕陽之色已廢,脈亂而形靜,如死狀。

太子未死也。夫以陽入陰,支蘭臟者生;以陰入陽,支蘭臟者死。凡此數事,皆五臟蹶中之時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扁鵲乃使弟子子陽厲針砥石,以取外三陽五會,有間。太子蘇,乃使子豹為五分之熨,以八減之劑和煮之,以更熨兩脅下。太子起坐,更適陰陽。但服湯二旬而復故。

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扁鵲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爾。」(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