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說》~ 卷七 (6)
卷七 (6)
1. 刳腹視脾
又有人病腹中攻痛十餘日,鬢髮墮落。華佗曰:「是脾半腐,可刳腹治也。」使飲藥,令臥,破腹,就視脾,果半腐壞,以刀斷之,割去惡肉,以膏敷之,即瘥。魏太祖聞而異之,召佗常在左右。太祖苦頭風,每作心亂目眩。佗針鬲,隨手而愈。
白話文:
另有一個人肚子裡疼痛,持續十幾天,連鬢邊的頭髮都開始掉落。華佗說:「這是脾臟已經腐爛一半了,可以剖開肚子來治療。」他讓病人服下藥,並讓他躺好,然後剖開肚子,查看脾臟,發現果然已經腐爛一半,就用刀子切斷腐爛的部分,割除壞死的肉,再敷上藥膏,病就好了。魏太祖聽說後,感到很驚奇,就召華佗常常在身邊服侍。太祖患有頭痛的毛病,每次發作都會心煩意亂、眼睛昏花。華佗就用針刺他的膈部,隨即就痊癒了。
2. 大怒病瘥
又有一郡守病,華佗以為其人甚怒則瘥,乃多受其貨而不加功。無何,棄去,留書罵之。守果大怒,令人追殺。守子知之,屬吏勿逐。瞋恚吐黑血數升而愈(三說史記)。
白話文:
另有一個郡守生病,華佗認為這個人只要非常生氣就會好,於是收了他很多錢財卻不替他醫治。沒過多久,華佗就離開了,並留下一封信辱罵郡守。郡守果然大怒,派人追殺他。郡守的兒子知道這件事,命令官吏不要追趕。郡守因為發怒,吐出好幾升黑血就痊癒了。
3. 蒸之得汗
晉書曰:張苗雅好醫術,善消息診處。陳廩丘得病,連服藥發汗,汗不出。眾醫云:「發汗不出者死。」自思可蒸之,如中風法,溫氣於外,迎之必得汗也。復以問苗云:「曾有人疲極汗出,臥簟中冷,得病苦增寒。諸醫與散四日,凡八過發汗,汗不出。」苗乃燒地布桃葉於上蒸之,即得大汗,便於被下敷粉,身極燥乃起,即愈。廩丘如其言,果瘥。
白話文:
《晉書》記載:張苗平素喜愛研究醫術,擅長觀察病況、判斷病因並給予治療。陳廩丘生病後,連續吃藥發汗卻沒有效果。眾多醫生都說:「發汗不出來的人就會死。」張苗自己思考後,認為可以採用蒸的方式,類似治療中風的方法,從外部以溫熱之氣來引導,一定可以發出汗來。他又問起張苗說:「曾經有人因為過度疲勞而流汗,躺在竹蓆上著涼,生病後更加怕冷。許多醫生給予散劑治療四天,總共發汗八次,都發不出汗。」張苗於是燒熱地面,鋪上桃葉在上面讓病人蒸,立刻就發出大量汗水,接著在被子裡替他擦上爽身粉,等身體非常乾燥後才讓他起身,病就好了。陳廩丘依照他的方法去做,果然病癒了。
4. 視胎已死
魏志曰:甘陵相夫人有娠,腹痛不安,方得六月。佗視脈曰:「胎已死矣。」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右則女,在左則男人。云在左,於是為湯下之,果下男形,則愈。
白話文:
三國志記載,甘陵相的夫人懷孕,肚子疼痛不舒服,當時懷孕六個月。華佗把脈後說:「胎兒已經死了。」 他叫人用手去觸摸胎兒的位置,如果在右邊就是女兒,在左邊就是兒子。 觸摸後發現胎兒在左邊,於是開藥讓她把死胎排出,結果排出來的是男胎,之後她就康復了。
5. 死枕愈病
齊書曰:徐嗣伯常有人傴患滯冷積年不瘥,嗣伯為診之曰:「屍注也,當得死人枕煮服之,乃愈。」於是往古塚中取枕,枕已一邊腐闕,服之即瘥。後秣陵人張景年十五,腹脹面黃,眾醫不能療,以問嗣伯。嗣伯曰:「此石蛔爾,極難療,當得死人枕煮服之。」依語煮枕以湯投之,得大利,並蛔蟲頭堅如石者五升,病即瘥。
