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杲

《醫說》~ 卷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

1. 小便如泔

一男子小便日數十次,如稠米泔色亦白,心神恍惚,瘦瘁食減,以女勞得之。服此桑螵蛸散,未終劑而愈。安神魄,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數,補心氣。桑螵蛸、遠志、菖蒲、龍骨、人參、茯神、當歸、龜甲(醋炙),以上各一兩為末,每服二錢,夜臥人參湯調。(本草衍義)

白話文:

有一位男子,每天小便次數多達數十次,尿液像濃稠的米湯,顏色也偏白,精神恍惚,身體消瘦,食慾減退,是因過度勞累而導致的。他服用桑螵蛸散,還沒吃完藥就痊癒了。此藥能安神定志,治療健忘和小便次數過多,並能補益心氣。

桑螵蛸、遠志、菖蒲、龍骨、人參、茯神、當歸、龜甲(醋炙),以上各一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睡前用人參湯調服。(出自《本草衍義》)

2. 夜魘

夜魘之人,急取梁上塵,內鼻中,即醒。戒以燈照之。(《瑣碎錄》)

白話文:

當有人做惡夢被驚嚇時,趕快去拿屋樑上的灰塵,放入他的鼻子裡,他就能馬上清醒過來。同時要提醒他用燈光照著自己。(出自《瑣碎錄》) (簡化版):如果有人做了噩夢並感到驚嚇,請立即從屋頂橫木上收集灰塵,並將其吸入其鼻孔內。這將使他們立刻醒來。同時建議使用燈光照亮周圍環境。(根據《瑣碎錄》記載)

3. 暮臥咒

道林曰:暮臥常以手撫心上,咒曰:天靈節榮,願得長生;五臟君侯,願其安寧。男一七遍,女二七遍,長生不病。(修真秘訣)

白話文:

道教的人說:“晚上睡覺時常常用手放在胸口,念誦口訣:‘天靈節榮,希望能夠長生不老;五臟六腑的主人公,希望它們平靜安定。男性要念十七遍,女性要念二十一遍,就能夠長久健康、不會生病’。”(修煉內丹的祕密法門)

4. 桑葉止汗

嚴州山寺有一遊僧,形體羸瘦,飲食甚少,每夜就枕,遍身出汗,迨旦衣服皆透濕,如此二十年,無復可療,唯待盡耳。監寺僧曰:「吾有藥絕驗,為汝治之。」三日宿疾頓愈,遂並授以方。乃單用桑葉一味,乘露採摘,控焙乾,碾為末,二錢,空腹溫米飲調。或值桑落乾者亦堪用,但力不如新者。按本草亦載桑葉主止汗,其說可證。(辛志)

白話文:

嚴州一座山上的寺廟裡,住著一位雲遊僧人,他的身體十分瘦弱,食慾也很差。每到夜裡,他一躺下就滿身大汗,直到天亮衣服都濕透了。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二十年,各種治療方法都無效,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病魔纏身,等著生命的盡頭。

寺廟的主持僧人說:「我有一種藥方,效果非常好,可以幫你治好病。」他用藥方治療了三天,這位僧人的頑疾就痊癒了。主持僧人隨後將藥方交給了他。

這個藥方非常簡單,只用桑葉一味。每天早晨,趁著露水未乾時採摘桑葉,然後用炭火烘乾,碾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溫米湯調服。如果沒有新鮮的桑葉,可以用曬乾的桑葉代替,但效果不如新鮮的桑葉好。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桑葉具有止汗的功效,這也證明了這個藥方的有效性。(出自辛志)

5. 大驚發狂

許叔微本事方云:軍中有一人犯法,裭衣將受刃,得釋,神失如癡,予與驚氣丸一粒,服訖而寐,乃覺病已失矣。江東張提轄妻,因避寇失心已數年,予授其方,隨愈。又黃山沃巡檢妻,狂厥逾年,更十餘醫而不驗,予授其方,去附子加鐵粉,亦不終劑而愈。鐵粉非但化涎鎮心,至如摧抑肝邪特異。

若多恚怒,肝邪大盛,鐵粉能制伏之。素問言陽厥狂怒,治以鐵落斂金制木之意也。

白話文:

