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杲

《醫說》~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頭風

2. 偏頭疼

裕陵傳王荊公偏頭疼方云是禁中秘方,用生萊菔汁一蜆殼,仰臥注鼻中。左痛注右,右痛注左,或兩鼻皆注亦可。數十年患皆二注而愈。荊公與僕言,已愈數人矣(良方)。

白話文:

裕陵傳下來的王荊公治療偏頭痛的方子,據說是宮廷中的秘方。方法是用生的蘿蔔汁,約一蜆殼的量,仰躺著滴入鼻孔中。左邊頭痛就滴右邊鼻孔,右邊頭痛就滴左邊鼻孔,或者兩個鼻孔都滴也可以。患病數十年的人,都靠滴兩次就痊癒了。王荊公曾跟我說,已經治好好幾個人了(這是個好方子)。

3. 頭眩

有人苦頭眩,頭不得舉目,不得視,積年。華佗使悉解衣,倒懸,令頭去地三寸,濡布拭身體,令周匝視諸脈盡出五色。佗令弟子以鈹刀決脈,五色血盡,視赤血出,乃下,以膏摩,被覆,汗出周匝,飲以葶藶散而愈。(《三國志》)

白話文:

有個人長年飽受頭暈目眩之苦,頭抬不起來,眼睛也看不清楚。華佗讓這個人把衣服都脫掉,然後把他倒吊起來,讓他的頭離地三寸,接著用濕布擦拭他的全身,讓身體周圍的血管都顯現出五種顏色。華佗叫弟子用小刀劃破那些血管,讓五色血流盡,等到流出紅色血液時,才把他放下來,然後用藥膏塗抹,再蓋上被子,讓他全身發汗。最後,給他喝葶藶散就痊癒了。

4. 蹶頭熱

菑川王病,召臣意診脈曰:「蹶上為頭重痛,身熱,使人煩懣。」臣意即以寒水拊其頭,刺足陽明左右各三所,病旋已。病得之,沐發未乾而臥,診如前,所以蹶頭熱至肩。(《史記》)

白話文:

淄川王生病了,請我淳于意診脈,我說:「腳底發熱向上傳導至頭部,導致頭痛沉重,身體發熱,讓人感到煩躁鬱悶。」我立刻用冷水敷他的頭部,並在兩腳的陽明經穴位各刺了三針,病馬上就好了。這次生病的原因,是因為洗完頭頭髮沒乾就睡覺,導致症狀再次出現,和上次一樣,所以熱從腳底向上傳導到頭部,甚至到了肩膀。

5. 婦人偏頭痛

有一婦人患偏頭痛,一邊鼻塞,不聞香臭,常流清涕,或作臭氣一陣。服遍治頭痛藥,如芎蠍皆不效。人無識此病者,或曰腦癰。偶有善醫云:但服局方芎犀丸。不十數服,忽作嚏涕,突出一鋌稠膿,其疾遂愈。

白話文:

有個婦人患了偏頭痛,一邊鼻塞,聞不到香味和臭味,常常流清鼻涕,有時候會突然感到一股臭氣。吃遍了各種治療頭痛的藥,像是川芎和全蠍等都沒有效果。沒有人認識這種病,有人說可能是腦部生瘡。剛好有個好醫生說:只要服用局方的芎犀丸。吃了不到十幾帖,忽然開始打噴嚏流鼻涕,突然排出一條濃稠的膿液,這個病就好了。

6. 沐頭洗浴

沐頭不可用冷水,必成頭風之疾;浴罷不可和衫裙寢,恐成外腎腫疼,腰背拳曲。

白話文:

洗頭不可以用冷水,一定會造成頭風的疾病;洗完澡不可以穿著濕衣服就睡覺,恐怕會造成陰囊腫痛,腰背彎曲。

7. 婦人月水來不可沐頭

婦人女子月事之來,不可洗頭,或因感疾,終身為痼疾,不可治。(泊宅編)

白話文:

女性在月經來的時候,不可以洗頭,否則可能會因為受寒生病,造成一輩子難以根治的頑疾。

8. 川芎不可久服

一族子舊服芎藭,醫鄭叔熊見之,云:「芎藭不可久服,多令人暴死。」後族子果無疾而卒。予姻家朝士張子通妻因病腦風,服芎藭甚久,亦一旦暴亡。皆予目見者。(筆談)

白話文:

某個家族的人以前長期服用川芎,醫生鄭叔熊看到後說:「川芎不可以長期服用,多服會使人突然暴斃。」後來,這個家族的人果然沒有生病卻突然死了。我的姻親,一位在朝為官的張子通,他的妻子因為腦風疾病,服用川芎很長時間,也有一天突然暴斃。這些都是我親眼所見的。(筆記記載)