後沈僧翼患眼痛,又多見鬼物,以問嗣伯。嗣伯曰:「邪氣入肝,可覓死人枕煮服之。」服竟可埋枕於故處。如其言又愈。王晏問之曰:「三病不同,而皆用死人枕而俱瘥,何也?」答曰:「屍注者鬼氣伏而未起,故令人沉滯,得死人枕促之,魂氣飛越,不得復附體,故屍注可瘥。
石蛔者久蛔也,醫療既癖,蛔蟲轉堅,世間藥不能遣,所以須鬼物驅之,然後可散,故令煮死人枕也。夫邪氣入肝,故使眼痛而見魍魎,應須邪物以鉤之,故用死人枕也。氣因枕去,故復埋於塚間也。」(太平御覽)
白話文:
《齊書》記載:徐嗣伯曾遇到一個人彎腰駝背,患有久年的寒滯病,一直沒有好轉。徐嗣伯診斷後說:「這是屍注病,應該找死人的枕頭煮水服用,才能治好。」於是前往古墓中取來枕頭,枕頭已經有一邊腐爛缺損,服用後病就好了。後來秣陵有個叫張景的十五歲少年,肚子脹大,臉色發黃,眾多醫生都無法治癒,便去請教徐嗣伯。徐嗣伯說:「這是石蛔蟲,非常難治,應該找死人的枕頭煮水服用。」依照徐嗣伯的話煮枕頭水服用,結果腹瀉不止,並排出像石頭一樣堅硬的蛔蟲頭,總共有五升之多,病就好了。
後來沈僧翼患有眼睛疼痛,又經常看見鬼怪,便去請教徐嗣伯。徐嗣伯說:「是邪氣進入肝臟,可以找死人的枕頭煮水服用。」服用完後,可以把枕頭埋回原處。照著他的話做,病就好了。王晏問他說:「這三種病症都不相同,但都用死人的枕頭卻都能治好,是什麼原因呢?」徐嗣伯回答說:「屍注病是因為鬼氣潛伏還沒有發作,所以使人感到沉重遲滯,得到死人的枕頭就能加速鬼氣的逸散,魂魄之氣飛離,無法再附著在身體上,所以屍注病可以治好。
石蛔蟲是久年累積的蛔蟲,藥物治療已經產生抗藥性,蛔蟲變得堅硬,世間的藥物無法驅除,所以需要鬼物來驅趕它,才能讓它消散,因此才要煮死人枕頭。至於邪氣進入肝臟,所以使眼睛疼痛且看見鬼怪,應該要用邪物來引出邪氣,所以才用死人枕頭。邪氣因為枕頭而離開,所以要將枕頭埋回墓地。」
6. 病悲思
州監軍病悲思,郝允告其子曰:「法當甚悸,即愈。」時通守李宋卿,御吏嚴甚,監軍內所憚也。允與其子請於宋卿,一造問責其過失。監軍皇怖,汗出疾乃已。(《邵氏聞見錄》)
白話文:
州監軍因為憂愁思慮而生病,郝允告訴他的兒子說:「他應該會非常驚恐,這樣病就會好了。」當時的通守李宋卿,是個非常嚴厲的官員,監軍內心很畏懼他。郝允和他兒子就去請求李宋卿,找個機會責問監軍的過失。監軍因此非常害怕,嚇得出了汗,病也就好了。
7. 谷獨氣
殿中丞姚程腰脊痛,不可俯仰。郝曰:「谷獨氣也,當食發怒,四肢受病,傳為大小絡中痛,而無傷法,不當用藥,以藥攻之則益痛。須一年能偃仰,二年能坐,三年則愈矣。」後三年果愈。(同上)
白話文:
殿中丞姚程腰背疼痛,不能彎腰或後仰。醫生郝說:「這是谷獨氣引起的,是因為吃飯時發怒,導致四肢生病,病氣傳到身體大小脈絡中,產生疼痛。這種情況沒有外傷,不應該用藥,如果用藥治療反而會更痛。需要一年才能恢復彎腰後仰,兩年才能坐起來,三年才會痊癒。」後來,經過三年果然痊癒了。
8. 兒生腎縮
思村王氏之子,生七日,兩腎縮。一醫云:硫黃、茱萸,研大蒜塗其腹,仍以菵草、蛇床子熏之,遂愈。蓋初生受寒氣而然也。(《瑣碎錄》)
白話文:
思村王家的小孩,出生七天後,兩邊腎臟都縮了起來。一位醫生說:用硫磺、吳茱萸,磨成粉後混合大蒜泥塗在他的肚子上,再用菵草和蛇床子熏他,就痊癒了。這大概是因為他剛出生時受了寒氣所造成的。(出自《瑣碎錄》)