許叔微的《本事方》中記載:軍營中有一人犯法,將要被處斬,後得赦免,但卻神志恍惚,像個痴呆之人。我給他服用了一粒「驚氣丸」,服藥後他就睡着了,醒來後病症就消失了。

江東張提轄的妻子,因為躲避寇盜而失心,已經好幾年了。我給了她這個方子,病症隨即痊癒。

另外,黃山沃巡檢的妻子,狂躁發狂已經一年多了,看過十多位醫生都沒能治好。我給了她這個方子,去掉了附子,加入了鐵粉,病症也很快痊癒。

鐵粉不僅能化痰鎮心,更能特別有效地抑制肝邪。

如果一個人經常生氣,肝邪就容易盛行,鐵粉就能制伏它。《素問》中說陽厥狂怒,治療要用鐵落斂金制木的道理,也是這個意思。

6. 犯大麥毒

齊州有人病狂,每歌曰:「五靈華蓋曉玲瓏,天府由來汝府中,惆悵此情言不盡,一丸蘿蔔火吾宮。」又歌曰:「踏陽春人間二月雨和塵,陽春踏盡秋風起,腸斷人間白髮人。」後遇一道士作法治之,乃雲夢中見一紅裳少女,引入宮殿,皆紅紫飾,小姑令歌。道士曰:「此正犯天麥毒。

女則心神,小姑脾神也。按醫經蘿蔔治面毒,故曰火吾宮。」即以藥並蘿蔔食之,遂愈。(《洞微志》)

白話文:

齊州有個人得了狂病,經常唱歌說:「五靈華蓋曉玲瓏,天府由來汝府中,惆悵此情言不盡,一丸蘿蔔火吾宮。」又唱道:「踏陽春人間二月雨和塵,陽春踏盡秋風起,腸斷人間白髮人。」後來遇見一位道士為他做法治病,道士說他在夢中看見一位穿紅衣的少女,帶他進入宮殿,殿內皆用紅紫裝飾,小姑讓他唱歌。道士說:「這人正是犯了天麥毒。

女子屬心神,小姑屬脾神。根據醫書記載,蘿蔔可以治面毒,所以歌詞裡說『火吾宮』。」於是道士給他吃藥,並搭配蘿蔔食用,病就好了。(《洞微志》)

7. 夢遺

有人夢遺精,初有所見,後來雖夢中無所見,日夜不拘,常常定漏。作心疾不足,服心氣藥無驗;作腎氣虛,補腎藥亦無驗。醫問患者覺腦冷否?應之曰:只為腦冷,服驅寒散遂安。蓋腦者諸陽之會,髓之海,腦冷則髓不固,是以遺漏。也有此疾者,先去腦中風冷,腦氣衝和,兼服益心腎藥,無不愈者。

白話文:

有些人夢遺精,一開始會在夢中看到一些景象,後來雖然夢中不再看到,但白天晚上不分,經常性地遺精。這讓人覺得心氣不足,服用補心氣的藥物卻沒有效果;也像是腎氣虛,服用補腎藥也無效。醫生詢問患者是否覺得頭腦冰冷,患者回答說:「只有頭腦冰冷,服用驅寒散藥後就痊癒了。」這是因為頭腦是諸陽之會,是髓海,頭腦冰冷就會導致髓液不固,所以才會遺精。凡是有這種疾病的人,應該先去除頭腦中的風寒,使腦氣調和,同時服用益心腎藥,沒有不痊癒的。

8. 心脈溢關

王叔和脈訣論曰:溢關骨痛,心煩燥。通真子解云:心脈盛而溢關,則筋緊而骨束,是以骨痛。師曰:筋緊有筋攣之疾,豈得骨痛?所以心脈盛而骨痛者,心屬火,骨屬腎水,心脈溢關,則水不勝火,煎熬得骨痛,非筋緊也。(醫余同上)

白話文:

王叔和在《脈訣》中說:溢於關骨疼痛,並且心煩躁。通真子在《通真子》中解釋說:心脈充盈溢出於關骨,就會導致筋脈緊縮,骨骼束縛,所以骨骼會疼痛。老師說:筋脈緊縮會導致筋攣,怎麼會引起骨骼疼痛呢?所以心脈充盈而導致骨骼疼痛的原因是:心屬火,骨屬腎水,心脈溢於關骨,就會導致水火不平衡,火氣旺盛煎熬骨骼,因此引起疼痛,而不是筋脈緊縮。

9.

