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說》~ 卷七 (7)
卷七 (7)
1. 飲水得疾
有黃門奉使交廣回,周顧謂曰:「此人腹中有蛟龍。」上驚問黃門曰:「卿有疾否?」曰:「臣馳馬大庾嶺時,當大熱,困且渴,遂飲水,覺腹中堅痞如石。」周遂以消石及雄黃煮服之,立吐一物,長數寸,大如指,視之,鱗甲具備,投之水中,俄頃長數尺,復以苦酒沃之如故,以器覆之,明日巳生一龍矣。上甚訝之。(《明皇雜錄》)
白話文:
有一個宦官奉命出使廣州一帶回來,周顧對人說:「這個人的肚子裡有蛟龍。」皇上聽了很驚訝,問這個宦官說:「你有生病嗎?」宦官回答:「我騎馬經過大庾嶺時,天氣很熱,又疲累又口渴,就喝了水,結果感覺肚子裡有硬塊,像石頭一樣。」於是周顧就用消石和雄黃煮藥給他服用,他馬上就吐出一個東西,長好幾寸,像手指頭一樣粗,仔細一看,有鱗甲而且非常完整。把那東西丟到水裡,一下子就長到好幾尺長,又用苦酒淋在它身上,就又變回原樣。拿容器蓋住它,隔天就變成一條龍了。皇上對這件事感到非常驚奇。
2. 誤吞金䥊
張成忠漢上人有女七八歲,因將母金䥊子一隻剔齒含在口中,不覺嚥下,胸膈疼不可忍,憂惶無措。忽銀匠來見,某有藥可療,歸取藥至米飲抄三錢,令服。來早大便取下。後問之,乃羊脛炭一物為末爾。(名醫錄 羊脛炭 亦治誤吞錢妙)
白話文:
張成忠先生家有個七八歲的女兒,因為拿著母親的金耳挖子剔牙,含在嘴裡,不小心吞了下去,胸口疼痛難以忍受,焦慮恐慌不知所措。剛好有個銀匠來,說他有藥可以治療,回家拿來藥,用米湯沖服三錢,讓她喝下。隔天早上,就從大便中排出來了。後來問他,才知道藥只是羊脛骨燒成的炭磨成的粉末而已。(《名醫錄》記載,羊脛炭也能治誤吞錢幣,效果很好)
3. 飛絲入眼
飛絲入人眼,令人睛漲白突出,痛不可忍,即以新筆兩三管,濡好墨,運睛上,則飛絲纏筆而出,即安。
白話文:
有細小的纖維飛入眼睛裡,會讓人眼睛脹痛,眼白突出,疼痛難以忍受。這時,可以拿兩三支新的毛筆,沾好墨汁,在眼睛上轉動,纖維就會纏在筆上被帶出來,眼睛就舒服了。
4. 蛇蟲獸咬犬傷
5. 白芷治蛇齧
臨川有人以弄蛇貨藥為業,一日方作場,為蝮所齧,即時殞絕,一臂之大如股少選,遍身皮脹作黃黑色,遂死。有道人方旁觀,出言曰:「此人死矣,我有一藥能療,但恐毒氣益深,或不可治。諸君能相與證明,方敢為出力。」眾咸竦踴,勸之。乃求錢二十文,以往,才食頃,奔而至。
命汲新水,解裹中藥,調一升,以杖抉傷者口灌入之。藥盡,覺臍中搰搰然,黃水自其口出,腥穢逆人。四體應手消縮,良久復故。其人已能起,與未傷時無異。遍拜觀者,且鄭重謝道人。道人曰:「此藥不難得,亦甚易辦,吾不惜傳諸人。乃香白芷一物也。法當以麥門冬湯調服。
適事急不暇,姑以水代之。吾今活一人,可行矣。」拂袖而去。郭邵州沰得其方。嘗有鄱陽一卒,夜直更舍,為蛇齧腹,明旦赤腫欲裂,以此飲之,即愈。(《夷堅志》)
白話文:
臨川有個人以玩蛇賣藥為生,一天剛擺好攤位,就被毒蛇咬到,立刻就死了。被咬的手臂腫得像大腿一樣粗,全身皮膚膨脹變成黃黑色,就這樣死了。有個道士在旁邊觀看,說:「這個人已經死了,我有一種藥可以治療,只是擔心毒氣太深,可能無法醫治。各位如果能一起幫忙見證,我才敢出手。」大家都很興奮,勸他救人。道士要了二十文錢,過了不久,就跑了回來。
道士要人打來新水,打開包裹拿出藥,調了一升,用木杖撬開傷者的嘴灌進去。藥都灌完後,覺得傷者的肚臍裡咕嚕咕嚕響,黃色的水從他的嘴裡流出來,又腥又臭。全身的腫脹也隨著消退,過了一會兒就恢復了原樣。那個人已經能起身,和沒受傷時沒兩樣。他向在場的人一一致謝,並且鄭重地感謝道士。道士說:「這藥不難取得,也很容易製作,我不吝嗇傳授給各位。這藥就是香白芷一種。正常應該用麥門冬湯調服。
當時情況緊急,來不及準備,姑且用水代替。我今天救活了一個人,可以走了。」說完就甩袖離去。郭邵州沰得到了這個藥方。曾經有個鄱陽的士兵,晚上在值班的宿舍被蛇咬到肚子,第二天早上紅腫得快要裂開,用這個藥喝下去,就好了。(出自《夷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