9. 眼疾

10. 目疾

凡人食五辛、接熱食飲、刺頭出血過多、極目遠視、燈前看字、月下攻書、不避煙火、博奕、經時飲酒不已、熱餐麵食、抄寫多年、雕鏤繡畫、泣淚過多、房欲無節、遠觀星火、視日、極目瞻望山川,皆是喪明之本,可不謹哉。(瑣碎錄)

白話文:

一般人如果吃了蔥蒜等辛辣刺激的食物、經常食用過熱的飲食、頭部放血過多、過度用力看遠方、在燈光下看書寫字、在月光下讀書、不避開煙燻火烤、沉迷賭博遊戲、長時間飲酒不停、常吃熱騰騰的麵食、多年抄寫書寫、從事雕刻刺繡繪畫等精細工作、哭泣流淚過多、性生活沒有節制、遠看星火、直視太陽、過度眺望山川景色,這些都是導致眼睛失明的根本原因,怎能不謹慎小心呢!(出自《瑣碎錄》)

11. 讀書損目

讀書之苦傷肝損目誠然。晉範寧嘗苦目痛,就張湛求方。湛戲之曰:「古方,宋陽子少得其術,以授魯東門伯,次授左丘明,遂世世相傳,以及漢杜子夏、晉左太衝。凡此諸賢並有目疾,得此方云:用損讀書,一減思慮,二專內視,三簡外觀,四旦起晚,五早夜眠,六凡六物𤎅以神火,下以氣簁蘊於胸中,七日然後納諸方寸。修之一時,近能數其目睫,遠視尺棰之餘。

長服不已,洞見牆壁之外。非但明目,乃亦延年審。如是而行之,非可謂之嘲戲,亦奇方也。」(本事方)

白話文:

讀書的辛苦確實會傷害肝臟、損害視力。晉朝的范寧曾經因為眼睛疼痛而困擾,就向張湛求醫詢問治療方法。張湛開玩笑地說:「古老的秘方,宋陽子偶然得到這個方法,傳授給魯國的東門伯,之後又傳給了左丘明,就這樣世世代代相傳,到了漢代的杜子夏、晉代的左太沖。這些賢人都患有眼疾,據說就是用了這個方法:第一要減少讀書,第二要減少思慮,第三要專注於內在的觀察,第四要減少向外觀察,第五要晚點起床,第六要早點睡覺,這六種方法都要用精神之火去鍛鍊,讓氣在胸中積蓄,七天之後就能用心去感受。如果能修養一段時間,近處就能看清楚自己的睫毛,遠處能看到一尺之外的物體。

長期服用這個方法,甚至能看穿牆壁之外。不只能夠使眼睛明亮,還能延年益壽。如果能這樣去做,這就不能算是開玩笑,也是個奇妙的方子。」

12. 觀音洗眼偈

台州僧處瑫,中年病目,常持誦大悲咒,夢觀音傳授法偈,令每旦咒水七遍或四十九遍,用以洗眼。凡積年障翳,近患赤目,無不獲痊。處瑫跪受而寤,悉用記憶,如說誦行之,不逾時平愈,壽至八十八歲。其偈曰:救苦觀世音,施我大安樂,賜我大方便,滅我愚癡暗。賢劫諸障礙,無明諸罪惡,出我眼室中,使我視物光。

我今說是偈,洗懴眼識罪,普放淨光明,願睹微妙相。(戊志)

白話文:

台州有個名叫處瑫的和尚,中年時眼睛生病,他經常持誦大悲咒。有一次,他夢見觀音菩薩傳授他一個法偈,要他每天早上用咒語加持水七遍或四十九遍,然後用這水洗眼睛。無論是多年累積的眼疾,或是新近發生的紅眼症,都能夠痊癒。處瑫跪著接受這個方法,醒來後完全記得,並按照觀音菩薩說的去做,沒過多久眼睛就痊癒了,而且活到八十八歲。那個偈語是這樣說的:「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啊,請賜給我最大的安樂,給我最方便的方法,消除我的愚癡和黑暗。請將賢劫以來所有的障礙、無明所造成的罪惡,都從我的眼睛中清除,使我能夠看見光明。我現在說出這個偈語,洗滌懺悔眼睛所犯下的罪過,讓我的眼睛能散發清淨的光明,希望能夠看見美好的景象。」(戊志)

13. 眼疾不可洗浴

舊說眼疾不可浴,浴則病,甚至有失明者。承直郎白彥良云:「未壯歲之前,歲歲患赤眼,一道人勸但能斷沐頭則不復病。」此彥良自此不沐,今七十餘更無眼病。(泊宅編)

白話文:

古時候的人說,眼睛有疾病不可以洗澡,洗了會使病情加重,甚至有人因此失明。承直郎白彥良說:「我年輕的時候,每年都會得紅眼病,有個道士勸我只要不洗頭,就不會再發病了。」白彥良從此不再洗頭,現在七十多歲了,眼睛再也沒有生病。(出自《泊宅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