黃帝問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為何也?岐伯對曰:胞之絡脈絕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絡者繫於腎少陰之脈,貫腎系舌本,故不能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無治也,當十月復(指迷方)。

白話文:

皇帝問道:“有人懷孕九個月突然失聲,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說:“是因為子宮的經脈斷裂了。” 皇帝又問:“你怎麼知道的?” 岐伯說:“子宮的經脈連接著腎臟和少陰經脈,經過腎臟並連結著舌頭根部,所以無法說話。” 皇帝再問:“那該如何治療呢?” 岐伯答道:“沒有必要進行治療,等到第十個月自然會恢復正常。”

10. 人臥血歸於肝

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白話文:

當人們躺下休息時,血液會流回肝臟,肝臟接受到血液後就能正常發揮功能。腳部接收到血液後能夠行走,手掌接收到了血液纔能夠握住東西,手指接收到了血液才能夠能夠抓住物品。

11. 血脈

脈者血之腑,脈實血實,脈虛血虛。

12. 笑歌狂疾

開元中,有名醫紀朋者,觀人顏色談笑,知病深淺,不待診脈。帝聞之,召於掖庭中,看一宮人,每日昊則笑歌啼號,若狂疾而足不能履地。朋視之曰:「此必因食飽而大促力,頓僕於地,而然。」乃飲以雲母湯,令熟寐,覺而失所苦。問之,乃言因大華公主載誕,宮中大陳歌吹,某乃主謳,懼其聲不能清,且長吃㹠蹄羹,飽而當歌筵大麴曲罷,覺胸中甚熱,戲於砌臺上高而墜下,久而方蘇,病狂足不能步也。(《明皇雜錄》)

白話文:

唐玄宗開元年間,有一位名醫名叫紀朋,他善於觀察患者的臉色和談笑舉止,就能知道病情的深淺,甚至不用把脈就能診斷。玄宗聽說後,便將他召到掖庭宮中,讓紀朋診治一位宮人。這位宮人每天早上都大笑唱歌、哭喊叫囂,像發狂一樣,而且雙腳無法走路。紀朋看了她一眼,說道:「這一定是因為她吃得太飽,用力過猛,突然跌倒在地而造成的。」於是,紀朋就讓她喝下雲母湯,使她熟睡一場。醒來後,她便不再感到疼痛。紀朋詢問她,宮人回答說,那天是皇上的姐姐大華公主生日,宮中舉辦了盛大的宴會,她負責唱歌,擔心自己聲音不夠清亮,所以一直吃蹄羹,吃得太飽了。後來宴會上表演歌舞,她因為緊張,在高高的台階上玩耍時跌倒了,昏迷了很久才醒過來,因此出現了狂躁症狀,雙腳也無法走路。 (摘自《明皇雜錄》)

13. 氣鬲

齊王中子諸嬰兒小子病,召臣意診,切其脈,告曰:「氣鬲病,病使人煩懣,食不下,時嘔沫,病得之少憂,數忔食飲。」意即為之作下氣湯,以飲之,一日氣下,二日能食,三日即病愈。所以知小子之病者,診其脈,心氣也,濁躁而經也,此絡陽病也。脈法曰:「脈來數疾,去難而不一者,病主在心,周身熱,脈盛者為重陽。

重陽也,逖(音唐)心主,故煩懣,食不下,則絡脈有過。絡脈有過,則血上出,血上出死。此悲心所生也,病得之憂也。」(史記)

白話文:

齊王的小兒子,也就是小嬰兒,生病了。齊王召見醫生意,為他診脈。意切完脈後,說道:「這是氣鬲病,會讓人煩躁不安,食慾不振,偶爾還會嘔吐泡沫。這個病只要稍加憂慮,就會經常感到噁心,吃不下東西。」於是,意就為小嬰兒開了「下氣湯」,讓孩子喝下。一天後,孩子腹中氣體排出;兩天後,孩子可以進食;三天後,孩子就痊癒了。

所以,知道孩子得的是什麼病,是通過診脈來判斷的。心氣也就是脈象,孩子脈象濁躁且不規律,這就是絡陽病。脈法書上說:「脈搏來得快而急,消失得慢而且不規律,說明病症主要在心,全身發熱,脈象強勁的則屬於重陽。

重陽屬於心主,因此會煩躁不安,食慾不振,說明絡脈有病。絡脈有病,就會導致血液上湧,血液上湧會致命。這是心悲所致,病因是憂慮。」(《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